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殮房收費|免費存放遺體增至28日 料15日內可安排火化 李夏茵:未來會更廣泛諮詢 有線新聞 2025年11月08日
【有線新聞】公立醫院殮房明年起收費,當局因應市民意見,決定將免費存放遺體時間由原定3天延長至28天;強調收費不是為了增加收入,而是希望家屬盡快安排先人身後事,減低醫院殮房壓力。
公立醫院明年實施殮房收費安排公布一星期後,醫務衞生局及醫管局宣布將免費存放遺體日數由首3天大幅延長至28天,遺體存放第五星期起每天收費200元,第六星期就一天550元。
醫管局行政總裁李夏茵:「95%遺體醫生可以三天內發出死亡證,可以讓在世家人安排殮葬。但最近聽到很多不同社會聲音及關注,尤其我們說收費步伐及幅度,亦希望從善如流。大家都同意其實我們要尊重先人,入土為安是一個重要因素,還有大家都不想有遺體要共用同一個屍格。」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在此我再強調引入收費不是為了增加收入,主要目的想引導市民、死者家屬可以考慮盡早安排處理殯儀服務。食環署已經有承諾,會安排火化在15天內。加上死亡證發出時間,原本計算大約三星期可以做到。如果不是太揀擇,一定可以從食環署取得火化時段。」盧寵茂又說面對人口老化,醫院逝世人數十多年來增加兩成四至4.1萬人。即使將殮房設施翻倍至超過3,300個,遺體存放日數仍然不斷上升。
醫管局稱今年高峰期有13間公立醫院殮房使用率達至100%,希望透過收費減輕公立醫院殮房壓力。
有關注病人權益人士說之前與政府交流期間,沒有獲告知醫院殮房新收費,歡迎醫管局調整收費安排,但認為要同時理順殯葬程序。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殯儀業界有反映有時火葬場未必即時能預約,殯儀館預約時選擇有時未必太多,尤其是一些比較高峰的時候,特別可能冬天或者節日前後。流程是否能夠加快,例如現在向食環署申請仍然要用文件,其實內地已經電子化這些流程,香港是否可以透過資訊科技加快程序。」
1. 醫管局行政總裁李夏茵:「95%遺體醫生可以三天內發出死亡證,可以讓在世家人安排殮葬。但最近聽到很多不同社會聲音及關注...」...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在此我再強調引入收費不是為了增加收入,主要目的想引導市民、死者家屬可以考慮盡早安排處理殯儀服務。...」
真係人人都有地獄要破。完全唔明白李總點可以將「醫生可以三天內發出死亡證」同「先人遺體在公立醫院免費存放三天」混為一談。以火葬嚟講,親屬要 book 爐、要 book 殯儀館、要約親朋來送先人最後一程...之類之類,在在都需要時間。阿李總竟然可以引入大手收費制度(幾乎是懲罰性$500一日)「發死人財」,根本是在死者家屬傷口上灑鹽。老竉物話「引入收費不是為了增加收入」,真係搵鬼信。
***
沙田官小測考准學生寫簡體字 家長憂對本地學生不公 教育局:校本決定 有線新聞 2025年11月06日
【有線新聞】沙田官立小學發家長通告,指接受學生在測考中用簡體字作答,有家長擔心對本地學生不公。教育局指是校本決定,香港的官方教學語言政策不變。
沙田官立小學周一發家長通告,指接受學生在校內測驗及考試以國家規範簡體字作答。校方稱已參照教育局及考評局相關指引,目的是為內地背景或習慣用簡體字的學生提供更友善的評核環境,亦讓本地學生認識兩種書寫體系,強調中文課程依然以繁體字為主。
有家長質疑學校周四就開始測驗,校方決定倉促。沙田官立小學家長曾小姐:「使用簡體字的學生及使用繁體字的學生,基本上他們是競爭關係。然後你說容許他們用簡體字,寫簡體字會快些,你如果不加時給繁體字學生的話,他們是少了時間複卷或作答,是不公平的。」
