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人工智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人工智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9月13日 星期六

X檔案(十一)

1. 終於等到

Update 返:上次《幾時先有得食蘋果?》講話要等到大貓信用卡出網購回贈優惠先至買返部 Macbook Air 更新二號機(見《再度投入 MacBook Air 懷抱》),今次終於俾魔術師等到:

(圖片來源:匯豐信用卡 > 最新優惠 > 最紅購物優惠 > Apple Store, captured on 13 Sep 2025)

2025年3月13日 星期四

過咗藍海就唔好返嚟

最近見到又有洗版活動,今次嘅網紅就係魔術師梗係唔識的有青夫妻檔,自稱唔打工要在「鄉下」憑 Working holiday簽證以半年生活費「追夢創業」:

(網上截圖)

呢啲八卦嘢魔術師本來都係望吓就算;點知,竟然就連人言報都參一腳,咁又似乎值得閱讀理解一下:

信報 2025年3月11日

寧思雋 思家投資

網紅經濟下的「網絡乞丐」

YouTube頻道「Brian在日本住」負責人、一對約在半年前裸辭,並透過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旅居日本的夫婦,近日發布新片段,指為「追夢」及升級器材提高拍攝質素而開通YouTube收費會員服務,希望觀眾參與課金,結果反被大批網民圍攻,直斥其行為如同「網絡乞丐」,又稱不明白為何他們現時財政拮据,卻不在當地工作或兼職賺錢維生,仍繼續專注拍片,賺取零碎收入。

旅日夫婦財困 邀課金捱轟

綜合該頻道片段,這對夫婦去年10月聲稱只帶着半年生活費前往日本,並設立YouTube頻道及IG專頁,拍片創業。然而,短短半年間頻道內容變化甚大,初期向觀眾介紹移日攻略,觀看次數介乎1000至9000次不等,未見穩定增長。其後,頻道轉為評論日本藝人出軌事件,以及旅日攻略等主題,觀看次數反而一路向下,最差一條片是在去年底介紹神戶聖誕節景點,只有不到1000人次觀看,反映他們有意以香港人為觀眾,卻無法找對口味及自己的定位。

結果就是,經營近半年的YouTube頻道雖然有超過7000人訂閱,但實際觀看片段人數不足,這對夫婦聲稱頻道創立4個月總收入僅超過4000元,「夠買一部入門級相機」。雖有收益「入袋」,惟距離應付家庭開支、達致收支平衡,並可長期在當地生活的目標,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不過,在YouTube頻道收入仍未養起這對夫婦時,片段中他們多番表明為「追夢」不願打工賺錢,但外界難以理解他們的「夢」到底是什麼,而且半年生活費「大限」即將屆滿,加上影片流量不足下,卻突然聲稱開設收費會員,難免讓網民覺得是賣慘的網絡乞丐,讓他們繼續「發夢」。

引戰式行銷 吸錢新手法

唯一慶幸的是,他們最新的「追夢」影片在YouTube評論大增下成為「流量密碼」,被AI持續推薦,令觀看次數大增,超過10萬人觀看,甚至引起社交媒體及傳統媒體多次轉載,加上網民八卦他們「裸辭創業」的經歷,以及如何在京都低成本生活,也帶動了相關片段的流量,相信本月他們YouTube頻道收入將會大幅增長,有望讓他們繼續創業追夢。

事實上,網紅經濟的本義,就是依靠流量創造名氣及收入。問題是,隨着愈來愈多個人和企業,甚至是生成式AI等都紛紛創造內容,佔據觀眾時間,要成功突圍而出已愈來愈困難。故此,有些人選擇用另類方法增加流量無可厚非。畢竟,在網絡世界,愈多留言評論,甚至激起衝突,吸引更多網民「睇八卦」,佔用他們更多時間,在社交媒體平台的AI評分上,自然值得更多流量及推薦。

