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6日 星期六

《明月幾時有(Our Time Will Come)》:生於亂世便有種責任

呢一齣許鞍華作品,有啲《天水圍的日與夜》feel,只係背景變成了抗日戰爭,零零碎碎的述說着「義士也有正常人的生活」,唔係人人都咁轟烈的。可能有啲觀眾會睇唔慣「非英雄片」,但點都好,一定好睇過《十年》同《樹大招風》喇!


1942年抗日期間,由汪精衛主理的南京政府企圖交出一群濟留在我城的文青文中給皇軍,以作示好的交換條件。魔術師外公在東江游擊隊的頂頭上司曾生(呂良偉飾),召開會議,商量秘密營救行動,以洗頭艇以至跑山等方式,撤離至深圳河以北;游擊隊員落手落腳做埋啲粗活唔在講,仲要保證班文弱書生食得飽穿得暖,以致游擊隊員都要「被逼自願」削減最低工資:

只會說蝗話的茅盾夫婦在我城租住只會講我城方言的方媽(葉德嫻飾)的劏房,因為要着草的關係,逼不得已要搬走。雖然大家的母語不同,但二人卻是溝通得來。方媽挽留不果,最後只能小家地把帶來的做人情的餅乾也收回:

方媽的女兒方蘭(周迅飾)是個小學教師,也是茅盾的忠實粉絲。這天方蘭跟同是教師的男朋友仔李錦榮(霍建華飾)拍拍下拖,錦榮見到有人死了正在下葬,頓感生命無常,便忽然話要結婚。方蘭認為現在大家活在生死線上,不宜談婚論嫁;這時錦榮卻說因為學校因戰爭關係關了門,自己也要走了,結完婚方蘭可以依然「靠娘靠」跟媽媽住。方蘭大怒,潛台詞是萬一給你弄大了肚子,老公卻又走了,豈非要守生寡?

茅盾去書店跟接頭人見面,仲話都帶埋另一名文青鄒韜奮走。接頭人將接送的時間、切口和執拾行李的要點都講給了茅盾知。接頭人見茅盾對化妝易容一點頭緒也沒有,便提點話茅盾的西裝太張揚,要換上伙計的貼地平民裝束,就連帽子也要脫下:

方蘭見偶像要走,唯有在臨別前背返首詩給茅盾聽。第二天忽然來了名疑似是游擊隊來接茅盾走的男子(李燦森飾),還有意無意的探茅盾口風,是否還有其他文中文青在附近。茅盾起了疑似,便問男子切口,男子果然搭不上來。這時真游擊隊員劉黑仔(彭于晏飾)來了,飛快地把漢奸殺了。眾人落到樓下,黑仔要對付跟漢奸一起行動的皇軍,便叫眾人自行到銅鑼灣避風塘搭洗頭艇。茅盾和鄒韜奮住在我城卻不知道路,完全不能融入我城;於是黑仔便叫方蘭帶路。眾人安全到埗,茅盾為表救名之恩,便即席大筆一揮,掏出一本《茅盾文集》,龍飛鳳舞地劃上大押,把簽名書送給小粉絲。看來蝗國文人都有呢股送「簽名書」的風氣,唔怪得魔術師老媽子生前成日都提及的巴金簽名書喇(見舊文《怪醫譚有為 原來一碌柒》)!

鏡頭一轉,原來李鋪榮在皇軍司令部找了份差事,負責教皇軍大佐中文。本來錦榮跟大佐言談甚歡,錦榮仲向大佐講解「明月『幾』時有」中,「何」和「幾」的分別;但轉過頭,喜怒無常的大佐卻要跟錦榮玩七步成詩,錦榮如果唸不出來,後果他懂的:

李錦榮在居酒屋認識了皇軍軍官的千金,與及疑似是大貓銀行高層(當時大貓大班曾被皇軍逼去簽名印銀紙)的女兒張小姐(春夏飾)。張小姐唸的是國際教會學校,在校內只能以英語作為母語,所以英文程度很好。皇軍說米帝奴役你們華人,大和民族是來解放你們的,卻被張小姐冷嘲熱諷一輪;氣氛忽然變冷,於是另外便有皇軍叫琴師改奏輕快的《支那之夜》:

拯救文中文青的任務完成後,劉黑仔便似乎是升了職,成了遊擊隊的高層,也成了皇軍的眼中釘。一眾漢奸學似今日狀棍堯咁搞誓師大會,要將劉黑仔殺無赦;但黑仔早就在來了踩場,並當場將漢奸格殺:

劉黑仔知方蘭是個有心人,便去招攬蘭去做新成立的市區中隊的情報工作,為拯救我城出一分力。方蘭定力驚人,劉黑仔咁靚仔問自「願唔願意」,都可以忍住唔即刻答「我願意」。方媽聽到女兒在天台跟一名靚仔對話,心又喜心又慌,便爬上樓梯偷偷看偷偷望:

方蘭的第一次任務,就是幫游撃隊送傳單。方蘭就簡單地將傳單放在手提籃中去渡頭搭船,負責幫皇軍檢查的就只是兩名笨土有青,搜查到了傳單也不揚聲,放方蘭直行直過:

這天方蘭為游擊隊送完情報後,便去參加表姐(唐寧飾)的婚禮。表姐在戰亂中依然急着要結婚,原因竟然是今日不知明天事,嫁了人總算有頭家,思想認真傳統。這時表姨(鲍起静飾)到處找大妗姐(苑瓊丹飾),原來當時找個合家安好的大妗姐非常艱難,逼住跟隔離擺酒的唐家「共用」,實行最早的「共享經濟」;而那些婚禮的繁文縟節,唔使食物的還可以做足;戰爭時期嘛,要花食糧的,那就可免則免了:

這時忽然炮聲大作,街外炸飛了不少途人,雞飛狗走。原來是盟軍的B2運輸機轟炸機在投彈,轟掉好些平民百姓,有些未爆的炸彈便被埋在灣仔海床,直至今日2018年才因為沙中線工程而重見天日:

李錦榮待在皇軍當中,實際上是名大臥底,見有游擊隊在皇軍的臥底惹人懷疑,便馬上通風報訊。

方媽發現了女兒手提籃中的游擊隊宣傳單張,起先驚訝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兒竟然敢以武抗暴,對付皇軍,但接著竟然是鼓勵女兒,「死不要緊,卻不要做豬隊友連累拍檔」,更語重深長,以黃C口吻話「將來都是靠你們一袋年青人的了」,十分切合葉德嫻在縮骨遮革命中的政治取態:

這天皇軍軍官的千金從掏寶訂來了新衣服,便帶同張小姐到軍官辦公室裡試穿,然後又去居酒屋 wet。張小姐借醉在李錦榮胸前摸了幾下,原來是將從軍官辦公室得來的海圖塞到李錦榮的口袋裡:

方蘭自此投入抗爭大業,只是說「我城會戰勝歸來」;方媽雖然不願,但最後仍是不離不棄,仲送隻金戒指給女兒傍身,足見母女情深"

方媽見鄰居的阿嬋都幫游擊隊送信,不知是「貪得意」抑或是受女兒「感召」,也開始幫手送信。愛屋及烏,方媽也很愛護一袋年輕人;這天方媽見女兒的村姑拍檔阿四(王苑之飾)倦極睡了,便自動請纓幫手送了信,換來的是李錦榮從皇軍總部得來的行軍情報:

方媽和阿四帶了情報到渡頭搭船,起初還可以扮無知,騙過我城同鄉的皇軍憲兵,只係將搜出來的游擊隊傳單掉進水裡;但二人上到船,卻突然遇到上來搶錢的印度兵(皇兵在我城也提供了不少就業機會),並割破了方媽的衣角,搜出縫起來的行軍圖:

方蘭好似楊過等小龍女咁在渡頭猛咁等阿媽返來,但直到日落都係不見影蹤。最後來的是舊愛李錦榮;二人抱抱之後,榮告知方媽已被皇軍逮捕,方蘭才知原來錦榮也是潛伏在蝗軍的細作。二人在不同的岡位,同是做着義士要做的事,只是大家都不知道對方的角色而已:

這次方媽自稱是「它百姓」的裝傻技倆再也騙不了皇軍,只能拚命話唔識阿四,而就在這時,就連張小姐也被捉了來。奇怪的地方是,沒有女女女的情節發生,只係見到方媽自付必死,便交帶後事,話自己點都唔會做豬隊友:

方蘭與劉黑仔去查探敵營。黑仔訂下作戰計劃,但方蘭見皇軍有狗又有人,劉黑仔並無把握取勝;為保存市區中隊和短槍隊,方蘭只好忍痛捨掉母親,大局為重,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方媽堅決話不認識阿四,於是皇軍便將阿四放回。皇軍將方媽及張小姐帶去處決,並拋下兩個罐要她們自己挖墳。張小姐幫方媽挖埋一份,方媽跟跟張小姐道完歉,然後二人便被皇軍斃了:

李錦榮的身份亦被大佐發現發現,大佐十分懊惱被信任的人出賣,錦榮於是便說「這地方有很多事情你們不會懂」。大佐的憤怒已超越了皇國與支那的仇怨,於是便拔刀在錦榮的腿上砍了兩刀。錦榮死撐沒有號下,大佐便說可以放他走...當然,錦榮一出門口便被皇軍射殺了:

最後,皇軍敗象畢呈,劉黑仔無需再「睇住香港」,便被調往惠洲作戰。黑仔跟方蘭道別,方蘭告知黑仔自己的真名與及年歲,要黑仔勝利後回來找自己,算是訂情信物。可惜,黑仔在1946年死在國共內戰,終年27(或29)歲,姐弟戀未能開花結果:

***
本片其實係以梁家輝飾演的老年小鬼隊,也是方蘭的學生的口述歷史,仲有一個 shot 係影到許鞍華背影扮哂偽紀錄片...當然片中好多片段小鬼並無參與其中,要講都無咁易講得來,呢個似乎又係 bug 之一。

如果將本片視為《天水圍的日與夜》的抗日版,個故事就真係無可挑剔(雖然魔術師覺得方媽等人以我城方言,跟一眾講蝗話的書生溝通還是怪別扭的)。演員方面,周迅氣質勝過一眾港女演員多多聲,要做方蘭呢類具有知性美的角色十分適合;衰就衰在港男演員又係無乜邊個有書卷氣,結果李錦榮又係要用呆灣演員。至於劉黑仔,如果要耍帥的話,我城又有邊幾個後生的可以與彭于晏一拚的?配音已是末節的事了。
結果,我城又係靠老演員跑出!講真,葉德嫻的演出真係跑嬴三個外援幾條街:一個自私自利,淨係掛住阿女同頭家的大媽,在外敵入侵,生命受威脅之時,亦會挺身而出,為會保衛我城出一分小力(更不用說那些暗中放水的「笨土憲兵隊」)...呢種「義士」,唔係笨土派咁「貪得意」貪出嚟嘅!
仲有,就係連客串幾分鐘的鲍起静都係咁搶眼...哎,點解我城班老將演技可以咁強橫,係咪「年青的一袋人」無耐性,從來都無認同過「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呢句老話呢?

***
伸延閱讀:
維基百科:國民政府
維基百科:劉黑仔
《天水圍的日與夜(The Way We Are)》:This is the way I was
怪醫譚有為 原來一碌柒

12 則留言:

  1. 魔術師兄,有意見認為近年東江縱隊隊員後人回憶不甚可靠,和八十年代隊員平實回憶有别。
    您外公有回憶錄留下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外公文化程度唔高,所以退役後只能在新華社做接待領班, 上唔到去做關公大員, 更無回憶錄留低, 我都係聽阿媽同舅父講而已(最親歷其境就係有兒時有幾次去咗九龍約道一號的大宅遊玩, 唔知唐唐會唔會在隔壁XD)

