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十年(Ten Years)》之《方言(Dialect)》:蝗驅人的一天(2nd edition)

時為2025年。話說我城不知在何時開始,沒有通過蝗語考核的的士司機要好似掛P牌咁掛個「非普」標誌在車身,不能在機埸和郵輪碼頭(字幕錯別字,誤為「遊輪」)等出入境地區上客,未來的「禁區」亦會延伸至中環金鐘等商業地區:
就在電台的體育新聞以蝗國譯音報導疑似是黃金右腳大衛貝克漢娒(David Beckham)個仔布魯克林貝克漢娒(Brooklyn Beckham,生於1999年,2025年時應為26歲)的消息的時候,非普的士司機的港婦老婆帶同囝囝上的士,接去返學。港婦是個怪獸家長,跟老公用我城方言講嘢,跟阿仔卻以蝗語溝通;果然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怪獸家長以英語同子女溝通的情況再不復見:

阿仔要爸爸買生日禮物,開口閉口「小貝」的經典球衣,聽到老豆耳都側,渾不覺這是大衛貝克漢娒(亦即港式英文發音的「碧咸」)在蝗國的暱稱。咁布魯克林貝克漢娒是暱稱是不是「小小貝」?

非普司機目送阿仔返學,只見學校的廣播全部以蝗語進行。有操純正本土話的港婦乘客上車,要去「南山新村路」。唔知點解非普司機裝的導航竟然只會識分辨蝗語(難道是車行提供?),搞到港婦乘客又要以純正蝗話幫手才可以解窘,搵到正確道路,而司機大佬亦要俾能操流利雙語的港婦寸:

非普司機在茶水檔向老前輩請教蝗語,概嘆以前唔識英文唔得,依家卻是唔識蝗語就搵唔到食。點知人地年紀大過佢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反而仲高。非普司機以我城方言叫外賣,茶水檔的職員是新傷港人,只能以蝗話溝通,聽不懂司機大佬的本地話,搞到茶水檔老闆娘連忙過來道歉。其實司機大佬唔使唔好意思,茶水檔打開門做生意,員工能力稍缺係佢地嘅事嘛:

這次的乘客是操蝗話的一男一女,見非普司機以蹩腳蝗話回應,便即時下車截過另一架車。轉過頭就有去完獵奇的老外(見舊文《如果香港要毀滅》)登車,司機大佬以英語招呼,但老外竟然以蝗話回應。看來蝗國在十年後的軟實力已然大增,世界上其他語言已無立足之地:

非普司機去到郵輪碼頭放下老外,急急衝上車的是一名唔識蝗話只識我城方言的大叔,不斷埋怨郵輪碼頭內的都是唔識本地話的司機;但問題係呢位大叔一上非普車卻招來另一名攞正蝗話牌的港豬司機不滿,謂非普司機就是不能在郵輪碼頭接客,「搵食唔係大哂」。就算非普司機宣稱「大家都係同鄉喎!」都無用,蝗牌司機召來黑警抄牌。非普司機大怒,講咗句「講廣東話係咪犯法?」,將稻草人打了一頓:搵食啫,梗係唔犯法,講方言,當然亦唔係犯法;但犯法的是「非普司機在禁區接載乘客」吖嘛!

之後的乘客是一名OL(周家怡飾),正因為蝗話太差,得失了客戶而被公司辭退。非普司機頓覺同病相連,反應慢了一慢,卻已給OL發洩怒罵。司機大佬在倒後鏡中見到OL偷偷啜泣,我見尤憐,卻又不趁機安慰一下,輕拍其背(或大腿),看看有何發展機遇。

最後非普司機去接阿仔放學,原來兒子的名字叫做「港生」,足見效忠本土。阿仔返完一整天學,連語境也蝗起來,話要去土豪同學家中觀看「貝克漢娒」的「真品」球衣。非普司機放眼望去,原來同學唔只造型甚蝗,名字也很蝗,叫「小志」。在阿仔和同學們不斷「拜託」下,非普司機無奈答應,目送港生跟小志與同學們登上名貴房車絕塵而去。

***
配合《方言》的當然就係非普襟章:
(圖片來源:Post76玩樂網:[港版] 十年 Ten Years BD+書 box set 實物圖
而盲人書籤就係OL的一句:「司機,係咪連廣東話都唔識聽呀?」

平情而論,《方言》作為一套瘋狂誇張黑色喜劇和搞笑小品來說算係唔差,足以反映到職場上對蝗語能力的要求、學校的「營造蝗語學習環境」(又或者該校係以蝗孩為「目標顧客」)、與及怪獸家長之「起跑線」心態(其實情況跟英語一樣,只係語文不同了而已)。加上那些來來去去的「貝克漢娒」譯音「梗」和「拜託」用語「梗」都係老土到爆炸的硬滑稽,反而唔覺得煽情、或者販賣悲情,更加唔覺得我城方言已被取締,反而社會上有更多市民大眾能夠掌握蝗語。
事實係依劇情來說不論是司機的港婦老婆、兒子、前輩好友、茶水檔老闆娘、黑警、與及眾乘客(除那一男一女與及老外)都係能操流利本土語言,主角司機大佬之所以處處碰壁反而只係因為自己身處中年危機而已。
令人覺得突兀的是郵輪碼頭嗰段,一來反映了班有青中文水平甚差,將「郵輪」寫成「遊輪」;反而粗製濫造,扮只有殘體字和英文的路牌係寫得啱:

又唔知係咪以港客對白(「裡面的司機個個都煲冬瓜」)影射在郵輪碼頭接載乘客的都是蝗民司機(有如深圳一樣),跟手就係導演訪談中提及過的用來影射「要搵食」的藍C或港豬司機,然後字幕就寫「公安警察」,明明可以當喜劇睇卻又無端端加添一點點「抗爭味道」:



而外傳故事就又係硬滑稽,玩影射又唔到「極致」,一時「弱台」一時「亞視」,「次文化堂」又係現實中的名字,連改個名都懶。成個故事好似想諷刺一啲嘢,但既無焦點,又無起承轉合,睇完都唔知佢想講乜:
***
伸延閱讀:
千呼萬喚始出來:《十年(Ten Years)》DVD Boxset 開箱

66 則留言:

  1. 拍得呢套嘢,预咗無以後或一世小電影。人地千攞錢投资,一陣因某閒角而冇得播放,就捉虫虫入xx。周家怡因唔識普通話,前途喑淡,圍爐取暖者會諗,人地迫害,點解個客唔講廣東話?又係打飛機!叻既話,傷港人衝出世界,同鬼佬大陸佬講廣東話啦。人地唔織,唔好做佢地生意囉!
    匪趣五台早前出簡體字加普通話,我班黄C星级隱中圍埋响We apps狂x,興奮異常,果真G點處處。雖則我講,其實你地都唔睇TTB,況且,有匪趣台播廣東話噃,亦無損佢地逹到高潮。

    回覆刪除
    回覆
    1. //周家怡因唔識普通話,前途喑淡,圍爐取暖者會諗,人地迫害,點解個客唔講廣東話?

