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積壓如山煲劇單(2025年3月)

睇咗:

1. Netflix:《太陽星辰(See Her Again)》

在 Netflix 見到騰訊出品的「合拍巷劇」,又點能夠唔睇呢?本片由唔太熟悉的陳偉霆(見《紮職》)與劉雅瑟(見《幸運是我》、《智齒》、《天龍八部之喬峰傳》)主演。見到劇本係有心思寫好,但某啲細節位的執行就略嫌粗疏:例如主角穿越時空後竟然走去搭的士(用舊銀紙俾錢?),跳電梯槽受傷後住院,竟然無其他同 team Popo 同事探望。最神奇的是男主角穿越了25年,仲係保持緊30多歲的容貌,卻叫長大了、差不多30歲的阿囡去拜死咗廿年的老婆,仲話擺出深情款款的樣子話呢個女人(老婆)對佢好重要,不知就裡的阿囡不覺奇怪?主角年齡跟那死去的女人都唔對喎!配角 popo 可以參加查案去追懷疑殺自己父親的兇手,唔使避嫌?壞人屈主角開槍殺人,但主角手上都無火藥痕跡,如何屈得入?援助大火災民的基金可以在25年後仲「援助」緊?女主角聽完阿媽講出真相後,隨即去捉拿奸角,並因此死去,邊有時間在警局寫封「我愛媽咪」的信?仲有好多好奇怪的劇情,要扣大分(豆瓣竟有大量妄友話劇本好...天呀,真係未見過伏線嚴謹的劇集和電影?)。

魔術師評分:80分(基本)-10分(太多 bugs)=70分(100分滿分)

2. Disney+:《照明商店(Light Shop)》

《Moving 超異能族》作者又一力作,幾好睇;不過有啲角色唔夠突出,存在感可有可無,但又好似講到好重要咁,人物同故事有點不平衡,較《Moving 超異能族》差。

魔術師評分:80分(100分滿分)

3. Now Studio:《末世列車(Snowpiercer)》第4季

第4季完結篇由 Netflix 搬到去 NOW。由第一、二季的反極權抗爭去到第三尋找新世個故事已經開始爛爛地,夾硬嚟加新人物開第四季最終章,劇情混亂不堪,人物走來走去懶緊張無事忙唔知為乜;懶係幾線並行,但事情剪到碎哂,來來回回極度跳躍,加上畫面漆黑,魔術師在只有一半睇得明的情況下捱完10集。

魔術師評分:25分(100分滿分)

4. Disney+:《無限可能:假如…?(What If...?)》第三季

雖然係基於多元宇宙可以將人設亂嚟的吹水故事,但第一、二季總有熟悉的角色,有返啲親切感和追看的價值。第三季則主要係由 MCU 第四階段故事的角色搶正,《尚氣》、《黑豹2》、《天神族》啲劇情角色真係唔多記得(淨係記得楊紫瓊同埋「造型太突出」的尚氣),結果真係無乜投入感,除咗由老角色巴奇搭 Red Guardian 嗰集比較有趣之外,其他集數只能水過鴨背。

魔術師評分:50分(100分滿分)

***

睇緊:

1. Disney+:《夜魔俠(Marvel's Daredevil)》第一至三季

本來係 Netflix 版,但因版權問題搬到去 Disney+。魔術師因為「強迫症」關係,睇續集《夜魔俠:重生(Daredevil: Born Again)》前必先睇埋之前嘅故事。由於有三季共39集唯有慢慢睇。暫時睇咗第一及第二季,真係幾好睇,尤其是 Venessa (Ayelet Zurer 飾)同埋 Elektra(Élodie Yung 飾)勁靚,蓋過了夜魔俠婆媽:其「不殺生」原則有啲似當年無謂衝的「只驅散不拘捕」策略,夜魔俠只打暈敵人,不殺死又好似沒有交給 Popo,壞人可以重整旗鼓跟自己為難,豈非沒完沒了?

