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日 星期日

二手飯功課考

日前人言報有這樣的一篇「功課」,是畢老林引述彼得林治的「二手飯」。魔術師覺得有趣,也就研究研究是否當真係「有錢大家搵」。
信報 2020年1月7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Peter Lynch引路尋寶 按圖索驥財息兼收
1月6日,周一。數史上投資天王,彼得.林治(Peter Lynch)在十大中必佔一席。這位富達麥哲倫基金(Fidelity Magellan Fund)前舵手,憑藉1977至1990年創下年均回報29%的驕人戰績飲譽投資界,雖已退隱三十年,惟桐油埕裝的終究是桐油,大師偶爾也會開開金口,為投資大眾指點迷津。
聖誕前,林治接受了美國金融周刊《巴隆氏》(Barron's)專訪,難得不光談「心法」,實牙實齒推介股市中某個板塊。讀者不妨猜猜,大師看中什麼類型的股份?
我想,除非讀過原文或節錄,否則要一猜即中有點難度,皆因這個板塊被遺棄多年,美股十年牛市跟它沾不上半點關係……貼士畀足,想到了吧?對,正是能源。
物極必反
老畢今天要做兩件事,先交代林治垂青油氣股的理據,然後跟大家分享一個在下認為可攻可守的投資意念,有幸判斷正確,不難財息兼收。林治接受《巴隆氏》訪問時,中東緊張局勢尚未因美國與伊朗關係惡化而升級,看好油股跟地緣政治無關。
林治建議押注油股,說穿了就是相信物極必反,賭的乃市場於適當時候必還能源板塊一個公道。大家自然會問,什麼時候才算「適當」?
油價去年漲近三成,升幅尤勝黃金,但金礦股跑贏金價,油股卻跟不上油價,何解?大師不愧為大師,廢話唔講,三言兩語便道出關鍵:再生能源也許是未來亮點,惟所有人現在就認定二十年後、五年後甚至明年,世界已不必再使用石油。私募基金爭相撤資、銀行落雨收傘,透過IPO集資也不成。
簡而言之,投資者對這個板塊完全失去興趣,連二十年後的壞消息都已反映於股價之中,一旦市場察覺情況沒想像般惡劣,敗部復活非同小可。
關於這點,老畢認為不妨這樣看。林治金盆洗手三十載,近年更甚少於公眾場合露面,遑論公開推介單一板塊。
這就好比《倚天屠龍記》裏的張三豐,任誰都知道他武功蓋世,但真正見過大宗師出手的人早已入土,即使跟趙敏手下的阿大、阿二、阿三講手鬥劍,也是由徒孫張無忌代勞。
許勝不許敗
林治叫買石油股,就像張真人親自落場與眾高手格鬥,於殷天正、楊逍等大行家面前一顯太極拳劍真髓。以張三豐百年聲譽,一旦參與實戰,形勢上必然許勝不許敗。
從這個角度思考,Peter Lynch就是張真人,若非有十足把握,焉會貿然押上一世英名?沿此路進,投資能源板塊的適當時候就是現在。大師並沒有畀冧巴,可是他特別看好小型石油和天然氣股,並相信能源服務股未來一年將大翻身。
林治提供的是一個意念,如何演繹大可自行決定。人有高矮肥瘦,太極拳架式也沒必要一成不變。投資道理相通,最緊要自己舒服。在美國與沙地阿拉伯爆發油戰那些年,在下不知死活,重倉頁岩油開採及生產商(E&P),狠狠摔了一跤。
林治推介的小型能源企業,並非老畢想向讀者介紹的那類油股。理由很簡單,睇啱油價方向,主打上游的油企最受惠,市值細小者股價甚至會喪升。然而,萬一看錯,重注E&P何止損手爛腳,簡直就像張無忌廢了阿三雙臂般撕心裂肺。所謂見過鬼怕黑,睇好歸睇好,押注油股仍得攻守兼備。在香港,能源板塊說的主要是三桶油,且沒有ETF這種分散投資的天然選擇。學太極要上武當,買油股最好還是多走兩步,到華爾街闖闖。
老畢近日做了一些功課,發現一隻集防守性與高股息於一身的能源基金;相對資產淨值(NAV),單位價格還有可觀折讓。此基金跟一般ETF不同,以閉端(closed-end)形式上市,單位價格跟NAV時有出入,不是錄得溢價便是出現折讓,目前有近一成折讓,令本已吸引的股息率變得更高,以現價計算達7.48厘。
攻守兼備
說了半天,是時候揭盅:貝萊德環球能源及資產信託基金(紐交所代號BGR)是也。與無所不包的XLE及集中押注上游開採及生產商的XOP兩隻交易所買賣基金不同,BGR十大持股全屬無人不識的綜合能源巨企,如埃克森美孚、皇家荷蘭殼牌,雪佛龍、英國石油(BP)等。
從【圖1】可見,能源板塊2008年佔標普500指數總市值高達15%,今時今日跌至僅4.6%,當真殘得到了家。儘管如此,BGR成分股平均市值仍在千億美元以上,可見爛船豈止三斤釘,基金防守力正是來自這點。