      又係要 refer 100毛, 睇唔起蝗話, 自己英文又唔掂,咁即係點? 出口轉內需,塘水滾塘魚?
      頭兩分半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q4m8KDrys

      //人地唔織,唔好做佢地生意囉!

      以前日本仔咪係咁囉。

      //匪趣五台早前出簡體字加普通話,我班黄C星级隱中圍埋响We apps狂x,興奮異常,果真G點處處。

      總之有藉口鬧便興奮.

      刪除
    2. //以前日本仔咪係咁囉。//

      以前係以前,睇(大舊)錢份上,日本人都要低頭。不過要佢地學普通話就應該冇咩可能住,一來佢地自尊不允許,二來佢地學外語能力不高。所以就給國內留學生製造了很多就業機會了XD
      有實習機會令日語進步更快速,也可幫補生活費,一舉兩得~

      想來港人也很哈日,但卻好學唔學,居然學日本人固步自封。但人家也開始慢慢改變,變得更外向,但港人就愈變愈回去,過往以靈活變通見稱的優點愈見倒退。唉!

      刪除
    3. //以前係以前
      //但港人就愈變愈回去,過往以靈活變通見稱的優點愈見倒退。唉!

      你唔覺班有青諗嘢係一時一樣?一時就話時代唔同咗,要「時代革命」,老人再沒有say;另一方面就下下懷緬80年代,「唔識英文搵唔到食」(主角在茶水檔),「佢地(新移民)落嚟要學廣東話」(廣東話乘客在郵輪碼頭)...

      想深一層,其實《方言》也暗示了港產電影人在本土無發展,要北上搵人仔便要識講蝗話的「悲哀」,所以在業甽才會有「共鳴」吧?

      刪除
  2. 就魔兄描述我只係會覺得喺的士司機追唔上,又唔識路要靠導航。人哋做到喺你唔得啫,又唔喺淨喺俾支那蝗蟲揸的士。如果政苦真喺要司機識支那語,就會要求的士司機要考口試先攞牌啦,搞乜分區截客。當然做戲啫講古唔好駁古,如果真喺純粹誇張黑色幽默就算,但喺弊在個導演好似"想講啲嘢",要"反映社會問題",上映時又乜又盛又攞獎咁。有啲攞戲嚟做感覺。

    最後嘅credit,原來"truck shop"喺"食店"(我諗佢哋想寫tuck shop...雖然tuck shop喺茶水檔我就唔係太認同),"foreigner"就一定喺"外國遊客","廣東話旅客"究竟真喺"tourist"定只喺passenger。其實依出場次序,用乘客(1) 乘客(2) passenger (1), passenger (2)...就足夠。

    回覆刪除
    回覆
    1. //喺的士司機追唔上,又唔識路要靠導航。人哋做到喺你唔得啫,又唔喺淨喺俾支那蝗蟲揸的士。

      正解! 正正就係將自已嘅問題變成係社會的問題.

      //搞乜分區截客。

      2nd edition新加了「郵輪碼頭」截圖,個啲路牌只有殘體字和英文,可能係想暗示繁體字已被取締,不再是官方語文...不過電影無深入去講.

      //弊在個導演好似"想講啲嘢",要"反映社會問題",上映時又乜又盛又攞獎咁。有啲攞戲嚟做感覺。

      所以我認為作為小品 okay, 只要降低benchmark,某些大意錯漏和粗疏係可以勉強接受嘅,不過如果係要"想講啲嘢","反映社會問題","又乜又盛又攞獎",咁個要求就唔可以訂得咁低,羸咗都唔係實至名歸。

      //最後嘅credit

      明顯係後期製作唔用心.

      刪除
    2. //2nd edition新加了「郵輪碼頭」截圖,個啲路牌只有殘體字和英文,可能係想暗示繁體字已被取締,不再是官方語文...不過電影無深入去講.

      哦,即喺政苦菩薩心腸,喺全城要講支那話之外,仲放一條生路俾唔識蝗語嘅司機有一線生存空間,冇一嘢收晒啲牌,簡直天大德政喇。仲嘈乜X啫...

      其實齣戲嘅字幕都唔喺完全廣東話喇。。咁又點計吖。。

      //明顯係後期製作唔用心.

      我睇番魔兄之前幾篇,整齣戲,就喺唔用心,似喺習作,或者電視短劇,的確唔值得攞獎,不過利申冇全齣睇過,但喺由截圖都可知一二。

      即喺如果有學生作文作成199但喺無喇喇好本土好覺醒,萬一老師老老實實咁俾嗰丙-,好可能有傷港家長會話藍屍港豬打壓。。所以就算離題都要作啲巷蜀笨土嘢喇。。包冇死

      刪除
    3. //仲放一條生路俾唔識蝗語嘅司機有一線生存空間,冇一嘢收晒啲牌,簡直天大德政喇。仲嘈乜X啫...

      咁講又通喎!

      //其實齣戲嘅字幕都唔喺完全廣東話喇。。咁又點計吖。。
      //萬一老師老老實實咁俾嗰丙-,好可能有傷港家長會話藍屍港豬打壓。。所以就算離題都要作啲巷蜀笨土嘢喇。。

      鄉大生鬧嬸早搖就係全我城話了, 今晚寫.

      //整齣戲,就喺唔用心,似喺習作,或者電視短劇,的確唔值得攞獎,不過利申冇全齣睇過,但喺由截圖都可知一二。

      根本就係學生組的實驗電影,咁都攞獎係對其他有心製作的電影人不公.


      刪除
  3. 咦!乜「拜託」好土嗎?難道我已被蝗語同化咗?

    其實要搵錢就要照顧目標顧客需要,服務態度問題。高傲如日本丶法國,大城市內的國內人必訪連鎖店(日本藥房,法國名店),早已長備識「煲冬瓜」的sales。咁他們又被逼害乎?自我矮化?要向化外一族獻媚?

    回覆刪除
    回覆
    1. //乜「拜託」好土嗎?

      唔係好土,而係「拜託」係外來語(以前中學時代唔見港人用呢個term,似係大陸哈日後再傳入本市),屬於「支那語系」句式;而「支那語/蝗話」的怪terms已經係妄民多年來的恥笑對象.

