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新聞雜評(四百七十二)

西貢區議員莊雅婷宣布退出選美 直認參選影響區議會觀感 麥美娟:歡迎決定 有線新聞 2025年06月25日

【有線新聞】民建聯西貢區議員莊雅婷宣布退選香港小姐,她承認參選影響市民對區議會觀感。民青局局長麥美娟歡迎決定,認為區議員必須札實在地區工作。

參選香港小姐的消息曝光後一日,莊雅婷在社交平台宣布退選。她指參選初衷是想借助港姐平台讓市民尤其青年認識區議會的工作,吸引更多人建設社區,形容是大膽嘗試,但發現並非所有人都接受,社會接受程度亦與設想有差距,對區議會觀感造成影響,最終決定不繼續參選,根據社會認知,保護區議會形象,她又強調在區議會工作服務街坊、貢獻社會是她唯一優先事項。

身兼西貢區議會主席的當區民政事務專員在她公布前接獲通知,民青局局長麥美娟表示歡迎。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每一個區議員無論作甚麼選擇、參與任何活動或競賽項,始終將服務市民放在第一是我們樂見的,透過不同活動或舉辦不同項目,希望擴大社區接觸面,但始終原則就是工作必須確保符合《履職監察指引》,每一個工作都要扎扎實實,令市民有幸福感和獲得感。」

24歲的莊雅婷是青年民建聯副主席,前年年底獲委任為西貢區議員,民建聯指區議員是嚴肅的工作,要求莊雅婷履職盡責,不可辜負政府及市民期望。

1. 她指參選初衷是想借助港姐平台讓市民尤其青年認識區議會的工作,吸引更多人建設社區,形容是大膽嘗試,但發現並非所有人都接受,社會接受程度亦與設想有差距,對區議會觀感造成影響,最終決定不繼續參選...

真係嘥哂。雖然唔明「港姐平台如何可以讓市民尤其青年認識區議會的工作」,但難得蛇齋黨出到位小花,係都要包到咁密實,派啲福利俾妄民都唔肯,老屹屹的保守派又點爭取到毒男的支持?睇吓人哋法子當年幾受歡迎?一出到嚟就自動「由治及興」,唔使 popo 做嘢。

2. 民建聯指區議員是嚴肅的工作,要求莊雅婷履職盡責,不可辜負政府及市民期望。

以一眾蛇齋黨區蟻員的過往表現,嚴唔嚴肅對待真係好睇個人,不可一概而論。不過以莊婷婷被委任成為區蟻員來計,學販民話齋「未得民意授權」,又真係先要「不可辜負正苦的期望」先得...但如果選美贏咗呢個智慧與美貌並重的「選舉」出嚟做國際親善大使揚威國際,蛇齋黨一樣可以臉上貼金㗎!

西貢區議員莊雅婷退出選美 據悉由議員助理陪同面試 麥美娟:嚴格把關公帑使用 有線新聞 2025年06月28日

【有線新聞】西貢區議員莊雅婷日前退選香港小姐,據報她由議員助理陪同出席面試,物資亦留有辦事處聯絡電話。被問到做法有否違反區議員履職監察指引,民青局局長麥美娟指必定嚴格把關。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他們可以利用實報實銷津貼、開設辦事處、支付辦事處開支,包括可能交電費、電話費或聘請助理,這個開支是當他們繳交費用後他們才會申領。在民政署而言,這些全部都是公帑,所以我們會很嚴格確保公帑使用上,每名區議員申領區議員辦事處津貼都是純粹用於執行區議會職務上。」

因應簡樸房條例草案出爐,麥美娟說將會修改床位寓所條例下的發牌條件,確保床位寓所跟簡樸房消防及樓宇安全標準一致。

3.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我們會很嚴格確保公帑使用上,每名區議員申領區議員辦事處津貼都是純粹用於執行區議會職務上。」

帶埋蟻員助理去選美兼派片,又似乎真係「濫用」咗公帑。唔知呢個是否才是婷婷退選的真正原因?