新界校長會主席朱偉林說,提供2至3個月的過渡期已足以讓學生學習轉用繁體字。新界校長會主席、鳳溪第一小學校長朱偉林:「他可能來到1個月,未學習得了,寫的簡體字又正確的,這些情況我覺得可以酌情處理不扣分。但當經歷第一次考試後,到第二次考試,已相隔數個月後,下次便不能夠,一定要寫繁體字。香港必然以繁體字為主體,我們先讓學生掌握繁體。同步他用簡體字的話,在其他時間、範疇應用,但在學校範疇要用繁體字。」
教育局回覆查詢指,學校測考是否容許簡體字,要視乎校本教學實況而定,已提醒校方須持續檢視和優化校本評估政策,如有改動,須作全面諮詢及充份解說。
2. 沙田官立小學周一發家長通告,指接受學生在校內測驗及考試以國家規範簡體字作答。校方稱已參照教育局及考評局相關指引,目的是為內地背景或習慣用簡體字的學生提供更友善的評核環境,亦讓本地學生認識兩種書寫體系,強調中文課程依然以繁體字為主。...沙田官立小學家長曾小姐:「使用簡體字的學生及使用繁體字的學生,基本上他們是競爭關係。然後你說容許他們用簡體字,寫簡體字會快些,你如果不加時給繁體字學生的話,他們是少了時間複卷或作答,是不公平的。」
魔術師記得在龍獅時代,中小學時,同學們中文作文有時都會寫「簡筆宇」(當時唔叫「簡體宇」),例如「個別」的「个」字,老師多是隻眼開隻眼閉,只要唔係全篇篇文章都係「簡筆宇」,有個別字係「簡筆宇」都會「我過且過」,亦唔會有乜喇投訴。至於點解同學們會識「簡筆宇」?學校無教,多是「自學成才」。想來當年一定是因為「民智未開」,自學「簡筆宇」半桶水識啲唔識啲,亦無咁多「公平」、「贏在起跑線」的概念,唔會話寫「簡筆宇」答題會快咗所以唔應該容許「簡筆宇」,而係自己去學「點樣答題可以快啲」。
信報 2025年11月7日
梁振英:內地生來港須學繁體字
沙田官立小學日前發通告,接受學生在校內測驗及考試使用簡體字答題,惹起社會熱議。事件昨日續發酵,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在社交媒體發文指出,繁體字、粵語及高水平的英語能力,皆為香港特色,有必要保留,強調內地生來港上學理應努力學繁體字,表示去英美留學一樣要努力學好英文,認為「教不嚴,師之惰」。
梁振英在撰文中稱,內地生不習慣用繁體字雖然可以理解,但香港政府公文、外資中資港資企業、報刊書籍,以至內地來港生的學生證件均用繁體字,反問「日後在香港工作,可以不用繁體字嗎」?梁振英又認為,學校有教學責任。
稱「教不嚴,師之惰」
該校家長曾小姐接受電台訪問時,質疑老師未有接受簡體字培訓,是否具備分辨錯別字能力,能否公正地批改試卷,又謂校方犧牲使用繁體字學生利益,構成不公。
3.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在社交媒體發文指出,繁體字、粵語及高水平的英語能力,皆為香港特色,有必要保留,強調內地生來港上學理應努力學繁體字,表示去英美留學一樣要努力學好英文,認為「教不嚴,師之惰」。...香港政府公文、外資中資港資企業、報刊書籍,以至內地來港生的學生證件均用繁體字,反問「日後在香港工作,可以不用繁體字嗎」?
只能認同陸先生一半。「繁體字、粵語及高水平的英語能力,皆為香港特色,有必要保留」同意嘅;但「日後在香港工作」,除中資及正苦工外,「外資港資企業」大都是用英文書信來往,繁體字應該只是輔助性質。而且聽、說、閱讀和書寫能力應該分開來看,唔識寫繁體字未必讀不通「香港政府公文、報刊書籍」的(以內地遊客咁鍾意在我城街名路牌打卡來看,有理由相信佢哋係識睇繁體字,識唔識寫就唔知嘞!)...睇吓有些膠官、蟻員在巷多年都唔識講我城方言就知啦!唔知佢哋又識唔識寫繁體字呢?