更值得注意的是,操盤人採用了沽售備兌認購期權(covered-call writing)策略增加基金收入,約三分一持倉進行了這種操作,令本已達四五厘的股息率增至逾7厘,當中約3厘來自期權金。此策略有利有弊,運用得宜可令基金於熊市中跑贏整體能源板塊,反之則兩頭唔到岸,牛熊皆跑輸。
從【圖2】可見, BGR過去三年回報明顯勝於XLE和XOP,足證基金經理善用covered call策略,在油股逆境中保住了元氣。看好能源板塊又不想過分冒險,這隻閉端式基金值得考慮。
先看看 BlackRock Energy and Resources Trust(BGR)的官網,見到截至2020年1月31日為止(下同),股息率為8.27%,每股每月派0.0776帝幣,Gross expense ratio 為 1.29%,投資於歐美亞太等不同地區共30間企業,管理資產達339 million 帝幣:
(圖片來源:BlackRock Energy and Resources Trust(BGR)官網, retrieved on 1 Feb 2020)

貨比三家,魔術師於是便再自行尋找,發現 BlackRock 有另一個 CEF,叫 BlackRock Resources & Commodities Strategy Trust(BCX),投資策點跟 BGR 類似,但 BGR 就只是集中投資油股,而 BCX 則更廣泛地投資於天然資源與及商品類企業(當然包括金礦股)。BCX 股息率為8.25%,每股每月派0.0516帝幣,基金經理跟 BGR 一樣但 Gross expense ratio 為 1.08%,投資於歐美亞太、加上南美等不同地區共52間企業(BGR 的首四大持股均出現在 BCX 的十大持股之中),管理資產達 759 million 帝幣(這也許是為何 BCX 的 Gross expense ratio 較 BCX 為低的原因):
(圖片來源:BlackRock Resources & Commodities Strategy Trust(BCX)官網, retrieved on 1 Feb 2020)

不論是 BGR 還是 BCX,兩者每月派息都非常穩定。其中 2018 年度(執筆時 2019 年度資料尚未公佈)BGR 的派息中有 70.71% 為 Return of capital(ROC),而同期 BCX 則有 70.13%為 ROC,兩者可謂差不多。
(圖片來源:BlackRock > Resources > Tax information > 2018 Taxable Closed-End Funds Distribution Breakdown, retrieved on 1 Feb 2020)

雖然信得過 Interactive Brokers(簡稱 IB,下同)會將 ROC 於年尾退回,但股息中的海外收入部份(Foreign Source Income, FSI)則要投資者自行向美帝申領索回收多了的股息稅。再查找資料,BGR 在 2019 年度的派息中有 57.68% 為 FSI,而 BCX 的派息卻中有 71.09% 為 FSI。
(圖片來源:BlackRock > Resources > Tax information > 2019 Closed-End Funds Tax Guide, retrieved on 1 Feb 2020)

計及所有稅務扣減後(不會向美帝申領 FSI 扣減者,請自行調整),BCX 的派息收入稍勝一個馬鼻(BGR:7.96%; BCX:8.03%):

再比較兩者股價表現,無論是1年、2年、3年、5年圖表,BCX 的 Total return(即是包括股息分派)較 BGR 高,波幅亦較 BGR 細,賺息蝕價的風險似乎較低:



(圖片來源:Barchart.com BCX vs BGR, retrieved on 1 Fe 2020)

綜觀以上各項,看來魔術師找出來的 BCX 似乎比人言報的「二手飯」好吃。

22 則留言:

  1. 似乎「良心基金」拋棄化石能源衹是個開端。物極必反,但我看來離開「極」還有一段時間。

    回覆刪除
    回覆
    1. 所以我都不會買入只要集中能源股的 BGR, 會分段試入 BCX, 下篇再寫.