馮睎乾十三維度

「小花」退選港姐的理由

以「成個人都大陸晒」嶄露頭角的民建聯「小花」莊雅婷,近日可謂成了風頭躉。她忽然參選港姐,再閃電宣布退選,一兩下花招就令全城圍觀,更惹來台媒關注,稱她「北大美女學霸」。無論政治前途如何,莊雅婷已經贏盡名氣。

在莊雅婷發表的退選宣言中,她稱「事情對區議會的觀感產生了一定影響」,所以她決定「根據社會的認知,保護區議會的形象,守護初心、遵從內心」,不會繼續參選港姐。

這個退選理由令我笑了。

今天「區議會」有什麼形象,大家心裏有數。事實上,由莊雅婷獲委任為「區議員」的那一天開始,社會對區議會的觀感就已經直插歷史谷底,誰還會認真看待這類「議員」?

在莊雅婷13歲那年,立法會通過《201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未來的區議會將取消所有委任議席。2019年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創下歷史新高,達71.23%,非建制派獲得壓倒性勝利,得388席,而包括莊雅婷那個政黨民建聯的建制派,則輸剩59席。這才是社會對區議會觀感最好的時候,理由很簡單:有民意基礎。

若非中共輸打贏要,在2023年大改選舉規則,將直選議席由452個砍至88個,並新增179席委任議席,及176個由政府委任的地區委員會成員互選的議席,那麼,莊雅婷根本就連當所謂區議員的資格也沒有。

直到今天,香港市民仍不知道莊雅婷是憑什麼獲李家超委任的,她的家庭背景亦諱莫如深。根據公開資料,大眾只知道她自幼在香港的國際學校就讀,2018年完成國際文憑課程(IB)後,同時得到倫敦某名牌大學和北京大學錄取,最終她「棄暗投明」,懷着愛国精神入讀北大政府管理學院,兼讀光華管理學院商學位。

在北京讀書三年後,莊特地休學一年返港,加入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的助選團隊,並任職議員助理。其間她做了很多「義工」,例如到疫苗接種站幫手,又響應何君堯的號召,跑到護老院服務。這一年休學,相信是經過精心計算,旨在洗CV,為從政鋪路。

相比起參選港姐,莊雅婷這種「上位」過程,不是「對區議會的觀感」產生更大的影響嗎?

這朶「小花」由唸北大——她挑選的政府管理學院,畢業生主要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政機關做公務員,正是建立人脈的一流踏腳石——在政壇上位,到現在終於成名,每一步都似乎很有計劃,難怪連湯家驊都忍不住在臉書發帖,指莊雅婷可能「有高人指點」了:

「無論如何,在今天特區只重外型不重內涵的政治環境下,參選過港姐再選區選,甚至立法會選舉也肯定有很大幫助。莊議員此舉莫非有高人指點?」

值得留意的是,湯家驊明言今日特區政界「不重內涵」,雖切合事實,卻有「軟對抗」的嫌疑。至於所謂「只重外型」,恕我難以苟同。當然,審美標準畢竟人人不同,在湯大狀眼中,也許李家超和鄧炳強都很俊,而葉劉和麥美娟「嗰個女仔」都別具韻味吧。

4. 2019年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創下歷史新高,達71.23%,非建制派獲得壓倒性勝利,得388席,而包括莊雅婷那個政黨民建聯的建制派,則輸剩59席。這才是社會對區議會觀感最好的時候,理由很簡單:有民意基礎。

當年衰蟻會「單議席單票制」選舉的確就係彰顯到「一人一票民意授權」的基本模式,即係逐個小區鬥人多。黃人的確係可以繼續以此作為「每個小區都有民意基礎」,繼續J呢個由選舉制度帶來的「快感」。咁樣嘅講法不是假新聞,反駁隊要反駁需要從選舉制度上入手。

5. 最終她「棄暗投明」,懷着愛国精神入讀北大政府管理學院,兼讀光華管理學院商學位。...湯家驊明言今日特區政界「不重內涵」,雖切合事實,卻有「軟對抗」的嫌疑。

呢一點就係魔術師不大同意膠官們對「軟對抗」有各種不同定義(見《一年容易又七一(2025)》)的原因,照計有心都可以歸納到各種「軟對抗」的形式出來(甚至乎食肆在單據出印「加油」字句也算?)。舉個例子,前句馮翁呢類用字並不涉及假新聞,亦好難話佢誤導,但「挑撥情緒」的作用就一定有;後句湯渣的說法是否屬於「軟對抗」,不是馮翁說了算,魔術師對馮翁的說法就有保留,馮翁可能也算是「誤導式軟對抗」了。何況馮翁整篇帖文都充滿「陰謀論」色彩呢!

