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颱風樺加沙|一家四口柴灣觀浪 三人墮海、母子昏迷危殆 目擊者:當時海面浪大 有線新聞 2025年09月23日
【有線新聞】一家四口在柴灣觀浪,最終三人墮海,40歲父親救起時清醒,38歲母親及5歲兒子昏迷送院,目前情況危殆。消防稱他們獲救位置跟墮海岸邊有一段距離,現場大浪相當危險,警告風暴下切勿去觀浪,以免造成危險。
附近有舢舨協助救起墮海的女子,大批消防員及警員亦到場救援,將獲救男子在船上急救再送上岸。據報一家四口去觀浪,母親及兒子墮海,父親落海救人,三人最終全部獲救。母親及男童昏迷送院,母親要用氣氧罩協助呼吸,至於女兒就由警員陪同跟隨到醫院。
現場是柴灣嘉業街海邊,警方下午三時許接報有人捲落海,有目擊者稱當時海面掀起大浪。目擊者:「感覺不算很大風,海浪就大的。當時爸爸已經跳海救人,然後女兒都年幼比較害怕、都一直哭。」一家四口就是駕駛這輛車到岸邊觀浪,事發之後私家車仍然停泊在此。
事發在下午三時許,警方及消防接報有人跌落海,消防稱墮海的人跟獲救位置有一段距離。消防處副消防總長(機構策略)霍振明:「我們遇到的困難是因為海面情況不太穩定,我們難以超過2米地、安全將女士移到岸上,所以我們稍後決定將女士跟海面上等待、遇溺的男士都移到船上,立即送至第三點接上岸,進行心肺復甦法。」
當局再次警告要遠離岸邊,不要追風觀浪,以免造成危險。
1. 現場是柴灣嘉業街海邊,警方下午三時許接報有人捲落海,有目擊者稱當時海面掀起大浪。目擊者:「感覺不算很大風,海浪就大的。當時爸爸已經跳海救人,然後女兒都年幼比較害怕、都一直哭。」一家四口就是駕駛這輛車到岸邊觀浪,事發之後私家車仍然停泊在此。...當局再次警告要遠離岸邊,不要追風觀浪,以免造成危險。
我城搵錢真係易,咁嘅質素既人都可以成為一家中剷仲趁打風駕車一家大細去觀浪咁浪漫,出咗事又要人救,唔救又唔得。
其實現在八號風球對傷巷刁民來說等於係「無事」,行街食飯睇戲飲茶乜活動都有,當然唔少得一家大細行出海濱觀浪「感受吓個氣氛」。既然連風球都會「貶值」(但風勢唔貶值),popo、消防、救護照計都有權評估吓在惡劣天氣之下何時作為何時不作為,就算唔理呢班全尋死路嘅人都係情理之中。只要正苦夠膽放棄呢班人(正苦唔需要做父母官,popo、消防、救護都有「真.父母」的),便足夠「殺一儆百」,唔需要任何執法鳥。
又,八號風球之時成日見到呢條友在 FB 不同帖留言同一個帖話唔好信天文台,個風無料到;click 入去呢位妄民的 account 望吓,佢 like 埋啲嘢都奇奇怪怪,唔明佢究竟係乜嘢人?
超強颱風樺加沙|杏花邨、將軍澳等地不少市民觀浪 警方不斷驅趕、警告嚴正執法 有線新聞 2025年09月23日
【有線新聞】港島東沿岸水位已上升,亦不時有大浪拍打上岸,警方到不同地方驅趕市民離開,當局亦警告風暴下不要追風逐浪,會嚴正執法。
「這裡很危險的,各位市民這是警方呼籲,請你們立即離開海岸範圍。」港島東沿岸已經相當大浪,小西灣不時有大浪拍上岸,不少人到場觀浪,警方勸喻後才離開。
葉先生:「剛剛只是經過,不知他想怎樣,但好像是那邊出意外才會驅趕,如果沒有意外,我想應該不會吧。」這邊廂驅趕完,那邊廂又有人在海邊繼續觀浪。
在杏花邨,「樺加沙」造成的湧浪令到水位上升,大浪沖上10米外的行人路,靠擋水板隔開,大浪比人還要高,海邊的行人路已經水浸。
每幢大廈樓下都設置擋水板,高度超過半個人,避免水浸更嚴重時浸到大堂內。很多人就在岸邊觀浪拍照,許先生:「今次沒有雨,你看這麼多人在場,就是沒有雨才出來。(那麼你現在影人?)看看有甚麼,其實我就覺得不怎麼樣。」警方隨後亦到杏花邨驅趕,有人一度走出擋水板外,警方指示她離開。
將軍澳觀浪的人亦不少,甚至部分是一家大小,有人更走落碼頭,同樣要警方呼籲離開。
南區的石澳亦掀起大浪,泳灘拉起警告帶封閉,有人就不理警告走出海邊,當局警告切勿追風逐浪,會嚴正執法。
2. 葉先生:「剛剛只是經過,不知他想怎樣,但好像是那邊出意外才會驅趕,如果沒有意外,我想應該不會吧。」這邊廂驅趕完,那邊廂又有人在海邊繼續觀浪。...許先生:「今次沒有雨,你看這麼多人在場,就是沒有雨才出來。(那麼你現在影人?)看看有甚麼,其實我就覺得不怎麼樣。」警方隨後亦到杏花邨驅趕,有人一度走出擋水板外,警方指示她離開。...將軍澳觀浪的人亦不少,甚至部分是一家大小,有人更走落碼頭,同樣要警方呼籲離開。
阿葉先生,都打緊八號風球,有乜事咁重要要「剛剛經過」?都係「不覺得怎麼樣」的許先生老實,說係目測唔覺有危險就出嚟八卦。現袋人就係咁,個個都有「過度活躍症」,困在屋企只會發悶,一刻都捱唔住,所以「一家大細」要出嚟觀浪!