      刪除
  2. 回覆
    1. 小心我是「利益為先」的「正確行為」XD

      刪除
    2. //小心我是「利益為先」的「正確行為」
      //小心我是「腦殘」

      好charm XD

      刪除
    3. 講來講去, 都是經濟學上的 multifactor utility theory 啫. 經濟利益, 心理利益, 政治利益, 每人的考慮不同, 總之炒埋一碟拎最高 utility 的就去做, 咁就係「理智的選擇」(不要誤以為是「正確的選擇」).

      刪除
    4. //multifactor utility theory

      唔通你個投資比例就係同呢個有關?@@

      刪除
    5. 哈, 你諗多咗. 我個投資比例主要係由現金流所需 backward calculation 得出來, 再加返啲 buffer 便成.

      刪除
    6. 同樣現金流,suppose可以有多過一個比例嘅combination,好奇個比例係點黎XP
      識&追左你呢度只有兩三年,呢兩日開始追睇緊你以前啲文,睇到07了,順便搵下點黎先^^

      刪除
    7. //suppose可以有多過一個比例嘅combination,好奇個比例係點黎

      通常係assign 一個 budget for each portfolio, 計完 mandatory cashflow need 需要幾多 asset 之後, 剩餘的用 weighted (eg 生活基金的開支比重), 或者 equal weight 去計, 剩下來的 buffer 可以跟14天RSI.

      //睇到07了

      應該是17吧? 之前好多文章我都未有心機去 reupload.

      刪除
    8. //通常係assign 一個 budget for each portfolio

      即係個35:2:28:35呢個比例原來唔係計出黎?

      //應該是17吧?

      的確係2007XD
      因為呢度最舊文章係2006,我依時間順序睇

      刪除
    9. //即係個35:2:28:35呢個比例原來唔係計出黎?

      又係計出嚟, 亦都要跟主觀感受同埋客觀經濟收入做出嚟

      例如我會先定, 以我依家的經濟狀況, 可以股票 ratio=債劵 ratio; 於是我再計債劵, 例如要維持每月被動收入$25000 來提供足夠生活使費, 要花去我30% total portfolio, 再主觀放5%, 就出35%; REIT 同理. 跟住再檢視, 股票項目是否夠 budget 呢? 不夠的話, 就要 fine tune REIT 同商品. 大方向是計出來, 小方向是主觀, 例如 商品是2%或3% 其實無乜所謂, 問題係 REIT 夠唔夠提供足夠現金流呢? 唔夠的話是否又要 fine tune 其他項目呢? 呢個係一個 iterative 嘅 process.

      又例如. 如果我唔撈, 沒有了主動收入, 是否要將 bonds 同 REITs 各自提高5% 才有足夠現金流 for 生活呢? 可能到時就變成 25:2:28:45 也說不定. 基本上就係 bottom up 再 top down 咁去計, 某些細項就要主觀遷就.

      其實問我點計係無用的, 你自己 establish 一個 portfolio 係suit for 你自己. 最重要的是有紀律和執行力才對.

      刪除
    10. i see, 我暫時仲係好細膽,主要都係現金,只係見你跟比例咁買賣好似簡單化好多咁,羨慕,我仲係學緊睇股票,其他都未識,股票仲係交學費楷段XD

      刪除
    11. you are welcome. 你可以股票、商品、REIT各自找一隻出來 simulate 下, 然後再慢慢加上去, 咁就好易搵到個feel.

      刪除
    12. MySinaBlog結束了,魔術師記得4月前做backup

      刪除
    13. 已經有去 sina submit backup request.

      但其實我在數年前已有 backup

      https://magicianyang.blogspot.com/2016/06/blog-post_16.html

      刪除
  3. 其實好幾隻油公司都幾大隻,派息亦不俗,BP,TOT,RSA,XOM等等影響力亦非常勁
    有幾家轉緊型但好多人都唔多清楚,油股既內裡情況並非一般人想像般兒戲和沒有前景的
    它們是Traditional既企業架構,成長雖慢,沒錯已經從最高那一層退位讓賢了
    跟新一代既科技公司比是沒可比擬
    但如果因此而低估它們卻可能會容易犯上不必要的錯誤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