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抽刀斷水水更流 明朝散髮弄扁舟

記得上星期四(2023年9月7日)早上出門,見天文台只係話會有雨,並唔係話會有「500年一遇」極大暴雨,所以魔術師只係帶咗把縮骨遮返工這晚又不知行了甚麼運,放咗工去中環盛記大排檔晚飯;搭枱客似係熟客,幾名大老粗猛話請魔術師呢位西裝友飲啤酒汽水,魔術師禮貌地回絕了,都係芥菜滾牛肉湯啱飲啲。好在魔術師沒有大老粗的「夜生活」,食完飯便提早返家,上車路上無風無雲也無雨,「避過一劫」;只係落咗巴士離屋企只有數分鐘步程是係黑雨環境;否則如果好似後生時放咗工仲去讀書進修,搞到9點幾10點放就墥到正了。

黑雨|黃大仙龍翔道今早再浸 水位猛漲司機被迫棄車逃生 商場地下全層遭淹沒 2023年09月08日

【有線新聞】黃大仙龍翔道一帶早上曾經水退、恢復行車,但雨勢加劇後又再次水浸,洪水更加湧入附近商場。

黃大仙中心北館地下全層淹浸,水位去到人這麼高,傢俬、雜物隨水漂浮,商場上層沒有受影響,有人在此圍觀。水源來自外面的龍翔道,沿黃大仙廣場的斜路一直湧入商場,變成激流,有人選擇脫鞋赤腳行。

持續落暴雨令雨水積聚在龍翔道,最初水浸、車輛仍可以慢駛,很快浸到所有車都死火,乘客唯有打開車門落車。劉先生:「很滿水,整部的士入水,不斷爬過來,的士浸了、困在裏面怎麼辦?浸了一大半、又不移動,很滿。」水位越升越高,的士司機原本坐在車內、不打算走,最終都沒有辦法、走為上計,但都舉步維艱。

水漲得最高的時候浸到上石壆,至少三人被困車內,消防員來到「英雄救美」,工人來到嘗試疏通渠道。

龍翔道早上6時曾經水退恢復行車,巴士站附近滿佈泥濘及雜物,港鐵站因為水浸關閉拉上大閘、裝了擋水板,有市民來到才知道,列車及巴士都停駛。尹先生:「我要去荃灣,(你仍然要上班?)對。(老闆沒有告訴你不要上班嗎?天氣這麼惡劣?)他說要上班,說看看鑽石山屯馬綫是否通車,老闆叫我坐的士,但的士都沒有。」

吳先生:「我在鑽石山那邊過來,港鐵黃大仙水浸我知道了,現在打算去樂富乘車,看看是否可以。」

路中心有些前一晚水浸滯留的死車,司機回來執拾私人物品離開。

1. 水漲得最高的時候浸到上石壆,至少三人被困車內,消防員來到「英雄救美」

呢位露腰露肩巷女,真係「今日你至靚」,由外到內都濕哂。只見巷女緊緊抱住大隻仔消防員哥哥,係咪特別有安全感,請食波餅都無所謂呢?

2. 黃大仙中心北館地下全層淹浸,水位去到人這麼高,傢俬、雜物隨水漂浮,商場上層沒有受影響,有人在此圍觀。

打風「小朋友」就落街感受吓個風、「大朋友」就游水衝浪;黑雨水浸就八卦圍觀。乜傷民真係咁無聊咩?

世紀雨災|政府稱500年一遇難預警 李家超:發放資訊渠道足夠,毋須用緊急警示系統 2023年09月08日

【有線新聞】政府形容這場雨災是五百年一遇,說暴雨發展隨機及變化迅速難以預警。行政長官李家超說,發放暴雨資訊的渠道足夠,毋須用緊急警示系統,但會要求部門檢視在預警方面發放更多訊息。

黑雨破紀錄生效15個半小時後,陳國基率領10個部門代表交代政府如何應對這場雨災,「500年一次這麼大的雨,我們從來未試過、未遇過這樣的情況。行政長官整晚給予我們指示如何做,在(凌晨)1時多發出帖文,整晚直至早上發了四次新聞稿,一直提醒市民有關情況。」

署理天文台長李立信:「暴雨的發展有極大的隨機性及變化迅速,所以可以提早預警的時效與熱帶氣旋警告有所不同,所以暴雨警告一直都是全球氣象機構的一個大挑戰。」

過去24小時天文台總部錄得雨量超過600毫米,是全年平均總雨量的四分之一,這樣的極端天氣廣泛破壞基建,外界質疑為何不用斥資1.5億元的緊急警示系統提醒市民,李家超說用天文台黑雨信號可以令市民更聚焦,「我記得第一次用緊急警示系統時,市民反應有差異,我認為發放訊息,如果用一個相信是最能市民接收訊息的方法是最重要的。不是渠道方面的問題,而是預警方面,可否縱然有限制,都更可以發放多一點訊息,我相信是今次我要求整個政府部門檢視、重要的一個工作。」

政府說極端情況的工作安排跟八號風球做法相同,醫院、安老院舍員工等必要人員仍要上班,認為指引行之有效,毋須一刀切宣布停工。

3. 陳國基率領10個部門代表交代政府如何應對這場雨災,「500年一次這麼大的雨,我們從來未試過、未遇過這樣的情況。行政長官整晚給予我們指示如何做,在(凌晨)1時多發出帖文,整晚直至早上發了四次新聞稿,一直提醒市民有關情況。」

百年一遇又好、500年一遇又好、千年一遇都好,呢啲咁浮誇又無統計資料支持嘅論調就不宜講太多。尤其是依家黃人轉為「妄想」軟對抗,正苦講一句妄民就窒十,「N年一遇」呢啲又係賴「未遇過就唔識處理」嘅A字膊態度就只會捉蟲入X忽,預咗俾人D。至於基哥話比卡超凌晨出 post 出新聞稿就係「好關注」件事,魔術師聽完都俾佢激親。有理由相信大部分市民凌晨都係大覺訓,話知比卡超同正苦出咗幾多個 FB post 同新聞稿咩?都係晨早起身睇新聞先知最新情況㗎喇!

