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詩詞歌賦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詩詞歌賦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8月31日 星期日

積壓如山煲劇單(2025年8月)

睇咗

1. Netflix:《魷魚遊戲(Squid Game)》第二至三季

承接第一季,主角大部分時間的窩囊廢表現完全不能引起觀眾的同情和共鳴(結局都算威返次),主角重投遊戲的理由亦唔充份。坊間評論話第二季劇情悶,但魔術師覺得剛剛好,起碼做到建構人物性格同埋寫多啲遊戲組織的運作,另外帶出泡菜人的一個觀點:提出提議的人要人哋跟你,失敗係要「負責」的(100號經常叉能廚主角「遊戲輸咗係咪你負責」)

魔術師最睇唔明主角的想法和做法,成日話要終結遊戲但又無「策略」,一時又話要犧牲友方同伴都在所不惜;既然投票勝出就可出去,那就殺多幾個贊成派的人就得(反正佢哋都預咗搵命搏),為何要叛亂,死道友不死敵人?

第三季收尾 okay 的,但唔明最後 KOL 點解唔撳咗掣先,同主角相處咁耐唔通唔知佢為人?警察條線可有可無,結尾眾配角的 happy ending 有啲夾硬嚟。本片劇情少數可取之處就係彰顯了一人一票、「多數決」的「合理性」,同埋李炳憲真係好型好靚佬,勁有壓場感,相比之下我城最紅嗰班娘娘腔真係唔掂。

魔術師評分:第一至三季平均70分(100分滿分)

2025年8月29日 星期五

摩摩電影節之《八彩林亞珍(Plain Jane to theRescue)》:超前部署四十年

已經唔記得咗點解會入 list(唔通因為係吳宇森執導?)。不過,又唔好睇套片已經成40幾年前(1982年上映),竟然「超前部署」地講緊地產霸權;笑料雖然幼稚過時,但有某啲位仲係幾好笑,加上簫芳芳係老媽子偶像,點都要俾面睇吓:

2025年7月31日 星期四

積壓如山煲劇單(2025年7月)

睇咗

1. Max:《新神探智擒職業殺手(The Day of the Jackal)》第一季

文青造形的職業殺手男主角遠遠討好過 DEI 黑婆「神探」,仲有《紙房子(Money Heist)》的「東京」Úrsula Corberó 做男主角老婆,一路睇一路想 DEI 快啲死。係末段刺殺「馬斯克」的橋段有啲 bug,稍稍未能達至100分。

魔術師評分:90(基本)+ 5(第一季結局反DEI)=95分(100分滿分)

2025年7月29日 星期二

《妖貓傳(Legend of the Demon Cat)》:不可一不可再

本片屬「真假鄉下合拍片」,2017 - 18 年上映,改編自鄉漫,看來 Grandpa 與鄉下關係當時未至於太差。撇除外交事宜,Grandpa 近年「擔心影視界竄改史實污染文化」,導致「製作方為免麻煩為爭取創作空間」(即係有好大「創作自由」?見伸延閱讀),出現了一大漂「偽歷史劇」。其實金庸系列大都「指名道姓」有歷史背景,點解金庸電影、電視劇又可以拍完又拍,唔怕話「郭靖是成吉思汗金刀駙馬」、「楊過飛石掟死蒙哥」、「朱元璋趕走張無忌」又唔係「竄改史實污染文化」呢?

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爽歪歪芽莊遊(三)之黃沙萬里(Day 2)

第二天魔術師和靚姐姐一早起床,吃過早餐,便有司機來接,正是靚姐姐用 Get Your Guide 這個 App book 的導遊來了: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人似浪花

一睇見節目簡介有「砍掉重練」四字,就知道鎢絲 sir 返咗嚟啦(00:11 - 10:07)!