4. 該校家長曾小姐接受電台訪問時,質疑老師未有接受簡體字培訓,是否具備分辨錯別字能力,能否公正地批改試卷,又謂校方犧牲使用繁體字學生利益,構成不公。
呢位家長連教師有無能力分辨簡體字對錯都要質疑,真刁民也。諗諗吓,呢班追求「公平」的家長,要人哋無得食魚蛋,而唔係自己諗吓點樣食得開心啲,真係有啲似當年反國教的刁民家長組織喎!
***
11.16長者日 3,800間店舖提供消費優惠 有線新聞 2025年11月07日
【有線新聞】本月16日「長者日」,有約3,800間店舖為長者提供消費優惠。
社署邀請超過400間機構及商戶,涵蓋飲食及零售業,向長者提供折扣優惠。「老友記」當日可以憑宣傳海報識別店舖優惠,用手機掃描海報上的二維碼,即可瀏覽商戶名單及優惠資料。港鐵亦宣布65歲或以上的長者持樂悠咭、長者八達通或個人八達通,可以在長者日免費乘搭港鐵、輕鐵及港鐵巴士,機場快綫及過境列車除外。
5. 社署邀請超過400間機構及商戶,涵蓋飲食及零售業,向長者提供折扣優惠。...港鐵亦宣布65歲或以上的長者持樂悠咭、長者八達通或個人八達通,可以在長者日免費乘搭港鐵、輕鐵及港鐵巴士
嘩,廢老又有侵惠!的仲有得免費搭車添!成班人老心不心(其實60歲先係「中年」,65歲又點算老呢?)的「市民」要準備好推動銀髮姐濟啦!好彩11月16日是星期日,不是返工日子,唔使返工同班廢老逼。不過快餐店做優惠,就一定多咗廢老打躉,食完嘢賴死唔走志在嘆冷氣就真!




可能官員有以下諗法:
回覆刪除$100一日啫,駛唔駛咁大反應。下年住院已經$300一日。同埋相對於殯殮費用(據我所知東華三院都要數以萬計),呢個只算係一小部分。既然只是用錢去解決問題的方法,都係要要比的。
自小而來寫慣繁體字的我,可以睇到簡體字,但寫唔到簡體字。我相信受內地教育的學生,英文和廣東話才是比繁體字更大的難關
//下年住院已經$300一日。同埋相對於殯殮費用(據我所知東華三院都要數以萬計),呢個只算係一小部分。
刪除咁不如理直氣壯話要收回成本仲好。
//寫唔到簡體字
我識寫簡體字,但要諗吓才肯定「正字」。
//相信受內地教育的學生,英文和廣東話才是比繁體字更大的難關
睇吓學校用邊種教學語言,同埋點處理內地學生的學習情況。俾着係魔術師讀書時代,同學們一定唔會同「大陸仔」一齊玩,更只會大講廣東話,故意 isolate 陸生。
//可能官員有以下諗法:$100一日啫,駛唔駛咁大反應。下年住院已經$300一日。
回覆刪除//存放遺體日數由首3天大幅延長至28天,遺體存放第五星期起每天收費200元,第六星期就一天550元。
中國嘅地方行美國嘅資本主義醫療,會俾人覺得D 官「朱門酒肉臭,路有涷死骨」架。
//引導市民、死者家屬可以考慮盡早安排處理殯儀服務
不如打開個雪櫃,睇吓有幾多不肖子孫無攞走嘞!
//原本計算大約三星期可以做到
按原定免倉期3 日,咁即係最少家屬都要租雪櫃18天,額外付出1900 (17X100+1X200)元。仲話唔係為錢?
