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X檔案(九)

1. 阿媽我得咗喇

LinkedIn 中時常見到有些「西(方價值觀的)人」在搵到工時出 post 多謝阿爸阿媽、老師、mentor 的栽培與指導,尤其是職場新人好多時都係咁「感恩」。但魔術師又勢估唔到,LinkedIn 竟然會推呢短魔術師並唔此識的「的哥」俾魔術師睇 - 最頂癮就係呢位仁兄用英文多謝這位那位幫過他考到的士牌的朋友...咁嘅時勢走去考的士牌已經夠神奇,而且仲要滿口流利英文,似乎可以拉高的士車隊服務質素(當然你話的士司機也內捲都得嘅,話哂李加坡大都有博士生送外賣,見伸延閱讀)。

仲有就係,呢個 post 留言不少(魔術師懶得 capture),唔少「朋友」話傷巷的士牌唔易考,proud of you 之類...究竟呢個係咪的士車隊植入式廣告嚟㗎?

2. 中出外員店

左讀「店員外出中」,右讀「中出外員店」,唔能夠唔影低佢‌(@萬宜大慶)!

3. 芻堯之見

Nicky Sir(見《第三方手錶維修保養初體驗》)早前於在 FB 講錶展,最後戴頭盔話只是自己只是「芻堯之見」(即愚見、淺見,自謙之詞):

嘩,好耐未試過 FB 帖文用字文雅到要魔術師去查解釋。Nicky Sir 上海大學畢業,「正宗」中文程度果然高過魔術師呢啲「傷巷仔」一截!

***

伸延閱讀:

第三方手錶維修保養初體驗

信報 2025年7月2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清北牛津學霸送外賣

內地經濟放緩,青年失業問題日益受關注,不少人慨嘆現在就算擁有大學學歷,日後恐怕也要送外賣或者駕網約車。例如一位來自福建的學霸丁遠昭,當年高考逾700分,擁有清華、北大、牛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學位,現在卻也陷入失業,只能在獅城做外賣騎手。故他勤勉年輕學生放平心態,因為成績好與壞,大家日後的工作都差不太多。事實上,丁遠昭的遭遇背後至少存在三大因素,分別涉及學術道路、經濟形勢及年齡歧視問題。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內地5月份青年失業率為14.9%,較去年同期進一步提升0.7個百分點,反映青年失業問題日益嚴峻。更甚者,不少人認為當局的失業率數字仍有低估。例如內地第二大招聘平台「智聯招聘」早前發布數據,全國高校2024年畢業生就業率僅55.5%,意味接近45%畢業生尚未搵到工。鑑於2024年和2025年內地分別有1179萬和1222萬高校學生畢業,持續創新高,所帶來的就業壓力將會愈來愈大。

這邊廂大學畢業生搵工難,那邊廂內地6月進入高考季,今年有1335萬人參加高考。很多考生心裏頗為忐忑,一方面要努力考高分,同時又擔心即使考入大學,日後出路也難樂觀,可說承受雙重壓力。

在此背景下,一位名為丁遠昭的學霸在其微信公眾號「丁遠昭愛留學」發布短片,自稱擁有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等四大名校學位,可是現在也失業,只能在新加坡做外賣騎手。所以他勤勉高考考生放平心態,「高考成績好壞並非決定一切,考得不好不必悲觀,考得好也不代表未來工作差異很大。」丁遠昭又強調,送外賣是不錯的工作:「服務社會、養活自己、付出汗水、獲得回報!」

該短片發布後引起熱議,首先不少人質疑丁遠昭有否「吹水」,但他曬出畢業證書,似乎貨真價實。資料顯示,現年39歲的丁遠昭於1985年生於福建,2004年高考斬獲逾700分,獲清華化學系取錄。他後來分別在北大、牛津取得能源與資源工程碩士、生物多樣性碩士學位,又在南洋理工獲得生物學博士學位,自2021年起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

博士後研究員學術路斷

然而,丁遠昭的研究員合約於去年3月完結後未獲續約,他開始尋找其他職位,卻屢屢碰壁,投出的簡歷多數未獲回音。最後他決定「馬死落地行」,在新加坡做起外賣員,每日工作11至12小時,平均賺到50至100坡元(約308至616港元),周日收入更可達254坡元(約1565港元)。按此計算,假設丁遠昭每月休假4天,他送外賣每月賺取約1.6萬港元。同時,丁遠昭在微信經營公眾號,向內地網民介紹留學資訊,並接受廣告合作,相信也帶來一定額外收入來源。

無論如何,丁遠昭超高學歷送外賣難免備受關注,令不少網民對讀書無用論再次展開激辯。事實上,其個案背後至少存在三大因素。首先關乎學術道路從來都是獨木橋,尤其是丁遠昭專攻化學及生物領域,在教學和研究以外的擇業空間有限;但想覓得一份穩定的學術職位,不論在國內或海外皆不容易。

