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3日 星期日

京東618初體驗:WOLF Module 4.1 Collection 自動上鏈錶盒開箱

話說魔術師出咗院之後,休息兩日之後趁仲有「病假」,便去中環佳士得辧公室拎返隻剛在拍賣會投返來的百達翠麗(見《佳士得香港2024春季拍賣會(下)》:

驗過文件對過錶身編號之後,便拎返屋企,第二日再出去百達翡麗位於尖沙咀的 service centre 抹油做 full servicing 兼換錶帶(魔術師較瘦,要換條短錶帶),需時約4個月,事後才付款。最離奇的是隻錶在魔術師家中過了一晚,但由於掛住睇波(歐洲國家盃),竟然無影正面相...:

唔好理,計埋魔術師手上的三隻「名錶」,一共四隻錶,當然要搵返啲「妹仔」嚟服侍佢哋,事關舊嘅兩位自動上鏈錶盒已經唔夠用(見《網購手錶開箱記(2023年3月)》):

1. 江詩丹頓馬爾他系列計時碼錶(Vacheron Constantin Royal Eagle Chronograph 49145/339A-9057)

2. 江詩丹頓縱橫四海系列兩地時間(Vacheron Constantin Overseas Dual Time 47450/B01A-9226)

3. 朗格 A. Lange & Söhne Saxonia Annual Calendar 18K 白金 White Gold(330.026)

4. 百達翡麗 5059P-001 萬年曆 飛返日期 950鉑金版(Patek Philippe Ref. 5059P-001 Platinum "Retrograde Perpetual Calendar")

雖然話 HKTV Mail 甚至淘佬、癲貓都有唔少大陸品牌、「債廉物唔知美唔美」的自動上鏈錶盒發售,但廿幾至三十幾萬一隻錶魔術師就唔敢冒受磁的風險(磁場主要來自錶盒摩打),都係用返巨嬰帝國歷史悠久的品牌 WOLF 轉盒(雖然最後都係 Made in China) - 其中 Module 4.1 Collection 更可以以一隻火牛推動12個單位錶盒,唔似定死4位或6位錶盒咁,少錶唔靚多錶又要買過,有幾多隻錶買幾多個盒,自由堆疊唔使煩:

(圖片來源:WOLF Module 4.1 Collection 官方網頁, captured on 19 Jun 2024)

時至6月,咁啱又俾魔術師發現 WOLF 在京東竟然有旗艦店,仲有幾十蚊人仔618優惠(唔知咁算唔算「北上消費」?),唔使去 Amazon 買,蝕匯價又要等得耐:

魔術師當然馬上就掏腰包以微信付款(我城微信又有我城貨幣10蚊優惠,至於大陸他銀行卡、白條(即係 Buy Now Pay Later)甚麼的支付方法實名唔到,用唔到),轉返我城貨幣扣尾帝錢莊 cash back 信用卡又有1%回贈:

喜出望外的是,WOLF 在京東的旗艦店竟然在我城的順豐貨倉有貨(咁神奇?我城倉租唔貴咩?),即日發貨即晚就收到

大箱裡面剛好裝到四件細箱:

細箱裡面就係自動上鏈錶盒,有說明書、保用卡、多腳插火牛、一開二電源線(一個火牛可以經分叉線支援12個錶盒)、大細 size 錶枕、當然仲有本機轉盒:

由於百達翡麗未返嚟,就咁砌住三個盒先:

***

伸延閱讀:

走進百達翡麗的世界※ (舊稱:玩物喪志寶鑑之名錶珍藏篇):《名錶鑑賞(PP089):百達翡麗 Ref. 5059P Platinum "Retrograde Perpetual Calendar"》

佳士得香港2024春季拍賣會(下)

網購手錶開箱記(2023年3月)

12 則留言:

  1. 哇,咁貴嘅名錶魔兄竟然有三隻。

    宜家啲新一代有青,唔肯使錢去戴名錶了,就算戴錶都係Apple Watch, 魔兄應該係最後一代有青,肯使咁多錢去買名錶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咁貴嘅名錶魔兄竟然有三隻。
      你數漏咗我啱啱 bid 返嚟,依家上咗行做保養的百達翠麗。所以我係有4隻頂級品牌機械錶

      //魔兄應該係最後一代有青,肯使咁多錢去買名錶了
      我係有中唔係有青 XD 我只能話依家啲人愈來愈唔識「傳統」派的享受,例如影音(用手機睇片對我來說是不可接受的事)、手錶(奇異博士個櫃)、書畫、酒(有部分都叫時興)等等。可能現在的消費模式都變咗「向下流」,最叻都係「返鄉下」吧。

