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摩摩電影節之《熱辣滾燙(YOLO)》:要贏人先要贏自己

熱血勵志本來似是「鄉下仔」的專利,由《足球小將》到《星矢》甚至到《龍珠》,主角都係要排除萬難超越自己遇強愈強。難得本片去年國產電影票房是喜劇類的厲志片(可能太嚴肅路線如《Rocky》不易入口),查返有時不太準確的維基,本片都係改編自「熱血勵志老祖宗」的鄉下片《百元之戀》,傷巷人自然有藉口不賣賬:

(網上截圖)

不過,又睇返介紹,跟鄉下片「相似」的只是開頭的主角人設和背景,故事發展下去已是「順應中國國情」,跟鄉下片沒有關係了:

***

32歲的肥婆杜樂瑩(賈玲飾)是一條宅女有青,懶到出汁終日宅在家啃老,吃飽睡、睡醒吃,憑着家中開家小超市做街坊生意,倒也可無憂無慮地躺平。在電視台工作的表妹豆豆找樂瑩拍片報名玩求職真人騷,事到臨頭樂瑩卻不想錄了,最後跟母親和妹妹樂丹(張小斐飾)吵架收場。樂瑩去找男朋友(竟然有?)和閨密吹水,但換來的是男友提出分手,原因是男友覺得樂瑩很難溝通,於是轉為跟閨密搞在一起,還搞大了肚。閨密為免被人叫做小三,結婚時仲要叫小杜來做伴娘。

樂瑩媽收拾樂瑩房間,發覺幾罐可樂只喝了一半,便拿去做「可樂煮雞翼」;雖知樂瑩懶到把煙頭塞入可樂罐中,老媽用來煮雞翼即時中伏。煮咁好餸原來有目的:樂瑩妹妹樂丹離了婚,男方也不給贍養費,孩子也不要了。樂丹孩子要上公立學校,卻要求樂丹有房子(遣是甚麼制度?要戶藉?),於是媽媽便來說項,要樂瑩把嫲嫲留給她的房子轉名給樂丹。樂瑩嘲諷是樂丹出軌在先,孩子也不是前夫的,那能怪人家呢?樂丹不服氣,反嗆了過去,二人初則口角繼而反枱,打將起來。樂丹離家出走,媽媽也猜望女兒不要整天宅在家,便給她錢,樂瑩拒絕。樂瑩落到街發現自己還穿着拖鞋,便回去換了鞋才走。

樂瑩出去租屋住,單就是房租加按金就要1,800元。樂瑩不樂意思問媽媽要錢,但媽媽卻自動將二千元存入樂瑩的微信錢包。樂瑩到烤魚店找到一份工作,同事卻加微信,卻發現樂瑩是不發朋友圈的。話天晚上,老闆跟友人宵夜,叫樂瑩到車上取香煙,卻不小心碰到掣,車頭燈直射正在路邊痾尿的附近健身室教練昊坤(雷佳音飾)。昊坤跟樂瑩解釋是健身室次所塞了才周街痾,卻把拳套留在門外。

翌日樂瑩到健身室把拳套交還。本來這是昊坤 sell 「拳擊減肥」課程的大好機會,但昊坤為人頗為木訥,結果由接待員姐姐做埋 sales 嗰份。剛巧昊坤被老細逼跑數(基本上就係要教練做「陪練」),千萬個不願意之下約樂瑩去公園。出發前一晚眾人在健身店「誓師」,盡顯職場百態(和主線無關,省略不截圖),包括健身店老闆不知廉恥只須 sales,宣傳語句只是抄宣心靈雞湯。

昊坤在公園跟樂瑩「約會」,甚麼都沒說,連忙向同事「報平安」(沒要她去「辦卡」);但到最後,昊坤都帶樂瑩去參加健身店的宣傳活動,但結果就係坐在一旁,沒有「辦卡」(同場加映李國麟延續1997年CCTVB《天龍八部》角色鳩摩智去做代言人)。昊坤說他沒有興趣推銷,只是想打拳,為自己夢想努力。昊坤跟樂瑩傾完心事,仲(在老闆的監視下)幫她披衣防風,搞得樂瑩心如鹿墥,結果都係以辦卡告終。昊坤成為樂瑩的私人教練,小鮮肉教練天福甚受女學員歡迎,順便溝吓女。昊坤手腎刮損了,給暗戀他的接待員姐姐見到,寫了張「送你一朶小紅花」的字仔連同膠布塞入昊坤的拳套中;但昊坤將拳套借給樂瑩用,搞到表錯情。在館內的拳擊比賽中,雖然昊坤擊制了天福,但老闆卻是判天福贏,可以代表拳館打省級的比賽。