28Hse 特約:家家有求 - 2025年第24集

全屋間隔都「砍掉重練」,加入弧線、卡位元素,配合房主獨特要求。種植達人在家建立47呎迷你農場,自給自足,還為生活加添樂趣。

2025年7月7日 星期一

爽歪歪芽莊遊(一)之魔術師被有青職場整頓

是咁的。靚姐姐生意難做,聽佢講真係唔覺「執1間開16間」的「盛勢」(又或者執的是靚姐姐的舊客戶但新開的卻並非她的潛在客戶群),所以忽然要離巷散吓心,否則壓力爆煲隨時「會死」(算係另類「唔去旅行會死」),於是就緊急召喚魔術師做書童男伴遊。

今次短短哋玩四日三夜(其實第一日去到已是夜晚),又係越南(見《爽歪歪富國島(二)之到埗(Day 1)》),但今次就係去芽莊。點都好,去得咁急,結果就係要魔術師緊急向公司請假。

2025年5月31日 星期六

摩摩電影節之《滿江紅(Full River Red)》:一半樂事一半令人流淚

本片於《影視討論雜評(2023年9月)》中提過,到依家2025年趁五一放假先嚟睇,睇完仲拎返老父留下的連環圖回味一返,實在有點遲:

想不到,魔術師都有「睇公仔書」大的場景吧!

2025年5月21日 星期三

瞬間睇廣告 (二十二)

1. 叫姐姐先

靚姐姐問過魔術師明明佢年紀細啲,點解叫佢做「靚姐姐」。魔術師「笑而不語」...其實個 parody 來自 Pizza Hut 隻熊仔...以前的廣告真係幾好睇,唔好話經典的「天長地久」,就連簡單的一間快餐店都係咁有諗頭:

2025年4月27日 星期日

新聞雜評(四百六十五)

信報 2025年4月14日

中方不容利益被獻當投名狀

中美關稅戰開打後,雙方僵持不下,兩國遂各自拉攏其他國家加入自身陣營。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引述白宮消息人士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優先與在對付中國上具有戰略意義的國家談判關稅協議,他正參與和越南、印度、南韓和日本的關稅談判。央視公眾號「玉淵譚天」昨天則發文指中方態度明確,決不允許他方拿中國利益去當美國談判的「投名狀」,並稱中方正和更多國家共同應對美濫施關稅,中歐雙方團隊亦已就電動車談判開始接觸。

央視公眾號發文表立場

Politico報道指出,特朗普迄今只與少數對象認真接觸,包括越南、印度、南韓和日本,因它們在對抗中國方面具戰略意義,意味大多數國家目前仍處於無助之中。一位了解談判情況的亞洲國家外交官說:「我們真的不知道特朗普政府想要什麼。」另一名亞洲國家官員亦稱:「我們什麼都沒被告知。」他們直言,由於華府沒明確表態,故整體談判過程「很被動、沒有明確方向」。

分析認為,美方先把談判重點放在與中國有聯繫的亞洲國家上,反映美國欲堵截透過越南、柬埔寨等第三國家來「洗白」中國貨物的做法。

另外,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起出訪東南亞三國。「玉淵譚天」透露,這幾天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正密集與各國溝通,未來仍會繼續;至於有輿論擔心,如果其他國家都和美國達成協議,那中國怎麼辦?該文章形容,中方的態度很明確,其他國家不管是反制還是與美國談判,都屬各國主權事務,中方沒任何意見,「但如果誰拿着中國的利益去給美國當投名狀,中國絕不答應。」

「玉淵譚天」又提到,王文濤日前與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舉行視頻會談,雙方將開展電動車價格承諾談判,中歐團隊已開始接觸。

1. 特朗普迄今只與少數對象認真接觸,包括越南、印度、南韓和日本,因它們在對抗中國方面具戰略意義...有輿論擔心,如果其他國家都和美國達成協議,那中國怎麼辦?該文章形容,中方的態度很明確,其他國家不管是反制還是與美國談判,都屬各國主權事務,中方沒任何意見,「但如果誰拿着中國的利益去給美國當投名狀,中國絕不答應。」

在侵侵的幻想當中,他應該是身穿龍袍,坐在龍椅居中,幾個美女在旁餵食提子,自稱「天子」,要求各國「番邦」年年進貢歲歲來朝。第一個來討好自己的國家就打得最少、第二個就打多拳、如此類推,愈遲表態討好自己就愈唔着數。侵侵「皇上」又以要求各朝貢國互相針對攻擊,交投名狀,大玩「瘋火戲豬猴」...

問題係,以侵侵之五時花六時變(佢稱之為 be flexible,見伸延閱讀),邊個交投名狀邊個就係儍仔。例如好似北漏洞奶咁,佢哋向侵侵示好,侵侵話你都加返中國100%關稅喇。如果北漏洞奶真係聽侵侵話加中國關稅,一來會招 Grandpa 報復,「認清你個為人」;另外侵侵忽然又發癲減中國關稅的話,咁北漏洞奶豈非企咗係度,兩面不是人?所以儍仔才會交投名狀,無啦啦多笪𤶸,自己俾個春袋條儍佬揸住,隨時出賣自己。正所謂「提子提子,提防騙子」,唔通北漏洞奶無聽過?