4. 李家超說用天文台黑雨信號可以令市民更聚焦,「我記得第一次用緊急警示系統時,市民反應有差異,我認為發放訊息,如果用一個相信是最能市民接收訊息的方法是最重要的。不是渠道方面的問題,而是預警方面,可否縱然有限制,都更可以發放多一點訊息,我相信是今次我要求整個政府部門檢視、重要的一個工作。」

基哥早前先至話「我們事前不能很早檢視到,天文台也是不斷發出不同訊號,在這個情況下,市民應該清楚水浸的情況是如何」(見伸延閱讀),搞到魔術師仲以為「緊急警示」係要在能夠很早檢視到(能預視的危機是緊急,不能預視的危機就不算緊急,這是甚麼邏輯?)、又沒有其他官方機構發報消息才會用得上(咁疫情時伊莉莎白醫院變成專門接收新冠病人就要發緊急警示,即係話當時係能夠預見兼且無其他渠道通訊?);但之後比卡超又話「要求整個政府部門檢視」,咁係咪即係輕輕摑了基哥一巴?

其實早前灣灣都因為海葵環流而瀨哂嘢(見伸延閱讀),正所謂「昨日灣灣,今日傷巷」,基哥又點能夠賴啱知呢?

世紀雨災|政府:水浸因雨量超出渠務系統能力 鄧炳強:似乎與深圳排洪沒直接關係 2023年09月08日

【有線新聞】政府說降雨量超出渠務系統承受能力,導致多個地區嚴重水浸,與深圳水庫凌晨排洪「似乎沒有直接關係」。被問到是否太遲公布排洪消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有派人撤離受影響村民,沒有一刻疏懶。

深圳水庫星期五零時零分排洪,早45分鐘、即晚上11時15分通知香港警務處,政府約半小時後出新聞稿公布,期間協調多個部門、安排專車撤離可能受影響的居民。鄧炳強:「我們工作不只是發新聞稿,是透過新聞稿才通知市民,(有派人)第一時間去到實質,真的受排洪影響的六條村,安排村民撤離或有其他工作,這事上我們沒有一刻疏懶,真的是做了這個工作,只是與此同時,我們再補發新聞稿讓所有香港市民知道。」

渠務署說排洪後,深圳河沒有因此泛濫,所以與香港水浸無關,鄧炳強亦說受影響的地區都沒有嚴重水浸,「事實上深圳水庫的排洪,無論對深圳和對香港來說,都是屬於安全保障的措施,是在原定計劃中,排洪能夠在危急的時間把洪水受控地排入河中,維護擋水壩和相關市民的安全,多個地區出現的水浸情況,似乎跟深圳排洪沒有直接關係。」

過去一晚的雨量是500年一遇,渠務處說香港市主要排洪設施的設計標準,只能夠抵禦200年一遇的暴雨。陳國基:「降雨量超越我們渠務系統所能夠承受的能力,等如一個浴缸,你放四缸水進去,超過了這麼大的容量就會溢出來。」

政府又說蘇拉襲港後,渠務處有檢查清理渠道汙塞、樹枝等。

5. 渠務處說香港市主要排洪設施的設計標準,只能夠抵禦200年一遇的暴雨。...政府又說蘇拉襲港後,渠務處有檢查清理渠道汙塞、樹枝等。

吓?原來真係有統計過200年一遇的暴雨有幾多、500年一年的暴雨又幾多?啲統計資料又從何而來?又,估唔到十號風球無乜料到,只係吹到滿街落葉;但魔術師返家途中目測,黑雨底下馬路如河流,水向低流之下一場雨災就夠沖哂啲落葉落排水渠,應該都係造成排水困難的部份原因吧?

世紀雨災|黃大仙、柴灣商場一度變澤國 停車場等受波及 有車主救車失敗:門都開唔到 2023年09月09日

【有線新聞】黃大仙中心北館大部份積水已退去,十個商戶受影響未能營業;另一個重災區柴灣環翠商場停車場未能重開,預計需時兩至三日清理。

龍翔道旁邊的黃大仙中心北館LG層一度被淹浸,通宵清理後仍有少量積水,積水一度浸至餐廳招牌,由高處望下去痕跡隨處可見,牆身都有,有一層樓那麼高,餐廳的桌椅全被水沖跌,遍地都是雜物和淤泥,還有椅子卡在天花,商場內繼續有市民圍觀。

領展說共十個商戶要停業,預計復業需時幾天,其他樓層未受影響,商戶可自行決定是否開門,領展說會協助商戶善後,轉介保險公司跟進索償個案。

另一個水浸重災區柴灣環翠商場停車場擺放欄杆不准出入,積水已退去,但仍滿地泥濘,膠樽等垃圾散落一地,近天花的橫樑也有樹葉、污泥。多輛車的車頭都被泥濘覆蓋,領展說停車場內有十多部私家車、電單車,會確保現場安全後再清理。

有車主說星期四晚收到水浸通知,已即時來駛走私家車但不成功。車主方先生:「門也開不了,當時水位已很高,有嘗試開水泵,不夠十秒就自行關掉,找拖車也要下午才來,拖回廠再看保險如何處理。」經營環翠停車場的領展說還需兩至三日時間清理,之後再點算損失,交由管理公司及保險公司跟進受影響車主的補償。

雨水亦一度湧入商場內,食店都受波及,座位下的櫃桶裝滿積水,這間食店位於地面清理了一整天,地面仍然滿布淤泥;商場外的空地同樣滿布泥濘,工人加緊清理,洗走路面的淤泥。

6. 另一個水浸重災區柴灣環翠商場停車場擺放欄杆不准出入,積水已退去,但仍滿地泥濘,膠樽等垃圾散落一地,近天花的橫樑也有樹葉、污泥。多輛車的車頭都被泥濘覆蓋,領展說停車場內有十多部私家車、電單車,會確保現場安全後再清理。

魔術師又想知道,垃圾徵費生效之後,好似呢類因天災或意外造成的垃圾收費點計?是否會落埋入保險的清理費用之內呢?