***

將睇未睇:

1. Disney+:《夜魔俠:重生(Daredevil: Born Again)》

終於令魔術師於 Disney+ 睇返 Netflix 版 Marvel「社區英雄」系列的催化劑。金霸王(唔係電池)等人出返嚟,奸都奸得特別有魅力。

2. Max:《神探智擒職業殺手(The Day of the Jackal)》

跟多年前的經典電影同名,不過神探就 DEI 化變成黑人女 Popo。咁鬼煩膠魔術師就好想睇吓「神探」會否被殺手處決。

3. Netflix:《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

本片標榜一鏡直落,仲有米帝首相同埋男足前領隊「加持」(見伸延閱讀),無理由唔睇。

4. Netflix:《暗夜情報員(The Night Agent)》第二季

第一季幾好睇,希望第二季唔好爛。

5. Apple TV+:《君主組織與神秘巨獸(Monarch: Legacy of Monsters)》

又係呢類見《XX宇宙》收得便無限伸延加油添醋的衍生劇。其實橋唔怕舊最緊要受,只要識見好就收,唔好愈寫愈過火同主線故事有犯駁就得。

6. Netflix:《W - 兩個世界(W)》

唔使講,都係睇妄民稱「顏值最顛峰時期」的韓孝周(同《Moving 超異能族》個樣都幾唔同,魔術師睇預告就覺得 Moving 時的韓孝周仲靚啲)。

7. Netflix:《諸神末日(Twilight of the Gods)》

估唔到 Zack Snyder 連動畫都玩埋,將玩到爛的題材「開新篇」,即管又睇吓好唔好睇。

8. Netflix:《阿諾舒華辛力加:人生三部曲(Arnold)》 

好多人鍾意史泰龍,貪其對 Rocky 和 Rambo 不離不棄,但魔術師就鍾意大隻佬多啲,雖然佢無乜演技但木口木面就係演技,而且無 set 死角色(Terminator 除外)戲路亦較史泰龍多變(起碼以史講嘢一舊舊咁,就好難做到喜劇效果):

9. Disney+:《天龍八部》

CCTVB 搞咗兩對「中年好聲音」出嚟唱主題曲,又可以湊吓熱鬧睇吓完全無刪剪版係點嘅一回事。

其他:《黑鏡(Black Mirror)》:因單元故事,表現飄忽,魔術師暫不評分。

仲有大量動畫、舊劇、紀錄片,包括 Marvel 劇、《陰屍路(The Walking Dead)》、《迷(Lost)》、《GANTZ 殺戮都市》、《二戰大事記彩色版(Greatest Events of WWII in Color)》 等...未能盡錄。

***

期待中

1. Netflix:《星期三(Wednesday)》

魔術師第一季都未入坑,卻連第二季預告都出理,唔知幾時至有得睇,要諗吓等唔等埋一次過睇:

***

無乜期待中

1. Netflix:《魷魚遊戲(Squid Game)》第二季

魔術師不嬲都唔覺第一季水準高,尤其是個主角簡直是不知所謂;第二季訪間負評「滿點」,故事講到一半,都係等墥第三季再睇。

2. Netflix:《殭屍校園(All of Us are Dead)》第一、二季

未入坑。如果兩季完魔術師都可以有時間就睇:

3. Netflix:《Fubar》

久違了的大隻佬再現《幼稚園特警》式的動作喜劇,本來諗住用來攝時間,但竟然有第二季,咁就等吓先。

***

最後貼上魔術師的 all time favoruites 影集/動畫/單元劇/紀錄片頭十名(僅限現時在 Netflix、Disney+、及 Amazon Prime 的非電影類片種),排名分先後:

1. Netflix:《闇(Dark)》

三季完燒腦穿越神劇,無 bug。

魔術師評分:100分(100分滿分)

1. Netflix:《魔剎(Monster)》

漫畫改編之暗黑系動畫,分鏡出色。魔術師由錄影CCTVB直至買碟二刷,同先父一齊欣賞之動畫之二(另一套就係《銀河英雄傳說》)。

魔術師評分:100分(100分滿分)

1. Netflix:《今際之國的有栖(Alice in Borderland)》

兩季完求生劇,漫畫改編。淨係睇囡囡已能完勝。

魔術師評分:100分(100分滿分)