這晚樂瑩跟昊坤到烤魚店宵夜吃牛蛙,聽他講心事;昊坤飲多兩杯,酒後吐真言,大罵健身店老闆為了業續才讓天福贏,但天福怕捱揍其實不想去,只是為了五千元出場費而免為其難參賽。昊坤最後仲貓貓地借啲易上埋樂瑩屋企扑嘢。昊坤打算辭職不幹,與樂瑩共賦同居。樂瑩找上天福,親服他不要參賽,還給他五千人仔補償出場費。天福答應了,卻要求樂瑩分開3次1,314,兩次520,最後18元找散微信,扮成是「愛的贈予」,以免整數5,000給當成是借款,日後有手尾跟。

天福退賽,昊坤補上,開始搏命訓練,工也不辭了。誰知去到比賽前,樂瑩看見昊坤收了一位老人三萬元。原來老人是今次昊坤對手的爸爸,以三萬元賄賂昊坤打假拳輸給他兒子;要是昊坤不接受,便把錢給裁判。昊坤為了三萬應承了,藉口是「幫別人完成夢想」,有錢收又有意義,自欺欺人。樂瑩說昊坤怎麼背棄了「贏一次」的理想呢?昊昊便發窮惡,說打完這一場就退役了,不掙多點錢難道去做地盤嗎?樂瑩低聲下氣說固家再講,昊坤卻因自己的不濟而將怒氣發洩在樂瑩身上,拒絕承認二人的關係,罵走了樂瑩。昊坤上到台,本來要裝作第四回合才被KO,但卻一拳便KO了對手。樂瑩回到烤魚店,給飲到醉醺醺的老闆非禮,忍不住一拳打倒對方,要由表妹豆豆到警局把她「贖」回來。

豆豆透露因樂瑩沒去錄影節目,導致她要被電視台延長試用期,還說只能另找舊同學「埋手」。樂瑩見豆豆咁為難,最後還是應承了豆豆上去她的求職節目《尋找自己》,而豆豆也就揭曉了其實是沒有甚麼舊同學的。在節目現場,豆豆給樂瑩戴上通水用的耳機。由於這是真人騷,電視台就是玩弄樂瑩的即時反應,例如要她回答學打拳是為溝仔要她出醜,又刻意將榮瑩罵阿妹的情況剪出來變成罵媽媽,專家和觀眾議論紛紛,樂瑩抵受不住,流下眼淚,昏到在地。

滂沱大雨中,樂瑩獨自回到家中。一晚過去,哭着樂瑩見到「你贏過嗎?哪怕一次!」的單張,便拿着去拳館說要參加拳擊比賽。

拳館老闊叫何坤做樂瑩教練(昊坤應已辭職不幹)。拳館眾人都以為樂瑩是三分鐘熱度,誰知樂瑩的決心抵大的,在不斷的訓練下,一年過去,樂瑩的身材也 fit 了起來,身手靈活了,拳擊技術也進步了很多,終於通過了參賽的技術考核。樂瑩約爸爸出來見面,爸爸見到女兒模樣,嚇了一跳。爸爸鼓勵女兒打拳尋夢,又勸她回家幫忙小超市的生意。樂瑩回到家中,爸爸跟妹妹說的樂瑩想「贏一次」,膚淺的樂丹卻認為找個她男人嫁了就是「贏一次」。市內比賽因有運動員受傷退賽,空出了名額,拳館就幫樂瑩報名去打。這天窮到褲穿窿、真的走去做地盤的昊坤拿着贈飲蓋掩去小超市換飲品,卻見到樂瑩在理貨。昊坤逃跑,卻給捧着一箱汽水的樂瑩追上。二人坐下互訴別離情,樂瑩邀請昊坤來看她的比賽。昊坤說他最看不順眼有夢想的人(其實是看不順眼背棄了理想的自己),但樂瑩卻以燦爛的笑容去回應昊坤,堅持「要贏一次」的理想,而且很 enjoy 打克拳賽後,雙手選手擁抱的那一刻。