信報 2023年9月9日

社評

極端天氣趨頻繁 勿讓天災變人禍

與超強颱風「蘇拉」前後腳掩至的另一強颱「海葵」,原已在福建至廣東沿岸登陸,沒正面吹襲香港,惟伴隨的雨帶卻颳來史無前例的雨災,政府更首度發出「極端情況」警示。不過,今次當局的反應被指慢幾拍,面對百年一遇(甚或有官員倍大至五百年一遇)的暴雨,加上深圳忽然通知於周五凌晨洩洪,市民不禁要問,三年前花費一億五千萬元設立、在疫情期間把所有人「嚇一跳」的「緊急警示系統」為何在此非常時刻不派上用場,坊眾若沒能及時掌握最新情況,隨時身陷險境而不自知。可是特區官員依然拋出那句萬能回應,「每一件事都可以做得更好」。

星期四晚上天氣快速惡化,短時間內從黃雨變為紅雨接着黑雨。黑雨警告維持超過十六個小時,期間每小時降雨最高達一百五十八毫米,港島南區二十四小時降雨超過六百毫米,相當於全年雨量的四分一,破盡本港紀錄。滂沱大雨中,黃大仙港鐵站被沒頂,旁邊的商場慘變蓄水池;柴灣道迴旋處有如山洪暴發,行人險被沖走;各區水浸,滿目「死車」,破壞程度及損失恐怕比十號風球更甚。

回看上星期超強颱風「蘇拉」還未殺到,政府已如臨大敵,特首李家超一早宣布「全政府動員」,並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率領多個部門高官召開記者會講述應急安排,又預告停工停課;相反,對於中國明朝嘉靖年間迄今最勁的黑雨,事前卻毫無警示,只透過天文台如常報天氣,沒怎麼提醒市民防範。其實,從衞星雲圖可見,「海葵」仍有一個範圍廣闊的殘餘雨帶,慢慢移向香港及珠江口。星期四晚上雨勢急速轉強,多區陸續水浸,未見官員現身通報,看來官民上下都被殺個措手不及。

在黑雨警告發出十五個小時後,陳國基司長聯同十位部門首長見傳媒,各人先逐一細說自己的部門負責什麼,做了什麼,動員了多少人力應急善後等,整場記者會基本上未能解答大眾心中的共同疑問,就是為何沒適當預警,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解說政府不動用「緊急警示系統」發短訊,是因為天文台發出不同的暴雨警告已足夠清晰,相信任何市民只要清醒都會知道。然而,界定黑雨的標準只是每小時降雨超過七十毫米,相比以倍計的實際降雨量,警示力度相稱嗎?

當然,天有不測之風雲,署理天文台長李立信解釋,預測颱風相對容易,很早知道路線,而預測暴雨則較困難,一般僅得很短時間。既是如此緊迫,當水都快要浸到眼眉,依然不用緊急方法通知市民,實在很難理解。陳國基說李家超有在社交平台上貼文,那麼不用社交平台的人又如何得知?

據負責管理「緊急警示系統」的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網頁介紹,此裝置是要在「極端天氣、嚴重的公共安全和衞生事故等緊急情況下……讓公眾得以迅速採取應變措施」。從電視畫面、網上影片和相片,有目共睹,難道這場超級黑雨的來勢及破壞力尚未夠極端?

在本港兩災期間,尚要應對「北水南調」。深圳決定在星期五凌晨零時排洪,根據機制本應要三小時前通報香港,今次只提早四十五分鐘,政府趕在排洪前十六分鐘發出新聞稿。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當局一收到通知,工作人員隨即率先到受影響地區評估是否需要撤離居民,故稍後才安排出新聞稿,又強調其他地方出現嚴重水浸似乎與深圳排洪無直接關係,按照他的說法:「深圳水庫排洪無論對深圳或香港,都屬於安全保障措施,是原定計劃之中。」

事實上,天災全世界都有可能發生,處理不當則會演變成人禍。最近有一個反面教材,夏威夷毛伊島八月被野火大範圍焚燒,逾百人死亡,調查發現,負責應急管理的人員沒有開啟警報系統,理由是該系統用於海嘯而非火災,以免造成恐慌,結果是居民白白少了一個及時逃生的機會。

車毁了可以再買新的,人亡了就無Take two,極端天氣愈趨常見,百年一遇的災難不排除二遇、三遇,政府多年來花大量公帑做應急防災準備,建造不少疏水、蓄水設施,且煞有介事地弄一個「緊急警示系統」。這一切是否管用?官員是否識用?很講求危機意識和強效指揮,當局宜認真檢討。廣大「納稅人」最想見到的並非政府全力善後,而是及早防範,安全得到保證,勿讓天災變人禍。

7. 回看上星期超強颱風「蘇拉」還未殺到,政府已如臨大敵,特首李家超一早宣布「全政府動員」,並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率領多個部門高官召開記者會講述應急安排,又預告停工停課;相反,對於中國明朝嘉靖年間迄今最勁的黑雨,事前卻毫無警示,只透過天文台如常報天氣,沒怎麼提醒市民防範。

蘇拉呢個十號風球俾天文台吹到有如山竹、溫黛翻版,比卡超團隊嚴陣以待;但臨門一腳蘇拉風力大幅減弱,破壞力不似預期,於是忠誠派便乘機出歌公頌德。話時話藍營文宣真係十年如一日咁八股,例牌都係羅列一大堆悶死人的客觀數據做重點,然後大讚「大海航行靠舵手」,全靠領導英明指示,得以渡過難關,肉麻當有趣。真係未睇完頭幾段已覺眼瞓。

點解黃營傳霉能夠入屋受歡迎?就係因為一般民眾對於冷冰冰的客觀數據無興趣,太肉麻的廉價擦鞋言論亦無市場;民眾喜歡睇的是「以人物作側寫」,而黃營傳霉則深得箇中三味,善於發掘無名英雄(unsung heroes),的而且確夠哂煽情,賺人熱淚,能夠講好故事(既然係「故事」,「老作」成份自然少不了)。即係好似當年大尾帝電影《天煞:地球反擊戰(Independence Day)》,講到尾國總統親自上陣揸戰機同外星人死過,但最終勝利都係靠戲中小人物,總統發言都係話勝利全靠大家的犧牲和付出,而唔會逐點數正苦部門做咗幾多嘢。藍營被唯物觀教育太深,偏向以事實為基礎,而唔係以人為本,將數據當成係輔助資料(證明自己無「老作」),故事說得唔動聽是先天使然。

8. 在黑雨警告發出十五個小時後,陳國基司長聯同十位部門首長見傳媒,各人先逐一細說自己的部門負責什麼,做了什麼,動員了多少人力應急善後等

魔術師今次也有睇正苦記者會直播,只見基哥率領一眾官員又係讀稿,逐點講自己部門做過乜,似係將事情推到「太突如其來」所以「我哋已經盡哂力」。更可笑的就是天文台台長剛講完一連串的數據之後,跟住發言的官員份稿嘅開段竟然同天文台台長尾段發言一樣,明顯係天文台於正苦內部出咗稿之後,眾官員照抄無誤,變成將數據重覆再讀一次,成篇稿「死咕咕」。要知道,public speaking 要「活」的話,一定要隨機應變,之前講者一分鐘前講過的就無必要百分百重覆,搞到好似中小學雞做 project 咁各有各做,就連小小記者會發言都唔識走位瑤合。