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

傷巷有青整頓職場

話說魔術師日前休假一天,本來預早提早做的測試等來等去都等唔到隔離組的電車仔「交足貨」(即係交貨只係交一點點),測試三部曲只係完成第一部,魔術師想親自出馬都唔得,唯有在臨放工時「漏夜」(其實魔術師「只是」7pm 收工)寫電郵給組仔N在魔術師放假時儘量幫忙完成工作(即係話組仔N於六點已放工)。雖然明知隔離組「交唔足貨」,測試工作多數未能完成,但做得幾多得幾多。

2025年3月19日 星期三

天涯孤客

日前網友 Will 話有唔少 BNOer 返咗嚟,原來人言報都係咁講:

信報 2025年3月8日

Mark O’Neill

移英港人難捱悄悄回流

「她曾在香港當教師,現在於英國一間超級市場當收銀員。我猜她和她丈夫都想回來,但這是面子問題。她曾說香港完了,如果回來,如何向家人和朋友解釋?」Mary Leung是一名香港公務員,她在談及一名兩年前移居英國的朋友,這名朋友跟大概15萬香港人一樣,當英國2021年向BNO持有人開放居留權後,移居英國。Mary說:「有孩子的人應該不會回流,他們的孩子正在英國讀書,但沒有孩子的會考慮一下。」

會計師做廚房 教師當護理員

沒有關於港人回流人數的統計資料,回流人士寧願保持低調,不會大肆宣揚。他們面臨在本港購買或租住住宅的障礙,大多數人離港移英前都賣掉自己的房子,以支付移民費用。根據各種傳聞軼事的跡象來看,回流人數應該不少。

驅使這些人回流香港的原因包括英國經濟狀況和前景不佳,很難找到薪水接近他們在本港收入的滿意工作、公共服務(特別是公共醫療體系NHS)每況愈下,以及難以融入主流社會。

去年10月,英國智庫「英國未來」(British Future)跟另一個組織「歡迎香港人委員會」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找出辦法:香港人、就業和生活成本》(Working it out: Hong Kongers, employment and the cost of living)。研究員發現,受過訓練的會計師在廚房工作,資訊科技和保險業專家受僱於倉庫,一名教師在護理院工作,一名前編輯在一些飲宴活動擔任侍應。

報告說:「居英港人由於在英國招聘和面試過程中遇到困難,缺乏合適的就業和職業支援,在港的資歷難以獲承認,僱主對BNO簽證和他們在英國工作的權利缺乏認知,以及有時對自己英語口語能力缺乏信心,都導致他們無法為英國經濟作出充分貢獻。」報告又說:「居英港人很難找到與其技能和資歷相匹配的工作,使英國經濟不能獲取急需的技能,也使新移民難以應付不斷攀升的生活成本。」

英國港僑協會是協助新移英港人的民間組織,Alex Mak在這個組織擔任就職協調員,他說:「對於在香港時社會經濟地位很高的人,他們大多數在英國連一份中級管理職位也找不到,但至少他們有一份工作。原本擔任中層管理人員的,在英國須重新開始他們的職業生涯。」

香港人在決定是否出發時,可以在YouTube追蹤已經移英港人的生活,這些移居者常描述移居新國家後面對什麼挑戰。

有一對夫婦,男的在香港時是巴士司機,他的太太則是一位教師,他們決定離開,因為他們不希望兩個孩子接受他們認為是扭曲且不誠實的教育。在英國,丈夫是一間雜貨店的送貨員,他想轉職貨車司機,薪金會高很多,但他未收到政府發出的所有必要文件。他的妻子在一間餅乾廠打工,後來在一間招聘公司找到一份她非常喜歡的工作。妻子說:「找到白領工作的香港人是幸運的,大多數人都在工廠、倉庫或零售店幹活。在我的新工作中,我可以幫助更多香港人。」