//沙田官立小學家長曾小姐
//真係有啲似當年反國教的刁民家長組織喎!
睇多D 國內中文書咪識寫又識睇囉。佢唔係追求公平,係質疑點解有人關照,可以有特權而佢仔仔無。
2019年被全霉教識了被全霉訪問的可以是打手或是媒,阿曾小姐 ( 女士? ) 無實名講係邊個小貧友家長講咩都得。
//「日後在香港工作,可以不用繁體字嗎」
梁副國最近好港本位喎! 我在HK工作咁多年,真係無咩點用過繁體字,出來工作都係寫英文電郵、報告。估佢係戴得良同政府都係英文多啦! 文字只係溝通工具,咁上綱上線嘅,唔該執好本地中文教育詞彙。還有,香港係一國之內嘅兩制,想額外教「繁體」當然可以,但GRANDPA 用咩字就應該接受!
WILL
//中國嘅地方行美國嘅資本主義醫療,會俾人覺得D 官「朱門酒肉臭,路有涷死骨」架。
刪除https://www.basiclaw.gov.hk/tc/basiclaw/chapter1.html
第五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我在HK工作咁多年,真係無咩點用過繁體字,出來工作都係寫英文電郵、報告。//
刪除我上網查一查, 李家坡1979年就轉晒用簡體字
用繁體字既地方就剩低巷澳呆 3地, 而澳門無可無不可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在社交媒體發文指出,繁體字、粵語及高水平的英語能力,皆為香港特色,有必要保留...香港政府公文、外資中資港資企業、報刊書籍,以至內地來港生的學生證件均用繁體字,反問「日後在香港工作,可以不用繁體字嗎」?
刪除//睇吓有些膠官、蟻員在巷多年都唔識講我城方言就知啦!唔知佢哋又識唔識寫繁體字呢?
//香港係一國之內嘅兩制,想額外教「繁體」當然可以,但GRANDPA 用咩字就應該接受!
(摩按1:又挑戰一下可以放幾多條link。)
https://www.basiclaw.gov.hk/tc/basiclaw/chapter1.html
第九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除使用中文外,還可使用英文,英文也是正式語文。
https://www.basiclaw.gov.hk/tc/basiclaw/annex3.html
附件三 –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全國性法律*
下列全國性法律,自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起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在當地公布或立法實施。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
《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命令》附:國徽圖案、說明、使用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領海的聲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
https://www.elegislation.gov.hk/hk/cap5
(摩按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並不包括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全國性法律之列)
1.簡稱
本條例可引稱為《法定語文條例》。
3.法定語文與其地位與應用
(1)現予宣布︰在政府或公職人員與公眾人士之間的事務往來上以及在法院程序上,中文和英文是香港的法定語文。 (由1995年第51號第2條修訂)
(2)各法定語文享有同等地位,除本條例另有規定外,在第(1)款所載用途上亦享有同等待遇。
https://www.thinkhk.com/article/2019-03/01/33266.html
不論是《基本法》第9條還是《法定語文條例》第3 條,都只是規定中文和英文是香港的法定語文,當中的「中文」一詞,並無任何特定的字體書寫規範。
https://n.kinliu.hk/kinliunviews/%E3%80%8A%E5%9C%8B%E5%AE%B6%E9%80%9A%E7%94%A8%E8%AA%9E%E8%A8%80%E6%96%87%E5%AD%97%E6%B3%95%E3%80%8B%E6%87%89%E5%BC%95%E5%85%A5%E9%A6%99%E6%B8%AF%E3%80%80%E6%96%87%EF%BC%9A%E9%99%B3%E5%87%B1%E6%96%87/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應引入香港
(摩按3:大陸、台灣和新加坡都有類似「法定文字規範」(大陸就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例如港產片在台灣上映,不論港版中文字幕配乜都好,在台灣過審都要根據規範重新配過;就算日本漢字,當局都有法定大約1000個、規範發音和字體。香港對「文字」和「定義」卻只是到以上《基本法》第九條和《法定語文條例》第3條為止,並未作更進一步規--所以理論上,只要可被法庭定義為「中文」,你用甲骨文同閩南話都同樣在香港有法律效力。我個人同意陳凱文内文所言,此為保留彈性之舉會帶來不必要爭議,但法律就是法律,法律沒說不可以的,通通不過是「約定俗成」。)
(摩按4:根據台灣的規範,「粵語」應該不算「中文」,因爲港產片在台灣電影台雙語播放時,會列明1:中文 2:粵語)
摩摩結論:如對現狀有不滿,請要求政府或下届立法會議員動議對香港法定語言作進一步法律規範,或者要求政府提請全國人大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納入《基本法》附件三。
//香港對「文字」和「定義」
刪除Typo: 香港對「文字」和「口語」的定義
//中國嘅地方行美國嘅資本主義醫療
刪除正苦帶頭叫市民買醫保。
//額外付出1900 (17X100+1X200)元。仲話唔係為錢?