9. 據負責管理「緊急警示系統」的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網頁介紹,此裝置是要在「極端天氣、嚴重的公共安全和衞生事故等緊急情況下……讓公眾得以迅速採取應變措施」。從電視畫面、網上影片和相片,有目共睹,難道這場超級黑雨的來勢及破壞力尚未夠極端?...很講求危機意識和強效指揮,當局宜認真檢討。

落完雨之後兩日,我城依然有大大小小山泥傾瀉,甚至搞到要大澳居民及「違規就係規規」的紅山半島居民撤離(如此面臨懸崖峭壁的「臨海豪宅」,風水實在唔太好)。平情而論,雖不排除有個別前線人員可能未有以人為本(見伸延閱讀),正苦善後都算有效率;但經過十號風球以至500年一遇的大暴雨,正苦都係前前有 rehersal 或事後有時間 plan 吓才可以做得好,緊陣緊急情況就依然係裙甩褲甩。以工管常用打圓場和稀泥方式總結,就係「事情永遠都有改進的空間」,今次正苦做嘢起碼比777遇上山竹時有條理得多了。

***

伸延閱讀:

科普「500年一遇」兼勘誤(鳴謝渠記)

世紀雨災|1.5億元緊急系統未發警示 陳國基:天文台已發暴雨警示、足以提醒市民 2023年09月08日

【有線新聞】政府2020年斥資1.5億元推出緊急警示系統,在極端天氣導致廣泛基建破壞等緊急情況下向市發送實時信息,被問到為何今次雨災不發出緊急警示,政府說天文台發出了暴雨警告信號,相信足以提醒市民。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這麼急和大的暴雨是前所未有、而且很急,天文台已在不同時段發出不同的暴雨警示,一直遞增上去,市民應該很清楚情況是怎樣,以及變化很快速。我們事前不能很早檢視到,天文台也是不斷發出不同訊號,在這個情況下,市民應該清楚水浸的情況是如何。」

信報 2023年9月7日

海葵遺禍 閩159萬人受災

福州強降雨 49水庫汛情告急

颱風「海葵」登陸閩省後受隨後不斷而來的雲團影響,形成多個對流雲團依次經過的「列車效應」,福建沿海和南部地區昨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截至昨日傍晚,福建全省共159.16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50.54億元人民幣。

福建省氣象台預測,鑑於強降雨「列車效應」還未消退,周四閩省中南部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餘地區局部暴雨,周五中南部地區有大雨、局部暴雨。目前福州市全市420座水庫中有49座超過汛限水位,當中梅溪、大樟溪、敖江更出現超警險象,汛情仍然嚴峻。

被洪水沖走民警證實殉職

至於周二出勤救援被洪水沖走的民警柯佳勇,昨中午在離事發地60公里下游被發現,證實已殉職。

長期關注內澇治理的閩省政協委員專家組成員陳雨農表示,大面積內澇暴露城市排水等基礎設施脆弱,建議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區縣街道等相關部門記錄內澇發生的高危區域,彙總形成「積水地圖」。災後對各內澇發生地的積水原因進行檢討、總結,由點及面的地下網管整治方案,做到不增加新內澇點,已整治過的內澇點不再重現。

氣象台統計,在周三過去的24小時累計雨量,全省共有49個縣(市、區)的287個鄉鎮超過100毫米,其中15個縣(市、區)的65個鄉鎮超過250毫米。

全省直接經濟損失逾50億

災情方面,至周三下午5時,福建全省159.16萬人受災,轉移群眾29.41萬人;農作受災面積9949.71公頃,倒損房屋2537間,直接經濟損失50.54億元人民幣。

在重災區福州市,重災區福州受災鄉鎮147個,城區嚴重受淹小區63個,住宅小區地下停車場進水44個;受損公路、橋樑170處,受損電力線路125條,受損通訊線路85.4千米、通訊基站21個。

福州因道路多處積水,自昨早6時半起,福州市區公車暫停營運,福州市南、北、西客運車站從昨早7時起暫時關閉,恢復時間待定。福州地鐵全線網車站昨早6時半起亦暫停營運。福州火車站所有旅客列車停運。

閩省另一大城廈門,連續3天出現大暴雨天氣,創下廈門站1953年以來大暴雨持續天數最長紀錄,3天降雨量336.4毫米,超過1989年連續3日的268.1毫米。另外,廈門火車站昨日所有旅客列車停運。

世紀雨災|對外陸路交通一度中斷 石澳逾200居民已撤離 連夜搶修晚間重開石澳道 2023年09月09日

【有線新聞】石澳道暴雨後路陷,多處山泥傾瀉。石澳對外陸路交通一度中斷,政府經水路撤離逾200名居民。道路搶修後重開一條行車線,讓輕型車輛通過,預計明早6時恢復單層巴士行駛。

消防員下午到石澳和居民合力在泳灘搭建臨時碼頭,方便船隻泊岸。居民帶同行李,消防員協助他們登上快艇接駁到消防船,送他們到北角消防碼頭。94歲的潘婆婆行動不便,坐在輪椅上由消防員抬上快艇。消防船約5時半抵達北角,潘婆婆與她的兒子重聚,會到兒子市區的住所暫住。潘先生:「很開心,多謝政府部門、石澳居民會街坊,還有義工,今日大家都可以到市區,不用擔心交通外出不到。」石澳居民陳先生:「一開始接駁船較細,上船人數較慢、較少,暫時租住酒店數晚,等到可以回家。」

居民亦可以選擇乘政府旅遊巴到社區中心暫住,民政事務處提供枕頭、被鋪等。石澳道是石澳對外的唯一道路,因山泥傾瀉嚴重損毀,警方在路口看守,有大浪灣村居民「闖關」失敗。大浪灣村村民:「又斷水、又斷糧、又斷電、又沒有網絡、又沒有電話,甚麼都沒有。我今早步行外出買食物,我們打算合力開通道路,現在他又不讓我駛入。」

石澳道靠近大潭道的路段一邊行車線嚴重塌陷,工人噴水泥、臨時鞏固坍塌位置。行政長官李家超下午視察,路政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連夜搶修路面。

