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5日 星期六

2024歐洲國家盃開波

魔術師愛隊德國隊近年飽受「學壞師」影響,自從哥迪奧拿(Josep "Pep" Guardiola Sala)於2013-16執教拜仁慕尼黑(FC Bayern München)之後,其傳控系足球理念「深植」德國國家隊戰術體系,但德國球員本來就唔係打呢種傳控戰術的技術型料子,故之前兩位教練路維(Joachim Löw)及費力克(Hansi Flick)都因戰續不佳(2014贏世界盃時仲未係打傳控)而下台。現時國家隊教練拿高士文(Julian Nagelsmann)同樣教過拜仁打過一輪傳控,亦是不得要領,又睇吓佢教國家隊是否有新諗頭,畢竟佢教賀芬咸(TSG 1899 Hoffenheim)時都係以機動戰法及換人決斷見稱,如果德國隊可以打返舊時的足球風格,加上主場之利,都未嘗係本屆賽事「黑馬」。

每一屆世界盃、歐國盃的大熱都係被鋪天蓋地宣揚「Football is coming home」的「真.龍獅隊」;而我城又偏多巨嬰帝國球迷,此情此景特別多「人心思嬰」,掀起一股對已故事頭婆以至老皇帝的仰慕之情。魔術師就最唔想「真.龍獅隊」奪冠,廢事見到班黃人的得戚嘴臉。

信報 2024年6月14日

占飛 忽然文化

歐國盃美夢

四年一度的歐洲國家盃,將於香港時間周六凌晨3點開鑼,由主辦國德國率先迎戰蘇格蘭,展開為期一個月的體育盛事。一向深得香港球迷擁戴的英格蘭國家隊,近年幾位主力攻擊球員大熟大勇,捧盃呼聲甚高。英格蘭球迷有所謂「回家」(It's coming home,語出英格蘭球迷歌曲Three Lions)的說法,即指獎盃要回到英格蘭土地。

上屆歐國盃英格蘭一路殺入決賽,令人喜出望外,當時「回家」呼聲愈來愈高,甚至在決戰前夕,已故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罕有地發文勉勵。今年,英格蘭人腳更壯,盃賽未踢已在報章、社交媒體上頻頻見到「回家」標語。

不過,英格蘭足球總是讓人失望;過去多少叫球迷雄心壯志的「黃金一代」,最終都無功而還。上周英格蘭在熱身賽爆冷負於冰島,相信已使不少球迷立馬調整現實與「回家」美夢的距離。

獎盃能否回到英格蘭有待分曉,但英國的經濟活動會因歐國盃而有起色,就相當肯定了。《衞報》預測,歐國盃會額外帶來約27億英鎊的消費額,當中包括酒水、餐飲食物、電視機、球衣、周邊產品等。單就啤酒來說,業內人士估計在歐國盃舉行的四星期內,會多賣2000萬杯啤酒。

對英國人來說,公餘或假期到酒吧喝一兩杯,是生活不可或缺部分,加上英國足球文化素來熾熱,餐飲業期望有一半英格蘭擁躉和球迷——約1700萬人——會到酒吧觀看最少一場賽事。酒吧東主均祈求舉行賽事的日子不要下雨,而英格蘭隊和蘇格蘭隊能晉身淘汰賽,可算是在疫後持續消費不振的大環境下,最好的夏日禮物。

德國獨辦收益可觀

2020年新冠疫情於全球大爆發,至今在不少地區包括歐洲,仍能隱約感受到餘波;4年疫情,破壞力無遠弗屆,歐國盃也深受其影響。上屆歐國盃因疫情肆虐,要延後一年至2021年舉行,正式進行時須嚴格執行防疫措施,場館只開放一半座位。賣票收益下降及各種因應防疫而來的不便和禁制,不但令上屆歐國盃氣氛大不如前,更重要的是,導致統籌賽事的歐洲足協收益大幅下降。

2021年歐國盃採取「多城合辦」方法,比賽場地分布英國倫敦、俄羅斯聖彼得堡、丹麥哥本哈根、匈牙利布達佩斯等歐陸城市,地理阻隔和沒單一主辦國籌劃而衍生的行政問題,使上屆歐國盃的盈利進一步減少。2020年,歐洲足協有大約5.7億(歐羅.下同)財政儲備;經歷疫情和2021年的歐國盃後,只剩約3.6億。歐洲足協預期今年的德國歐國盃,憑門票、電視轉播權、贊助費可帶來25億收入,足以支持其往後4年的營運。