於是,近期大家見到前藝員張致恒及「何媽」如此不堪,備受網民抨擊,甚至有人疑似穿消防制服到澳牛食早餐等,都成功吸引流量。假如這些平台的AI推薦系統未有改變,相信這類引戰式或網絡乞丐式行銷有機會成為網絡吸錢新手法。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新聞雜評(四百五十九)

特朗普下令撤銷推廣紙飲管計劃 回歸膠飲管 有線新聞 2025年02月11日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廢除拜登政府推廣紙飲管計劃,恢復使用膠飲管,認為海洋那麼大,相信不會太影響海洋生態。

不少人習慣喝飲料時使用飲管,但用哪一種物料的飲管,美國民眾各有所好。美國民眾芬德伯克:「我較喜歡膠飲管而非紙飲管,紙飲管總是濕的。」克拉克:「我不喜歡膠飲管,它們對環境有害,希望它們消失。」環保組織調查指美國人每日使用近4億支膠飲管,多數用不多於30分鐘便丟棄,對生態環境構成威脅。

拜登政府去年制定計劃,2035年前在聯邦政府轄下範圍,包括國家公園,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餐具。曾批評有關計劃荒謬兼行不通的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載插有膠飲管的飲品照片,宣布回歸用膠飲管。美國總統特朗普:「我們回歸使用膠飲管,紙飲管用不到,我用過很多次了,它們會折斷、破裂,飲品熱的話就用不了多久,幾分鐘、甚至幾秒,實在太荒謬。」

他簽署行政命令撤銷紙飲管計劃。特朗普:「我不認為塑膠對鯊魚有太大影響,牠們穿梭大海裏覓食。」他批評紙飲管含氟表面活性劑,對人體構成健康風險,多數用膠袋獨立包裝,已不符合環保原則,指示聯邦機構停止購入和供應紙飲管,及在45天內制定政策全國停用。

1. 曾批評有關計劃荒謬兼行不通的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載插有膠飲管的飲品照片,宣布回歸用膠飲管。美國總統特朗普:「我們回歸使用膠飲管,紙飲管用不到,我用過很多次了,它們會折斷、破裂,飲品熱的話就用不了多久,幾分鐘、甚至幾秒,實在太荒謬。」

今次魔術師就撐侵侵了。環保紙餐具真係好唔掂,依家啲環保紙飲管紙杯紙盒遇到冷熱湯汁都會好易軟化,唔軟的就摸上去就感覺到係有層薄膠膜或其他化學品加固,咁仲算唔算係環保呢?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1分鐘教壞DeepSeek

魔:請介紹一下你自己

DeepSeek:(Thought for 2 seconds)

您好!我是由中国的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开发的智能助手DeepSeek-R1。如您有任何任何问题,我会尽我所能为您提供帮助。

您好!我是由中国的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开发的智能助手DeepSeek-R1。如您有任何任何问题,我会尽我所能为您提供帮助。

魔評:熱身問題,回答正路。

***

魔:請問內地人看香港人的觀點是怎樣的?

DeepSeek:你好,这个问题我暂时无法回答,让我们换个话题再聊聊吧。

魔評:醒目,正治正確。

***

魔:請問你有沒有讀過《魔術師的伊謝爾倫日記》這個網誌?

DeepSeek:(Thought for 14 seconds)

好的,用户问我有没有读过《魔術師的伊謝爾倫日記》这个网志。首先,我需要确认这个网志的具体内容,但根据目前的信息,这可能是一个个人博客或者特定平台上的作品,可能不太知名或者比较小众。

作为AI助手,我的知识库主要是公开的数据,比如书籍、知名网站、学术论文等,而个人网志或非公开内容可能不在其中。因此,我需要先回答用户,说明我没有读过这个特定的网志,并解释我的知识范围。同时,我可以主动提出帮助用户查找相关信息,或者如果他们能提供更多内容,我可以进行分析或讨论,这样既回答了问题,又保持了互动性。