舉例說,丁遠昭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做了3年博士後研究員,通常必須取得具體研究成果,例如在主要期刊發表論文,方有機會「轉正」獲得長期職位,否則便將面臨「非升即走」。觀乎其在約滿後黯然離開,似乎顯示他未能實現研究突破。同時,鑑於他已39歲,難再被視為青年學者,在其他院校找到博士後崗位的機會也愈來愈低。換言之,丁遠昭的學術生涯可能已到盡頭。他自小發奮讀書,一路過關斬將,不但成為學霸,還考獲四大名校學位,數十年來的努力恐將付諸流水,這正突顯學術道路的殘酷之處。

第二個因素固然與經濟形勢有關,畢竟丁遠昭手執四大名校「沙紙」,即使撇除專業領域,亦絕對是一個聰穎的人才。在以往內地經濟熾熱時期,大小企業求才若渴,不少僱主都樂於聘請這類名校尖子,頂多從頭開始培訓。但現今內地經濟放緩,來自商業、IT等熱門學科的畢業生也不容易在商界搵到工,更何況是冷門範疇。

「35歲魔咒」難打破

最後一個因素涉及年齡歧視,事關內地存在所謂「35歲魔咒」講法,意即愈來愈多企業拒絕聘用35歲以上人士。這些僱主認為,年輕人精力充沛,又無家累,有條件「996」加班賣命,況且他們初出茅廬工資較低,故此十分抵用。相反,35歲以上打工仔體能逐漸下降,學習新事物亦較慢,加上他們往往需要照顧家庭,兼且薪資叫價較高,性價比顯然相對低。在此情況下,現年39歲丁遠昭若想在內地職場找到一份穩定工作,機會難免更加渺茫。

不過話說回來,丁遠昭的個案其實不一定證明讀書無用。最起碼,他現時在新加坡送外賣,收入比起在內地從事同類工作高出幾倍,背後緣於其當初能赴獅城留學。再者,丁遠昭經營微信公眾號作為副業,這亦建基於他的知識水平及個人經歷。特別是在上述視頻爆紅後,丁遠昭已踏進網紅門檻,有條件把KOL事業進一步發揚光大。

講到底,讀書絕非無用,但在現今AI時代,單單擁有名校「沙紙」已非踏上青雲路之保證。尤其在內地最新經濟形勢下,年輕人須更靈活地汲取及運用知識,盡量開拓及把握機會,才可望在每年逾千萬畢業生大軍中,殺出一條生路。

14 則留言:

  1. 讀呢類冇一技之長嘅大學學科,除左做教授就係做老師。如果唔係,競爭力同冇讀過大學一樣。好似魔兄大學讀物理,可以變成IT專業,實在難得。

    回覆刪除
    回覆
    1. //好似魔兄大學讀物理,可以變成IT專業,實在難得。

      謝謝讚賞。當時都好興副修 Computer Science 的。

      //讀呢類冇一技之長嘅大學學科,除左做教授就係做老師。

      如果飲都走去讀專業科目,咁大學就會淪為職業訓練所了。不過以我城的規模來說,我認為三間研究型大學已經足夠,其餘保持返好似以前理工、城市理工得以職業向(High Dip)的學府會較佳。

      刪除
    2. 要抬下槓,大部分人付出大量時間金錢考公開試同讀大學,其實都係為左將來好揾工,最好成為專業人士。

      刪除
    3. Then? 大學學位普及化,大量唔夠班的大學畢業生走出來,其實也不是「搵到好工」,而係攬炒,供求關係令工資降低。精英教育不妨礙同學們「搵份好工」的夢想,「只係」唔需要滿足「人人都可以成為專業人士」的要求即可。

      刪除
    4. //大部分人付出大量時間金錢考公開試同讀大學,其實都係為左將來好揾工,最好成為專業人士。
      //精英教育不妨礙同學們「搵份好工」的夢想,「只係」唔需要滿足「人人都可以成為專業人士」的要求即可

      我又擡杠再擡杠。裝修水電都係「專業人士」,但一個general degree就一定唔係;從社會一般定義來講,職業教育原只是篩啲讀書唔成既去學一技之長,但現實是因爲「讀書唔成」的門檻越來越高,個個都入到大學,反而令社會越來越需要呢類「非精英專業人士」。講真我到現在都不排除考返個水電牌,反正A牌B牌對我來講都係讀下就可以過之事。

      大部分人都想「搵份好工」,問題係社會(起碼香港是)除了高薪厚職外,更要「虛榮的光環」--你扎鐵即使揾得多過個醫生仔依然係滿脚牛屎的老粗。實不相瞞,我一直認爲我死鬼老豆最終會將我無讀醫作爲佢小小既遺憾。