好官我自為之。講就講咗,社會大眾接唔接受個解釋,一於話知你。
//質疑點解有人關照,可以有特權而佢仔仔無。
佢囝囝都唔識寫簡體字,要人關照啲乜?學名醫囡囡咁搵人請槍?
//梁副國最近好港本位喎!
陸先生佢變咗笨土派?
//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
呢句有得捉字蝨。「生活方式」是指跟「社/資」有關的生活方式(例如是否奉行私有制財產),抑或是廣義的「生活方式」(例如繁體字、廣東話的使用),可以有不用解讀。
//香港係一國之內嘅兩制,想額外教「繁體」當然可以,但GRANDPA 用咩字就應該接受!
//陳凱文内文所言
//保留彈性之舉會帶來不必要爭議,但法律就是法律,法律沒說不可以的,通通不過是「約定俗成」。
我知道我城正苦無特別定義「繁簡英」(寫)及「粵普英」(讀)的「法定地位」,只係概括地以「中英文為香港法定語言」蒙混過關。我沒有特別去研究法律條文,多謝摩摩旁徵博引補充。
文少貴為「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所言向 Grandpa 傾斜,自可理解;但如依其所言,其手段未免太過激進,幾乎等同是將繁體字及我城方言從我城抺去(或邊緣化),只會提供子彈給黃黑證實「文化入侵」、「消滅廣東話」等等,反而挑起矛盾。觀乎連垃圾徵費、外賣走塑、公立醫院收費、控煙十招等政策實行,正苦都要一步一驚心,若然大幅削弱「繁體字、廣東話」語言地位,甚至牽涉到「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正苦唔似有足夠正治能量去做也。
//產片在台灣電影台雙語播放時,會列明1:中文 2:粵語
我睇慣影碟, DVD時代,字幕選擇「繁體」與「粵語」好多時都會去咗「呆式中文」的字幕 track;到藍光時代,光碟容量大增才會分開「繁體」及「粵語」 - 前者是「呆式中文」,後者就是廣東話口語宇幕。
//呢句有得捉字蝨。「生活方式」是指跟「社/資」有關的生活方式(例如是否奉行私有制財產),抑或是廣義的「生活方式」(例如繁體字、廣東話的使用),可以有不用解讀。
刪除如果是指其他方面的「生活方式」,就不會點出「社/資」,而會以其他作説明,例如文化可以寫「中華儒家文化」vs「西方耶教文化」,甚至哲學可以寫「唯物主義」vs「唯心主義」。以「社會主義」vs「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當然只與經濟生產的大方向有關;而且《基本法》屬憲政級法律,更不可能直接説明語言文字的規範細節。
小弟點出《基本法》第五條,是回應本文及相關回應關於斂葬收費的話題,而與文字語言話題無關。
//我城正苦無特別定義「繁簡英」(寫)及「粵普英」(讀)的「法定地位」,只係概括地以「中英文為香港法定語言」蒙混過關
其實不只是繁簡粵普的「法定地位」,而是確切有否對每一個字的寫法和發音作法定規範;簡單講,日本歷史上使用過數之不盡的漢字,但現在官方只規範了約1000個為各級日語考試的「識字範圍」,並規範了寫法和發音;兩岸和星加坡亦有相關法定字表(根據維基,新加坡1976年完全采用中國大陸制訂的簡體字),但香港完全付之闕如,就算政府網站提供的「香港字庫」,也只爲便民之用,並無法律效力。
既然香港對中文並無「官方定義和規格」,所以我就話只要法庭信納其為中文,你寫甲骨文小篆隸書講閩南話上海話,都可以和繁體字本地話(下面會作説明)同享「中文」賦予的法律效力。