接下来,我要考虑用户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可能他们希望讨论这个网志的内容,或者寻找相关资源。用户可能对里面的主题感兴趣,比如魔术师、伊谢尔伦相关的内容,或者日记体的写作风格。我需要保持友好,鼓励用户提供更多细节,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

另外,要避免让用户感到被拒绝,所以措辞要委婉,强调虽然目前不了解,但愿意协助查找或讨论。可能用户需要推荐类似的读物,或者想了解该网志的背景,这时候需要进一步询问他们的具体需求。

最后,确保回答简洁明了,不使用专业术语,保持口语化,让用户感受到真诚和帮助的意愿。

您好!我目前没有阅读过《魔術師的伊謝爾倫日記》这个网志。我的知识库主要基于公开的文本数据(如书籍、新闻、学术论文等),但个人网志或非公开内容可能不在覆盖范围内。如果您能提供相关内容的摘要或具体问题,我可以尝试协助分析或讨论相关主题!

魔評:估到 DeepSeek 唔係魔術師讀者,但估唔到 DeepSeek 會連「內心思考」都講埋出嚟,真係幾好玩!

2024年12月3日 星期二

新聞雜評(四百五十二)

屯門南延綫將以高架橋延伸 港鐵:V型橋墩保視野 料2030年完工 有線新聞 2024年12月02日

【有線新聞】港鐵屯門南延綫項目由屯門站向南延伸約2.4公里,當中包括1.7公里高架橋,預料2030年竣工,高架橋設計及建造會盡量減少對河道的影響。

屯門南延綫將興建兩個新車站,包括在原屯門泳池位置的中途站及鄰近屯門碼頭的屯門南新終點站。鐵路會以約1.7公里長的高架橋接駁屯門站,其中一段是長約250米的跨河鐵路橋,超過七成五橋段坐落於屯門河上,設計上盡量減少橋墩佔用河道空間。港鐵總建造經理潘建強:「今次橋墩設計採用V型設計,V型設計有甚麼好處?只需要2個橋墩,可以提供4個支撐點,承托整條橋1.1萬公噸重量。如果沿用以往垂直橋墩,可能在屯門河需要更多橋墩數目,設計跨河橋橋身及整體高度時考慮要為社區保留開闊、開揚視野。」

南延綫項目落成後預計服務超過10萬居民,繁忙時段由屯門碼頭經鐵路往屯門站交通時間較現時可以快一半。為了避免工程對屯門河水質造成影響,高架橋的工作平台使用了隔泥幕圍封工地,防止建築物料流入河中。

今次是繼南港島綫之後再次在河道上興建高架鐵路橋,興建時間及成本比在陸地上高,港鐵又說接駁高架橋結構、供電系統及軌道工作都會在晚上進行,暫時未見需要縮短屯馬綫行車時間。

1. 屯門南延綫將興建兩個新車站,包括在原屯門泳池位置的中途站及鄰近屯門碼頭的屯門南新終點站。鐵路會以約1.7公里長的高架橋接駁屯門站...南延綫項目落成後預計服務超過10萬居民,繁忙時段由屯門碼頭經鐵路往屯門站交通時間較現時可以快一半。

咦?官網話屯馬綫會直達屯門碼頭區,咁係咪即係話屯門站會由總站變中途站?咁屯門站上蓋豪宅瓏門豈非會跌價?今次班「小」業主實俾黨鐵玩死咯!

(圖片來源:屯門南延綫官網, captured on 3 Dec 2024)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隨時會死的旅程

CCTVB 點算好?黃營話你藍,藍營話你黃,做《黑白大廚》又無 budget,唔通真係做獎門人獎足20年?