***

軟對抗|狄志遠指要平衡文藝創作諷刺時弊功能 何君堯倡改殖民色彩地名作文化輸出 有線新聞 2025年06月26日

【有線新聞】立法會討論文化政策,對於近日有官員提醒文化界要留意軟對抗,有議員認為要平衡文藝創作的諷刺時弊功能 ,當局又澄清無意將紅館改為粵劇場地。

立法會討論更新文化政策無約束力議員議案,有議員關注業界的創作空間。狄志遠:「有官員提醒文化界要留意軟對抗,當然我們不希望看見有人刻意挑撥離間造謠生事,許冠傑、Beyond等音樂人的作品成為經典,正因為其反映了社會問題與個人感受,具有真情實感,因此我們需要在軟對抗與諷刺時弊之間拿捏得準確。」謝偉俊:「用行政手段處理軟對抗很多時是誰判斷、誰執法、誰作主、誰講了算,令整個文化空間和藝術空間完完全全步步為營,不敢去創作,動輒得咎。」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早前受訪說要仔細審批藝文資助提防軟對抗,她在會上未有再回應軟對抗問題。

有議員提出香港要做好文化輸出,應該檢討具殖民色彩的地名,令市民和遊客了解其中的黑暗歷史。何君堯:「皇后大道中是否可以改叫『Wong Hau Street』、『Wong Hau Road』 不用『Queen’s』,我們慢慢去想,維多利亞公園可否改作不叫維多利亞公園,多維利公園,調一調吧。」

文體旅局早前公布調整紅館定位,局方澄清不是要改做粵劇場所。葉劉淑儀:「其實紅館是不可以做粵劇,你想一想粵劇的來源是甚麼,是戲棚做的、民間做的神功戲。」羅淑佩:「部分傳媒報道我們會用紅館作為粵劇的演出埸地似乎是有一些誤解,實情是我們會在場地夥伴政策引入微調亦引入修改,會騰出更多合適的場地做粵劇演出。」

就有議員提出擴闊戲院用途作現場表演使用,局方指已聯絡有關部門和商會作進一步探討。

6. 何君堯:「皇后大道中是否可以改叫『Wong Hau Street』、『Wong Hau Road』 不用『Queen’s』,我們慢慢去想,維多利亞公園可否改作不叫維多利亞公園,多維利公園,調一調吧。」

垃圾會兩大忠字舞王就係唔揪得同埋墥棍搖。其中唔揪得之所以大跳忠字舞其來有自,唔為自己都為咗攻亂會,做得咁嘅位自然要有所「承擔」,明白嘅。但呢條墥棍搖呢,平日有營養嘅嘢就唔見佢做,一開口就係啲擦 Grandpa 鞋嘅無謂嘢(殂民地特色地名、街名要不要改名,回歸時早已討論過)。要唔好俾班黃人咁多話題去軟對抗,點解唔先行「源頭減廢」呢?

***

足本片段|羅淑佩於演藝學院校慶晚宴獻唱《昭君出塞》 有線新聞 2025年06月28日

【有線新聞】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在演藝學院校慶晚宴獻唱粵曲。

羅淑佩擔任演藝學院40周年校慶晚宴特別表演嘉賓,在樂團伴奏下,演唱粵曲《昭君出塞》,全長6分多鐘。她稱這首粵曲是向戲曲學院院長劉國瑛學習,期間感受到學院有規模和系統地傳授中國戲曲知識,同學亦很用功,她很開心見到粵劇承傳。

7. 羅淑佩擔任演藝學院40周年校慶晚宴特別表演嘉賓,在樂團伴奏下,演唱粵曲《昭君出塞》,全長6分多鐘。

追星焗腸係現時最得民心的膠官,真係周身刀張張利,比上任雪榚雄好得太多。比卡超今次換人換得明智!