      //其實要搵錢就要照顧目標顧客需要,服務態度問題。

      正常人都知不同職業有不同的語文需要, 係班有青自我中心, 以為蝗民財大氣粗, 「欺負」其他國家, 要人地學蝗話, 而自己唔去學英文囉.

      刪除
    2. //"truck shop//
      嘩!好眼力!

      //「拜託」//
      台灣人成日用。等如廣東話嘅「好心啦!」
      「拜託不要再說這些無聊的笑話!」

      刪除
    3. //台灣人成日用。等如廣東話嘅「好心啦!」

      個語境唔係咁。劇情中的「拜託」係指「求求你」(要求的士大佬俾阿仔去同學屋企玩)。

      刪除
    4. 台灣妹發嗲時咪認真 mode 囉! XD XD XD

      刪除
    5. //台灣妹發嗲時咪認真 mode 囉! XD XD XD

      最弊系男女都會咁講嘢呢...."拜~託~"!

      刪除
    6. 話說台妹多運動,身栽普遍來說比港女好,"拜~託~"起來更令人動心.

      刪除
    7. 話說台灣妹,女朋友時嗲死人,做咗老婆惡到嚇死人! XD XD XD

      刪除
    8. //話說台灣妹,女朋友時嗲死人,做咗老婆惡到嚇死人! XD XD XD//

      哈哈!都可能係真的,至少我見到我阿嫂都有少少。其他人面前和對小朋友說話的聲音還嗲嗲地,但對住老公就...呵呵...

      刪除
    9. //要人地學蝗話, 而自己唔去學英文囉//

      還有不少法國人確實是覺得別人應該學法文,而不是他們去學英文。不過應然和實然之別,在實力/金錢面前人還是要向現實低頭的,所以英文因其國際重要性,他們不肖但還是要學... 普通話呢... 就未到咁有須要,咁就益咗啲國內留學生了XD

      刪除
    10. //其他人面前和對小朋友說話的聲音還嗲嗲地,但對住老公就...呵呵...

      不予置評...

      //在實力/金錢面前人還是要向現實低頭的,所以英文因其國際重要性,他們不肖但還是要學... 普通話呢... 就未到咁有須要,咁就益咗啲國內留學生了XD

      班有青要扮清高,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 (係都眾籌好過喇!)

      刪除
  4. 學普通話難,還是學英文難?又唔見佢地話學英文會唔識中文。無嘢嘅,覺得蝗民喺劣等,自己喺上等啫。成班友,睇住春宮視頻打飛機,就以為自己床上稱王。

    回覆刪除
    回覆
    1. 頭兩分半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q4m8KDrys

      刪除
  5. 係 Sochi,我哋用當地嘅 call 的 app,係地圖篤自己係邊,篤要去邊,有的士接單就會俾個車牌你,係地圖睇著的士去到邊,重有幾耐到。全程只需要講俄語「多謝」!

    係上海,食嘢落單都係用手機,又或者俾個 tablet 你自己點。圖文並茂。

    我個 fr 個阿婆重攪鬼呀!當時係加拿大。佢同佢阿婆兩婆孫住。一日佢返屋企見到屋棵樹剪咗伸太出嘅部分。問阿婆邊個剪,阿婆話係鄰居 (鬼佬)。原來鄰居出嚟剪樹時,阿婆走出去叫佢,然後指指自己棵樹,再用雙手做剪樹嘅動作,鄰居就幫佢剪咗嘞!只係需要講幾句 thankyou。

    李嘉誠啲英文邊樹學?

    無中生有無哩頭。只反射出作者自己以及一班唔入流嘅人心中唔夠競爭嘅恐懼。

    //將「郵輪」寫成「遊輪」//
    嘩!唔係呀化!唉!睇怕呢班人乜文都唔掂!

    回覆刪除
    回覆

    1. //無中生有無哩頭。只反射出作者自己以及一班唔入流嘅人心中唔夠競爭嘅恐懼。

      即係將自己投射落去的士司機的身上...但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要求,的士大佬佢唔係後生仔,競爭力低啲學唔識有乜出奇?班有青搵自己同班「的士佬」比?

      又令我諗起100毛分獎禮開場自嘲英文差嗰段,真係不知所謂:
      頭兩分半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q4m8KDrys


      //睇怕呢班人乜文都唔掂!

      2nd edition 加咗老外落車後影到背景的一個shot: 拉塊banner就當係路牌,只得殘體字和英文,但「郵輪」又寫得啱喎!

      刪除
    2. 唔好睇少啲的士佬!你睇下 7/11 啲收銀,鬼佬嚟買煙邊款薄荷乜乜物物都唔知幾流利,係有啲口音嗟!我相信的士佬都係咁。只係好難會可以好似旁觀者咁睇到嗟!

      刪除
    3. //你睇下 7/11 啲收銀,鬼佬嚟買煙邊款薄荷乜乜物物都唔知幾流利,係有啲口音嗟!我相信的士佬都係咁。

      誇張劇情都係班有青幻想出來,先咁有「共鳴」而已。

      刪除
    4. 其實現在新的啓德郵輪碼頭接待的也不再是郵輪(Mail Ship),而是遊輪(Cruise Ship),所以我常在想為何仍採用舊的用語?是有其特別意義嗎?

      估計他們用錯字,是給某想當然的印象誤導(現在的郵輪碼頭專接待滿是遊客的輪船),但不小心查證。

      刪除
    5. //是給某想當然的印象誤導

      呢啲就係所謂「既定印象」吧?

      刪除
  6. 哇魔兄你半夜三更出文,中午已經咁多留言嘞。不過我都係"深入"咗先寫多d。

    暫時寫到既係,你出文時我啱啱用蝗台睇緊馬德里打比,廣東體育粵語評述仍然係叫"C朗,施丹"而唔係"C羅,齊達內(Zi-da-ne)",蝗名"本澤馬"的Benzema被稱為"賓森馬",甚至和港名"賓施馬"唔同。

    唔該佢地做下功課先,傷民霉體用我城方言講"貝克漢姆"? 你等廣體會用"埃爾克森"而不是"艾傑臣"稱呼前恆大外援Elkeson再說...