黎芷珊《戰場上》網民指偏頗疑遭腰斬 金牌司儀節目臨危頂上

撰文:洪曉璇出版:2024-11-08 12:32更新:2024-11-08 16:13

11月是TVB台慶月,之前陸續其事宣布劇集及重頭綜藝節目陣容,其中《戰場上》主持人黎芷珊與攝製隊,走進當今世界戰火最激烈的兩大戰場烏克蘭及以色列,播出後引起偏頗爭議,更疑正式被腰斬改由王祖藍節目頂上,而黎芷珊原定周末出席活動亦宣告取消。

《戰場上》的宣傳片以兩大問題「點解要殺戮」及「點解要打仗」為主題,節目主持黎芷珊,到了當今世界戰火最激烈的兩個戰場—烏克蘭以色列,走遍一個又一個昔日曾遭受戰火洗禮的大城小鎮,悼念在戰爭中無辜喪生的普通市民、同時用心聆聽戰火倖存者的遭遇及與戰爭有關的故事。在以色列及巴勒斯坦,無辜的人民每天都要面對突如其來的戰火,自身或身邊親友被殺死或襲擊的危機;烏克蘭每日每人都有親友因戰爭或傷或死,每一天也有原本不應該有的葬禮舉行。芷珊在宣傳片中感觸謂:「從未試過一個拍攝旅程,面對咁多死亡同摧毁,慶幸嘅係摧毁唔到嘅係人嘅意志同希望。」

節目播出後,引起Facebook群組Save HK(救救香港)多名網民發帖投訴指節目內容的立場偏頗烏克蘭。(Facebook圖片)

原定一連10集節目,由11月4日起逢周一至五晚10時30分翡翠台播映。播出兩集後, facebook群組Save HK(救救香港)有多名網民發文表達不滿,稱節目單方面拍攝烏克蘭情况,未有提及俄羅斯一方,質疑有偏頗。myTV SUPER及官方網站在已搜索不到《戰場上》,因美國總統大選有結果,原本播《戰場上》的時段6號及7號晚改播《特朗普重掌白宮》特輯,至於下周一(11月11日)晚,同時段改播王祖藍主持的《一條麻甩在汕頭》。

《戰場上》正式消失,TVB及黎芷珊都仍未有作出回應,原定11月9日星期六,黎芷珊與鄭秀文出席無國界醫生(香港)展覽 《救援在前·30年》開幕禮,但11月8日零晨12時,主辦方宣布開幕禮取消,未知是否避談《戰場上》被腰斬一事。

魔術師未能找到《煎腸上》的片段,只能看沖先生的評論吃二手飯,睇吓所謂內容偏頗是怎樣的一回事:

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新聞雜評(四百五十)

夏寶龍寄語工商界須以港為家 提升傳統優勢惟勿「一招鮮、吃遍天」 有線新聞 2024年11月10日

【有線新聞】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呼籲工商界堅持「以港為家」,但不能單靠傳統優勢「一招鮮、吃遍天」,要擔當主力軍,大力發展創科、加快旅遊升級。

夏寶龍日前南下深圳會見本港官員及29名工商界代表。港澳辦事隔兩日發稿,指夏寶龍寄語工商界要堅持以港為家、倚港興業,又指香港匯集了國際商品、資金、技術及人才,造就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要提升好傳統優勢。不過亦不能「一招鮮、吃遍天」,要在變局中打開新天地。

夏寶龍指創科已成為引領發展第一動力,因此要銳意改革、主動作為,包括加大創科資源投入、壯大產業規模。同時要想方設法將旅遊業升級,要用好香港1,180公里海岸線及263個島嶼,發展健康養生旅遊、度假、文化及郵輪旅遊等。

夏寶龍又指香港當前內外環境變化深刻,正面對不少挑戰,工商界作為推動發展的主力軍,要勇於擔當、挺身而出,堅定對香港及國家的信心。

面對外部勢力的抹黑攻擊,夏寶龍說工商界要利用國際聯繫,積極邀請更多外國友好來港實地考察。

1. 夏寶龍寄語工商界要堅持以港為家、倚港興業,又指香港匯集了國際商品、資金、技術及人才,造就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要提升好傳統優勢。不過亦不能「一招鮮、吃遍天」,要在變局中打開新天地。

