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1日 星期五

佳士得香港2024春季拍賣會(下)

承上文《佳士得香港2024春季拍賣會(上)》要參加拍賣,只需在網上先行登記,

然後下載佳士得 app,到時到侯 Join Auction,自然就有直播睇。我哋呢啲小市民當然毋需親自出場舉牌仔。對於魔術師呢類「Nobody」,系统會限制住只可 bid 60萬(我城貨幣,下同):

如果底價無人 bid,拍賣官又唔想流標,就可以俾個新底價出嚟,等啲買家再 bid 上去:

有時都幾得意,明明底價無人出手,但當拍賣官降價,買家們就會 bid 返上去,甚至超越原先無人問津的底價。咁當初開價時點解又唔 bid,正一「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究竟咩策略?唔明,只能說是長了見識。點都好,總會有 case 係個拍賣官連降價都賺永事,順便 pass,慳返啖氣:

當然全場最緊張的就係呢隻錶王,尤其是係到淨返兩個買家的時候,一口價100萬,人人都屏息靜氣...結果以5,400萬 hammer price 成交(未計買家酬金),實不知人間何世:

魔術師一面食花生,一面學習叫價的基本技巧,你叫出一口價,如果唔成的話(即係有人叫高你一口價),於是你第二個 bid 起碼就要叫兩口價之後,如此類推。所以最最基本,對於無乜人爭的貨,就可以由自己的 budget count backwards(當然要計及 buyer premium)。好似以下呢隻 Patek Philippe(下稱 PP),即係在上文《佳士得香港2024春季拍賣會(上)》魔術師提及「假 cool him 夫婦」在解畫及某洋賜「戴咗扮買咗」的 1994 年出產(現已停產)的 5050R-001,過咗20萬就一口價2萬,叫到超過魔術師 budget(連 buyer premium),魔術師當然就唔會再 bid 上去:

但係睇返 Chrono24,同一型號都係有 box and papers,1996 出產的就賣緊 66萬(雖然話每隻錶的個別狀況不同,但都無奶油差咁遠):

(圖片來源:Chrono24 > Patek Philippe 百達翡麗表 > Perpetual Calendar > Patek Philippe 百達翡麗 Perpetual Calendar, captured on 30 May 2024)

至於魔術師心儀的就係呢隻都係已經停產,但比以上 5050 新一個型號的 5059,其中鉑金(Platinum, Pt)款式二手市場比較罕有,在展覽場上魔術師就見過一條唔知係皇軍定係泡菜佬走去試戴:

(圖片來源:佳士得香港2024春季拍賣會 > 精緻名錶特別呈獻:"世代珍傳"及"歷久常新"系列 > 百達翡麗,鉑金自動上弦萬年曆腕錶,配中心秒針、逆返日曆、月相及閏年顯示,型號5059P-001,機芯編號3’236’963,錶殼編號4’280’857,2005年製,附原廠證書、後補證書、盒子及外包裝, captured on 26 May 2024

以以下呢隻紅金版估價最高係22萬(即係連 Buyer Premium 約 27.7萬):

(圖片來源:佳士得香港2024春季拍賣會 > 精緻名錶特別呈獻:"世代珍傳"及"歷久常新"系列 > 百達翡麗, 18K紅金自動上弦萬年曆腕錶,配中心秒針、逆返日曆、月相及閏年顯示,型號5059R-001,機芯編號1’957’416,錶殼編號4’047’965,約1999年製,附原廠證書、盒子及外包裝, captured on 26 May 2024)

睇返 Chrono24,同一型號都係有 box and papers,2005 出產的紅金版就賣緊 32萬,應該會「便宜」過魔術師睇中的鉑金版:

(圖片來源:Chrono24 > Patek Philippe 百達翡麗表 > Perpetual Calendar > 5059R > Patek Philippe 百達翡麗 Perpetual Calendar, captured on 30 May 2024)

結果去到呢隻鉑金版,魔術師就落 bid 22萬(即係連 Buyer Premium 約 27.7萬),唔通真係執到「荀嘢」?

事後睇返,之前作參考的 5059R 連 Buyer Preimum 成交價為$239,400(即係 Hammer Price 19萬),Chrono 賣緊 32萬,豈非食水太深?

***

伸延閱讀:

走進百達翡麗的世界:名錶鑑賞(PP126):名錶鑑賞(PP089):百達翡麗 Ref. 5059P*

佳士得香港2024春季拍賣會(上)

10 則留言:

  1. 恭喜bid到心頭好!

    //對於魔術師呢類「Nobody」
    買多幾次就唔喺nobody啦,好快就會年年寄圖錄(古早嘅舊圖錄都可以拍賣..)

    //系统會限制住只可 bid 60萬
    只要俾按金,應該可以提高限額(中國古董類多數要,因為試過有人冇付款攪壞咗個市...)

    //你叫出一口價,如果唔成的話(即係有人叫高你一口價),於是你第二個 bid 起碼就要叫兩口價之後
    所以有人喺叫多一口食咗嗰位先

    //明明底價無人出手,但當拍賣官降價,買家們就會 bid 返上去
    有時喺有啲爭議嘅嘢,見有人bid就好似會放心啲咁,手錶還好,如果喺古董類真喺食水深真真假假

    回覆刪除
    回覆
    1. //買多幾次就唔喺nobody啦

      買多幾次好快變 no money 至真。

      //所以有人喺叫多一口食咗嗰位先

      用個 app 好似無得跳價 bid。

      刪除
  2. 二三十萬買一隻錶,魔兄消費力級數在blog界超哂班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大把網友儲樓儲股,收息收租當食生菜,仲犀利。

      刪除
    2. 買樓買股,似投資多過消費了

      刪除
    3. 我的意思是,要消費大把人消費得起,只不過他們選擇了投資,而我我洗腳唔抹腳,理財不善呀。

      刪除
  3. //明明底價無人出手,但當拍賣官降價,買家們就會 bid 返上去
    BID 價唔冷靜,好容易就會有添油模式。只要引起競爭心的念頭咁就得米。
    也有賣家見有人出價,搵人私下推波助瀾
    以前幾十元嘅雅虎拍賣都有得睇呢D BID 大晒嘅交易

    WILL

    回覆刪除
    回覆
    1. //也有賣家見有人出價,搵人私下推波助瀾

      講緊係6萬底價無人理,拍賣官降到3萬,啲人就 bid 返上水面,爭嗰幾萬蚊咁少錢都咁奇怪。

      刪除
  4. 網店比拍賣貴是正常的, 正如拍賣的銀主盤, 通常結果也是低於市價
    PC

    回覆刪除
    回覆
    1. 銀主盤有 potential liability 低於市價唔出奇;網店賣鎄唔知有冇做手腳 都係風險之一。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