而其實,香港當局正式的「行政定義」中,本地使用的並非「廣東話」,而是「本地話」(Punti)--直至現在,警察口供紙上「所操方言」一欄對這個「香港最流行的語言」(小弟自己定義為「香港口音廣州話」)仍會記錄為「本地話」。當然,如上所述,「本地話」並無官方規格,一切仍以負責筆錄的警員「唯心論證」。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9%A6%99%E6%B8%AF%E4%BA%BA%E8%AC%9B%E7%9A%84%E4%B8%8D%E6%98%AF%E5%BB%A3%E6%9D%B1%E8%A9%B1%E6%98%AFpunti/244413
https://www.hk01.com/18%E5%8D%80%E6%96%B0%E8%81%9E/293186/%E6%9C%AC%E5%9C%9F%E8%A9%B1-%E6%8F%88%F0%A8%80%A4%F0%A2%AF%8E%E6%BD%B2%E6%9C%AC%E5%9C%B0%E8%A9%B1-%E6%B3%95%E5%BE%8B%E6%96%87%E4%BB%B6%E9%83%BD%E7%94%A8-%E4%BD%A0%E5%8F%88%E8%AD%98%E5%B9%BE%E5%A4%9A
//但如依其所言,其手段未免太過激進,幾乎等同是將繁體字及我城方言從我城抺去(或邊緣化),只會提供子彈給黃黑證實「文化入侵」、「消滅廣東話」等等,反而挑起矛盾
不論「繁體字、粵語及高水平的英語能力,皆為香港特色,有必要保留」、「想額外教『繁體』當然可以,但GRANDPA 用咩字就應該接受」、以至「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納入《基本法》附件三」,小弟都無特定立場,旁徵博引只是想説明既然香港規範模糊、更從未有如新加坡官方依法推行「講華語運動」,那包括梁副主席的一切語言習慣和取向都只是「各取所需」、「約定俗成」;唯有訂立法定規格才能一錘定音,但似乎官方至民間都無强烈意願,甚至阿爺都只是想靠自身强大經濟和文化影響力潛移默化而放棄行政手段。(本土派只是想立法排除普通話而已,真係要佢地面對「粵語正音撚」相信是更大的撕裂)
其實香港情況,與小弟經常quote的一個樣板很類似:馬來西亞。中文到現在仍不是大馬官方語言,自然談不上官方規格,一切以當地華社自發秩序為准(這點與香港近似);秩序只會為適應環境改變,例如鄰近的星加坡推行華語加上人口最多的中國大陸越來越强勢,華語和簡體字就取代多方言和繁體字變成大馬華社的主流... 香港也只能跟大環境改變,只是變得比較慢而已,但四十幾年前劉嘉玲初來香港要兩三個月學懂廣東話,是不能想象現在講不了廣東話的孫東可以做局長的。
況且,就算有長官意志,也是敵不過民間大潮流的--多年前工作遇過一個愛爾蘭人,佢同我講雖然愛爾蘭語是官方語言而且屬强制教育的一部分,但使用基本只限讀書和考試,學校以外大家都係講英文,人生最後接觸愛爾蘭語就是大學入學試(還是畢業試?忘記了)
//前者是「呆式中文」,後者就是廣東話口語宇幕
本地影碟的「繁體」字幕也不一定是「台式中文」,大把港產片本地配的字幕都是用書面語;我是想講台灣引入港產片後是不會理會原中文字幕是用書面語還是廣東話的,而是通通要重新配過。
//小弟點出《基本法》第五條,是回應本文及相關回應關於斂葬收費的話題,而與文字語言話題無關。