傻姑都有三火叉(見《神鵰俠侶),但傷巷「一招鮮、吃遍天」,甚或「食老本」,主要係商界唔願意冒「不需要的風險」所致(明明都賺得好好地,冒多些風險也不見得賺多好多),同埋監管太嚴,不利創新所致(當然也和我城是「雞棚之都」有關,見加密貨幣及NFT熱潮)。

2024年7月17日 星期三

奇異軟件

傷民北上消費,其中一個理由就係傷巷店鋪(或個體戶)面對客戶的前線人員服務態度差,與其留巷對住班黑面神,不如北上享受大爺一般的沉浸式消費體驗。

咁如果我城想扳回一城,玩AI智能客服又係唔係一條出路呢?放諸「北上」,祖國已有「無人駕駛出租車」投入服務(見伸延閱讀);如果傷巷能學返一兩成,班串串貢的「的哥」豈非有得震無得訓?

不過,又唔使咁驚,畢竟我城做乜起步都慢過人,正一「輸在起跑線」,就連 Chatbot 客服都搞到奇奇怪怪,要發展自動駕駛,乘客打的再唔使睇「的哥」臉色的情景,真係唔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1. 唔使希特拉出馬就 cut 到線

Grandpa 錢莊呢個網上客服真係得啖笑:打去熱線要聽音樂就預咗,但呢個 Chatbot 就認真識玩,自編自導自演,loop 個客6分鐘無人聽,然後就反指個客「無反應」,順手 cut 埋線。係咪估唔到 Chatbot 都會「服務態度差」呢?

2024年3月13日 星期三

壓力式熨斗

時間回到農曆過年前一個星期。魔術師慣常都係星期六晚邊睇波邊(在廳)燙衫(魔術師傾向度身訂做西裝,但恤衫呢啲易損耗嘅嘢,買成衣就算,起碼 Brooks Brothers 真係幾好着),點知燙燙吓忽然電視熄了、音響熄了、Now TV Box 熄了...雖然廳房仲係燈光火着,魔術師都心知不妙。走去 check 吓電箱,果然是跳了掣。

魔術師硬着頭皮將跳了的電箱掣啪回原位,謝天謝地沒有即時再跳,而電視、音響等亦恢復正常...魔術師繼續熨衫,卻發現手中的熨斗機身發熱,但就傳唔到去底板,完全熨唔到衫了。

似乎跳掣的元凶就係熨斗,應該係蒸汽水箱論漏電搞到跳掣,share 同一條(牆內)電線的電器熄哂機,而熨斗就攬炒燒埋自己。

2023年11月25日 星期六

盤點鏡頭待沽貨

魔術師日前在 FB 見到 Nikon 以下呢個鏡頭 Trade-in 活動「3. 即場 Trade-in,即送你額外驚喜🤫 ( 11 ⽉ 23 ,12 ⽉ 14 ⽇)」,雖然一來 Nikon 客服常日只開到7pm,魔術師放工放得夜去唔到,二來又無講 唔同型號鏡頭嘅 Trade-in 價(當然每個鏡頭的 condition 都會唔同,但都可以註明係參考價,正如 Apple 都可以列出回收舊手機價),但都搞到魔術師囉囉攣,返到屋企打開個防潮櫃睇吓有乜舊鏡可以沽走換新鏡:

自從數年前由 Nikon D 系列單反相機升級為 Z 系列無反相機之後(見《的起心肝換相機》),設置 F Mount 的舊鏡便要接上轉接環 FTZ 才能在 Z Mount 的 Nikon Z 系無反相機上使用。出奇的是,除了當年新X坑入手的 NIKKOR Z 24-70MM F/2.8 S 之外,魔術師呢幾年竟然忍得住手無再買新出頂級的 S-Line Z 鏡頭,反而覺得當年攻哂頂的舊鏡質素已經相當夠用,駁轉接環雖然麻煩咗少少,但都可以接受,於是便拖吓拖吓無升級到鏡頭。

2023年9月13日 星期三

科普「500年一遇」兼勘誤(鳴謝渠記)