***
花蓮堰塞湖溢流災情嚴重 多人仍然失聯 有線新聞 2025年09月24日
【有線新聞】在台灣「樺加沙」帶來大雨,造成至少17人死亡,32人受傷。花蓮堰塞湖溢流災情嚴重,多人仍然失聯。
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溢流,洪水沖入光復鄉市區,造成嚴重破壞,路面滿是泥濘。洪水灌入民居和商店,室內混亂一片。「我住在這65年了,第一次見到的,真的,不知道光復這一次很淒慘。」
民眾指當地現時物資短缺,急需食物、衣物、睡袋等救助。在周三中午一度傳出發生第三波溢流,消防呼籲緊急撤離。溢流在周二下午發生,有傳媒報道指溢流水量相當於6千個奧運標準泳池。
消防指大部分死者是住在1樓、年紀較大的長者,搜救人員要根據通報紀錄逐戶搜索。有關方面一度公布152人下落不明,之後再公布17人失聯,消防解釋人數大幅下降是因為尋獲或取得聯繫要經身份確認,災害應變中心已要求花蓮政府統計相關人數並確認無誤。
3. 在台灣「樺加沙」帶來大雨,造成至少17人死亡,32人受傷。花蓮堰塞湖溢流災情嚴重,多人仍然失聯。
網友森在上一篇《風的季節》留言
這堰塞湖7月便形成了,8月當地早有聲音叫疏通,但台灣當局聲稱預計10月初才滿溢故只設了水位計「監察」, 因此這絕對是妥妥的人禍,放在大陸不知有多少官員人頭落地和網上亡了多少次國
但台灣在香港人心中的民主聖地形象哪有這麼容易被打破呢(攤手
不要用香港人那套「正苦當是父母官」的正常心態來看外地, 特別是兩黨惡鬥的土壤......
台灣這次災難,首先他們網上出現大批幸災樂禍的留言,因為花蓮捧出了個親中的傅崐萁,這是活該......
第二,政治上腦的小將開始無腦攻擊敵黨,諸如「哪屆政府批准興建堰塞湖工程」的腦殘言論都能大咧咧說出來,就知道台灣就算有多100個健吾祈福也神仙難祐
查賓無論傷巷公墓園定係民眾,都唔會將正苦當成係父母官:Grandpa 執政是以父母官心態治理國家,傷巷高層官員都承受了「責任」,但相信一般公墓園以工作表現而論就沒有這種心態;傷民就更加「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D正苦成癮,只係嚴重事故才要求正苦囉。
至於灣灣,近日出現打風唔中「那島」(網友 William 腔)就有妄民高呼「天佑灣灣」,點知轉眼間就有花蓮堰塞湖災情導致死傷。真係唔知當地正苦係點做嘢嘅(救災爭分奪秒,慣咗慢活的灣民(妄民形容「那島」的生活節奏)唔知跟唔跟到個速度)。畢竟正苦都係民選出來,有民意授權,代表民意㗎!
***
超強颱風樺加沙|陳國基:員工安全是首要考慮 冀僱主情理兼備處理上班安排 有線新聞 2025年09月22日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指「樺加沙」對香港構成嚴重威脅,呼籲居於水浸風險較高地區的市民,有需要應考慮撤離,僱主亦要情理兼備、彈性處理員工上班安排。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其實僱主有責任為員工提供一個安全工作環境,一個安全工作環境當然包括上下班路上。如果有僱主是不合理地將員工的安危置之不理,而令到員工受傷的話,第一,他自己也過意不去,因為這名員工為他工作、為他賺錢。第二,他亦可能觸犯法例,所以我強烈希望僱主對於員工上班的安全一定要是首要考慮。」
4.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其實僱主有責任為員工提供一個安全工作環境,一個安全工作環境當然包括上下班路上。如果有僱主是不合理地將員工的安危置之不理,而令到員工受傷的話,第一,他自己也過意不去,因為這名員工為他工作、為他賺錢。第二,他亦可能觸犯法例,所以我強烈希望僱主對於員工上班的安全一定要是首要考慮。」
阿基哥又講唔出僱主不理員工安危要佢哋返工觸犯咗咩嘢法例,只能動之以情話如果員工受傷僱主會過意唔去,未免 vague 咗些少。魔術師作為電車業者,打風黑雨照例都要 work from home,但現在公司有樣「好」,就係唔係所有員工都有 Notebook - 初級同事係用 desktop 嘅,而魔術師自己就在無預警的情況下都只會將 Notebook 留在辦公室,以免因意外損毁式遺失(好似今次樺加沙預先講定十號咁滯就會帶返屋企),所以呢,既然唔係全體同事都在打風或黑雨情況下可以有條件 WFH,公司也就沒有公然話「打風唔等於放假」。魔術師今次都只係有十號風球下在家開了一粒鐘緊急會議,之後都關機休息了,跟當件前黃C上司真係不可同日而語(見《八號風球工作天》)。
***
伸延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