    (不過,作為傷民,有時睇到旁述講"美斯",報幕或字幕出"梅西"都覺得幾有違和感的。另外,碧咸個大仔,15年9月已經話唔會做足球員...)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david-beckham-son-brooklyn-football-2015-9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哇魔兄你半夜三更出文
      //你出文時我啱啱用蝗台睇緊馬德里打比

      我就係啱啱睇完拜仁輸俾多特蒙德0:1之後發帖。面對多特蒙德的緊逼戰術,拜仁主帥卡洛·安切洛蒂依然重用34歲老將哈维·阿隆索,排陣出錯是致敗關鍵。

      //廣東體育粵語評述仍然係叫"C朗,施丹"而唔係"C羅,齊達內(Zi-da-ne)",蝗名"本澤馬"的Benzema被稱為"賓森馬"

      「貝克漢姆」呢段應該係表達了對樁秧的大一統意識,強逼國家各地區霉體採用統一語言(包括譯音和 rhetoric)的恐懼。

      //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david-beckham-son-brooklyn-football-2015-9

      即係話唔夠天份(贏在起跑線,有個咁叻的老豆都不能子承父業)。

      Brooklyn Beckham is the oldest son of David Beckham and it appears that his days as a footballer are over — and his father says the reason broke his heart to hear.

      The 16-year-old was recently a prospect at Arsenal's youth academy along with two of his younger brothers.

      But Brooklyn was not offered a scholarship to remain with the academy this season, with the Daily Mail saying that Arsenal youth coaches felt other players at his position (right midfield) "are more advanced in their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age.

      刪除
    2. 睇左,留個快言先:個「公安警察」,套制服係同蝗國警察近似的

      刪除
    3. 係喎,好似話拍戲要用到黑警制服的係先要知會警方(公共關係科?),唔知《方言》有無咁做呢?

      刪除
    4. 一定無,佢哋咁憎黑警,仲要著佢套嘢上身,一陣都唔知用咩沖涼,先可以沖洗乾淨自己,重回純潔。

      刪除
    5. 要用處女來奉獻才可以回復純潔。 XD

      刪除
  7. 翻譯根本無所謂對錯的, 香港永遠有人覺得自己一套翻譯用字習慣先係正宗, 一見到內地用法在自己面前出現就發作,明顯是因為香港的用字習慣在華文世界漸漸失去話語權心生不滿, 藉機發洩
    而且台灣人當年翻譯一眾外國樂隊名稱, 在我看來一樣覺得非常奇怪(沙漠綠洲, 後街男孩, 聯合公園, 仲有邦喬飛, 估到是誰嗎?), 其實只要雙方明白大家講緊同一個人就得了, 何必上綱上線至文化入侵?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明顯是因為香港的用字習慣在華文世界漸漸失去話語權心生不滿, 藉機發洩

      係當一群自我中心慣了的人,赫然發然自已只是「渺滄海之一粟」,接受唔到之餘仲要發爛渣的表現.

      沙漠綠洲: Oasis (其實用「綠洲樂隊」會唔會好啲? 綠洲當然是在沙漠嘛!)
      後街男孩: Backstreet Boys (呢人個easy)
      聯合公園: 呢個估唔到, 要查Google先知.
      邦喬飛: Bon Jovi (係個「邦」字remind咗我)

      刪除
    2. 聯合公園=Linkin Park?

      呢啲恥笑譯名嘢,應該喺睇得太多陶X才子嘅後遺症。。。

      講開陶X才子,英國法院搞嘢玩"釋法"要brexit article 50喺國會通過先得,又唔見佢出一句聲話英國法官白左偽精英左膠反民意反公投。。。日日喺咁講川普,呀sor,特朗普..

      刪除
    3. //聯合公園=Linkin Park?

      答對了.

      //英國法院搞嘢玩"釋法"要brexit article 50喺國會通過先得

      脫OUT時間表一拖再拖, 衰過23條... 唔知米豬會唔會又司法覆核呢?

      刪除
    4. //後街男孩: Backstreet Boys (呢人個easy)//

      魔術師哥好勁!你才是通識王,居然這些我年代的少女的小小偶像樂隊都知道!

      刪除
    5. 魔術師哥 -> 魔術師哥哥 >.<"

      刪除
    6. //你才是通識王,居然這些我年代的少女的小小偶像樂隊都知道!

      喂,我讀大學時係聽Roxette的, 只係比 Backstreet Boys 出道早幾年,近乎同期咁濟(外國樂隊的life cycle好長的).

      刪除
    7. ... Backstreet Boys冒起時我剛上中學... 那時開始Boy bands如雨後春筍,充滿了我整個中學生涯。我以為這些由各靚/��仔組成的vocal groups不斷大唱情歌,係主攻當時我們這些擁有心事的少女。當年我的女同學仔各有所好,不過男同學們顯然對這些冧女組合是不肖的,但他們卻把日劇的主題曲倒背如流,當真有女神就是不同...

      講真這些男孩vocal groups以歌論歌來說,其實沒甚特別,唱功不錯,也會自己作曲填詞,出品還可入耳,但真的不算突出。每組梗一、兩首成名曲,簡單旋律,歌詞正中少女心事,成員平均顏值不低,至少有一位係超高,咁... 唔少十月芥菜自然找到心靈寄託... 所以沒想到魔術師哥哥等有留意過他們。

      話就話life cycle長,不過平均來說,在那批主要支持者長大後,他們的曝光率漸減,某些較突出成員開始單飛,如Justin Timberlake,因此都陸續解散。就算沒有散,也不見得有咩新作。有些較有號召力,當年FANS群最龐大的bands間唔時,都會整返場巡迴演唱會,如週年紀念活動回饋吓歌迷,順便cap水。因為當年未有錢買演唱會的妹妹仔,十多年後絕對有能力實質支持偶像,買飛入場及其他相關紀念品,DVD... 重溫少女夢

      oh... 其實我只係講緊我自己 ~>0<~

      刪除
    8. //講真這些男孩vocal groups以歌論歌來說,其實沒甚特別,唱功不錯,也會自己作曲填詞,出品還可入耳,但真的不算突出。每組梗一、兩首成名曲,簡單旋律

      人地的偶像組合點都有少少才華,傷港嘛?睇下「政壇女神」小三便知端的。

      //有些較有號召力,當年FANS群最龐大的bands間唔時,都會整返場巡迴演唱會,如週年紀念活動回饋吓歌迷,順便cap水。

      點都好過傷港惡壇的市儈相。
      中男中女老飛夜:Roxette Live in Hong Kong (8 Mar 2012)
      //因為當年未有錢買演唱會的妹妹仔,十多年後絕對有能力實質支持偶像,買飛入場及其他相關紀念品,DVD

      我都有去做過「奉獻」呀!
      http://magician__yang.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462091

      刪除
    9. 自認中文正統問題,台灣人仲嚴重
      雷射/激光、打印機/印表機、質素/質量
      喺台灣forum非政治話題簡單問啲嘢
      一用錯非台灣詞語,立刻會有大堆人嘲諷圍攻
      而家每次寫嘢都要查清楚先㩒send