4. Netflix:《狂賭之淵(賭ケグルイ,Kakegurui – Compulsive Gambler)》真人版 第一、二季

睇多啲濱邊美波就要睇呢套劇!顧名思義本片為漫畫真人化劇集,一眾動漫造型的「鄉下妹」上半身給你一式一樣的校服誘惑、下半身就有各式短裙仔裸足或黑絲化身賭神賭聖賭俠任君選擇,當然還少不了每次美波賭身家時的高潮樣(仲要係從不出千),與及一眾「旁白」配角的誇張對白和表情、賭局中主人翁內心戲的場景切換只會令魔術師愈看愈興奮(!),看完只能說句「鄉下妹」顏值真係無得輸,怪唔之得泡菜妹要以整型才可挽回一局。

魔術師評分:95分(100分滿分)

5. 《紙房子(Money Heist)》

知名西班牙「神劇」,五季完。雖然講到教授幾咁算無遺策,但其中靠不可預測的巧合及符碌的情況亦唔少,真係「好運好過好波」;要睇不如睇女督察(後稱里斯本(Lisbon))的英姿、奈洛比(Nairobi)的「人事管理技巧」;及東京(Toyko)的西口西面。

魔術師評分:90分(100分滿分)

5. 《新世紀福爾摩斯(Sherlock)》

魔術師最鍾意 attention to details!

(圖片來源:BBC iPlayer: Sherlock, captured on 26 Aug 2023)

魔術師評分:90分(100分滿分)

5. Amazon Prime Video:《刺客旅館:捍衛任務世界(The Continental: From the World of John Wick)》

《殺神(John Wick)》衍生前傳劇集,講大陸飯店經理 Winston(Colin Woodell 飾)的前半生。酒店接待沙隆(Charon)讚以青年身份出現。有 John Wick 式打鬥,係幾爽幾好睇。本片仲有 Mel Gibson 參加演出。

魔術師評分:90分(100分滿分)

5. Disney+ :《Moving 超異能族》

韓孝周在本片的知性型後生至中女形象(副眼鏡幫咗大忙,做了眼鏡娘直程唔同咗樣),實在太正!

魔術師評分: 90分(100分滿分)

5. Netflix:《The 8 Show》

大橋類似《饑餓鬥室(El hoyo/ The Platform)》的貧富懸殊、社會階層欺壓、為金錢出賣人性、直至最底層的人發出絕望的怒吼(同時也暗示了網紅靠出位嘩眾取寵表演(飲酒飲到死?)賺打賞的畸形制度)。本片好睇過《魷魚(The Squid Game)》。 看來泡菜人民真係好壓抑,才經常有呢類的劇集、網漫流行起來。

另外,本片配樂用心(包括曾在《銀英傳》中採用過的配樂、華格納 Wagner《Ride of the Valkyries(女武神的飛行)》),值得加分。

魔術師評分:85分(基本)+5分(配樂)=90分(100分滿分)

10. Netflix:《冥王(Pluto)》

浦澤直樹又一力作,喜歡《魔剎(Monster)》的觀眾不容錯過。劇情改編自手塚治虫的《小飛俠》篇章《地上最強的機械人》,所以有不少手塚治虫的「童真」feel,跟浦澤直樹的暗黑風有少許錯配,而且結局解畫有啲牽強,個人覺的得稍不及《魔剎》和《二十世紀少年》。故事起源於一個似曾相識的背景:中亞國家波斯王國被某自稱世界警察的國家指控藏有大殺傷力機械人,聯合國調查團發現本無此事,但戰爭經已開打,引伸出不少愛恨復仇,人類和機械人(人工智能)的包容與矛盾的故事。

魔術師評分:85分(100分滿分)

10. Disney+:《美國恐佈故事(American Horry Story)》第一至十三季

季度單元故事,共用相同或類似的世界觀,追看無難度。本來係幾好睇的劇集(魔術師個人喜歡 Season 2《Asylum》、Season 1《Murder House》+Season 3《Coven》=Season 8《Apocalypse》),但愈拍愈頹,由第10季開始覺得有啲無厘頭,故事亦開始唔吸引,無乜新意和追看性,加上元祖演員全數退場,無哂癮,追看下去也只是情意結而已。

