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必答題 問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兩難 教師分析:非問立場,毋須比較何者重要 2020/04/27 23:30
【有線新聞】文憑試今日考通識科必答題其中一條,是引用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的文章,要求考生指出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之間可能出現的兩難情境,考評局指沒有要求考生比較何者較為重要。
今年通識必答及選答題都沒有直接問香港政治,三條必答題其中一條,是引述2013至18年公眾認為傳媒有否自我審查,監察作用有多大等的數據,又引述文章指「新聞自由不是絕對」,其中一項限制是保障國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衛生等,要求學生指出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之間可能出現的兩難情境。
有學生指覺得很錯愕:「想不到他會問一條新聞自由,答題時都要考慮或者不要有政治色彩在內。」
而中學通識科教師張銳輝就指這題不是問立場:「究竟兩難是什麼,考生要闡示甚至如何去論證那兩難,就是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之間的兩難,其實不牽涉要學生去表達他究竟覺得新聞自由,還是社會責任重要呢?」
考評局指這題不是考學生新聞自由及社會責任、何者重要,而是想學生辨識絕對的新聞自由會否影響社會穩定及凝聚力?為著維持社會穩定約制新聞自由,會否才是對社會不負責任?
翻查資料、問題引用的文章是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2018年8月所寫,談及外國記者會邀請陳浩天演講,另一段就與嶺大文化研究2010年一篇期刊文章相似,提及新聞自由三個作用,監察、提供不同視角及替大眾「出口氣」,問題引用了頭兩點。
選答題三選一,其中一條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言論鼓勵民營企業發展,但數字顯示,國有企業生產比重愈來愈大,問學生中國經濟應否由國企主導。
(圖片來源:【DSE 2020】通識科卷一必答題談新聞自由及保障國家安全問題,《香港01》2020-04-27 11:15) |
(b)就所提供的資料,指出兩個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之間可能出現的兩難情境。參考所提供的資料及就你所知,闡述你的答案。(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