樂瑩加強訓練,到得比賽當天,在走道上輕鬆面對過去的自己。樂瑩的對手劉紅霞(張桂玲飾)是個十戰全戰,8次KO對手的冠軍級人馬。雖然拳館老闆多次強調對方是專業的,樂瑩打不過可以隨時結束比賽,但即使樂瑩被對方重拳擊倒,仍多次堅持不結東,要打完三個回合(在場觀戰的樂丹就不明白當中的意義)。何坤見樂瑩意志堅決,也就多番提示她戰術運用。捱到第三個回合,樂瑩奮起一擊,左拳接連打中對手,但旋即被對手重拳反擊,在昊坤面前倒地。

樂瑩出現《足球小將》式回憶畫面:想到當天樂瑩離家出走,回去換鞋時也幫樂丹簽了房產轉讓書;想到當天閨密做小三搶了自己男友,最後還好歹去了做伴娘;想到昊坤因收錢打拳跟自己吵架,還不承認跟自己的關係;想到當天 ONS,樂瑩向昊坤謊稱自己不是處女,令昊坤成為「自己第一個男人」;當天豆豆承諾自己會剪掉的惡意編輯片段,依舊播出街;當天樂瑩在節目中暈倒,是為了豆豆轉正(通過試用期)而聽她指示的;豆豆還不小心讓嫌棄樂瑩哭不出來的說話通過話機傳給她聽倒了,表妹如此無良心,樂瑩的眼淚在鏡頭另一邊的面頰流下了;樂瑩受到一連打擊後跳樓,唔單止唔死得,一點傷都沒有(點解?)。神智不清的樂瑩起來想再打,卻被教練拉回去,原來已經敲鐘,三個回合打完了。

比賽當然是由劉紅霞勝出,樂瑩上前抱抱,大家也識英雄重英雄。對樂瑩來說,沒被KO完成比賽,還可以還擊打中實力比自己高得多的對手,已經是贏了。樂瑩「謝票」,阿妹望向熱烈地為樂瑩鼓掌的母親,只能面對自己的失落。樂瑩的表現令拳館老闆也不得不承認打得精彩。樂瑩拍了一張 selfie 之後離去,半路見到想重修舊好的昊坤,但樂瑩已不再想討其歡心,不再勉強自己跟他吃自己不喜歡的菜式。樂瑩放下昊坤,再邁步向前。本來樂瑩不發朋友圈,現在樂瑩發朋友圈的  selfie 就是「贏了一次」。

字幕升起,彩蛋是,然後就是賈玲的訓練過程,與及盪個大波浪穿晚禮服的美圖照。

***

看畢全片,其實就是樂瑩「尋找自己」的過程。是的,電影中那個求職節目就是叫《尋找自己》,但為了節目效果事事造假(唯一「真」的是由頗為煞風景、唔係好夠 class 的民生用品(例如電影中的泡麵、現實中的皂液,見伸延閱讀)的冠名贊助),相當諷刺。

維基仲有一段頗為好笑的評論,來自暴大助理教授:

人類學學者,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林真如助理教授則告訴BBC說,電影「叫座」的原因自然有很多,包含與電影內容非直接的因素,譬如營銷手段等等。但她以為,電影叫座「叫好」的原因是該片很認真地刻畫女性如果被馴化成「討好型人格」會招致的「惡果」,而非歌頌犧牲這種人格。林教授說,該片脫離了以「男性凝視」的視角表達女性的生命歷程,也對父權的「虛偽慕強」進行了不露痕跡地諷刺和揭露,「終於有女人不是因為犧牲自己而被欣賞,不是因為追求愛情得到高光,不是因為討喜而得到尊重了。在華語電影環境已經很難得。」

真係笑鬼死。全片中根本沒有幾個女角是「討好型人格」,就連樂瑩本來也只是慣於「寧可天下人負我」,簽名轉屋契俾阿妹、幫表妹上電視、幫閨密做伴娘,俾人恰到上心口都唔係為了「討好別人」,而係只是慣了被人欺負,或者唔想同人嘈交而已(實際上樂瑩都有同阿妹反枱)。樂瑩跟昊坤拍拖時跟他食牛蛙,雖然自己不喜歡吃,但最多只能說是兩人相處稍微遷就一下,如果說成「吃自己不喜歡的食物」是「討男人喜歡」那又未免太小題大做了吧。

反而本片寫阿妹的思維,就是小女人的心路歷程,沒什麼理想,只想靠男人,完全不明白樂瑩透過打拳做回自己,我自行我路的對比,還有些力度。其實除了拳館的人之外,其他角色(其實也不一定限制於女性)對樂瑩堅持「贏一次」與及「何謂『贏』」的理解。