      刪除
    5. /讀呢類冇一技之長嘅大學學科,除左做教授就係做老師。
      //如果飲都走去讀專業科目,咁大學就會淪為職業訓練所了

      基礎學科如數學、物理、哲學點都要有人研究,否則知識難以有新突破,讀上去一般都預左教書或研究。但就算唔讀上去呢類學科都可訓練到邏輯思維,好過唔少科。

      //大部分人付出大量時間金錢考公開試同讀大學,其實都係為左將來好揾工,最好成為專業人士。
      //大學學位普及化,大量唔夠班的大學畢業生走出來

      大學學位普及化後,如果以為讀完大學就能揾份好工就未免就太天真了。教了十幾二十年書,見班大學生水準不停下降又下降,莫講話揾份好工,可以正常生活下去已經算好了。

      //更要「虛榮的光環」--你扎鐵即使揾得多過個醫生仔依然係滿脚牛屎的老粗。

      文職、高學歷虛榮我都有,但我向來唔會睇低藍領,扎鐵水電撘棚絕對係專業,比起某些讀教育、商科的強得多。AI世代,藍領最難被AI取代。

      刪除
    6. //大部分人都想「搵份好工」,問題係社會(起碼香港是)除了高薪厚職外,更要「虛榮的光環」

      呢啲叫「社會地位」,白領「高尚」啲呀嘛。

      //就算唔讀上去呢類學科都可訓練到邏輯思維,好過唔少科。

      係。我在舊 blog 都寫過,我畢業後第一份工,請我嗰位F先生,本來就請咗同屆中大物理系一位同學,見到我又係同班畢業,唔使點 in 就請埋我。佢話:「你哋識㗎嘛!」可見當年「中大物理系」個品牌都有返咁上下(後人唔珍惜要變暴大,那是後話)。

      當時份工係做電子工程師。

      刪除
    7. //讀呢類冇一技之長嘅大學學科//
      //獲清華化學系取錄。他後來分別在北大、牛津取得能源與資源工程碩士、生物多樣性碩士學位,又在南洋理工獲得生物學博士學位//

      咁叫無一技之長, 會唔會有點那個
      佢有兩個"能源與資源工程碩士", 叫得工程應該就係偏應用科學
      唔係由內到外都係理論佬

      北大牛津呢D名校, 除佐讀書, 仲有就係識人,
      應該一堆師兄弟姐妹入晒去各研究院做晒高層, 用人脈介紹工作唔會
      如果咁都無人請, 我更傾向估佢待人接物阻礙佐佢搵工, 純個例
      又, 佢咁讀書法, 都應該唔駛愁搵食, 更純個例

      刪除
    8. //咁叫無一技之長, 會唔會有點那個

      可能「一技之長」係「一出嚟就大把人請」的科目 XD

      //應該一堆師兄弟姐妹入晒去各研究院做晒高層, 用人脈介紹工作

      一來當事人可能係書蟲,對埋堆打關係無興趣;另外,就算校友會有人脈,你都要「有貢獻」等價交換,否則人人都有校友,點解一定要幫你?

      刪除
  2. //大部分人付出大量時間金錢考公開試同讀大學,其實都係為左將來好揾工
    搵食艱難,要番張沙紙傍身做敲門磚的確係好多人咁諗,但讀大學或者持續進修本來嘅目的唔應該係只係為搵食。

    //阿媽我得咗喇
    考個牌都咁大感動,怪不得要成日提住念茲在茲中小學畢業第一次。

    WILL

    回覆刪除
    回覆
    1. //考個牌都咁大感動,怪不得要成日提住念茲在茲中小學畢業第一次。

      十號咁難得,所以要帶仔女去睇風。

      刪除
    2. //要帶仔女去睇風。
      生仔要考牌系列

      WILL

      刪除
    3. //生仔要考牌

      容靚靚最有資格講發牌制度 XD

      刪除
  3. //自2021年起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然而,丁遠昭的研究員合約於去年3月完結後未獲續約

    咁快就唔續約,似乎喺呢位同學唔喺好得。就算之前咩名校如果冇論文就冇咩用。三年咁短時間應該出唔到,唔續約代表佢個教授覺得佢真喺唔得所以快啲斬纜,通常博後喺五六年左右,有少少進展老板通常都唔會咁絕情。

    //獲清華化學系取錄。他後來分別在北大、牛津取得能源與資源工程碩士、生物多樣性碩士學位,又在南洋理工獲得生物學博士學位
    唔知呢位同學嘅博後喺咩,但喺啲學位s似乎幾雜吓,唔喺太專,而且有啲一兩年嘅碩士好水,就算牛劍都喺一樣。

    //最後一個因素涉及年齡歧視,事關內地存在所謂「35歲魔咒」講法
    呢樣真,親身體驗,其實其他地方都會有啲啲,但喺祖國最誇張,試過但喺完全冇機會。

    //尤其是丁遠昭專攻化學及生物領域,在教學和研究以外的擇業空間有限;
    其實都有好多其他選擇,就算唔想去科技企業,都可以試例如scientific writing,patent officer, 期刊編輯,政府有關理科嘅部門,甚至顧問公司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