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5日 星期六

慳稅三寶之自願醫保

終於嚟到慳稅三寶最後一擊:自願醫保。魔術師一向都認為除了醫保之外,大部分的保險都係無用嘅;而魔術師 on and off 都有在《保險精算》tag 之中講話過醫保的重要性,有興趣的新知舊雨大可爬文溫故知新。而有咗扣稅優惠,就更加多咗誘因為自己及家人投保;不過,以魔術師性格,一概都不會因小失大,買醫保首要條件都係睇需要性、賠償額、償付比率(即係客戶成功 claim 到幾多,例如 claim $10,000 賠 $8,000 就係80%償付比率)等等,慳稅只係 bonus,否則為了慳稅需買了份 claim 唔到的醫保,只會係偷雞唔到蝕把米:


(圖片來源:自願醫保計劃 主頁 > 消費者資訊專區 > 稅務扣除, captured on 23 Mar 2023)

由於我城保險業滲透性非常之高(保險佬當然話滲透性低,好多人都買唔夠保險),君不見周末周日的兜把星都大把貌似保險佬保險妹在 sell 客,產品多樣化,坊間也有不少格價平台,魔術師在此不打算比較產品,而係講吓邊啲產品先至適合自己,先 narrow down 個 scope 再講慳稅:

2023年3月23日 星期四

大公猴之屋

紅磡「納米之城」「環海.東岸」,217呎戶主仲要招呼同事嚟開會,點解唔走去租 We Work(00:00 - 07:07)?

樓盤傳真 11/03/2023 第四節 2023年03月12日

設計廊:一個人住入納米單位,需要儲物空間之外,還要配合戶主身高。設計師想到利用機械幫助,讓起居空間能靈活調整高度。

裝修解密:遙控器失靈,也不一定要丟棄。這次與DIY導師學習如何用簡單方法,救醒遙控器。

2023年3月21日 星期二

港燦理財(十六)之復常勇者

鑑於4月都嚟緊,又係魔術師財政年度年結的時候;魔術師見關已通,都係時候返深圳(其實只係羅湖商業城周邊)變身收租仔 - 唔係上門收租,而係打吓簿(好老土,因為當年無實名電話號碼所以無申請網銀),睇吓3年無返過上去,收咗幾多錢而已。

見公司最近唔係太多嘢做,某些巷女電車妹更是想放假就放假,唔理做緊 UAT 定係出 release;魔術師見狀,當然「放假不甘後人」,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攞個假返上去望吓。

2023年3月19日 星期日

新聞雜評(三百九十五)

最低工資|調查:四成青年自覺就業貧窮 時薪71.6元始足夠 指政策不對應需求 2023年03月07日

【有線新聞】有調查發現,四成受訪青年自覺「就業貧窮」。學者按他們的生活所需,推算出時薪要達到71.6元才足夠,認為即使最低工資加到40元,仍然落後大市,要求政府探討「生活工資」。

嶺南大學發布青年就業貧窮報告,受訪者逾九成具備大專教育程度,但四成接受訪談的青年自認「貧窮」。研究團隊指,未來最低工資由每小時37.5元加至40元難有實際作用。嶺南大學政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助理徐文傑:「如果可以改善到工資,便不會長期看到便利店、餐飲行業(以)六、七十元招聘仍請不到人,與最低工資都有五成距離,這可能是社會和政府要思考的問題。」

調查發現,本港青年撇除教育開支,每月生活開支需要近15,000元。以一個月26個工作天、每日工作8小時計算,時薪要71.6元才足夠。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研究助理楊皓鋮:「最低工資作為香港唯一保障工資的政策,每年檢討可否明確地說,譬如香港每年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有幾多百分比應納入考慮。我們跟青年人說甚麽呢,說『四業』,說置業、說買樓、說往大灣區生活。短期上,我們發現政府的政策與青年需求是一個不相應的情況。」

團隊指最低工資落後大市,大部分青年都未能受惠,加上工時長,難以追求人生目標,認為政府要檢討最低工資定位,討論「生活工資」,並重啟標準工時的立法討論。嶺大文化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潘毅:「香港年青人完全沒有躺平的條件,他們工作的壓力和長度很長。剛才提到的故事,一日做16個小時,很多年青人一天做兩至三份以上工作,為了賺接近2萬元的收入以去應付他們的需要。我們見到飲食業的年青人,真的時間長到食飯時間都沒有。」