醫療系統瀕危 蟲鼠橫行病房

她透過新工作,協助很多她在工廠的港人前同事找到了新崗位。她又說:「生活費比我們預期的更昂貴,很多事情都很困難,包括找地方租屋。」定居英國的壓力也影響了她與丈夫之間的關係,丈夫覺得自己的收入和角色不足以幫助一家融入英國社會。可是,二人的女兒在新學校很開心,她們比在香港時有更多空間和自由時間,課程更多樣化,功課較少,老師對她照顧有加。

語言是另一個問題。雖然很多香港人都有良好的英文書寫能力,但他們的口語可能不夠好,掌握不到日常會話中的細微差異和笑話,或不知道對話中是指什麼東西。與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競爭時,這可能代表獲聘用和不獲聘用之間的界線。

對大多數人而言,本港經濟前景比英國更好。根據官方數據,英國GDP在2024年第四季僅增長0.1%,而前一季則沒有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英國2025年經濟將增長1.6%。一份由政府委託撰寫的報告去年9月發表,指出英格蘭最受尊敬的NHS處於「危急」狀態,在這個公共醫療系統中,病人等待治療的時間過長,醫院搖搖欲墜,精神病患者被關在「蟲鼠橫行的房間」中,而且磁力共振(MRI)掃描器的數量遠少於同類國家。這突顯了英國政府面臨的巨大挑戰:醫療系統長年投資不足和行政干預而陷入螺旋式衰退,而且在遭受新冠大瘟疫衝擊後仍未完全回復過來,政府應如何重振NHS。

一名香港的士司機說:「我不會移民到任何地方,因為我沒有錢,英文也很差,在自己家生活當然會比較好。如果有人移居到另一個國家,那就是希望為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生活而犧牲了自己。」

英文版刊於www.ejinsight.com/eji/author/id/206;謝世民譯

1. 她曾在香港當教師,現在於英國一間超級市場當收銀員。我猜她和她丈夫都想回來,但這是面子問題。她曾說香港完了,如果回來,如何向家人和朋友解釋?...沒有關於港人回流人數的統計資料,回流人士寧願保持低調,不會大肆宣揚。

傷巷中慘難在巨嬰肯國搵工,很可能要做藍領或低收收入工資奴,應該係移民之前已經知道的事實。返唔返嚟,都係睇當事人捱唔捱得住 - 仲有就係面子問題。有啲人講得太死,講到 Grandpa 真係十級恐怖的「殺人正拳」咁,依家返嚟仲要埋堆北中吃喝玩樂圍威喂?過唔過到自己嗰關先(雖然可以宣稱自己乜都唔記得)?

2025年3月13日 星期四

過咗藍海就唔好返嚟

最近見到又有洗版活動,今次嘅網紅就係魔術師梗係唔識的有青夫妻檔,自稱唔打工要在「鄉下」憑 Working holiday簽證以半年生活費「追夢創業」:

(網上截圖)

呢啲八卦嘢魔術師本來都係望吓就算;點知,竟然就連人言報都參一腳,咁又似乎值得閱讀理解一下:

信報 2025年3月11日

寧思雋 思家投資

網紅經濟下的「網絡乞丐」

YouTube頻道「Brian在日本住」負責人、一對約在半年前裸辭,並透過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旅居日本的夫婦,近日發布新片段,指為「追夢」及升級器材提高拍攝質素而開通YouTube收費會員服務,希望觀眾參與課金,結果反被大批網民圍攻,直斥其行為如同「網絡乞丐」,又稱不明白為何他們現時財政拮据,卻不在當地工作或兼職賺錢維生,仍繼續專注拍片,賺取零碎收入。

旅日夫婦財困 邀課金捱轟

綜合該頻道片段,這對夫婦去年10月聲稱只帶着半年生活費前往日本,並設立YouTube頻道及IG專頁,拍片創業。然而,短短半年間頻道內容變化甚大,初期向觀眾介紹移日攻略,觀看次數介乎1000至9000次不等,未見穩定增長。其後,頻道轉為評論日本藝人出軌事件,以及旅日攻略等主題,觀看次數反而一路向下,最差一條片是在去年底介紹神戶聖誕節景點,只有不到1000人次觀看,反映他們有意以香港人為觀眾,卻無法找對口味及自己的定位。