      反而中文正統問題從來不會在大陸出現
      打繁體字廣東話好少有人質疑你,大多係睇唔明唔答

      呢啲就係自卑產生自大,港台vs大陸,大陸vs美帝
      同一個原因,同一個結果
      中港台人不能否定全都係龍的傳人,劣根性全部一模一樣

      刪除
    10. //中港台人不能否定全都係龍的傳人,劣根性全部一模一樣//
      經常見到話中國人都一樣,但講嘅就係人性。
      人性其實無分國界,只有包裝唔一樣。

      刪除
    11. //一用錯非台灣詞語,立刻會有大堆人嘲諷圍攻
      //打繁體字廣東話好少有人質疑你,大多係睇唔明唔答
      //中港台人不能否定全都係龍的傳人,劣根性全部一模一樣

      無人話要消滅廣東話,有都係自己邊緣化自己而已。

      //人性其實無分國界,只有包裝唔一樣。

      在任何時間,任何的地方,人類的所作為,都是一樣。 - 《銀河英雄傳說》

      刪除
    12. // 呢啲就係自卑產生自大,港台vs大陸,大陸vs美帝
      // 同一個原因,同一個結果
      // 中港台人不能否定全都係龍的傳人,劣根性全部一模一樣

      ching, 港台因為自卑, 而對大陸嘅嘢冷嘲熱諷, 睇前文後理, 係講緊對中文譯名及用字上方面. 大陸對美國, 佢哋幾時就中文上嘅使用, 而爭論過?

      致於你最後一句, 你聽過一樣米百樣人嗎? 西人都有西人, 中國人都有西人. 唔關係到佢係咩傳人, 總之佢係人就會有機會出現自卑同自大.

      刪除
    13. //西人都有西人, 中國人都有西人. 唔關係到佢係咩傳人, 總之佢係人就會有機會出現自卑同自大.

      自卑變自大的最大問題係,錢多咗財大氣粗,但內涵並沒有依程度提升,四周圍撩交打卻又缺乏說理的能力,最後只淪為小學雞式的口舌之爭又或是人身攻擊,呢樣嘢先最令人睇唔過眼。

      刪除
    14. // 呢樣嘢先最令人睇唔過眼。

      而且仲要出自由細讀書讀到大嘅大學生.

      刪除
    15. 我從小就很討厭「軟皮蛇」,即係講一輪歪理,然後就耍賴皮,以為人地「吹佢唔漲」(例如「鴨脷洲口音」),便懶得戚串串貢. 呢種小學雞性格係會由細到大都係咁,唔理你有無讀過大學的, 即係好似一眾勁D嬸校長的大學生咁,你話佢錯咩,佢地一定唔認,仲要旁徵博引去搵啲歪理來反駁你.

      刪除
  8. 呢啲人真係ON 周到出咗銀河系. 佢哋竟然以為大陸人淨識簡體字, 殊不知好多大陸人都識繁體字.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佢地應該唔係講緊大陸人識唔識繁體字的問題,而係講廣東話/繁體字被「取締」的問題.

      刪除
    2. 就係呢啲先ON周周, 人哋得鬼閒理你, 你唔中意學咪唔學囉, 講到自己好巴閉. 最慘係, 連英文都就嚟唔夠人哋嚟, 仲要自我陶醉, 嗰下啜核.

      刪除
    3. //最慘係, 連英文都就嚟唔夠人哋嚟, 仲要自我陶醉, 嗰下啜核.

      啱啱在伸延閱讀加咗個「有青/港豬英語測試片段」,基本上班友係除咗粗口,乜都唔識講.

      刪除
    4. 嘩!段 video 認真攪笑! XD XD XD
      太少用啦!算罷啦!所謂國際都市根本就只係個有限圈子。

      刪除
    5. 用廣東話答嗰幾條友先搞笑.

      刪除
  9. ~「有青/港豬英語測試片段」~

    What the ....!

    第二位阿叔和第五組兩位阿嬸,還情有可原。斷估他們是50/60後,當年免費強制教育未普及,就算是本土長大的大部份人最多讀到中三,但當時英語教育不及70年代或打後就學的,更不用說90後。

    但第四組的學生哥們,就真係要打XX了﹗佢哋應該都起碼都15,6了吧?由幼稚園3年開始到中四(高中一年級?),至少學習英文11年,就算是讀中中的,連簡單用英語指示路線的英文都口窒窒,或"let me take you there" 都唔得?我個女小二都識講"take a xxx(交通工具)" or "go there by XXX" , "turn left/right, then go striaght, blahblahblah...." (佢仲係平均值以下的,只係聽說較好而已)。所以不明白為何英語教育的環境及資源不斷進步(以我的年代同現在比較),但水平卻退步!?

    唔知某地方/大廈的英文名,只可以說啲人唔留意身邊的事物...

    最後那位幾OL的女士,明顯有一定的英語能力,但居然不知cosmetics為何物!!!就算她不化妝,但我不信連護膚都冇囉~

    唉。。。

    不過其實段片有否bias?真係搵一個可以較完整咁用英語指路嘅都冇?有冇係中環、金鐘、灣仔呢幾個商業區做過測試?會否有正面啲的結果?

    如果是我自己本身的社交圈,絕大部份在那對學生哥的年紀,已可以用簡單但完整的英語應對問路情況(不過最大問題是我們那年紀蒲得少,就算知道地方也不見得識得去XD),見在更可以對答如流。就觀察所得我女兒們的同學父母的英語能力高低比例卻相反,那麼其實是否反映我年齡層附近的人普遍英語能力也不高?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連簡單用英語指示路線的英文都口窒窒
      //最後那位幾OL的女士,明顯有一定的英語能力,但居然不知cosmetics為何物!!!就算她不化妝,但我不信連護膚都冇囉~

      Lan Come 先好笑

      //有冇係中環、金鐘、灣仔呢幾個商業區做過測試?會否有正面啲的結果?
      //是否反映我年齡層附近的人普遍英語能力也不高?

      去中環問就無意義喇, 就係隨街問先好玩嘛. 至於英文能力....即係咁,我驚放個鬼妹落去我公司個部門,班小妹一樣係會被問到口啞啞.