世紀雨災|紅山半島獨立屋72號屋涉僭建、違契 陳國基:必定嚴厲執法 2023年09月10日

【有線新聞】大潭臨海私人屋苑紅山半島部分地基出現山泥傾瀉,至少三間獨立屋受影響,政府指需要疏散的72號屋涉及僭建、必定嚴厲執法,會先為斜坡噴石屎做臨時鞏固。

臨海的紅山半島,位於斜坡上的三座獨立屋嚴重山泥傾瀉,清楚看見露出地基,露台有部分構建物滑落斜坡,幾乎掉下海,航拍片段看見兩座獨立屋外都有泳池,泳池底部都流失水土,露台只餘下一小部分植披。受影響的是第70、72及74號屋,政府說位於中間的72號屋涉嫌僭建或違契。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以我現在初步知道涉及違規事宜都是關於72號屋,但附近有沒有呢?現在我未曾掌握。」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任何僭建行為我們一定嚴厲執法,大家都看見如果有僭建的情況出現,有機會會影響安全,這個安全不單止是他自己的安全,還有附近居民的安全。」

屋宇署及土力工程處連日視察早上再到現場,期間走出獨立屋露台位置,有海事處船隻在附近海面巡視。當局相信72號屋有明顯危險,已即時疏散居民,另外兩間屋初步沒有發現明顯結構危險,但擋土牆外露,須暫時圍封毗鄰斜坡的露天泳池及花園。甯漢豪:「地政總署已經安排承建商進行復修工程,第一階段會用噴石屎的方法,希望斜坡變回穩固,希望盡快爭取未來這幾天完成。」

紅山半島有二百多座洋房,這次受影響只是三幢,當局會繼續勘察屋苑範圍的山坡,確保安全。

世紀雨災|鰂魚涌市政大樓隔兩日再水浸 牽連東匯坊再受災 商戶:重開無期 2023年09月10日

【有線新聞】鰂魚涌市政大樓外今日黃雨下再度水浸,雨水湧入東匯坊,商場相隔兩日再受災,未知何時可以重開。

東匯坊街市停電,漆黑一片,要靠電筒才看到前路,商場部分亦遍地黃泥水,超市不能營業,紙箱都被沖爛。

大暴雨過了兩日,早上六時許一場黃雨,東匯坊對開鰂魚涌街再水浸,行人路、馬路被淹沒,雨水再湧入東匯坊,商戶「二次受災」說大部份貨物星期五已經浸壞,商戶:「半個月都未必清理好。不知道,商場甚麼都說不知道。(記者:所以自己回來整理?)自己回來整理,不然會變臭。」

另一間士多有職員返回店內將飲品逐枝倒入坑渠,食肆都不能倖免,未租出的舖位擋板亦損毀。有菜檔乾脆將貨物搬到街邊賣,鄭先生:「 賣完都要休息,因為這個位置市政會阻止,不可以擺放貨物。(記者:會否希望他們能通融?)當然希望可以,有時政府很死板,看他們清理淤泥就知道,屬於公用地方就清理,其他都不理會。」

商戶清理完水浸現場將垃圾集中到街邊,等清潔人員收走。現場到下午已經水退,清潔人員在場清理,不過依然是滿地泥濘。

信報 2023年9月5日

屠海鳴 維港鐘鳴

「蘇拉」颱風下的有為政府

超強颱風「蘇拉」已離開香港,善後工作正在進行。這次颱風正面襲港,其威力不亞於2018年的「山竹」。9月1日,颱風從八號風球升級為九號風球,最後成為伴有狂風暴雨及風暴潮,香港天文台懸掛最高級別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十號風球」超過7小時。儘管颱風兇猛,但由於應對得當,颱風造成的損失遠遠小於「山竹」。

香港許多市民記憶猶新,難以忘懷。2018年的超強颱風「山竹」至少造成458人受傷,另有不少於6萬宗塌樹報告。而此次「蘇拉」過境,僅錄得86人受傷、1545宗塌樹。颱風過後,各區塌樹迅速被處理,交通秩序很快恢復正常,並沒有出現混亂現象。

本屆政府上任之初,就提出建設「有為政府」,凡事積極作為,提前謀劃,此次應對超強颱風「蘇拉」體現了這種作風,我們應讚一讚「蘇拉」颱風下的有為政府。

應急機制見到實效

我們回顧一下政府對此次超強颱風的預案。行政長官李家超很早做出了安排,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負責統籌,由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負責協調,成立了跨部門的督導委員會會議,集合共超過20個部門,形成了「1+N」的應急聯動機制。「1」就是紀律部隊,這是搶險救災的主體機構;「N」就是相關的部門,都是搶險救災重要力量。

督導委員會於8月31日開會,制定防風指引,並按照天文台最新科學預測,決定提前宣布在9月1日凌晨,掛出八號風球。這一提前預警,讓市民能夠預早選購糧食,交通工具能夠預先安排班次,僱主能夠預先制定僱員工作;同時,政府提早宣布所有學校,包括中學、小學、特殊學校、幼稚園和幼稚園暨幼兒中心9月1日停課一天。會後,各部門迅速行動。在鄧炳強的坐鎮下,保安局啟動轄下的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通過土木工程拓展署的「聯合運作平台」監察市面情況;警務處額外預留1450名警員支援抗風前線;運輸署啟動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加強應對颱風期間出現的緊急事故;民政事務總署提前開放多個臨時庇護中心,讓有需要的市民入住,而各區「關愛隊」隊員或義工會在當區的臨時庇護中心開放期間派員協助。醫院管理局也加強人手,在醫院留宿的醫護人員較平常多出約20%……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

「八號風球」生效後,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派出定翼機,「逆行」前往颱風中心探測風眼,傳回清晰的「蘇拉」風眼和眼壁圖,並將蒐集回來的氣象數據即時傳送給天文台作後續分析。膽大心細,令人敬佩!

過往,特區政府的應急機制存在漏洞,主要表現在部門之間協同不夠。比如,在應對自然災害方面,過度依賴紀律部隊,而忽視了其他政府部門的職能和作用。搶險救災,紀律部隊理應衝在前面,但面對特別大的災難,如果單靠紀律部隊,救災效率和效果則受影響,況且,紀律部隊也需要後援。

新的應急機制突出跨部門聯合的作用,根據事件性質的不同,需要哪個部門參與,就安排哪個部門參與。由政務司司長負責統籌,由保安局局長專責協調,確保了部門之間配合的有效性和精準性。

事實證明,這套應急機制很管用,達到「上下貫通,前後一體,左右協同」的效果。我們應為政府創新應急機制點一個讚!