1. 嶺南大學政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助理徐文傑:「如果可以改善到工資,便不會長期看到便利店、餐飲行業(以)六、七十元招聘仍請不到人,與最低工資都有五成距離,這可能是社會和政府要思考的問題。」...嶺大文化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潘毅:「香港年青人完全沒有躺平的條件,他們工作的壓力和長度很長。剛才提到的故事,一日做16個小時,很多年青人一天做兩至三份以上工作,為了賺接近2萬元的收入以去應付他們的需要。我們見到飲食業的年青人,真的時間長到食飯時間都沒有。」

傷巷有青大花筒,「旅放單影」洗腳唔抹腳乃是常識,故此「自覺『就業貧窮』」並唔係乜嘢奇事;而且捧打出頭鳥,就算自己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都無理由話自己係「自覺富有」或「自覺夠錢用」吧?而且領嘢大兩位發炎人前一句「如果可以改善到工資,便不會長期看到便利店、餐飲行業(以)六、七十元招聘仍請不到人」,「一日做16個小時,很多年青人一天做兩至三份以上工作,為了賺接近2萬元的收入以去應付他們的需要。我們見到飲食業的年青人,真的時間長到食飯時間都沒有」,究竟係有青嫌餐飲業「低賤」、「辛苦」,定係「有青」就業充足,「六、七十元招聘仍請不到人」係連「譚仔阿姐」都費事理呢?如果有青「一天做兩至三份以上工作」,又邊有時間去消費呢?領嘢大舉出呢啲「唔躺平」的有青工資奴例子,是否只屬於少數「極勤力的蜜蜂」,大部分有青卻是「享樂型蝴蝶」呢?

魔術師今次不作深究(畢竟有青的消費模式唔關魔術師事,魔術師亦唔會作這類型的投資),吸引到魔術師再細讀的就係人言報呢篇看起來很「離地」的文章(見伸延閱讀):

...港青花在膳食的6841元月均開支,佔其整體約16800元開支的40%,較甲類消費物價指數裏的32.71%權重還要多,也自然高於上面提過的27.41%整體水平──按「恩格斯系數」所指,是否肯定了港青相對貧窮?惟細察實際金額,消費物價指標權重裏反映,一般市民月均僅花不足3000元在食品方面,港青所花的顯然倍高於此;換言之,這不等於港青特別貧窮,而更可能意味他們是「大花筒」。當然,青年的消費意欲及需要往往較大,例如正處發育期也食量更多,但無論如何,港青與一般市民的食品支出差距還是過於巨大,這亦是為何坊間對此大表錯愕的主因。

: 

事實上,住屋在消費物價指數的組成裏,高佔40.25%權重,這往往是港人生活開支的最大負擔;港青多與家人同住,尚未成家立室,故調查中的住屋開支只佔約20%,顯示相關壓力輕了一半,調查還分開提供了公屋與非公屋的數據,而兩者分別佔比約10%和30%,均較全港平均為低。沒了住屋重荷,港青整體開支應較一般市民為小才對?實情是,消費物價指數裏反映港人月均開支為10708元,港青每月所花的16800元卻高出超過60%之多。調查發現,港青在教育方面的學費或學貸負擔不輕,佔了1895元或整體開支的11%,但即使扣除此數,港青在其他各方面的花銷,始終遠遠高於一般市民。

為何各年齡層的收入均較消費物價指數所反映的10708元高,即沒出現入不敷支之窘(包括長者收入也高於人均支出),唯獨是調查中的青年卻屬例外呢?問題究竟在於青年的收入,還是支出?...

2023年3月17日 星期五

慳稅三寶之合資格延期年金

魔術師在上文《慳稅三寶之可扣税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就唔太推介以強積金自願供款來慳稅,主要原因就係要等到65歲退休來可以拎得返啲錢,為咗慳17%稅鎖死咁耐硬食管理費,只會因小失大(由此路進,強積金自願供款來慳稅只適合仲有一兩年便退休的工資奴去食到盡)。至於同自願強積金供款 share 同一個扣稅 quota(由2019年4月1日每名納稅人每年上限為60,000元)的合資格延期年金,又抵唔抵玩呢?