魔術師評分:(第1至13季平均)80分(100分滿分)

10. Netflix: 《少年法庭(Juvenile Justice)》

呢套係少有可以叫魔術師有心機追落去的韓片,有時仲深宵播放一晚追睇兩集:是關女主角的價值觀啱哂魔術師:年輕唔係大晒,對於窮兇極惡的少年犯,一定要嚴懲,否則佢地只會嘲笑法律的無能。不過,本片結局有啲不太合理,太過正能量:以結局案件的有青之殘忍性格,無可能只在女主手臂上刺一刀,而唔係割喉棄屍;肥婆部長亦不可能在庭上為其慣性草率結案而影響的受害人公開道歉吧!

魔術師評分:80分(100分滿分)

10. Disney+: 《解碼追兇(Signal)》

金憓秀實在太迷人,估唔到當時48歲的女主在過去時間線做20歲出頭的新紮師妹毫無違和感。本劇在逆轉時間線的劇本尚算講得通,但本來應該是正義化身的「電波刑警」卻有不少徇私、鶳之舉,加上個結局為了鋪下一季(結果唔成事)而寫爛咗個尾,美中不足。

魔術師評分:80分(100分滿分)

10. Netflix:《Happiness》

雖然話係喪屍劇,但係沒有一般喪屍片的壓迫感,似乎係影射新冠時泡菜政府對疫情的處理多啲。描寫人性醜惡就寫得幾「透徹」,反派角色又奸又蠢。劇情有些許 bugs,美中不足。好在有韓孝周支撐場面。

魔術師評分: 80分(100分滿分)

10. Amazon Prime Video:《死期將至(Death's Game)》

泡菜仔大學畢業後 7 年都搵唔到嘢做,投資被人呃錢,無錢交租被逼走,又自卑感作祟受靚靚女朋友(又係《超異能族 Moving》的金允貞飾演)接濟食軟飯,要自殺不特止(泡菜國的自殺率滿高的),還要將死亡看成是「低等手段」,結果便要被死神罰死完又死...當中當然又穿插了主角「間接被逼自殺」的前因後果、愛情線和親情線等。最弊就係復仇線有 bug,即使主角具有多個人世的記憶都不等於有能力去做哂呢啲人做到的事也。

魔術師評分: 80分(100分滿分)

10. Netflix:《黑鴿(Black Doves)》

呢個間諜劇劇情緊湊,文武戲處理出色,但牽涉的案件寶在太無厘頭,而且牽涉中英兩國關係,中方無可能咁好相與。女主角 Keira Christina Knightley 勁靚,衰在又要整到個男主角係 gay(夾硬搞到男女主角無感情線?),仲有女殺手二人組似係 Les,呢 part 魔術師最唔鍾意。

魔術師評分: 80分(100分滿分)

10. Disney+:《照明商店(Light Shop)》

《Moving 超異能族》作者又一力作,幾好睇;不過有啲角色唔夠突出,存在感可有可無,但又好似講到好重要咁,人物同故事有點不平衡,較《Moving 超異能族》差。

魔術師評分:80分(100分滿分)

***

伸延閱讀:

積壓如山煲劇單(2025年1月)

摩摩電影節之《天龍八部之喬峰傳(Sakra)》:說不好金庸故事

《紮職(Triad)》:而偉霆卻不知道韮菜是如何收割的

《智齒(LIMBO)》:低端人口如垃圾

《幸運是我(Happiness)》:我的回憶不是我的

英劇《混沌少年時》揭青少年厭女文化 施紀賢稱有追看:須正視問題 有線新聞 2025年03月24日

【有線新聞】英國一齣探討青少年問題及網絡不良影響的劇集近日引起廣泛討論,首相施紀賢亦有觀看,強調要正視劇集帶出的社會問題。

劇集《混沌少年時》描述一名13歲少年被控謀殺女同學,探討網絡世界可能扭曲青少年觀念,將無法正常結識女性的問題歸咎對方,最終作出犯罪行為。

首相施紀賢表示自己亦與家人觀看此劇,支持在國會及學校播放。施紀賢:「我們在家中觀看《混沌少年時》,我有16歲兒子和14歲女兒,這是非常好看的劇集,年輕男性受瀏覽內容影響的暴力是確實的問題。」施紀賢指出政府有責任糾正年輕男性對女性的態度,認為很多家長也有憂慮,但目前不會按輿論建議設立男性事務大臣。