「蘇拉」襲港之後,街頭無數樹木折斷,多處出現水浸、塌棚架,一片狼藉,不少市民預計,按政府以往的動作和效率,至少需要一周以上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然而,特區政府啟動新設「全政府動員」級別,全力推進善後工作。約百名公務員走進社區,清理被吹斷的樹枝和雜物。政府各相關部門的司局長亦深入一線,現場安排督促善後工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前往保安局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及灣仔;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率員前往沙頭角的臨時庇護處所……

與2018年「山竹」襲港相比,這一次災後恢復很快,市民的生活並未受到太大影響。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颱風吹襲期間,多個政府部門及不同機構單位人員,在惡劣天氣下緊守崗位,維持本港緊急救援服務、應對突發事故、傳遞颱風消息及提供其他公共服務,有工作人員更在工作期間受傷或不適。李家超向他們致以慰問,並代表全港市民向各單位人員表達感謝。

香港公務員歷來習慣於按部就班,「程序」和「界限」的意識非常清晰,不會多做一點事情。若在平常時日,這樣的習慣無礙,但災情不會按照預想的程序演進,也不會照顧各個部門的分工;救災必須臨機應變,每個公務員都要多做「界限」以外的事情,才能確保工作無縫銜接。

此次救災及善後工作中,公務員積極作為,主動擔當,體現出公僕意識開始強化,我們應為此點一個讚!

眾志成城態勢顯現

此次應對颱風期間,顯示出眾志成城的態勢,這對於香港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值得珍視。

筆者注意到,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社交平台發文,由衷感謝各位前線同事,不畏惡劣天氣堅守工作崗位,爭分奪秒出動救援和服務市民,令大家得以安全度過超強颱風。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在社交平台也發文表示,十分感謝各位同事於短時間內迅速有序奉召出勤,事件反映同事有隨時候命的意識,也能圓滿完成緊急指派的行動。香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則寫信致謝一線警員,稱讚「心繫社會,隨時候命」「大家的專業表現讓我引以為傲」。還有不少網友留言感謝前線人員,「致敬所有香港警察」。

颱風過後,公務員帶頭上街清理垃圾。在他們帶領下,全港各界社團義工紛紛自發行動起來,齊心協力搬移塌下的樹幹樹枝,迅速清理路面的垃圾、雜物,為風暴下受損失的市民及時施以援手。市民也由衷地感謝特區政府和社團:「辛苦大家了!社區好在有你們!」

香港是我們共同的家園,自然災害來臨,沒有人能夠獨自應對,也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只有大家心手相牽,風雨同舟,才能渡過難關。有一座城叫「眾志成城」,這一次,香港就是這樣的城。

天有不測風雲,每次自然災害都有不同特徵和表現,也不能要求政府每次都做到萬無一失,但只有一次比一次做得好,就是進步,就值得信賴,就是有為政府!

身處北京的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對香港此次超強颱風十分牽掛,他多次致電中央涉港部門,了解香港災情和恢復狀況。三年半來,中央對香港治理十分關心,夏寶龍多次指出,「特區政府應不斷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防範和抵禦自然災害,也是「香港治理」的重要內容。從這次成功應對颱風「蘇拉」來看,特區政府向中央、向市民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我們應該向特區政府點一個大大的「讚」!然而,香港前行路上,還會有各種各樣的「蘇拉」,需要特區政府每一次都能交上精益求精、臻於至善的答卷。

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

27 則留言:

  1. 哈哈,我以為魔兄會comment 深圳排洪,水淹九龍tim.

    回覆刪除
    回覆
    1. 應該係深圳排洪, 水淹柴灣環翠商場先啱🤣。

      刪除
    2. 公道D講,當日講深圳排洪時新聞都連住報埋政府疏散北區下游幾條村既村民以防萬一。雖然事後政府有講排洪同香港北區水浸冇關,但大家都先入為主咁將兩樣野連繫,再加埋個「十六分鐘通知」做引子,俾人咀兩野一D都唔奇

      刪除
    3. //深圳排洪,水淹九龍tim

      咁啲水要沿住東鐵軌道流落嚟,唔好走散至得!

      //水淹柴灣環翠商場

      浸滿三隧,再「三隧合流」?

      //政府疏散北區下游幾條村

      北區以往都有大雨水浸紀錄。飛行服務隊連風眼都影到,深圳排洪出口在哪裡,洪水從哪裡湧出來應該睇到。

      刪除
  2. 技術錯誤。上面留言者為無想轉生。

    回覆刪除
  3. 其實場雨係凌晨落係不幸中之大大幸,如果係上落班時間真係不堪設想。

    與其歌功頌德講班官點有為,其實更值得表揚既係渠務署同埋呢十幾年默默做既防洪工程(雖則黃大仙衰左,但好似同疫情延誤渠務工程有關)。細個只要D雨大少少九龍市區啊中上環啊新界北區就成日都水浸,但今次既世紀暴雨部份集中係新界東都冇大面積水浸,香港呢方面既基建真係抵讚。

    回覆刪除
    回覆
    1. //防洪工程

      但颱風過後,好多樹葉垃圾都未清理(邊個部門負責?),結果俾水沖落渠道又係會塞。

      //香港呢方面既基建真係抵讚。

      現屆正苦有 plan 有 rehearsal 嘅就做得唔錯,但未遇過臨陣發生危機,算是未受到真正考驗。

      刪除
    2. 清垃圾係食環既職責,通渠可能就關到渠記事。

      本人工作需要接觸過唔少渠記Project, 聽過佢地D工程師介紹,做渠務工程既跨度可以好長。我個時都諗咁大既工程,僅為左幾條村幾條河真係用得著? 而家睇番自己真係太膚淺了。



      刪除
    3. //僅為左幾條村幾條河真係用得著? 而家睇番自己真係太膚淺了。

      剛才找了一些 reference,原來渠記做事也不馬虎。睇吓今晚我可以寫幾多。

      刪除
  4. 如此面臨懸崖峭壁的「臨海豪宅」,風水實在唔太好

    請問點解呢?歐洲好多古堡都係咁起,因為靠天險利防守

    亞力士

    回覆刪除
    回覆
    1. 風水講藏風聚氣,萬物有情,太海臨海者為割腳水,有天災時反而逃生無門。外國古堡臨海係諗住防敵人攻擊,即係住都住得唔安心,跟中國人的想法是兩個極端。

      刪除
    2. 的確,有幾多嗰臨海嘅城堡仲喺住人或者甚至都冇用好耐爛晒。仲有用嘅都喺變做軍用或者喺博物館。仲有人住嘅城堡大多數都喺平地。

      刪除
    3. //有幾多嗰臨海嘅城堡仲喺住人或者甚至都冇用好耐爛晒。

      中國人鍾意住得安穩,洋腸鍾意挑戰個天(包括天災),大家理念不同呀!