***

伸延閱讀:

一年容易又七一(2025)

信報 2025年6月25日

最年輕區議員 24歲莊雅婷選港姐

民青局強調須遵履職制度 民建聯尊重決定

今屆最年輕區議員、現年24歲的民建聯成員莊雅婷,昨參加《2025香港小姐競選》首輪面試,她在面試後會見傳媒,被問及參選港姐是否與區議員工作有衝突時,稱兩者是「一加一大於二」,但未有回應所屬民建聯是否知悉她參選港姐。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昨回應時強調,每位區議員必須按履職監察制度要求履行職務,對區議員不能出席會議有明確請假規定。民建聯則稱,尊重個別成員的不同選擇,相信其可把時間分配好。

9月清華讀博 另任職分析員

莊雅婷是西貢區委任區議員,前年底以23歲之齡獲得政府委任。她昨在社交平台發文解釋,接下來希望嘗試「新的方式方法」、「搭建新的平台」,更全面地分享工作成果,繼續做好區議員及青年工作,服務社區。她亦說,不知會否成功,但認為「後生仔」要敢試敢創新。

昨日在將軍澳電視廣播城參加面試前,莊雅婷向現場記者介紹自己為「Angel」,並由助理向在現場等候的記者派發飲品,而裝飲品的保溫箱上貼有「莊雅婷議員辦事處」聯絡電話。本報記者向莊雅婷查詢有關做法會否和區議員的公職身份有牴觸,惟截稿前未獲回覆。

莊雅婷不但肩負區議員的工作,根據區議會的利益申報,她更任職招商局能源運輸(香港)有限公司的受薪工作,報稱具有「分析員」職稱。此外,她曾接受傳媒訪問指出,已獲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課程取錄,該課程為4年全日制,預料9月起入學。

麥美娟昨出席活動後回應事件,表示從新聞報道留意到有西貢區議員參加香港小姐選舉,指每名區議員,不論職業、背景或界別,都要遵守《區議員履職監察制度指引》各項要求,「無論大家(區議員)是在運動上參加競賽,或在學業上進修,或如這位區議員般參加選美活動,做什麼都要確保必須按履職監察制度的所有要求和會議常規所有規定去履行區議員職務。」

麥美娟:缺席會議須批准

過往曾有立法會議員參與的娛樂活動被叫停【見另稿】,對於參選港姐是否適當繼續做區議員,麥美娟說,要視乎其參選結果,重申區議員參加什麼活動或工作,在整個選美過程或有結果後,都必須履行區議員職務,又提到當局會確保每位區議員都盡責履職。至於如因選美活動而缺席區議會會議是否屬於豁免出席區議會會議理由,麥美娟指出,如區議員不能出席會議,事前須獲區議會主席同意或批准,原因包括是否和執行區議會職務有關、代表區議會參與會議;特別原因則有身體健康問題、家有白事等。

莊雅婷去年底曾接受本報專訪,回應其甜美外表受大眾留意時,稱「如果外貌幫到自己工作,我覺得係好事嚟」,又透露今年目標是做好網上宣傳。莊雅婷近日出席《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論壇座談會時,分享自己考入北京大學後被中學老師嘲諷「大陸晒」。她早前亦獲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讚揚她放棄到英國名牌大學升學,到北大讀書是「棄暗投明」。



信報 2025年6月25日

區議員「打多份工」情況普遍

莊雅婷月前剛獲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取錄,將攻讀全日制博士學位課程。除了區議員職務和讀博,根據莊在區議會個人利益登記冊,截至去年9月的申報,她尚於招商局能源運輸(香港)有限公司擔任分析員一職。該名最年輕區議員可謂「百足咁多爪」。

事實上,區議員擁有多份受薪工作的情況相當普遍。以莊雅婷隸屬的西貢區議會為例,有近半人除了議員職務外,亦打多至少「一份工」,有人更身兼多職。例如同屬委任區議員的李嘉欣,申報職業包括註冊中醫師、法律機構的醫療顧問,以及在建築公司人力資源部門任職。另一委任議員、退休校長邱少雄,他申報為教育大學客座講師、學校協作及體驗事務處顧問,以及深圳蔚來教育有限公司顧問。

陳仲尼21兼職 立會最多

至於將軍澳北的新民黨陳志豪,除申報為房地產開發及管理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高級經理,也是5間有關政策諮詢及研究、公關及傳訊業務的公司董事。

立法會議員則有過之而無不及。本報去年底統計,89位議員平均每人身兼2.7個受薪職位,有20人更兼任4職或以上。當時的「兼職王」民建聯陳仲尼共申報30個受薪董事或職位,截至最近更新紀錄,已減至21個,但仍高於當時排名次席、申報18個兼職的經民聯林健鋒。原本排名第三的民建聯黃俊碩,更新後的兼職數目已減至9個。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則有11個受薪職位。