      刪除
    2. //您外公有回憶錄留下嗎?
      我覺得您諗都唔駛諗!係十幾年前識得一位朋友,佢父母都是東江緃隊的成員,當時佢父親仲在生,而我和另一位朋友好有興趣玩口述歷史,便託這位朋友問問口風,得到的回覆是佢地有封口令,不能對外談及有關事情。
      不過該朋友同我講,東江緃隊每年都有紀念活動,好似西貢的紀念碑咁,而佢地亦有返大陸交流,據聞阿爺有人記錄佢地的歷史,亦有專人做研究;但好似銀英外傳「螺旋迷宮」咁,封存係阿爺度,係真係假唔知。

      //最親歷其境就係有兒時有幾次去咗九龍約道一號的大宅遊玩, 唔知唐唐會唔會在隔壁XD
      更正。該大宅應是九龍塘約道6號,係正唐宫對面,幾年前以天價售出。
      據小道消息講,正正是因為當年唐宫事件,門外有大量釣臂車攝影機監視住唐宫,令到當時的主持人好冇安全感,於是急急另覓地方辦公,而上址就出售套現。

      刪除
    3. //而我和另一位朋友好有興趣玩口述歷史,便託這位朋友問問口風,得到的回覆是佢地有封口令,不能對外談及有關事情。

      原來如此. 相信我老媽與舅父所得知的只是從閒話家常而來, 孰真孰假有幾誇張真係唔知了.

      //據聞阿爺有人記錄佢地的歷史,亦有專人做研究;但好似銀英外傳「螺旋迷宮」咁,封存係阿爺度,係真係假唔知。

      呢個我信架!

      //據小道消息講,正正是因為當年唐宫事件,門外有大量釣臂車攝影機監視住唐宫,令到當時的主持人好冇安全感,於是急急另覓地方辦公,而上址就出售套現。

      原來如此, 謝謝更正和補充.

      刪除
    4. 謝謝魔術師兄及各位。八十年代已有東江縱隊及港九大隊的戰史及回憶錄公開出版,有没有更詳細的內部本就不得而知了。
      近日我看了在Facebook的討論,始知當時國、共及地方遊擊隊關係十分復雜。近年香港人寫的歷史靠遊擊隊戰士後人回憶,有「二次創作」之嫌。反政府人士則執着於天主教指控共產黨遊擊隊殺害神父(https://archives.catholic.org.hk/In%20Memoriam/Clergy-Brother/F-Wong.htm , scroll down至一半)。

      刪除
    5. //近年香港人寫的歷史靠遊擊隊戰士後人回憶,有「二次創作」之嫌。

      哈, 所以我也很少提及, 免得是「三次創作」也.

      //後 來 恩 理 覺 主 教 意 識 到 「兇 手 可 能 不 是 來 自 西 貢」 , 因 為 神 父 們 在 那 兒 勤 勞 工 作 , 向 受 愛 戴
      //經 過 審 查 與 訊 問 , 許 多 目 擊 證 人 和 一 九 五 三 至 一 九 六 一 年 的 西 貢 區 主 任 江 志 堅 (Q. De. Ascaniis) 神 父 也 肯 定 那 些 武 裝 游 擊 隊 都 是 中 共 的 人 , 原 因 是 因 為 他 們 憎 恨 宗 教 。

      妖, 就算游擊隊真係憎恨教士, 都無必要在跟日本仔戰鬥時殺害他們, 一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二來又話教會人員深得當地鄉民愛戴, 游擊隊殺了教士, 鄉民就未必會幫他們掩飾行藏了.

      刪除
  2. 葉德嫻呢種貪錢還貪錢但都仲有底線嘅角色係《黃蜂尾後針》可以見色到。

    回覆刪除
    回覆
    1. //黃蜂尾後針

      算唔算係C嬸推介呢?

      刪除
    2. 舊到阿媽唔認得~XP

      刪除
    3. //舊到阿媽唔認得~XP

      影碟銷未必會搵到 XD

      刪除
  3. 我仲未正式睇過呢套戲...只系偶爾在電影台斷斷續續睇過幾段...

