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帝的聞煮制度間接「一人一票」選了個侵侵出嚟,「獲民意授權」下周圍焫着火頭,自我實現「東升西降」;但最近發現 TACO(Trump Always Chicken Out) 策略,尾股又有返少少起色。環球物理上及經濟上炮火稍緩,黃金及比特幣靠穩,魔術師商品組合本月收報 $223.29(我城貨幣,下同),較上月微升 0.45%,創新高,繼續排第一位。尾股造好,巷股更造好(地產霸因 HIBOR 低低更更造好),以尾股為主、巷股為輔的沉船基金,故本組合較上月上升 3.59%,每單位收報 $212.77,創新高,保持第二位。第三位亦不變,係由呢期時興的巷尾高息股、公用股、及又再反彈的尾帝科技股組成的生活基金較上月上升 4.73%,每單位收報 $192.45,創新高。
第四位是合格線、包含高中低回報(及風險)的債券、債劵 ETF/CEF 和現金組合,本月每單位收報 $160.04,較上月上升 1.84%,創新高。
複式盈富組合本月隨我城股市上升,每單位價格收報 $151.61,較上月升 3.12%,保持第五位。第六位都係以環球債劵股及中巷貨弊基金為主,巷尾股票指數基金為輔的大雜燴強強積金組合,買賣交易用來對沖其他投資組合,每單位收報 $117.36,較上月升 1.68%。房託組合保持近月緩慢升勢,本月上升 3.87%,每單位收報 $103.66,升係「浮上水面」。
傷巷 HIBOR 稍為反彈,但仍保持低位;魔術師屋企估價卻似乎「忽然跌突」。魔術師身家亦受惠於屋企估價繼續反彈,身家經調整後(主要是卡數之類 foreseeable expenses)較上月上升 1.37% 至每單位$17,169(較 2021年8月31日 最高位 $19,377 下跌 11.39%);而魔術師淨流動資產亦因各投資組合全線向上(包括資產配置組合及特種兵組合)而較上月大升 2.77%(較2016年3月31日基數升 110.31%),再創新高。流動資金升得多,身家升得少,即係話樓價「陀衰家」也:
由於樓價下跌,本月魔術師房貸按揭比率(按揭貸款/樓價)本月跌至 58.19%;亦因樓價下跌加上投資組合上升令物業(淨值)微跌至佔身家(淨資產) 20.55%。魔術師在廣大我城小業主中依然屬於異類,預期身家起跌受樓價的「紙上富貴」影響較輕。睇返最近報導,原來我城有64.7萬位「百萬帝幣富翁」(照計買1,000樓做高成數呼吸 plan 的中剷,資產淨值比較難係「富翁」),唔知其他「富翁」的資產分布係點呢?
最後,本月魔術師身家跟我城指數的 beta 值維持 0.30 不變,跟痕指關連性則輕微上升 0.05% 至 56.62%,反映痕指的影響力稍緩,尾帝追返少少落後;standard deviation of rate of return (month-on-month) 維持 3.08% 不變:
***
伸延閱讀:
信報 2025年6月20日
港成人平均身家470萬居第三
瑞士列全球榜首 未來看北美大中華
瑞銀最新的《2025年全球財富報告》指出,去年全球個人財富進一步增長,以美元計,增幅為4.6%,較2023年的4.2%上升0.4個百分點,增長主要由中歐及北美所帶動,而成年人的人均財富以瑞士最高,其次為美國,香港則位列第三,達601195元(美元.下同)(約470萬港元)。
去年環球財富增4.6%
報告同時預期,未來5年,全球成年人的平均財富將會繼續增長,主要動力來自北美及大中華地區。
瑞銀的全球財富報告主要集中於分析56個市場的數據,估計有關市場約佔全球財富的92%。
以人口規模加權平均計算,2024年中歐的個人財富按年增加12.01%,其次為北美,增長11.98%,北美去年財富增長強勁主要是美元走勢穩定及金融市場活躍所帶動,期內,中東及非洲增長4.23%,大中華區多3.42%,高於東南亞2.67%的升幅,西歐、大洋洲及拉丁美洲的財富則有所縮減,跌幅分別為1.48%、1.54%及4.28%。