所謂年金,就係一項保險產品,客戶供款數年(供款期,例如5年),供滿後將筆錢放在保險公司內滾存生息(累積期,可以係0年至5年、10年、15年不等),客戶就可以在年金期內獲發定額年金,可以係每個月領一筆錢,領10年,又或者終身領取,視乎各保險產品的不同賣點。

(圖片來源:投委會主頁 > 理財頻道 > 理財入門 > 退休儲蓄扣稅 > 常見問題, captured on 10 Mar 2023)

2023年3月15日 星期三

50年不變之太古囡育成

記得古早時期的太古囡事件嗎?中慘家庭最愛太古城,呢個就係太古囡育成的不變定理(00:00 - 09:00)!

樓盤傳真 25/2/2023 第四節 2023年02月26日

設計廊:裝修遇上三尖八角的間隔,相信最考設計師功力。連同剛出世的嬰兒,一家四口搬入新居。設計最重要顧及安全,同時做到柔和、舒適兼備。

2023年3月13日 星期一

奇異女俠玩9老豆

(幕開)

(偌大的辦公室中,一名髮線只有稍微後移、踏入初老階段的男子,並沒有戴口罩,坐在辦公桌前望着螢光幕,不斷在數字鍵盤上敲打着。)

(辦公室的門鎖忽然輕輕力被打開。)

(一名戴着黑色口罩、身穿貼身黑色低胸短背心和瑜珈褲的少女閃了進來。)

(少女身手靈活,甫一走進辦公室,後腳輕輕一踹,房門便緩緩地聲關上。)

(少女提着飯壺,露出心心眼,輕手輕腳地去到老者面前。)

少女:(淘氣地)爸爸!

爸爸:(有點不耐煩)阿雪,好耐無見。你做乜仲戴住口罩?仲乜今次開門溫柔咗咁多?

阿雪:(委屈地)爸爸,我咁耐無嚟探你,唔通你唔掛住我嘅咩?難為人地仲花咗成擔心機煮咗人頭豬...呀,唔係,係梅頭豬扒飯同埋青紅蘿蔔煲豬骨湯俾爸爸你做活力午餐!

爸爸:(感動地)估唔到阿雪咁生性!你擺低得喇,我會食㗎喇!

(阿雪坐到爸爸的辦公桌上,拿出餐具就遞給爸爸,又將飯壺放好,打開倒了一碗湯出來。)

阿雪:(將湯碗上的油脂撇走)爸爸,我幫你走油喇!趁熱飲,個湯我俾足料去熬,好多鈣質,包你唔會骨質疏鬆,仲可以以形補形添,嘻嘻!(唱)

「誰知我內心多苦悶 一切沒法如願

 誰知我內心多苦悶 因我甚覺疲倦

 但到底 這鬥爭沒有完 想逼我改變

 有誰會知我心內 有極強信念

 從開始至今多考驗 使我步法常亂

 從開始至今多考驗 手裡利劍常斷

 話到底 我了解好清楚 不肯趁風轉

 有時我想去屈服 想起也心酸

 不可以 重覆這怒叫聲 自信他朝一柱擎天

 沒法屈膝在苦困前 討厭加討厭」

2023年3月11日 星期六

慳稅三寶之可扣税強積金自願性供款

話說每次農曆新年去到大舅父家中「團拜」,二舅父例必問魔術師深圳層樓收租如何、會否重建之類之類。實情上魔術師好仔不論爺田地,層樓都係當年老父留返俾魔術師的「一番心意」(姜大衛腔),層樓值幾多,收幾多租魔術師都不為已甚,一切交由大堂家姐甲處理,魔術師只係間唔時 return home 打吓簿睇住條數(疫情關係都有幾年無返過去,遲啲都會返上去探吓堂家姐等人),所以對二舅父咁關心魔術師鄉間層樓實在不明白(可能無話題掛?)。好在最近個 focus 可以轉去基層公墓園副學士二表弟身上,話佢以一人家庭抽居屋都輪到「有利位置」(買居屋都算是務實作風,算係咁喇!),希望可以抽到(唔提唔知存不存在的CBD2概念的)啟德區云云(見伸延閱讀)。

魔術師心諗,二舅父果然係 control freak,二表弟買樓都唔可以離開老家黃埔太遠...

話題又再一轉,二舅父主動話中層公墓園博士大表弟仲未做夠年數,未攞到房屋津貼,所以未買樓,依家就以「可扣税強積金自願性供款」(TVC帳戶) 每年節省$10,200稅款幫補吓「儲首期」,又問魔術師有無做自願供強積金,強積金又點部署法?