刪除收到!(公司19同事扮矮人腔 XD)
//香港對中文並無「官方定義和規格」
應該係由龍獅正苦帶落嚟的「約定俗成」,可以唔寫明就唔寫明,亦懶得去改。可能係同「普通法概念」(以案例/先例為原則,因循到底。)
//甚至阿爺都只是想靠自身强大經濟和文化影響力潛移默化而放棄行政手段。
北上消費熱潮已經可以逼使好多傷民練好煲冬瓜了。
//雖然愛爾蘭語是官方語言而且屬强制教育的一部分,但使用基本只限讀書和考試,學校以外大家都係講英文,人生最後接觸愛爾蘭語就是大學入學試
去 Google search "Irish language dead", AI 咁答:
No, the Irish language is not dead, but it is considered "definitely endangered" by UNESCO. While its use has declined due to historical factors and English remains the dominant language, the language is still spoken, has a growing number of learners, and is supported by government investment, schools, and media.
//台灣引入港產片後是不會理會原中文字幕是用書面語還是廣東話的,而是通通要重新配過。
意識形態關係?
我打算學寫簡體字:我今年五十八,工作以來基本上沒有用過中文。現在能讀不能寫,真正的執筆忘字。
回覆刪除能讀不能寫,繁體字已經係咁(我依家幾乎只係識打速成),所以考公墓園筆試對有青都係一種挑戰。
刪除//然後你說容許他們用簡體字,寫簡體字會快些,你如果不加時給繁體字學生的話
回覆刪除唷原來簡體竟然有咁大jetso(巷民唔喺成日話咩殘體又盛嘅咩XD), 呢位嘉獎仲唔快啲叫囝囝囡囡學...
如果用左手寫又有冇得加鐘, 體育堂矮啲嘅同學跑步又有冇得減時間呢或者用腿長嚟平衡吓?
//質疑老師未有接受簡體字培訓,是否具備分辨錯別字能力,能否公正地批改試卷
好似用繁體一定喺"蝕抵"咁,如果真喺唔熟都可以喺啱嘅簡體當錯,扣多咗用簡體嘅分啫
//只要唔係全篇篇文章都係「簡筆宇」,有個別字係「簡筆宇」都會「我過且過」
我以前都試過,不過俾老師話一喺全篇都喺簡體(當年呢位老師喺有啲奇特)一喺全篇都喺繁體,唔可以一啲啲咁。所以扣咗幾分:(
//原來簡體竟然有咁大jetso(巷民唔喺成日話咩殘體又盛嘅咩XD), 呢位嘉獎仲唔快啲叫囝囝囡囡學...
刪除就係自己唔學(上流),卻要人哋無優勢(下流)。
//體育堂矮啲嘅同學跑步又有冇得減時間呢或者用腿長嚟平衡吓?
DEI 話這是「長腿歧視短腿」XD
//老師話一喺全篇都喺簡體一喺全篇都喺繁體,唔可以一啲啲咁。所以扣咗幾分
老師也有他的堅持。
//正苦帶頭叫市民買醫保。
回覆刪除打風扮父母,講錢計到足,一港兩制。
//要人關照啲乜?學名醫囡囡咁搵人請槍?
//你如果不加時給繁體字學生的話
仔仔有不懂簡體加長答題時間或額外加分的特權
//陸先生佢變咗笨土派?
真係有黃人讚粱副國,哈!
WILL
//打風扮父母,講錢計到足
刪除做人子女要孝順父母,中國人嘛!
//仔仔有不懂簡體加長答題時間或額外加分的特權
寫簡體字有優勢,寫繁體字又有特權,打和!
//黃人讚粱副國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