百萬美元富翁人數多68萬
報告同時指出,去年新增的百萬富翁(以美元計)超過68萬,按年增長1.2%,預期未來大部分市場的百萬富翁數目會持續增長,至2029年,全球新增的百萬富翁料達534萬人。
去年百萬富翁數目以美國最多,有超過2383萬人,其次為中國,達632.7萬,台灣有接近76萬人,香港則佔64.7萬人,約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百萬富翁,而新加坡百萬富翁數目為33.1萬人。
人均財富方面,香港財富經通脹調整後,以當地貨幣計算的成年人口平均財富及中位數,去年分別增長1.5%及2.11%。平均財富增長往往反映較高財富階層的趨勢,而財富增長中位數通常反映中等財富階層的變化。
香港去年成年人的人均財富為601195元,位列第三,僅次於瑞士的687166元及美國的620654元。以財富中位數計,香港每名成年人的財富中位數為222015元,位列第四,僅次於盧森堡、澳洲及比利時。而金融資產佔香港個人總財富超過三分二,與美國、日本、瑞士及新加坡等情況相若。
信報 2025年7月1日
港貸款年化升11% 餘額超10萬億
5月熱錢湧入帶旺 港元活期飆19%
5月初有大量資金湧入港元市場,氣氛好轉並帶動本港存貸活動齊升,總貸款餘額升破10萬億元。金管局數據顯示,5月份港元存款增2793.15億元或3.4%,至8.46萬億元,活期存款大漲19.1%,至1.21萬億元,儲蓄存款亦增14.2%,至2.89萬億元。綜合而言,香港銀行存款總額在5月份升2.5%,達到18.53萬億元。
信貸活動亦好轉,5月份年度化貸款增長達11%,扭轉4月份跌1.9%的勢頭。今年首5個月計,年度化貸款增長3.4%,5月份貸款與墊款總額上揚0.9%,至10.05萬億元,在香港使用的貸款(包括貿易融資)以及香港境外使用的貸款,當月分別升0.9%及1.1%。
新批按揭266億 多5.3%
5月初的數個交易日內,近1300億元資金短時間內進入港元市場,令港元拆息(HIBOR)急速回落,實際按息亦被拖低,當月新批出的按揭貸款額較4月增5.3%,至266億元。一手按揭減少4.2%,至89億元;二手按揭多7.1%,至146億元;轉按增33.7%,至30億元。
5月份新申請按揭貸款個案較4月份多5%,至8187宗;新取用按揭貸款減少5.3%,至162億元,但宗數多9.4%,至3787宗。
與此同時,由於HIBOR回落,H按息更具吸引力,新批按揭之中,H按佔比由4月份的91.8%,上升至5月份的93.4%,P按佔比則由2.3%,下降至1.9%。
經絡按揭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息口顯著回落,大型發展商續以低價推盤,吸引首置客及投資客入市,推動整體入市氣氛,帶動5月份新批出按揭宗數及金額增至12個月新高,估計未來樓市交投將持續回穩,並可帶動住宅按揭數字逐步回升。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稱,新取用按揭宗數增加而金額下跌,主要基於細價樓印花稅優惠,推動細價物業交投佔比增多,預期未來新取用按揭量,將逐步反映回暖樓市情況而上升。
人幣存款少逾半成
她提到,5月底止H按實際息率低至1.89厘,為3年新低水平,H按與P按(P按現主要為3.5厘)的息差進一步擴大,H按優勢更加顯著,雖然近日受半年結及港滙觸及弱方兌換保證影響,HIBOR走勢反覆,但整體走勢仍是低企,令H按息仍低於封頂息,優勢延續下預計H按選用比例將繼續攀升。
人民幣活動方面,5月份人民幣存款跌5.4%,至9756億元(人民幣.下同),未償還人民幣存款證餘額降2.7%,至1137億元,離岸人民幣資金池規模下跌5%,至10893億元。跨境貿易結算的人民幣滙款總額,於5月份為11236億元,低於4月份的13621億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