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帕襲港|天文台改發三號風球 杏花邨「超前部署」 三家村來往東龍島尾班船已提前返航 有線新聞 2025年07月19日
【有線新聞】天文台改發三號風球。當風地點杏花邨已提前準備防風措施,鯉魚門三家村碼頭來往東龍島的尾班船已提前返航。
鯉魚門三家村的碼頭上午如常發船前往東龍島,市民及遊客在一號戒備信號下繼續出發。市民陳先生:「我們政務司司長上次預計很大雨但都沒有雨,我覺得天氣不會太快變差,比預期好。」船家魏女士:「打風只有不夠一成(乘客),現在只有十多人去。總之在颱風來到前,我們就會回來,下午2時。」
三家村內的海鮮檔如常營業,有商戶指會照做防風措施,但預料水浸情況不會太嚴重。市民李先生:「今次政府沒有通報大潮,應該不太強。沒有大潮即是水位不會太高,主要是擔心風力較強。」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到場視察,麥美娟:「通知你們的區議員和關愛隊,為這些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服務,希望颱風對社會和我們市民的影響減到最低,讓大家可以在安全的環境渡過這個颱風。」渠務署稱已準備就緒,包括在村入口設置的抽水機械人。渠務署助理署長劉勝昌:「局長視察幾個設施後也滿意我們的安排,我們會繼續密切留意颱風的走勢、風速、路線,會有同事在這裏駐紮,提供支援予附近居民。」
三家村內有備用沙包提取點 ,居民有需要時會在這裏取沙包,做好防災措施。另一個當風地點杏花邨,屋苑已「超前部署」,趁風力未變強,工人已架設好擋水板,以及移走岸邊沒有固定的長椅。市民鍾太:「我家在內街向裏面園景,沒有向海當風,應該沒有事的。很多次,以前天鴿也沒有事。」市民:「沒有東西準備,打風就打風吧,就是這樣。(會擔心大風大雨嗎?)當然不會,大風也習慣了。你沒有見過打風嗎?」
在「世紀暴雨」中,曾經嚴重水浸的黃大仙中心及港鐵站都有準備防洪物資。
1. 市民:「沒有東西準備,打風就打風吧,就是這樣。(會擔心大風大雨嗎?)當然不會,大風也習慣了。你沒有見過打風嗎?」
基哥私腸上次「好憂心」落大雨所以「超前部署」(見《新聞雜評(四百七十三)》),結果「俾個天放飛機」,「小事化大」成為妄民抽水對象。今次10號波就唔係咁感性,表現係改善咗,而且實際上個風亦無以往的10號咁勁,影響亦屬慣常。其實學阿叔話齋「打風就打風」、「你未見過打風咩?」,一啲慣常 BAU(Business As Usual) 嘢有既定機制就唔使搞埋啲擾民嘢,正苦自己做好準備就得,唔使吓吓「扮哂」父母官 - 畢竟傷巷市民對正苦官員(即係公墓園,就算係私焗腸,大部分都係由公墓園體系升遷而來)的印象都係「打好呢份工」,根本唔會「愛民如子」(當然不排除眾膠官被 Grandpa 指令「必須站在人民的一邊」所以「轉死性」)。官員在鏡頭前太過「用力」可能會令人覺得「啲戲屎咗少少」,無福消受。官員同市民之間既有關顧但又保持返適當的疏離感,唔使吓吓咁七情上面可能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