信報 2025年6月26日

余錦賢 香港脈搏

莊雅婷想選又唔選 小花一沉建制百踩

民建聯小花、24歲的區議員莊雅婷日前參選港姐,並在首輪面試時被「野生捕獲」,登上各大傳媒新聞版面。事件在政圈引爆議論,有圈中人稱其矚目程度遠勝以色列和伊朗開戰,只不過批評聲音遠多於祝福,甚至許多建制派同僚,乃至民建聯黨友都質疑她「撈過界」,未有專注區議員職責,拖累建制派聲譽。

政圈盛傳,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當日得知事件後震怒,皆因莊雅婷肩負「最年輕區議員」的生招牌,又是建制大黨力捧的新星,參選港姐事前卻全無報備,令當局乃至整個建制陣營面對傳媒追訪時毫無準備、極為尷尬。儘管翌日莊雅婷發千字文宣布退選,惟有建制中人對筆者表示,雖然退選能夠止蝕,但事件對民建聯、建制派,乃至區議會制度的形象已造成傷害,「大家只能夠割席,冇可能幫佢護航。」

事實上,莊雅婷並非「民記」地區工作紅褲子出身,雖然她在疫情期間曾加入劉國勳助選團隊,又參與過建制派的社區抗疫工作,但比起長期在地區仆心仆命的民建聯前輩,她只是初出茅廬的新丁。未料2023年區議會換屆時,莊雅婷卻出人意料之外,以民建聯成員身份空降西貢區,獲委任為區議員。不少地區人士都對民記把一個剛畢業的小女生捧上區議員席位感到震驚,四出打探這個「出道即高峰」的小妮子是何許人也,甚至對她的背景傳出不少流言,指她是政界隱藏大佬的二代子女,或赴京留學時有「奇遇」等,但各種說法,都無從證實。

改制後的區議會,重推委任制區議員,本就引起坊間對其代表性的疑問。有地區人士更對筆者直言,不少獲委任人士都是專業人士、商人或校長等,投入地區工作的時間相對有限,且由於未經選舉洗禮,令居民亦較傾向於接觸直選議員;如今莊雅婷事件更讓外界多一個理由質疑,委任區議員是否有盡心盡責,達到完善地區治理後的新要求。有網民則嘲笑她沒有機會參加區議會直選,但卻改為參選港姐,真乃「熱愛選舉」。

值得留意的是,莊雅婷此前不但是民建聯新星,同時也獲得官府乃至整個建制陣營力撐,例如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就曾在一個活動上大讚她放棄到英國升學,轉為入讀北京大學是「棄暗投明」。就在選港姐事件前不久,莊雅婷也出席《港區國安法》實施5周年論壇擔任嘉賓,與一眾港府高官和京官同場。有立法會議員直言,莊雅婷不只代表她個人和民建聯,某程度上亦代表整個建制派和新制區議會的形象,但如今整個陣營或多或少被拖累,「都可能黨內地區上嘅競爭對手會開心嘅」。

有建制中人直言,曾選美或演藝界出身而轉跑道從政,中外比比皆是,從美國前總統列根,到新民黨區議員劉聖雪等皆是例子,本身並無問題,但從政同時參與無關的演藝活動,似乎和社會對政治人物的期望有牴觸,「就算議員搞『立會好聲音』娛賓都唔得,純粹是常識。」當然也有例外,譬如中華總商會永遠名譽會長蔡冠深的千金蔡頌思,就在任雲南省政協期間多次參加選美,去年更參選環球小姐入圍。惟建制中人說,省級政協始終與區議員不同,「講到底,都係公眾接受程度問題,始終建制派支持者都係偏保守。」

莊雅婷退選後,舉辦香港小姐多年的TVB回應事件時稱,尊重參選人決定;但亦強調香港小姐是代表香港的品牌,以及許多在香港成長少女的兒時夢想。有政圈口痕友說,莊雅婷一度參選港姐,令傳媒政情版都破天荒變成娛樂版,TVB大收宣傳之效,可能是今次風波的最大贏家。

1 則留言:

  1. 好多區議員本身都有正職,以前現在都係咁,人之常情,大家都明議員冇得做過世。今次針對唔俾人參選港姐,又有點兒那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