    //雖然魔術師覺得方媽等人以我城方言,跟一眾講蝗話的書生溝通還是怪別扭的
    //配音已是末節的事了

    其實70年代之前我城方言頗為混雜,更別論打仗期間了:

    http://www.thinkhk.com/article/2018-02/20/25574.html

    “大約在1949年,廣府話在香港雖然已相當強,但使用人口估計只有48.8%,而不是像今天那樣幾乎全民使用粵語。”

    而當時在語言環境駁雜下,相信好多人為搵食,就算唔識字都會聽懂其他語言,例如圍村人出到市區耐咗都會聽得明廣府話;當時亦無出入境管制,北佬入嚟唔使通行證,所以好多廣東人聽得明北方官話(當時並無“普通話”呢個概念)但唔識講亦唔出奇,反之亦然。即使現在珠三角(啊,要叫大灣區),亦有好多外省人系完全聽得明但唔識講白話的。

    至於彭于晏演劉黑仔,其實可能佢親自用唔咸唔淡既白話講仲好--因為劉黑仔系寶安人,當年流行既系同圍頭話同系既莞寶片粵語(比較近客家話),口音同以西關口音為正宗的廣府話(亦即是現在我城方言之基礎)大不相同,只要加埋《竊聽風雲3》一眾圍村佬既口音,可能仲更切合其角色身份。

    話時話,除咗我城70年代後廣府話將其他笨土方言(包括圍頭、客家同蛋家)消滅外,可能因為我城電視文化的輸出,廣東地區好多本地方言例如鶴佬、石岐、順德、莞寶片都被邊緣化,而以廣府話(白話)為“本地方言”了。

    //據聞阿爺有人記錄佢地的歷史,亦有專人做研究;但好似銀英外傳「螺旋迷宮」咁,封存係阿爺度,係真係假唔知。

    我之前都覺得龍獅正苦系刻意在歷史教育抹去東江游擊隊的抗日事蹟,但如果系阿爺刻意封存,就不完全系英國人刻意隱瞞。

    //周迅氣質勝過一眾港女演員多多聲

    你仲未計佢系大過霍建華同彭于晏...

    我只能推介一套:《畫皮》,先不論其他,齋睇一個周迅就夠...

    不過佢都真系有啲老了,做一個普通人角色(例如呢套)都頂得住,《畫皮2》個狐妖角色要靠好多化妝嚟撐,唔怪得話《畫皮3》要換人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只系偶爾在電影台斷斷續續睇過幾段...

      呢套戲分開一段段,拆散來睇都無問題.

      //1997年,香港政府首次在施政報告提出兩文三語政策,認為香港人應該兼備良好中英文書寫能力,並能操粵英普三種語言,理據是保持香港人的世界競爭力,實用主義味濃,並非如今天港人所想那樣出於政治理由。

      根本就係. 普教中又好, 怪獸補習又好, 學蝗話其實係實用主義多於政治理由(當一種語言不用「實用」時, 自然便會「被消失」).

      //好多廣東人聽得明北方官話(當時並無“普通話”呢個概念)但唔識講亦唔出奇,反之亦然。即使現在珠三角(啊,要叫大灣區),亦有好多外省人系完全聽得明但唔識講白話的。

      依家班有青應該係連聽都聽唔明人地蝗話講乜, 但蝗民卻聽得明我城方言...

      //佢親自用唔咸唔淡既白話講仲好

      咦? 又係喎!

      //劉黑仔系寶安人,當年流行既系同圍頭話同系既莞寶片粵語(比較近客家話),口音同以西關口音為正宗的廣府話(亦即是現在我城方言之基礎)大不相同

      我都係寶安人, 但老豆老媽都無乜圍頭口音.

      //可能因為我城電視文化的輸出,廣東地區好多本地方言例如鶴佬、石岐、順德、莞寶片都被邊緣化,而以廣府話(白話)為“本地方言”了。

      下一篇新聞雜評會寫少少.

      //我只能推介一套:《畫皮》,先不論其他,齋睇一個周迅就夠...

      嘻, 加咗.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