英格蘭前領隊修夫基日前亦提到時下很多年輕男性變得孤立,缺乏學習榜樣,嘗試在網上尋找方向,最終沉迷電子遊戲或色情內容,甚至被灌輸敵視女性等錯誤觀念,施紀賢表示已與修夫基討論相關問題,期待進一步聆聽對方意見。

文化大臣藍麗珊表示政府需高度關注劇集揭露的問題,當局無意禁止16歲以下使用智能手機,但會設法保障青少年在網上的安全。

信報 2025年2月14日

余家強 思前‧賞後

真性情vs真演技

本篇不談個別電影,談劇集,也談較廣泛問題。TVB新播《痞子無間道》,上承《痞子殿下》(2022),屬罕見古裝劇,大台少彈此調久矣,不計外購的話,往往一年僅一部起兩部止。內地影視大相逕庭,樂此不疲,尤其金庸;《封神榜》故事賀歲開枝散葉,《哪吒之魔童鬧海》和《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都數以十億票房。

大陸城鄉差異闊,都市題材農民沒共鳴,農村題材城市人沒共鳴,古裝倒囊括最大公約數。各有前因,我一早寫過,香港古裝劇式微,唯怪成本高、效益低,單單難以植入商品廣告,已經使電視台卻步。但從邵氏到無綫,累積半世紀資源,仿古街景、服飾、道具,完全棄用就可惜,故聊勝於無,間中試試水溫。且說《痞子無間道》明顯走搞笑路線,周嘉洛依稀當年周星馳《蓋世豪俠》風格;別先入為主判死新不如舊,是惋惜生不逢時。《蓋世豪俠》之成功,在於它玩轉武俠元素,「飲啖茶食個包」、「段古母辛府」,突兀趣怪,因顛覆了規律,而周星馳具備長期浸淫(跑龍套),羅慧娟演過《書劍恩仇錄》,吳孟達演過《楚留香》,產生正劇變鬧劇喜感;那輩觀眾也自幼睇慣古裝氛圍,遂覺得逗趣。

純粹貪方便

反之,《痞子無間道》依樣葫蘆,惡搞唱歌跳舞,但新一代演員未飽歷古裝訓練,某些直頭鬼妹仔、半唐番,沒功架做手可言,便表達不出那份似是而非的荒誕;另方面,新一代觀眾對古裝劇陌生,無法感受有何好笑,唔識笑。同樣唱英文歌,唐僧羅家英惹笑(《西遊記》1995),因為我們知道他本唱粵曲。錯摸詼諧,建基於文化底子;社會風氣改變,時不再來,事倍功半。

毋寧說,《痞子無間道》如此演法純粹貪方便,既然不能有板有眼,倒不如sell「自然」。我並非針對TVB,ViuTV情況相近。眾所周知,現在培養藝員不及昔日完備。早年藝訓班,包含武術、中國舞、咬字等十八般技藝,編劇文史知識深厚;時代步伐急速,趕出廠,舞刀弄劍不靈光訴諸胡鬧,台詞古今穿崩和硬植入廣告又訴諸胡鬧,想睇套正正經經古裝劇、歷史劇都難。在ViuTV,乾脆只拍時裝,MIRROR食大茶飯忙得不可開交,拍劇僅屬副業;於是我發現一特別現象:他們的角色通常度身訂造設定為入世未深、羞羞澀澀的戇直青年,是否恰恰為了掩飾他們演技未夠成熟呢?做回自己最穩陣,我不敢斷言,卻的確就手。聽着他們唸對白口齒不清,疑惑那究竟算演活時下年輕人的腼覥,抑或壓根兒沒時間讀熟對白呢?