資助小國足球發展

光看數字,可能以為歐洲足協是歐國盃的最大贏家,賺個盤滿缽滿。事實上,歐國盃的總體收益,歐洲足協真正「落袋」的並不多,大部分都是要花費出去的。譬如說,24支歐國盃參賽隊伍,全部可按決賽周表現獲歐洲足協發獎金,冠軍一隊獎金可高達3000萬。另外,歐洲足協預留了大概1.5億,發放給出戰歐國盃球員的所屬球會,以補償各個球會允許旗下球員在賽季後踢額外比賽。

值得一提的是歐洲足協還有一個稱為「帽子戲法」的資助制度,會向屬下五十多個歐洲國家的足協發放最多1700萬的補助金,支持他們發展國內足球事業和改善基建。對於法國、英國、德國這些無論經濟實力抑或足球傳統都雄厚強勁的大國來說,「帽子戲法」的資助不過是多多益善,但對於像羅馬尼亞、盧森堡、北馬其頓、阿爾巴尼亞這些中小型國家來說,千多萬資助足以改變國內的足球文化。

格魯吉亞是今屆首次參加歐國盃的新丁球隊,他們在「帽子戲法」資助下,便興建了5個國家級大型訓練基地。

有了新式設備和科技支援,資源和人口有限的小國競爭力可略為提升,加上運動員自身努力,要在國際舞台發亮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

今屆歐國盃的口號是「足球讓我們走在一起;結集於歐洲中心」,一方面強調團結、共融、平等的核心價值,另一方面想彰顯德國於歐洲的中心地位。在足球賽場以外,德國還成立了「足球與文化歐國盃2024基金會」,全年在德國舉辦近400項文化藝術活動和企劃,包括藝術創作、社區活動、音樂表演等,連大名鼎鼎的柏林影展亦跟歐國盃搞聯乘活動,派出電影學院學生前往德國不同地區,製作有關青少年球會的紀錄片。

這一連串活動,大多響應歐洲社會潮流,以和諧、跨階級種族的關愛為綱領。然而,針對德國國家隊的種族歧視言論,在坊間一直不輟。不久前,德國電視台播放了一部紀錄片,其中一個受訪者就在鏡頭前坦言現在德國國家隊「白人太少,不成樣子」。

運動場向來是隱藏社會矛盾的場所,今屆歐國盃在勝負之外,能否實現它的美好願景?還是我們對於足球感染人心的能力,實在奢望太多?

為咗睇德國隊,魔術師當然都以現有用戶價我城貨幣$580經 NOW 訂閱全部賽事,不過最衰就係附送最唔想見到得就是C女團班妖怪做講波妹:

雖然身在醫院,但都可以經網站或手機 app 睇直播(或錄播),醫管局仲有無限 Wifi 送添(經 HA Go App 安裝設定檔)!

***

伸延閱讀:

信報 2024年6月14日

占飛 忽然文化

最經典犯規動作

常言道「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像奧運、世界盃這種體育盛事,經常會見到主辦單位大力宣揚公平、互相尊重等競技以外的理念。以足球為例,近年在頂級賽事中,大會對球員的操守和紀律,愈趨嚴格。別說過火的攔截或粗野動作,球員現在就算稍為激烈的向球證投訴,或者不服從球證判決,隨時被罰黃牌。球員在場上踢出火而打起來的場面,極少出現。

但足球曾經不是這樣的。過去有不少頂級足球員,試過顯露相當「爛仔」、沒體育精神的一面。較為近代的,不得不數以瀟灑淡定見稱的法國球王施丹,在生涯最後一場比賽──2006年對戰意大利的世界盃決賽,加時階段他以頭槌頂向對方球員馬達拉斯胸口,那一記「鐵頭功」,到今天仍讓人費解,也太過戲劇性;「萬人迷」碧咸在1998世界盃十六強賽被鏟跌後,施展「虎尾腳」作不君子報復,相信不少球迷仍記得。

碧咸在曼聯的前輩隊友「大帝」簡東拿更加誇張,1995年簡東拿在作客水晶宮的比賽,因受對手球迷粗言挑釁,竟以幪面超人式的飛腿襲擊該球迷。事後簡東拿被判監,雖然緩刑,卻逃不過停賽9個月的懲罰。

2 則留言:

  1. 魔兄話咁快就住院過星期了,要注意住院時個人冇運動會肌肉流失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昨天已出院,今天跟靚姐姐屋企人食飯,再去黃金海岸行了一大個圈。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