      刪除
  5. //百年一遇又好、500年一遇又好、千年一遇都好,呢啲咁浮誇又無統計資料支持嘅論調就不宜講太多。尤其是依家黃人轉為「妄想」軟對抗,正苦講一句妄民就窒十,「N年一遇」呢啲又係賴「未遇過就唔識處理」嘅A字膊態度就只會捉蟲入X忽,預咗俾人D。
    //吓?原來真係有統計過200年一遇的暴雨有幾多、500年一年的暴雨又幾多?啲統計資料又從何而來?

    統計資料就是由1884年到現在的數據,然後再代入今次的數據反推究竟今次的機率是幾多--所以絕不是「咁浮誇又無統計資料支持嘅論調」;當然這機率是否有前瞻性是另一回事,尤其過去140年氣候未必與未來140年相同。

    另外,我並不認為「N年一遇」呢啲係賴「未遇過就唔識處理」嘅A字膊態度--渠務處已講過香港排水系統根本就不是為如此雨量設計的。

    //藍營被唯物觀教育太深

    唯物主義wiki:「只有事實上的物質才是真實存在的實體」;即是,「世上物質都不是純意識構想出來的」(筆者語)。這其實與宣傳手法並沒有什麼關係,其哲學層次遠高於牽涉宣傳的實務。

    另外,雖然唯物主義在內地高中政治課程已經有涉獵,但我並不認為香港所謂藍營有幾多人知道咩叫「唯物主義」。

    //點解黃營傳霉能夠入屋受歡迎?

    我並不認為今次黃媒(當然包括唔知係唔係的東方)的唱衰有很大的作用,畢竟現在不是形而上的未來民主願景,而是切實的因雨災損失的修復速度和完善度,不是幾句酸言酸語就可以蒙混市民;CCTVB新聞大澳居民一句對鄧局長「多謝晒你」鄧回一句「千祈唔好咁講」已經足夠有餘。

    //據負責管理「緊急警示系統」的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網頁介紹,此裝置是要在「極端天氣、嚴重的公共安全和衞生事故等緊急情況下……

    我認為這是今次政府「唯一」的敗筆。除左因為這是上手打造、因為「一朝天子一朝臣」而束之高閣外,我諗唔到其他唔用的真正原因。

    //其實早前灣灣都因為海葵環流而瀨哂嘢(見伸延閱讀)

    海葵直接吹襲台灣,與今次香港於其登陸後才被其環流影響不同,亦更難預計。

    //今次正苦做嘢起碼比777遇上山竹時有條理得多了。

    亦證明777是如何「讀死書」!

    //以為魔兄會comment 深圳排洪,水淹九龍

    這根本更不值一提--唔通排洪會排埋過海、水淹柴灣石澳?

    係都只是「信者恆信」而已。



    回覆刪除
    回覆
    1. //統計資料就是由1884年到現在的數據,然後再代入今次的數據反推究竟今次的機率是幾多--所以絕不是「咁浮誇又無統計資料支持嘅論調」;當然這機率是否有前瞻性是另一回事,尤其過去140年氣候未必與未來140年相同。

      //渠務處已講過香港排水系統根本就不是為如此雨量設計的。
      天文台開台140年,要估計140年一遇的可能性只有1個 sample 可參考;100年一遇就有40個 sample 可參考,所以我才說基哥說「500年一遇」係浮誇的說法 - 因為根本無法verify。渠務設計沒能預計呢次的雨量不足為奇,但可以以客觀數字表達預設最多幾多雨量(例如以天文台的說法多少多少毫米),渠務署現在說「200年一遇」,便反而是適宜於要用客觀數字說故事時用卻了「比喻法」。

      //認為香港所謂藍營有幾多人知道咩叫「唯物主義」。
      所謂「藍營」我主要係指人言報屠姓筆者一類來自大陸的「新勢力」(主要用來填吮痿數),佢哋能應該比較熟悉 grandpa 的鬥爭哲學。呢幾年真係多咗好多呢類「社會賢達」來1「統一口徑」。

      //係都只是「信者恆信」而已。

      一般人的 preception is their reality 說是「唯心主義」。

      //CCTVB新聞大澳居民一句對鄧局長「多謝晒你」鄧回一句「千祈唔好咁講」已經足夠有餘。

      今次大雨後的善後工作正苦算做得唔錯,然而以我睇人言報當中唔少藍營「投稿」,起碼在講應對蘇拉的評論,大多依然是「人民日報」式的口徑和言論。

      //海葵直接吹襲台灣

      其實我用海葵雨帶對灣灣的影響是來自這裡「颱風『海葵』登陸閩省後受隨後不斷而來的雲團影響,形成多個對流雲團依次經過的『列車效應』,福建沿海和南部地區昨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所以才推斷我城正苦應及早預防大雨。

      刪除
    2. N年一遇係客觀數學機率啊?有歷史數據,N用Standard deviation應該就推到出黎

      刪除
    3. 係嘅,咁我都係想知道200年,同500年嘅數據,點得上「200/500年一遇」呢種講法啫

      刪除
    4. //天文台開台140年,要估計140年一遇的可能性只有1個 sample 可參考;100年一遇就有40個 sample 可參考,所以我才說基哥說「500年一遇」係浮誇的說法 - 因為根本無法verify
      //N年一遇係客觀數學機率啊?有歷史數據,N用Standard deviation應該就推到出黎

      數sample是小學生的算法,如果認為只有這樣才「可靠」咁所有A Level同DSE的統計學都可以拋入垃圾筒。

      無錯,由數據計算出來的機率反推的「X年一遇」,對部分Layman無說服力之餘更會引起刻意找碴,宣傳效果有缺失,統計學也從來沒有100%可被verify的能力(因為不能完全準確預測未來),過去數據形成的天氣數學模型亦不一定匹配未來環境;但不能說背後毫無數學理據而一句否定為「浮誇」。

      我對一直自詡「數怪」的魔兄竟然只信「數sample」,真係頗為失望。

      //「唯心主義」

      根據wiki和知乎:

      (唯心主義)是意識創造並且決定了物質而非物質產生出意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个根本对立的哲学,二者的根本区别点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本源是物质,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即是唯心主義認為世上所有物質本質都是虛的,我的意識決定了「物質的本質」。