      刪除
  10. 輪到我寫《方言》的“深入後感”:

    - 成套片黃黚黚咁樣,部的士仲以為系橙紅色,我開頭仲以為魔兄cap圖有問題添...後期製作可能想整成七十年代效果,但只是令我睇得唔太舒服。

    - 一個細節可能好多人無留意是:為何一班15年後出生的細路,會對佢地出世前就退役的David Beckham咁崇拜。體育既野,好多時聲勢都在乎當下的光輝,唔好話d我睇波前已經退役的球星,就算強如亨利,即使佢最fit時我已成年到透,但過咗咁多年,佢既風采我都有d模糊了。巴治奧90年代風靡全世界,但幾多00後出生的球迷會將佢掛在嘴邊?其實套戲交代過碧咸個仔已經出道(但講大仔也是不夠細緻之舉),班細路崇拜“小小貝”是否更為合理?

    雖然這只是和主題無關的細節,但作為一種propaganda,一個細節讓中立派覺得odd,就會減低感染力。當然如果根本目標是俾與David Beckham當fit時同一年代的觀眾睇就另計。

    - 同樣地,用我城方言講“貝克漢姆”,只會另經常睇廣東體育的中立港豬覺得攞戲來做;除非戲內有交代中央在廣東省亦開始有相同舉動(當然這是近年經常杯弓蛇影的事),否則亦會影響“見過野”的觀眾共鳴。

    不過,導演可能根本想帶出傷港同蝗國分割的訊息:整個蝗國都是鐵板一塊地和傷港不同,或者不論蝗國國內裡幾多variation、對傷港都是無灰色地帶地箝制...等等。

    - 姑且當主角兒子一出世就“溫水煮蛙”,唔知我城方言當年風靡全球華人的事蹟;但其他港豬們不論主角老婆、乘車港婦、老前輩、舉報同行、以及辭職OL,都似乎主動接受了語言環境的改變--這顯得反而是主角自己力有不逮追不上時代、是自己的問題。

    如果要更強感染力,應該要利用當年光頭蔣在寶島的政策:例如學生在學校、公務員在機關不講國語會罰錢、或《最後一課》“最後一堂法語課”等橋段,會更容易觸動中立觀眾。

    - 那個老外先系最大問題。老外擺明是旅客,不像在傷港長居上班(否則應該講佢是西裝友),也肯定不是傷民不是蝗民,佢選擇講蝗話,完完全全沒有自己被動選擇的可能。如果導演想反映這是“時代的悲哀”,只會令中立觀眾覺得你一副酸溜溜唔抵得的印象,多過同情個主角。

    況且,唔通佢講英文就好合理?英文幾時是傷民母語?一個外國人,都是講不是你母語的語言,為何一種是合理,一種是悲哀?歸根究底當然是“英文是文明,蝗語是野蠻”的觀念,但中立觀眾即使未去到我的思路,也很可能會覺得導演這種bias有不妥,是一種歧視。

    - 那個“自己友”旅客一句“十幾年前,佢地黎到要學廣東話”,夾埋前文後理,只會強化中立觀眾“你都講啦,十幾年前呀嘛”等“是不與我,顧影自憐”的印象。

    - “而家講廣東話犯法架?”就算沒學過邏輯,也會隱隱覺得這個“打稻草人”的扭曲主角被抄牌的原因不妥。

    - OL角色是另一個敗筆。首先,導演應該加入OL和主角同病相憐的申訴,這對感染中立觀眾有幫助,但導演無做,仲反而顯得OL的哭是因為自己的能力;另外和老外一段一樣,如果OL是英文講得不好,被老闆責備而憤而辭職,那又合不合理?法文呢?日文呢?...講到尾就系導演想質疑“點解佢地唔就我地學我城方言”,咁你點解唔質疑盛志文到而家都剩系講英文?

    唯一亮點是周家怡在這part的演技是成段最好的,算是有爆炸力(雖然仍然不及《浮瓜》的陳彼得)

    - 最後一段無乜意見,唯一想講的是:咸蟲大哥個本命亦叫“陳港生”....

    ==============

    綜觀來說,《方言》和《冬蟬》有同一個問題:後者是對傷港社混不熟悉的話根本唔知故仔的前提,前者就是沒有對中立觀眾營造足夠感染力--即是兩個導演都只是想拍俾zì jǐ yǒu睇的,唔系俾本身無呢個情緒的外人睇的。

    三個故仔下來,我反而覺得《浮瓜》算系合格之作,起碼劇情有起承轉合(《方言》只是一個一個主角的生活片段),又有d懸疑,雖然組織粗疏,但唔刻意考究當聽下故仔的話,還算可以接受。陳彼得的演出當然幫助不少,“肥佬長毛”利沙華也是經常在各港片出現的咖喱啡,演技比“非普司機”好多了。我記得“非普司機”好多年前是cctvb訓練班出身的,但一直都是五六線藝員,無在港片見過之餘,近年好似連cctvb都唔見影...最後,將電影調成黑白亦掩蓋了好多美指上的不足,懶有格調之餘又好過《方言》的黃黚黚...

    至於果個外傳,就正是“又係硬滑稽,玩影射又唔到「極致」”,唯一睇到主題就系最後一頁彭老講個“睇”字帶出“我城方言深厚的文化背景”...同埋我想講,我地細過時如果寫“今日我陪阿嫲睇醫生...”,一定會被中文老師交叉到滿江紅,點解而家反而變成合理?究竟而家個科目是學“我城方言”定“標準中文”?我是不是都要呼喊“時不與我”?

    回覆刪除
    回覆
    1. // 一個細節可能好多人無留意是:為何一班15年後出生的細路,會對佢地出世前就退役的David Beckham咁崇拜。

      其實我都有個question mark,不過由於片中對白有強調「經典球衣」,咁魔術師就無執咁緊,放佢一馬。

      //當然如果根本目標是俾與David Beckham當fit時同一年代的觀眾睇就另計。

      所以我比較相信這是編劇思想上的bug,「經典乜乜乜」都只係後來加上去以求自圓其說而已。

      //除非戲內有交代中央在廣東省亦開始有相同舉動(當然這是近年經常杯弓蛇影的事)

      應該係當咗「一定已經發生」(所以路牌就只係簡體字和英文)。

      //其他港豬們不論主角老婆、乘車港婦、老前輩、舉報同行、以及辭職OL,都似乎主動接受了語言環境的改變--這顯得反而是主角自己力有不逮追不上時代、是自己的問題。

      請參考導演訪談圖二第一段(我無highlight到),基本上就係講緊班港豬「未覺醒」:只係覺得「接受了語言環境的改變」沒大不了,繼續工作,做自己的事。

      //如果導演想反映這是“時代的悲哀”,只會令中立觀眾覺得你一副酸溜溜唔抵得的印象,多過同情個主角。
      //英文幾時是傷民母語?一個外國人,都是講不是你母語的語言,為何一種是合理,一種是悲哀?
      //只會強化中立觀眾“你都講啦,十幾年前呀嘛”等“是不與我,顧影自憐”的印象。

      依導演想法,“時代的悲哀”係指蝗語已經升格為「國際語言」。港豬們英文「幾好」(雖然有片段證明唔係),只係當英文係「國際語言」,有一個 common language 同外國人溝通,而唔係100%關當時英殖政權事。

      //咸蟲大哥個本命亦叫“陳港生”....