勝在夠生動

潮流興「真性情」,生硬正正真性情呀,出盡力蕩氣迴腸才顯得假──粉絲撐偶像,一齊皆合理化;但次次靠真性情走精面?我寧願看精湛演技吧。

兜個大圈,good old days港劇竟在Netflix《太陽星辰》找到再於TVB熱播,出口轉內銷,難道本地已缺乏土壤?欣賞陳偉霆、謝君豪等演得生動,對,是生動,不是真,穿越怎可能寫實?但舉手投足可以貫徹藝術的真。七情上面,戲,畢竟要出力演,hea做要不得。

作為觀眾應該提高標準──或者說重拾標準,古裝也罷時裝也罷,起碼請似模似樣,那是基本要求。內地大製作億打億屢破紀錄,香港仍停留於fans盲撐甚至「影評不准批評電影」,唔係唔支持港產嘛,係支持你唔住囉。

5 則留言:

  1. 謝魔兄劇評,大部份我都沒有看,但對TVB這些年的劇集有感
    事緣近日TVB星期六日午夜重播"浪族闊少爺",話說當年是我的初中時代,這劇那時候看得津津有味。現在重看,發現那時候的橋段和人際關係都十分純真。比較現在的劇,他們十分喜歡謎語和反轉,即使得談笑的也無例外。是否能說大眾口味變了,一般簡單的故事他們不喜歡?

    YAU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否能說大眾口味變了,一般簡單的故事他們不喜歡?

      是。

      「拿整個歷史來看,相當於幼稚的小孩時期。以前是幼人類的,經過幾千年的長進,慢慢地到了現代。時代愈古,愈在前,它的歷史愈短;時代愈在後,他積的閱歷愈深,年齡愈多。所以我們反是我們祖父的老輩,上古三代反不如現代的悠久古老。這樣,我們的信而好古的態度,便發生了新意義。我們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祖先,也許只是喜歡小孩子,並非為敬老,也許是賣老。沒有老頭子肯承認自己是衰朽頑固的,所以我們也相信現代一切,在價值上、品格上都比了古代進步。」

      《讀伊索寓言》--錢鍾書

      所以經得起時代考驗、反復重看仍有時代感的,才是真正的經典。

      //話說當年是我的初中時代

      我大你少少,當年首播是剛剛考完會考的暑假。

      這應該是鄭秀文到現在爲止一生中最後仍有點脂肪的階段,過兩年後我A Level畢業在海洋公園做暑期工,碰巧TVB有show見過鄭在後臺真人,當時已經瘦的厲害。

      刪除
    2. //他們十分喜歡謎語和反轉
      //經得起時代考驗、反復重看仍有時代感的,才是真正的經典。

      另一個可能性是,就係因為想不到後續劇情,唯有故弄玄虛,樣樣都唔好講死,做到好似好多伏線咁。寫到邊算到邊,忽然覺得這樣寫好或那樣寫好,便都「解得通」,或曰「反轉」。

      同樣看流行曲,以往的金曲,多是旋律簡單,歌詞字數亦唔多,有時甚至ABAB重唱便可以了。依家科技進步,編曲可以幾十種樂器,歌詞愈來愈長,字數不重覆(嫌悶),但就唔知唱乜,金曲愈來愈少。有點促獨孤求敗所(金庸)言,「大巧不工」,愈複雜的花招愈無用(劇本的謎語或反轉,過度複雜的編曲、歌詞)。

      刪除
  2. "Adolescence" 我睇左,非常值得一睇。我覺得重點唔係一鏡到底,而係反思social media 成長的一代(當然還有其他面向值得反思, 例如教育和父母子女關係)。同時看看 "The anxious generation: How the great rewiring of childhood is causing an epidemic of mental illness" (By J. Haidt),可能會更有啓發。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推介。四個小時短劇,睇咗 Netflix 版 夜魔俠1-3季再睇。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