      而「preception is their reality」指的是在「them」認知中,這些物質的本質(their reality)都是「真」的,只是不知道(或故作不知道)這只是「their perception」,而不是理性上認為所有「their reality」都可以由「their perception」創造出來。

      我不知道西方的政治宣傳(其實東西方帝皇學都差不多,否則就不會用「石人一隻眼」來鼓動河工造反)有否由「唯心主義」逐點推論出來的實操,但實操層面的「preception is their reality」和哲學「唯心主義」是兩個層次(但沒有高低之分)的事。

      事實上唯心唯物都是人類無法verify的純哲學,有點像人類思考四維以上的空間是什麼,分別只是抱著各未能verify的哲學推導的行事方式而已;但西方近年大量宣傳手法其實牽涉很多有實驗結果的心理學、和內分泌研究的神經學(最簡單如巴甫洛夫隻狗就演變成車展要用性感的車展女郎),咁呢啲能驗證的結果是「唯心」還是「唯物」呢?

      //大多依然是「人民日報」式的口徑和言論。

      效果只能在將來論證,但我的觀察是,以前這個陣地是真空,而現實是「有人講一定好過無人講,哪怕講啲嘢幾on9都好」(講真,到現在我都想像不出當中的原理,但我只能尊重客觀效果)。況且,焉知佢地的對象是哪個群體?我同你的思維方式永遠都諗唔到「千年蟲」可以用「杜蟲藥」去呃人,但偏偏有人諗到、兼有人會信!

      刪除
    5. //我對一直自詡「數怪」的魔兄竟然只信「數sample」,真係頗為失望。

      多謝摩摩鞭策。年紀大咗,統計學好多都俾返老師了;而且工作上上司大都是 layman,力求簡單,不願深究,我連做會計, drill 深入一啲的機會都無,實戰能力真係差咗好多。等我今晚寫多少少。

      「數百年一遇」在語境上好易俾 layman 覺得係真係有久遠之前的 historical data 支持。我當然明白可以用近代的 data 去 extrapolate 未來,但最穩陣 verify 自已個 model 準唔準都係要在有限的 empirica data 中 backtest (即係小學雞地「數 sample」),只不過我們沒有數百年前的 data,說服力係弱咗;同埋推得愈遠就愈大誤差,那倒不如不說,或改口話「如此的降雨量只有 0.2% 機會發生」(當然又會俾人話易中過六合彩),同樣倒數就500,但就俾到人「現代感」,不是嗎?

      我看了記者會感到不爽,特別是眾官員好似只會數白欖一樣,無啲靈氣。而且當基哥講完「500年一遇」之後,接續發言的天文台都無幫以佢統計資料 endorse 呢種說法,加上之後「500年一遇」又好似唔提使唔存在咁(只係得坊間 layman 以反諷口吻談論),比卡超就話「百年一遇」,感覺上不調和(要知道昔年華東水災年年都係「百年一遇」,也不知要如何形容了)。

      //我的觀察是,以前這個陣地是真空,而現實是「有人講一定好過無人講,哪怕講啲嘢幾on9都好」(講真,到現在我都想像不出當中的原理,但我只能尊重客觀效果)。況且,焉知佢地的對象是哪個群體?

      類似的八股言論文匯大公早就有了,依家大陸 KOL例如最近頗紅的靖海候都係有理有節地 criticize,而唔係再老土地唱好了。而且呢位筆者在人言報寫啲咁嘢,好有可能係𣈴錯目標讀者呢!

      刪除
    6. 比起五百年一遇這個說法, 我覺得 "前所未有" 或 "破140年紀錄" 會更適合市民大眾的認知水平. 至少不會被人懷疑同樣的暴雨上次是何時發生, 或是否有人隨便老作之類
      PC

      刪除
    7. 「破紀錄」的重點係量,「N年一遇」、「前所未有」的重點是機會率。
      比較兩種靖法:
      1. 渠務設施可以負荷140毫米的雨量,而現在是下了160毫米,超負荷了,所以我們水浸
      2. 渠務設施可以負荷200年一遇的雨量(即係我們有95.5%是安全的),但現在遇上「500年一遇的大雨」,所以我們水浸了。

      第二種講法,聽起來就是自已己經做得很好了,但今次是極端情況,出事也是非戰之罪。

      刪除
  6. 靖海侯恐怕不是一般平頭百姓,而係某報的編輯人員吧

    回覆刪除
  7. //「避過一劫」

    咁就好:)我就黑仔啲,夜收工,唔知係咪黑雨開遮都淋濕晒再搭地鐵吹半個鐘冷氣返屋企,第二朝開始就發燒加咳,病到而家都未好返晒,哈

    //蘇拉呢個十號風球俾天文台吹到有如山竹、溫黛翻版,比卡超團隊嚴陣以待;但臨門一腳蘇拉風力大幅減弱,破壞力不似預期,於是忠誠派便乘機出歌公頌德。

    其實冧樹勁過山竹,連當年挨得過嘅樹都成排連根拔起....我出沒嘅地區都冧得好誇張,粗樹幹都撕裂..

    //今次大雨後的善後工作正苦算做得唔錯,然而以我睇人言報當中唔少藍營「投稿」,起碼在講應對蘇拉的評論,大多依然是「人民日報」式的口徑和言論。

    我覺得十號波同黑雨嘅反應同速度都係做得最好嘅一屆,抵讚,同上屆比,俾埋最佳進步我都覺得無問題XD當然仲有唔少進步空間

    -z

    回覆刪除
    回覆
    1. //病到而家都未好返晒,哈

      連放4日病假,公司照勞工法例出糧?

      //我出沒嘅地區都冧得好誇張,粗樹幹都撕裂..

      我嗰區可能風水好,無乜塌樹擋路,「災情」遠較山竹為輕。

      //我覺得十號波同黑雨嘅反應同速度都係做得最好嘅一屆,抵讚,同上屆比,俾埋最佳進步我都覺得無問題

      今屆正苦尚算可以,但講到「愛國者治巷」好似無敵咁,卻又有所落差。上屆「以無為勝有為」,基數太低,今屆當然遠勝。

      刪除
    2. //連放4日病假

      你諗多左XD 病都要返工同ot,戴口罩so far無惹到人,可能唔係covid傳染力無咁勁

      -z

      刪除
    3. 哈哈,我慣咗見到公司班同事,郁啲就病假,所以先咁諗。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