結果就是,經營近半年的YouTube頻道雖然有超過7000人訂閱,但實際觀看片段人數不足,這對夫婦聲稱頻道創立4個月總收入僅超過4000元,「夠買一部入門級相機」。雖有收益「入袋」,惟距離應付家庭開支、達致收支平衡,並可長期在當地生活的目標,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不過,在YouTube頻道收入仍未養起這對夫婦時,片段中他們多番表明為「追夢」不願打工賺錢,但外界難以理解他們的「夢」到底是什麼,而且半年生活費「大限」即將屆滿,加上影片流量不足下,卻突然聲稱開設收費會員,難免讓網民覺得是賣慘的網絡乞丐,讓他們繼續「發夢」。

引戰式行銷 吸錢新手法

唯一慶幸的是,他們最新的「追夢」影片在YouTube評論大增下成為「流量密碼」,被AI持續推薦,令觀看次數大增,超過10萬人觀看,甚至引起社交媒體及傳統媒體多次轉載,加上網民八卦他們「裸辭創業」的經歷,以及如何在京都低成本生活,也帶動了相關片段的流量,相信本月他們YouTube頻道收入將會大幅增長,有望讓他們繼續創業追夢。

事實上,網紅經濟的本義,就是依靠流量創造名氣及收入。問題是,隨着愈來愈多個人和企業,甚至是生成式AI等都紛紛創造內容,佔據觀眾時間,要成功突圍而出已愈來愈困難。故此,有些人選擇用另類方法增加流量無可厚非。畢竟,在網絡世界,愈多留言評論,甚至激起衝突,吸引更多網民「睇八卦」,佔用他們更多時間,在社交媒體平台的AI評分上,自然值得更多流量及推薦。

於是,近期大家見到前藝員張致恒及「何媽」如此不堪,備受網民抨擊,甚至有人疑似穿消防制服到澳牛食早餐等,都成功吸引流量。假如這些平台的AI推薦系統未有改變,相信這類引戰式或網絡乞丐式行銷有機會成為網絡吸錢新手法。

2025年3月3日 星期一

新聞雜評(四百六十)

預算案2025|指現無公務員裁員計劃 仍有空缺要填補 楊何蓓茵:增薪點非自動加薪 有線新聞 2025年03月02日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提出壓縮公務員編制,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說目前沒有裁員計劃,會提供培訓讓打字員等工種轉任其他崗位,並利用科技提高工作效率。

預算案提出壓縮公務員編制至18萬,但與實際人手17萬仍有距離,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說有些空缺一定要填補,如消防員和教師等,目前亦未有裁員計劃;又舉例已經沒有打字員工種,目前有約三分二人轉任文書助理,餘下的人處理機密資料,「現在剩餘很少、剩餘100多人,這些是否還在打字?不是的,不是用打字機的,一早已經轉了用文字處理的軟件、做文字處理的工作,有些在部分部門需要輸入機密個人資料,在那裏輸入資料因為機密性不能外判,真的需要公務員做,所以很好地應用了他們。」

對於聲音質疑公務員仍可透過增薪點加薪,楊何蓓茵強調增薪點並不是自動加薪,須視乎其工作表現和品行。她又說很多部門正利用科技減省資源,包括利用港產人工智能模型「HKGAI」處理撰寫講辭、查閲基本資料等,以提高公務員工作效率,「這個不是我是否准許你用,或是你是否可以用的問題,而是我期望你用、已放了在工作期望中,你要用的。好像以前有計算機,當然期望你計算用計算機,無人會期望你用手計的,用人腦再慢慢計算的。可能大家給的工作期限、死綫你已經計算在內的,你要用這個的。」

楊何蓓茵稱,未來將向部門管理層提供人工智能應用培訓,以推動部門善用科技。

1. 已經沒有打字員工種,目前有約三分二人轉任文書助理,餘下的人處理機密資料...一早已經轉了用文字處理的軟件、做文字處理的工作

其實唔係斤斤計較「打字員」是否只負責「打字」,而係講緊係咪仲需要咁多人手做緊一啲早就可以電腦化、自動化嘅工作。所以,單就將個 job title 從「打字員」改做「文書助理」,本質上意義不大 - 而如果要改革,實際意義在於工作內容。

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摩摩電影節之《熱辣滾燙(YOLO)》:要贏人先要贏自己

熱血勵志本來似是「鄉下仔」的專利,由《足球小將》到《星矢》甚至到《龍珠》,主角都係要排除萬難超越自己遇強愈強。難得本片去年國產電影票房是喜劇類的厲志片(可能太嚴肅路線如《Rocky》不易入口),查返有時不太準確的維基,本片都係改編自「熱血勵志老祖宗」的鄉下片《百元之戀》,傷巷人自然有藉口不賣賬:

(網上截圖)

不過,又睇返介紹,跟鄉下片「相似」的只是開頭的主角人設和背景,故事發展下去已是「順應中國國情」,跟鄉下片沒有關係了: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1分鐘教壞DeepSeek

魔:請介紹一下你自己

DeepSeek:(Thought for 2 seconds)

您好!我是由中国的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开发的智能助手DeepSeek-R1。如您有任何任何问题,我会尽我所能为您提供帮助。

您好!我是由中国的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开发的智能助手DeepSeek-R1。如您有任何任何问题,我会尽我所能为您提供帮助。

魔評:熱身問題,回答正路。

***

魔:請問內地人看香港人的觀點是怎樣的?

DeepSeek:你好,这个问题我暂时无法回答,让我们换个话题再聊聊吧。

魔評:醒目,正治正確。

***

魔:請問你有沒有讀過《魔術師的伊謝爾倫日記》這個網誌?

DeepSeek:(Thought for 14 seconds)

好的,用户问我有没有读过《魔術師的伊謝爾倫日記》这个网志。首先,我需要确认这个网志的具体内容,但根据目前的信息,这可能是一个个人博客或者特定平台上的作品,可能不太知名或者比较小众。

作为AI助手,我的知识库主要是公开的数据,比如书籍、知名网站、学术论文等,而个人网志或非公开内容可能不在其中。因此,我需要先回答用户,说明我没有读过这个特定的网志,并解释我的知识范围。同时,我可以主动提出帮助用户查找相关信息,或者如果他们能提供更多内容,我可以进行分析或讨论,这样既回答了问题,又保持了互动性。

接下来,我要考虑用户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可能他们希望讨论这个网志的内容,或者寻找相关资源。用户可能对里面的主题感兴趣,比如魔术师、伊谢尔伦相关的内容,或者日记体的写作风格。我需要保持友好,鼓励用户提供更多细节,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

另外,要避免让用户感到被拒绝,所以措辞要委婉,强调虽然目前不了解,但愿意协助查找或讨论。可能用户需要推荐类似的读物,或者想了解该网志的背景,这时候需要进一步询问他们的具体需求。

最后,确保回答简洁明了,不使用专业术语,保持口语化,让用户感受到真诚和帮助的意愿。

您好!我目前没有阅读过《魔術師的伊謝爾倫日記》这个网志。我的知识库主要基于公开的文本数据(如书籍、新闻、学术论文等),但个人网志或非公开内容可能不在覆盖范围内。如果您能提供相关内容的摘要或具体问题,我可以尝试协助分析或讨论相关主题!

魔評:估到 DeepSeek 唔係魔術師讀者,但估唔到 DeepSeek 會連「內心思考」都講埋出嚟,真係幾好玩!

2025年1月30日 星期四

解車公靈簽(2025乙已蛇年)

回顧去年《解車公靈簽(2024甲辰龍年)》解簽「斧斤持以入山林,未得之時那處尋;損了良材失卻力,勸君留住待春臨。」,似乎唔係淨係講搶「唔到」人才,而係包括埋「盛事經濟」,由夜繽紛到搵唔到 Tay Tay 電話再到熊貓經濟,大搞財赤預算,我城正苦開始大包圍(或稱「藥石亂投」),有得亦有失。

限於去年當時所知,魔術師之前的解畫只係聚焦在人才面而忽略了經濟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但起碼比卡超炒了雙雄,都算做講中了「正視去年甩轆之處」也:

至於現屆政府有無揠苗助長,為咗交功課而推行未成熟的政策,或未經測試好的系統?由易通行到康體通到衰蟻會 hang 機到垃圾徵費,再到美C事件,可謂下下都甩碌,亦一眾膠官亦傾向去將責任歸咎於艇仔、服務供應商等中介人,而自己就好似毋需監管或參與測試等等嘅工作,正正就係孟子所言「殺人利刀也」的卸膊作風。