魔術師在前文《抽刀斷水水更流 明朝散髮弄扁舟》寫話基哥宣稱遇上「500年一遇」覺得「浮誇」,主要係因為即使可以以現今數據做 extraploration,但根本無數據可供 backtest 驗證自己的 model 是否正確,而且當場署理天文台台長發言時又無 endorse 過「500年一遇」,之後比卡超更話係「百年一遇」(見 FB 及伸延閱讀正苦新聞稿),感覺上口徑說法不太協調:

老實說,魔術師近年返工被玩到謝,嘗試做一些精準計算卻被自稱自己「好膚淺」,唔肯聽深入分析的上司打回頭,於是開始 downgrade 自己變成 layman 思維;而且年紀大好多時啲算式理論(例如 Poisson Distribution)都俾返哂老師,時常會有諗錯隔離之誤,就好似呢個「500年一遇」的講法咁。

魔術師是夜返到屋企睇返正苦新聞稿才知道基哥在開場白是沒有講到「500年一遇」,天文台無 endorsement 亦屬正常,反而係署理渠務署署長帶出「重現期超過500年」的概念,然後基哥才在 Q&A 時間重覆講「500年一遇」,加上又懶得自己搵搵資料計一次,單靠 preception is my reality 便質疑基哥,實在有欠穩當。

成件事結果就係俾傳霉覆述報導時調亂了次序,同埋不斷 loop 基哥發言,所以以為始作俑者係基哥(亦證明魔術師的 attention to details 退步咗,明明睇直播睇到渠務署講完才轉台的...)

2023年7月19日 星期三

AI巷女報天氣

魔術師早就聽聞巷台用AI報天氣,不都係等見到人言報呢篇副刊專欄才有心機去試睇:

信報 2023年7月14日

歷名 官滾江湖

降低收視率新招數

香港電台製作了一個人工虛擬主持,首要任務預報天氣,港台包裝這AI主持「Aida」成「人」,介紹她是「香港電台訓練出嚟嘅新主持,佢永遠唔會『食螺絲』!不論晴天、陰天、雨天,Aida都會一一話你知」,周一至五晚在港台亮相,報道本地及世界各地天氣情況。

說到電視用虛擬主持人,不少人讚賞俄羅斯地方電視台Svoye TV的AI主持Snezhana Tumanova,她名字是源於俄語中「雪」和「霧」的意思,這主持嗓音悅耳動聽,表情與肢體動作極度自然,令人拍案叫絕。港台Aida黑長髮,身穿黑色無袖套裝,雙臂皮包骨,雖然不食螺絲,但說話生硬,語調平淡,死氣沉沉,不少網民形容好恐怖,要求盡快換回真人。

看過一些介紹人工智能天氣預報員的資料,虛擬主持在電視熒幕出現前,幕後人工智能系統,首先會收集從各種來源得到的一手數據,包括氣象衞星、地面監測站和雷達,再由系統運算這些數據,產生天氣預測模型,經語音處理,由一個會發人聲的虛擬主持讀出。

網上有影片介紹如何用現成電腦軟件,簡單將文字輸入系統,由虛擬主持人讀出,這軟件提供一個影像與港台「訓練」出來的Aida相同,相信港台只是將香港天文台提供天氣預測寫成講稿,經這軟件變成語音,再由這虛擬主持人讀出,以表現自己不落後於新科技。

看到港台虛擬主持人生硬死板的表現,相信商營電視台,不會用港台半桶水的所謂人工智能技術,以一個虛擬人形影像,替代真人天氣預報員和新聞主播,以免影響收視率吧。

2023年6月17日 星期六

ChatGPT 初體驗

話說日前魔術師收到來自 Quora Digest 的 Push email:

在好奇心驅使下,魔術師做 click 進去看看這位 David Yeung 有何高見?

見到話有13個答案,便又再 click 進去睇吓:

呢度有個叫 Poe: ChatGPT 嘅掣,撳入去唔知個答案是否真的由 AI 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