看畢本片,唔覺好似妄想討論區班疑似黃人咁講得咁差,最大的 bug 就係點解樂瑩跳樓一啲傷都無?係因為太多肥肉卸哂力?照計無乜可能。而且貫穿全片有不少「國內用語」(北方話?),身為「傷巷仔」的魔術師聽不明白,不過用猜的大概可以明白(最簡單的,就是「辦卡」、「三摞」)。

另外就係太多跟主線無關的小幽默,例如在小超市門外「行乞」的年青「車手」;唔只樂瑩,就連昊坤都唔識關掉烤魚店老闆坐駕的車頭燈;健身店個個教練都係叫「X坤」;又玩吓《天龍八部》的主題曲名《難念的經》;健身店 reception 傳字仔傳錯情(其實男人字體同女人字係分得出嘅)、求職節目兩個守家在鬧之類,有時係幾好笑(尤其是天福的轉賬技巧)但卻有「楔時間」之嫌,變成拖長嚟做。係有各種不同嘲諷意味,但卻令劇情有點鬆散。沒有這些無關痛癢的小笑話應該可以省下30分鐘片長吧?

演員方面,全片「賣」的當然是賈玲。但原來佢係增咁肥再減,雖然都係肥底但原本唔係樂瑩咁肥,好似爭咁啲。瑕不掩瑜,本片最後拳賽用了多組長鏡頭(尤其是第二回合,真係無剪接打足兩分鐘),十分令人讃賞。

最後,原來李國麟仲可以憑1997年CCTVB《天龍八部》角色鳩摩智去做代言人,足證CCTVB在內地影響力歷久不衰。

魔術師評分:85分(100分滿分)

***

伸延閱讀:

維基百科:熱辣滾燙

維基百科:百元之戀

「熱辣滾燙」的賈玲何以打破中國電影春節票房紀錄(BBC News, 2024年2月20日)

信報 2025年2月15日

占飛 忽然文化

《哪吒2》為何成為票房神話?

今年港產賀歲片反應冷淡、主演男星在社交媒體發火炮轟盲目劣評的影評專頁時;反觀內地新年檔卻有一部猛片收個盤滿缽滿,人氣爆燈勢頭愈燒愈猛。所說的正是由餃子執導的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又稱《哪吒2》)。

執筆之際,《哪吒2》全國票房剛剛突破100億元(人民幣.下同)。據業界統計機構預測,這部戲最終斬獲110至120億票房,應無懸念;較進取的推測是可以上試160億,若然成真,《哪吒2》將取代《玩轉腦朋友2》(Inside Out 2, 2024)成為史上最賣座的動畫電影。內地電影市場一部戲可達到100億元票房,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呢?

在《哪吒2》登頂之前,國產電影票房首一二位,分別是《長津湖》(2021)和《戰狼2》(2017),這兩部得官方全力支持、帶着政宣任務的電影,票房分別是57及56億元。兩者以外,之前能突破50億大關的電影只有兩部:其一是賈玲的穿越題材喜劇《你好,李煥英》;另一部就是《哪吒2》的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又稱《哪吒1》,2019);2016年成為國內首部達到30億票房、哄動一時的周星馳作品《美人魚》,目前在票房總收入榜上只名列17。《長津湖》當時用了差不多兩個月才能累積57億票房,《哪吒2》光用了9天就衝破這個數字。

重燃業界希望

值得留意的是,最高票房紀錄榜本來名列前10位的電影,只有兩部是2021年以後出品;2024年收入最可觀的電影是賈玲自導自演的《熱辣滾燙》,有34億,但仍跟榜首最火熱的作品或賈玲前作有頗大一段距離。

內地業界和媒體普遍認為,2024年是影業顯著萎縮和面對艱巨挑戰的一年。根據國家電影局發放的官方數據,2024年全年票房為425億,較2023年下跌22.6%;國產電影在市場上雖然保持領導地位,市場佔比達80%,然而總票房較2023年下跌了27.3%。如此跌幅,難怪讓業界大為憂慮,感覺在後疫情時代,以往很多管用的套路和行銷策略,已經不再是賣座保證。

《哪吒2》破天荒的商業成就,不但成為讓電影行業重拾希望的及時雨,更是對中國文化藝術產業極大的鼓舞。電影承接上集故事內容,講述重獲肉身的哪吒與龍宮王子敖丙,因為申公豹在虛空裂縫中釋放四龍王和千千萬萬被鎖在海底煉獄的妖族,威脅陳塘關安危,他倆必須再次挺身而出,決戰邪魔。