      哈哈,又係喎!

      //即是兩個導演都只是想拍俾zì jǐ yǒu睇的,唔系俾本身無呢個情緒的外人睇的。

      所以攞獎就係因為投票的「業界人士」都係有呢個「情緒」。

      //我反而覺得《浮瓜》算系合格之作,起碼劇情有起承轉合

      《浮瓜》以劇情的結構論係OK,但劇情內容懶陰暗卻又講唔通;而《方言》我只係當佢係《蝦仔爹地》式的短劇來看,唔追求劇情只係笑下。呢個可能就係我同摩摩評分的分別。

      //我地細過時如果寫“今日我陪阿嫲睇醫生...”,一定會被中文老師交叉到滿江紅,點解而家反而變成合理?

      D,你睇下班鄉大學生點樣萬人齊D嬸早搖就知喇!

      刪除
    2. 一直想寫多d《方言》,不過而家先有d時間...

      //應該係當咗「一定已經發生」(所以路牌就只係簡體字和英文)。

      因為你提過導演訪談,我特登search過,發覺呢個政策是真的:

      http://whwb.cjn.cn/html/2014-10/28/content_5382375.htm
      http://whwb.cjn.cn/html/2014-10/28/content_5382374.htm
      http://page.renren.com/600014632/note/889451684?op=next&curTime=1356086749000

      雖然仍未有光頭蔣時期推得咁強硬,但殺人政權好多推普運動,我都覺得有矯枉過正之嫌,例如點解一定無論乘客用乜語言,司機都一定要用普通話呢?

      不過從實際環境出發,蝗國任何一個三線或以上城市,公交司機要能講流利明白的普通話是很基本的要求,就算我從很“笨土”的角度來講,四五十年前行駛新界特別是鄉郊的巴士,九巴都總會要求入職司機識講廣府話而唔系只識圍頭話吧?當然依陶藝才子講法,任何刻意促進人口流動、“破壞地方本土傳統文化”的政策,都是不正義的...

      (不過幾年後的今年又整d咁嘢...當地殺人政權系咪有d精神分裂?)

      http://sanwen8.cn/p/22912jC.html
      http://mt.sohu.com/20160628/n456715654.shtml

      //基本上就係講緊班港豬「未覺醒」:只係覺得「接受了語言環境的改變」沒大不了,繼續工作,做自己的事
      //依導演想法,“時代的悲哀”係指蝗語已經升格為「國際語言」

      所以作為政治propaganda,這是最失敗的一着:既然這是“時代的大勢”而不是(至少不純粹是)正苦強推的結果,咁有乜好悲哀呢?原居民的圍頭話、各非粵語族群的家鄉話,在傷港呢三四十年都湮沒於廣府話之中,咁又悲唔悲哀?一定唔只我,仲會有好多中立觀眾,會純粹覺得導演只不過是“唔抵得個時代揀左普通話”--從而大幅降低感染力。唔通呢套同《冬蟬》一脈相承:我地就偏要“做到極致”,時代越唔要既嘢,就越要保存?

      如果導演“捉到鹿識脫角”,反而應該話個鬼佬是來港做生意的商人,一上車就講英文,同司機主角吹得好愉快,仲呻而家傷民“英文水準越來越低,個個剩系識講普通話,我班鬼佬friend都開始覺得傷港好難做生意”...咁仲顯得正苦“強行推普”系逆時代而行,對傷港無益...

      //呢個可能就係我同摩摩評分的分別

      又不是純粹話《浮瓜》有完整故事架構就好d,《蝦仔爹地》式的短劇也不一定不好,但我覺得《方言》d故仔都幾悶下,節奏唔算慢但總好似溫吞水咁,畫面黃黚黚得嚟唔自然,我亦唔多感覺到有喜劇氣氛...而除了周家怡外,大部份演員演出都平淡無奇,尤其系司機主角,剩系木口木面咁...比較下《浮瓜》d演員入戲好多。

      因為既然你攞得金像獎最佳電影,咁我梗系要盡量嘗試用中立角度,去睇佢個藝術價值啦(其中一瓣就系佢對中立觀眾的感染能力)。

      刪除
    3. //這就是香港的吸引力,今天我們都把這些東西刪去了,沒有了根。

      完全是倒果為因的說法,唯一我想到的用意就是迴避“傷港能做出有吸引力的東西越來越少”這個“極致”原因。

      我覺得最有代表性就是傷港流行樂壇。好多星馬華人歌手,其實是懂流利粵語的,早廿幾三十年,都會主動來傷港發展...近十幾年,卻全部去晒寶島了。最有代表性是都算全球華人一線的梁靜茹,佢其實祖籍順德,自細就講廣東話的,但你有聽過佢主打過一隻粵語歌咩?

      唔好以為佢地系為左蝗國市場,事實是蝗國剛入WTO未正式blooming前,呢個趨勢已經出現,就算現在蝗國市場越來越大,星馬新進歌手都會先去寶島打磨,站穩陣腳後先過蝗國,即是寶島已經完完全全成為全球華語樂壇的中心;傷港呢?你傷港呢十幾年出過d乜野巨星?有乜野好作品值得傳頌?21世紀初仲話出到個陳奕迅,之後出過乜嘢人?自己質素低落,圈子越玩越縮,人地越唔肯來,結果就惡性循環下去,跟住就歌神自欺欺人的出來“捍衛廣東歌”...

      而且唔只星馬人,寶島而家會連蝗民最有潛質的歌手都先帶過去打磨,再紅返去蝗國,以下呢位由寶島開始紅爆的蝗青就是例子:

      https://youtu.be/wdypZWuoKvQ?list=RDwdypZWuoKvQ
      https://youtu.be/ijLLmE_sFkY?list=RDwdypZWuoKvQ

      佢出年嚟傷港開演唱會勒,唔知笨土派會唔會話佢文化侵略去驅蝗?