所以整個「斧斤以時入山林」引伸出來的故事,大概就係要比卡超正苦正視去年甩轆之處,同埋要正視移民潮人才荒的問題(咁講法唔通車公都係黃黃哋?),唔好夾硬嚟(外部勢力撩交打就係想你反駁,最怕反駁隊愈描愈黑,有理說不清),以免一來浪費正苦資源,二來良才走了便再不回來(樹木讓未成長便被砍了,那就無法挽回了)。正確做法是要等待良好時機,所以劉仔所言「不要浪費時間和資源,要用精準政策推動經濟」是對的,但就唔係等「春天會來臨」 - 時機要主動掌握,而唔係某個年月日到時到候就出現,心態大不同也。

***

車公廟求籤|24號中簽解曰「不可貪心」 劉業強冀政府做實事「錢搵錢」 有線新聞 2025年01月30日

【有線新聞】鄉議局按傳統在大年初二到車公廟為香港求簽,求到24號中簽。期間一度出錯,以為求得20號中簽。

鄉議局主席劉業強聯同一眾鄉紳到車公廟,他們先向車公上香,劉業強隨後為香港求簽。求得哪一支簽,他有點遲疑:「為香港求到20號中簽」,當時還讀出簽文,但見簽上的字模糊,及後劉業強更正求得應為24號中簽,「這個『 四 』字模糊,我也有問這是『 四 』或者『 靈 』,因為『 靈 』字也是方形。這下面有些少白色,他們再看就指這是24號中簽。當然剛才讀出20簽, 看起來意思都很接近。」

簽文是「生前不作虧心事,只為貪心惹是非。若得貴人相勉力,莫教枉費用心機」,解曰「不可貪心,自身平平,家宅平安,求財半遂」。劉業強解讀做事要實際,希望政府緊縮之餘要顧及市民,「今年蛇年,大家都知道蛇是敏捷、聰明,懂『執生』及多變,會適應不同環境找去路。希望財政司司長量入為出時要顧及中產和基層,不要加費加稅,很多事要考慮。投放之餘,不可以只是粉飾櫥窗,要做實際事才可以『錢搵錢』。」

解簽師傅陳天恩:「『只為貪心惹是非』,不是叫香港人不擔心,是要香港政府不要舉辦如此多不切實際的盛事。」

至於沙田求得82號下簽,簽文「心中日復自思量,時運未通怎主張。進退難為無定處,恐防患禍與災殃」,解曰「出入謹慎、凡事小心」,沙田鄉事委員會主席莫錦貴說車公指點要看清前路再行。

今年是劉業強自2018年起第八次為香港求得中簽,而沙田鄉事委員會就是繼2019年後,再為沙田求得下簽。

2025年1月27日 星期一

積壓如山煲劇單(2025年1月)

睇咗

1. Netflix:《格林童話變奏曲(The Grimm Variations)》

CLAMP 合作企劃動畫單元劇,畫功亮麗(睇字幕竟然有國內工作室參與!),可惜只有6集。雖然是黑暗風格,但與「格林童話原裝黑暗版」無任何關係,最多只屬於 inspired by 系列。有啲故事的「原作」魔術師真係唔熟,唔太知道個「致敬位」係邊樹:

魔術師評分:75分(100分滿分)

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

摩摩電影節之《周處除三害(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人無一物以報天

徇摩摩意見,本來唔諗住寫嘅本片,都「係咁易」寫吓,又睇吓網上妄想的捕風捉影/故弄玄虛係唔係咁有寓意?點知咁啱日前又講返黃黑文青給「被時代選中的賊王」的意義,又睇吓灣灣是如何描寫「暗黑英雄」: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睇戲變聽歌

今個重陽節因舅父們事忙,稍後才一齊去拜魔術師父母,於是魔術師便多咗一日假睇戲。戲院中上畫的小丑傷風《小丑:雙瘋(Joker: Folie à Deux)》因為變咗歌舞片而負評不絕,不過魔術師例牌唔上戲院,反而在留在家中睇 Netflix / Disney+,點知睇片變聽歌,諗諗吓好多電影用現成歌做主題曲/插歌,用來點題總好過重新作一首歌。

1. Netflix:《殺人讀書會(Killer Book Club)》

趁哈囉喂就到又睇吓恐怖片。呢齣西班牙少年恐怖片學足《奪命狂呼(Scream)》,以魔術師睇慣恐怖片來說血腥斬殺程度只屬小兒科,反而「起始」事件咸濕教授之死,用上了 Metric 返唱的 《It's a Sin》卻充滿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