類似的神魔玄幻故事,在內地市場一直不缺。比方說今年新春檔就有一套烏爾善執導的重磅史詩特技大作《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與《哪吒2》基本上源出一脈,兩者皆以明朝許仲琳的章回小說《封神演義》為主要依據。然而,《戰火西岐》推出後就有點焦頭爛額,普遍媒體和觀眾對影片的特效和反傳統的故事演繹不賣帳,目前票房僅得11億。《戰火西岐》成本近8億,這次肯定要虧大本,經此一役能否再有第三集也成疑問。

反叛成長故事

兩集動畫《哪吒》,究其核心,其實是不折不扣的青春電影。當然,一方面它有超級英雄電影上山下海力敵妖怪的元素,但另一方面——也許更重要、更能吸引到各個年齡層觀眾——它是一段充滿反叛、不羈、與家庭和社會不停抗衡的成長故事。

《哪吒1》裏有一句重點台詞,是哪吒說「我命由我不由天」;要做神仙還是妖怪,他要自己當家作主。這種不從俗、挑戰成見和既定命運的核心思想,一直延續到《哪吒2》。

在電影中,哪吒的造型是一個四五歲的孩童,頭大眼大,紮雙丸子辮,笑起來會齜牙咧嘴,不算特別趣致可愛(導演說過是刻意讓他醜一點)。

有趣的是這個Q版哪吒在打得激烈的時候,會變身成俊俏有型的少年,造型十足日本Jump系王道熱血漫畫的主角。《哪吒2》不論在文本、動畫繪製、特效等環節上,均有極高質素,但它可能同時回應了某種全國人民共通的情意結和文化內核,這些因素全加起來,大賣不無道理。

《哪吒2》的商業震撼,令人期待它帶領中國動畫闖上另一高峰。雖然內地的動畫產業仍處於發展階段,對比美國、日本或歐洲等地,相關工業生態和制度尚未成熟。然而,內地不乏人才,如果有留意國產動畫短片,會發現技術和創作力驚人,工夫扎實的畫師和動畫人員為數不少。《哪吒2》可能會引發往後中國動畫在美學、藝術風格上做出重大突破。反觀內地的真人電影,近一年倒有點一池死水感覺,無論故事題材還是製作模式俱欠新意,觀眾的信心日漸減退。當國產動畫片昂然抬頭時,真人電影的創作業界,又會拿出什麼來回應?

信報 2024年4月10日

徐詠璇 琉璃火

YOLO《熱辣滾燙》趁熱看

怪不得內地春節檔期逼走了劉德華──他的《紅毯先生》相較之下何其貧血虛弱!《熱辣滾燙》累計票房破三十四億人民幣。幾日前我在太古城,入場時個個都像賈玲!然後現場哭爆了,人人都留到credits全部播完才離座,差點沒全場鼓掌。

想起Rocky,想起我們的張家輝,拳擊電影當然永遠熱血。也想起劉德華的《瘦身男女》……當年大家沒有要求明星肥肥瘦瘦的自由脹或減。但今天,中外演員已經絕對的放下身段,你看吳慷仁!

四十一歲的賈玲是知名搞笑藝人,先非常敬業地增重二十公斤,以一百零五公斤去演主角一坨爛泥:杜樂瑩宅家多年,大學畢業無所事事,脫離社會,封閉社交圈,宅女、躺平、溺愛、啃老……無恥。然後她再以驚人意志地獄式減掉五十公斤,賈玲把戲變為人生:「受眾十幾億的國民級喜劇明星,為了一部電影,消失了一整年時間,告別了綜藝、盛典、春晚,把自己封閉在黑暗中,直到電影上演。」

插曲《送你一朵小紅花》很甜很可愛溫暖,對比戲裏樂瑩不斷被羞辱、欺騙、捉弄、背叛、踐踏。《送》是二〇二〇年同名電影的主題曲,可翌年原作和演唱的趙英俊因癌病離世,今天,歌就更有深意了。You Only Live Once, YOLO!

杜樂瑩沒能在拳擊比賽勝出,但她終於為自己的人生贏一次,打到最後,站穩,拒絕男人的示好,獨立自主好好地活!戲裏戲外一年來「近乎獻祭」的銳變,巨細無遺記錄,目標是「想都不敢想的晚禮服」。最後拳擊一幕,拳拳到肉眼腫鼻腫滿臉血。這真誠武器超狠,把香港的自傳劇夢想劇親情劇,一拳就KO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