      //政權或政策的轉變下,最後是小市民的不斷適應。

      其實正苦強推,官方語言都不一定會絕對擠走本土語言的,今年睇歐洲杯,法國好fit個皮耶,是來自非洲海外省的留尼旺島: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C3%A9union#Language

      明明法蘭西椿秧都“強推法語”,點解土著語言仍然被廣泛使用呢?其實無非是“山高皇帝遠”,法國本土d人唔多過來(陶藝才子應該會視之為楷模),再加埋法語唔系國際語言而已;近在咫尺的澳門,回歸後好多人都荒廢左葡語,主動學英語去了。當然仲要加埋“強推標準德語”的瑞士,但到現在“瑞士德語區人講標準德語的水準,就如香港人講普通話一樣”(呢樣蝦餃會比我清楚得多)。

      相反完全無正苦“強推”而有近似強推結果的,當然是馬來西亞的華語--華語從來不是大馬的官方語言,馬拉人正苦更宜得禁止華人講中文而唔會協助推廣華語;但除了仲算站到腳的閩南語、同以我城方言形式仍然強勢存在的粵語外,華人社區的大部份方言都被華語擠走湮沒了...其實這就是先台灣後星洲“強推”、再之後大陸崛起做成既時代既結果,主權完全獨立兼華語無官方地位的大馬、華人民間都要跟從大勢。

      (啊,當然還有越來越多大馬華文學校教殘體字。我聽過有d打坡佬工的傷民,在大鬧殘體字的同時,竟然完全唔知早在李光耀執政年代,星洲就是以殘體字為官方中文文字的。)

      刪除
    4. //例如點解一定無論乘客用乜語言,司機都一定要用普通話呢?
      /當然依陶藝才子講法,任何刻意促進人口流動、“破壞地方本土傳統文化”的政策,都是不正義的...

      依從有青「蝗國賊多過人」的既定思維,公車司機一定要用普通話係為了製造一個使用 common langague 的環境,增加透明度,務使令乘客免於「司機跟賊人商量將全車人謀財客命」的恐懼。

      //不過幾年後的今年又整d咁嘢...當地殺人政權系咪有d精神分裂?

      蝗民做事最大的問題就係極端,過猶不及。無論在傷港還是在武漢,兩文三語就很足夠,硬要排先後的話,那就是本地方言>蝗話>英文,先顯示獨特地方 edge,之後是全國語言,再之後是國際語言,平常心來看就很足夠了,不用凡事都上綱上線吧。

      //既然這是“時代的大勢”而不是(至少不純粹是)正苦強推的結果,咁有乜好悲哀呢?
      //純粹覺得導演只不過是“唔抵得個時代揀左普通話”--從而大幅降低感染力

      以老婆,OL,前輩,老外等等,其實只係顯了了「職場愈來愈重視蝗語」,而「非普司機不能在某些地區接客」也只是硬性彰顯「優質服務」的政策(如果將「非曹」改成「非英語」呢?),呢一 part 係缺乏感染力嘅。

      //唔通呢套同《冬蟬》一脈相承:我地就偏要“做到極致”,時代越唔要既嘢,就越要保存?

      係「寧要港話,不要褲子」。

      //應該話個鬼佬是來港做生意的商人,一上車就講英文,同司機主角吹得好愉快,仲呻而家傷民“英文水準越來越低,個個剩系識講普通話,我班鬼佬friend都開始覺得傷港好難做生意”...

      不如話講英文再不能在老蘭以洋腸作招徠,十年後的港女眼中就只有「唐腸」...「洋腸」的蝗國 counterpart 就是「唐腸」,亦即是「臘腸」... XD

      //節奏唔算慢但總好似溫吞水咁,畫面黃黚黚得嚟唔自然,我亦唔多感覺到有喜劇氣氛...而除了周家怡外,大部份演員演出都平淡無奇,尤其系司機主角,剩系木口木面咁...比較下《浮瓜》d演員入戲好多。

      可能我年初時都有遇過「要說流行蝗語」的搵工問題,所以能「提早代入情緒」 XD

      //我梗系要盡量嘗試用中立角度,去睇佢個藝術價值啦(其中一瓣就系佢對中立觀眾的感染能力)。

      D,呢套嘢邊忽有藝術價值? 應該係班電影人對蝗國資金以本傷人等手法的宣洩(甚至乎未放寬前的「合拍片」規定只屬小菜一碟),又係你唔鍾意嘅嘢我就偏要捧紅佢的思維。

      //唯一我想到的用意就是迴避“傷港能做出有吸引力的東西越來越少”這個“極致”原因。
      //你傷港呢十幾年出過d乜野巨星?有乜野好作品值得傳頌?21世紀初仲話出到個陳奕迅,之後出過乜嘢人?

      又令我諗起阿GEM同在《老表》中扮佢的王苑之。

      //佢出年嚟傷港開演唱會勒,唔知笨土派會唔會話佢文化侵略去驅蝗?

      公司的小妹A與及「政治覺醒」(即係俾金針暗串嗰種笨土)小妹E都好鍾意睇演唱會(用炒iPhone得來的賺頭買演唱會門票?),尤愛五月天,我就完全無聽過佢地話會去聽蝗青...

      //相反完全無正苦“強推”而有近似強推結果的,當然是馬來西亞的華語
      //明明法蘭西椿秧都“強推法語”,點解土著語言仍然被廣泛使用呢?其實無非是“山高皇帝遠”,法國本土d人唔多過來(陶藝才子應該會視之為楷模),再加埋法語唔系國際語言而已
      //早在李光耀執政年代,星洲就是以殘體字為官方中文文字的
      //老外擺明是旅客,不像在傷港長居上班(否則應該講佢是西裝友)

      政治現實歸政治現實,市場力量畢竟較大,其「真正的」生命力是被市場賦予的;結果就係國家有一套「正式」語言要學習(要交差),但同時人民亦會「自發地」用另一語言溝通而已。

      刪除
    5. //又令我諗起阿GEM同在《老表》中扮佢的王苑之。

      我今日突然醒起我寫漏GEM,佢都算係陳奕迅之後爆紅的...不過我真係好難界定佢為傷港歌手,特別是《AINY》之後,佢都未主打過一隻原創廣東歌(斷估大家都知《喜歡你》是翻唱的)...

      王苑之作為歌手本來OK的,但唔知點解而家走丑角路線...可能係黐得陰莖軒多的原因,搞到short short day。從出道到發展基地而言,同「堅持唔唱蝗語歌」,軒仔都可以界定為「傷港歌手」,只是魔兄話齋,即使佢而家好似攞左HKID,笨土批鬥係上來,佢都只會被歸納為與GEM同一類人,就係新移民...

      刪除
    6. //即使佢而家好似攞左HKID,笨土批鬥係上來,佢都只會被歸納為與GEM同一類人,就係新移民...

      查實笨土派的「入會資格」好主觀,好似倚天梁咁「棄暗投明」都係為人接受, 馮莖陰更加唔在講...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