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已成歷史,12月過去,全年結算,攻守黃備的沉船基金仍能穩守第一位,每單位收報$188.74(我城貨幣,下同),較上月升1.09%,2021全年則升8.90%。
以防守為主的生活基金保持第二位,每單位收報$143.97,較上月升1.57%,2021全年升14.68%。
第三位係合格線現金及債券組合,每單位收報$140.61,較上月升2.17%,2021全年則逆市升19.99%;主要係因為前一年疫情拖累令一眾高息債大跌,基數較低,今年疫情放緩以致報復性反彈而已。
金價反彈,商品組合升上第四位,每單位收報$136.17,較上月升1.99%,2021全年則跌4.11%。
我城榮獲全球表現最差的股市市場之(沒有之一,見伸延閱讀),肯定唔係「回報愈低愈巴閉」,複式盈富硬不起來,跌落第五位,每單位收報$133.13,較上月微跌0.51%,2021全年跌11.54%,無眼睇。
強積金組合排第六,由於主力都係投資恆指基金,以環球債券基金為輔,整個強積金組合表現同樣不理想,每單位收報$120.65,較上月跌2.35%,2021全年跌11.75%。
房託組合依然包尾,每單位收報$120.00,較上月微升0.60%,2021全年升8.36%。
在來年魔術師應該要再檢視以上主要投資在我城股市的組合,分段重組再執吓。
樓市方面,魔術師屋企的估價再稍微下跌,抵銷各投資組合加起來的輕微反彈,資產淨值每單位收報$18,674,較上月輕微下調0.35%,2021全年則升12.16%;淨流動資金則較上月升1.44%,2021全年升28.42%(較2016年3月31日基數升75.25%)。
資產負債分佈如下,照例都係正資產,相當健康,但原來不動產佔總資產值50.73%(=12,266.30/(3,962.96+474.02+3,154.13+4,316.77+12,266.30)),足證魔術師都走不開一般傷民的套路,相對低波幅的物業是淨資產的定海神針。這就是正苦又玩返限呎地,疑似緊跟阿爺交帶的任務,令傷民供得起樓,齊齊做樓奴,共同富裕,令社會更穩定的原因;但當眾地產霸一窩蜂去起280呎的時候,魔術師的三房單位的價錢應該更趨穩定,不虞大跌:
最後,本月魔術師身家的 beta 值不變為0.36,Standard deviation 微跌至 3.17%;但跟痕指關連性卻為56.87%,較上月微升,可能係複式盈富和樓市跟我城大市下調的「幻象」。
***
伸延閱讀:
信報 2021年12月31日
10年前曾限呎限量增建細戶
政府昨日宣布在下季賣地計劃引入最低單位面積限制,回應社會「住大啲」的訴求。回顧十年前,也曾推出限呎措施,惟目的剛好相反,當時發展商為賣得好價而爭相興建大單位,令上車盤供應未能滿足市場需求,故政府於2011年起在賣地條款中加入限呎及限量規定,要求興建指定數量的單位,面積不能超過規定上限,希望能增加中小型住宅供應。
在2010年2月公布的2010/11年度《財政預算案》中,首度表明將透過賣地條款,指定可建住宅單位的最低數目及單位的面積限制,首幅限呎及限量地皮為於2010年底推出招標的港鐵(00066)朗屏站附近前元朗邨住宅用地,項目最少建960伙,其中實用面積377至431方呎的小型戶不得少於800伙,單位面積上限為646方呎。地皮在2011年3月由長實(01113)以24.1億元投得,接近估值上限,其後建成世宙。
有關限呎及限量概念隨後更擴展至市建局的重建項目及港鐵上蓋發展項目。2011年10月,由新地(00016)投得的長沙灣南昌站上蓋物業,是本港首個加設限呎條款的鐵路項目,招標時列明提供至少3313個單位,其中75%單位實用面積須小於538方呎,但沒有下限。項目最終建成匯璽,最細單位實用面積僅267方呎,細絕市區鐵路盤。
200呎納米樓湧現惹爭議
發展商配合政策大量興建細單位,樓價仍進一步上升,結果納米樓大行其道,湧現不足200方呎的蚊型戶,惹起爭議,迫使政府反其道而行,現在改為限制住宅單位實用面積不能少於280方呎。
市建局在2014年11月起便訂明,重建單位的室內實用面積,扣除露台及工作平台後,最細的單位不可少過260方呎。及至2018年9月,把限制進一步收緊至不少於300方呎。
信報 2022年1月1日
信析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恒指全球最弱勢 選對板塊有贏面
2021年除夕港股「攞尾彩」,恒指周五(12月31日)高開441點,重越10天線,20天線雖得而復失,收市仍漲285點,報23397點。不過,12月累計恒指下跌0.33%,第四季計回落4.79%,下半年挫18.84%,整年共瀉3833點或14.08%,在全球主要市場指數中敬陪末座。
國企指數比恒指更弱,全年下滑2502點(23.3%);至於年內曾創新高卻「虎頭蛇尾」的恒生科技指數,2021年插水2755點(32.7%)。
儘管港股跑輸全球,在2021年並非所有板塊都見紅,附【圖】所見,覆蓋更廣的恒生綜合指數12個行業指數有4個錄得正回報,包括能源(20.53%)、公用事業(17.59%)、原材料(9.37%)和電訊(0.54%);跌幅「三甲」板塊為資訊科技(32.26%)、醫療保健(27.79%)及地產建築(18.8%),榜首與榜末差距達到52.79個百分點,反映嚴選板塊的重要性。恒綜指2021年下挫15.56%。
表現最差的3個板塊,主要是受內地政府收緊行業監管拖累。2020年11月螞蟻集團來港IPO叫停,中央在2021年加強規管互聯網平台,其他行業的監管力度亦有增無減,年底時中概股又面臨美國「退市」威脅,一眾新經濟股沽壓沉重,不少大型科企股價在第四季刷出歷史新低,表表者自然是處於監管「風眼」的阿里巴巴(09988),僅一年多便由309.4元挫至109.2元,跌幅達64.7%!
另一方面,內地2020年實施「三道紅線」限制內房企融資,中國恒大(03333)難逃債務違約,多家開發商接連陷入危機,導致整個板塊遭投資者瘋狂拋售。恒大自28元下瀉,曾低見1.43元,市值蒸發逾九成之巨!
中央「嚴監管」及「三道紅線」暫未有鬆綁跡象,相關板塊即使已大幅下滑,2022年仍難言回勇;與此同時,2021年個別跑贏的板塊或能保持強勢。
能源和原材料股造好,歸功於環球通脹高燒刺激,在爆疫後各國財政及貨幣政策並舉實行「大水漫灌」,加上供應鏈尚未恢復,致使商品價格急升。2022年央媽縱然有意收手,但疫情反覆,通脹紓緩可能須待2023年,資源板塊前景仍樂觀。然而,畢竟收水在即,資金已開始部署防守力較佳的股份,公用事業備受青睞。
事實上,若從EJFQ系統分類的25個板塊來看,目前公用事業中線市寬報59.2%,排名第一,意味近六成公用股股價高於50天線,市底相對穩健,預料2022年首季繼續成為投資焦點。
祝魔術師兄和各位新年快樂!
回覆刪除大家咁話! 最緊要都係身體健康!
刪除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回覆刪除好耐無見呀 Flora,大家咁話!最緊要身體健康,合家平安。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