      刪除
    2. 手錶將會成為極少數人的愛好

      文中所指收藏價值大減的郵票、金筆和打火機,其實伴隨的都是其實用價值的下降;手錶應該會好啲,因爲畢竟現在戴錶(包括手環)睇時間的人仍遠比用郵票和打火機的人多。不過的確仍然比以前少,尤其在内地更明顯--00年代我已發現内地人戴錶的比例遠比港人低,睇時間直接睇手機(當年仍是功能機),相信應該是以前無錢買錶,到社會富裕後手機已經普及,直接跳過戴手錶的階段(這反映在内地方方面面,例如由屋企無電視直接跳去智能電視、無信用卡/銀行卡直接跳去電子支付...等等)。

      //例如影音(用手機睇片對我來說是不可接受的事)、手錶(奇異博士個櫃)、書畫、酒(有部分都叫時興)等等

      影音是身體的物理感受,現在高檔影音產品仍大行其道(當然世界工廠的確將同等功能的價錢拉低不少),玩膽機的人仍遠比收藏郵票金筆打火機的人多...手機睇片只是等同以前用原子粒收音機聽音樂,只是檔次不同,不影響當年大把人玩Hi-Fi。

      同樣情況亦反映在作爲物理體驗的飲食(包括酒)上,淘寶在内地大行其道打死很多實體店,但商場的餐飲區卻越發達--畢竟人類生存不能靠吸風飲露,永遠不能剝離餐飲的實用價值,而味道和享用環境會帶來附加值。

      書畫則是另一個極端,自古以來完全無實用價值,但反而收藏價值並未隨時代演變而大減。人類除了吃喝拉撒仍需要純感性的東西。

      最尷尬的應該是本身有實用價值、但提升檔次後變成收藏品的一類,當失去實用價值,其奢侈品功能亦會一并失去。

      刪除
    3. //依家啲人愈來愈唔識「傳統」派的享受
      1萬幾千番「鄉下」,然後放上網「分享」客易過動輒3、4萬起跳的影音、手錶。而且土地問題,新一代有青也沒有空間玩影音。至於酒,新一代有青有飲紅酒,算嗎?

      WILL

      刪除
    4. //最尷尬的應該是本身有實用價值、但提升檔次後變成收藏品的一類,當失去實用價值,其奢侈品功能亦會一并失去。

      突然想起另兩個歷史更悠久的例子:鼻烟壺和如意。曾經有實用價值,高檔次的亦可成收藏品,但現在有價值的只剩下古董,再沒有新製品以奢侈品出現了。

      刪除

    5. //因爲畢竟現在戴錶(包括手環)睇時間的人仍遠比用郵票和打火機的人多。

      以功能來說,再靚的手錶都敵不過手機;但手錶除了有工藝價值、收藏價值、觀賞慣值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有燭耀價值,即是「行頭」。我曾經在二手錶鋪見到有條7青,帶住條囡 window shopping,話 dream watch 就係一隻 PP,係佢老細介紹嘅。我心諗呢條7青着起龍袍唔似太子,九成一係做保險一係做地產。當呢個世界仲係有呢種「煩人」(所以勞咁受追捧),咁我當然唔介意用返同樣的遊戲規則來玩。

      //如意

      如意都可以當成係風水器物。

      //玩膽機的人仍遠比收藏郵票金筆打火機的人多...手機睇片只是等同以前用原子粒收音機聽音樂,只是檔次不同,不影響當年大把人玩Hi-Fi。

      就是追求檔次享受的人愈來愈少。

      //1萬幾千番「鄉下」,然後放上網「分享」客易過動輒3、4萬起跳的影音、手錶。而且土地問題,新一代有青也沒有空間玩影音。

      呢個真,亦係房屋問題的悲哀,變成窮人經濟學,鬥窮才安樂(例如「窮遊」系列)。

      //新一代有青有飲紅酒,算嗎?

      近掛興威士忌和日本酒,都算嘅。

      刪除
    6. 西方鐘錶收藏歷史悠久一向都好穩定,唔會有大起大跌,當年內地嘅郵票例如什麼猴票有一窩蜂盲炒成份

      刪除
    7. //當年內地嘅郵票例如什麼猴票有一窩蜂盲炒成份
      當年盲搶鹽都係咁上下。

      刪除
  2. 看完實物圖的感想是: 這什麼鬼? 太大部, 太貴了吧?
    保養名錶這玩意真不容易
    DM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什麼鬼?
      機械錶靠戴住係手時的擺動上鍊,長時間唔戴就會停,所以就有轉盒產生,定時以順、逆時針方向轉動,放隻錶入去就可以上鏈。·

      刪除
    2. 呢嗰"大大舊"嘅設備我覺得幾好,實用之餘,有個窗就算唔戴,都可以當擺設同時欣賞吓啲收藏

      刪除
    3. 又唔見啲切雞C擺呢啲出嚟。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