2023年3月9日 星期四

除罩碎碎念

在《新聞雜評(三百九十四)》中喜見各位網友分享戴罩除罩「心得」,禮尚往來,魔術師又開心些牙一下人言報副刊眾黃黃哋的寫手對解除戴罩令有何感想:

信報 2023年3月2日

單志民 單線雙情

戴不戴

脫罩首天所見,雖然回復自由了,不過大家仍然很念舊,公共地方以及交通工具,不少人仍戴罩如儀。

朋友P依舊戴着上班,她說:「港鐵中九成九人仍戴着口罩,可能要一段時間才適應脫罩的自由。」朋友E的觀察頗有趣:「大部分不戴口罩的,都是中年男人!女士一般都仍會戴。」

為何中佬在脫罩路上走在最前線,實難定奪。不過,朋友S雖屆中年,他仍堅持每天蒙着臉,原因很簡單:「這三年來困着時間多,臉蛋變得圓又圓,撤罩令來得迅速,暫時蒙着臉,可讓我花點時間減減肥。」容顏為本,怕這是主因了。

媽媽C也有發表:「巴士上大部分學生仍戴口罩,相信是家長為孩子健康着想。至於女士,大概要等執執儀容,才以真面目示人。」

話說回頭,朋友P的母親本想豁出去,以真面目示人,殊不知走在街上,立知不妙:「糟糕了,沒戴口罩上街,感覺如赤條條,沒穿衣服一樣。」聽後笑了,幽默又有道理。

無他,口罩已成衣飾的一部分,為悅己者容已不分男女,着緊儀容無可厚非。有些女孩,以口罩藏拙,添上令人想像的神秘感,「顏值」登時急升。這疫情年代現象,才啟發了電視台選舉「口罩小姐」。

三年的抗疫路,自己從十分抗拒戴口罩,到慢慢接受,現時跟大部人一樣,開始有點留戀了。人生就是如此,對大部分陌生事物有保留,當養成習慣後便順理成章。

說什麼大道理也好,也不及養成一個好習慣重要。「講多無謂,先用掉家中所有存貨才算!」媽媽C一句,務實至極,戴或不戴,各有所需,立時收聲。

1. 有些女孩,以口罩藏拙,添上令人想像的神秘感,「顏值」登時急升。這疫情年代現象,才啟發了電視台選舉「口罩小姐」。

原來妖TV又搞埋啲 gimmick 選美,仲要係2021年搞《最後一屆口罩小姐選舉》、2022年搞《尾二一屆口罩小姐選舉》,時序逆轉,夠哂「離經叛道」。以「不以牌理出牌」(或曰「創意」)的點子來「拆大台」(但CCTVB 都開始破格,玩帶貨直播,見伸延閱讀),的確係有計嘅。不過呢類以低成本為主的「創意工業」來跑數,究竟是否是個「可持續發展」的 business model,則仍有待觀察。畢竟,太慳家就易出意外,花姐「睇住」都無面俾也(見《新聞雜評(三百六十八)》)。

2023年3月7日 星期二

魔術師資產配置(2023年3月)

每年首季都係 Interactive Brokers (下稱 IB)自動退回部份多收了的尾股 Withholding tax(股息稅)的時候。退回的部份主要係由 Return of Capital(ROC)及 Debt obligations 組成,如果係涉及 Foreign Source Income (FSI)、與及 Capital gain 的多收稅項就要自行申報了。一如往年,尾股報稅表都係在每年3月15日才會收到,容後再談。不過魔術師都暫時將退回來的 ROC 稅計入各個股或 ETF,以求更新最新的 effective withholding tax rate。詳情可見下文 Excel 表。

上月結算,投資組合比例為股票:商品:房託:現金加債劵比例為33.4:4.0:26.6:36.0,要回復目標比例33.7:4.0:27.7:34.6,本月只需簡單地買入股票及跌幅較大的房託即可。由於下月投資組合比例檢討再會將房託佔總投資比例減去0.3%,所以今之調動都係會以買賣較靈活的ETF為主,資金唔使鎖死在每月收息系列也。

另外由於有債劵被贖回,便將部分回籠資金酌量加返少許跌到殘的高息債券,小本博高息,以輸本金都唔肉痛為主。

以每100萬股票組合計,資金調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