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5日 星期六

簡評財政預算案(2023)

財政預算案2023|5千元消費券 基層嘆「縮水」冀派現金 有條件成永久居民可獲半額 2023年02月22日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建議派發消費券金額減半至5千元,第一期在四月發放,有條件成為永久居民的非本地人可獲半額消費券。消息指永久離港人士繼續不合資格。

財爺連續三年建議派消費券,年滿18歲永久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兩期收到5,000元消費券,金額是上年的一半。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我們見到經濟事實上正復蘇當中,如果看食飯、餐飲方面較明顯,但去到一些零售由未必一樣境況,有一些做出口或其他行業更差一點,所以我們覺得這個環境下要鞏固復蘇,我們再做多一轉,力度可以小一點。」

之前領取過消費券的人,4月會先收到第一期3,000元,年中可獲得第二期2,000元,新登記的就要年中才有錢到手。有條件成為永久居民的人,例如專業人士、來港升學的人,今年繼續有半額消費券。消息人士說永久離港人士繼續不合資格。

有基層市民覺得金額不應該「縮水」。范先生:「應該加到一萬或者派發現金幫助到基層市民。」LISA:「電費很貴,幾千元又不能交電費,想用現金來幫補亦不可。」

消息人士說繼續不容許繳交水電費及租金,是希望維持政策原意、刺激消費。據了解,第一期消費券會沿用六種支付工具,市民不可以轉會;第二期發放詳情會在年中之前公布,屆時考慮是否加入其他支付工具。消息人士又說涉及330億元公帑及4億元行政費,用去年派消費券帶動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1.2%估計,今年可能只提振0.6%。

1. 之前領取過消費券的人,4月會先收到第一期3,000元,年中可獲得第二期2,000元,新登記的就要年中才有錢到手。有條件成為永久居民的人,例如專業人士、來港升學的人,今年繼續有半額消費券。消息人士說永久離港人士繼續不合資格。...據了解,第一期消費券會沿用六種支付工具,市民不可以轉會;第二期發放詳情會在年中之前公布,屆時考慮是否加入其他支付工具。

依家有六大平台都已經夠用有突,更何況2023年第二期消費劵只得兩千大元,點會有吸引力去叫其他支付平台加入呢...又,唔通加埋雲閃付通關北上,我城貨幣同官方「伊人仔」可以優惠價兌換?

財政預算案2023|陳茂波:望諒解「粒糖冇咁甜」 指百分百貸款擔保足夠支援旅遊業 2023年02月23日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預算案惠民措施「粒糖無咁甜」,希望市民諒解。對於旅遊業界要求成立復業基金,陳茂波認為百分百貸款擔保已足夠,如果業界仍周轉不到,應反思是否仍值得投資。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派糖規模不及往年,消費券只有5,000元。有市民說政府仍有財政儲備8,00億元以及外匯儲備,毋須太擔心錄得赤字。張先生:「用不著這麼緊張,(赤字)不是洪水猛獸,(消費券)只派5,000元,愈來愈縮水;澳門年年派發10,000元,小朋友也有,派足十多年,所謂『輸人不輸陣』,你說香港是不是丟臉?」

陳茂波:「我們不可以『打腫臉皮充胖子』,如果輕易觸碰外匯基金,動搖到金融穩定,動搖到貨幣穩定,對社會是很大傷害,這粒糖沒那麼甜,希望大家諒解,是我們力所能及。」

預算案提出向旅行代理商提供百分百貸款擔保,而非旅遊業界要求成立復業基金,陳茂波說疫情初期有「休克式衝擊」才動用公帑幫助。被問到新加坡直接投資中小企,香港的旅遊業會否跑輸。陳茂波:「香港旅遊與去新加坡旅遊不可以同日而語,我們這裏好玩得多,以及香港起碼有真的山。我們給的擔保貸款還款期是十年這麼長,利率是低,低過市場很多,如果這樣也未能計好數,可能真的要思考想做的事是否真的值得做。」

至於部分行業嚴重缺人,陳茂波形容輸入外勞是必要及無可避免,例如是建築業界,政府會小心處理,勞福局今年亦會研究人力問題。

2. 張先生:「用不著這麼緊張,(赤字)不是洪水猛獸,(消費券)只派5,000元,愈來愈縮水;澳門年年派發10,000元,小朋友也有,派足十多年,所謂『輸人不輸陣』,你說香港是不是丟臉?」

哈哈,好一個「輸人唔輸陣」,呢位張生真係「行船爭解纜 身家我分先」,將我城同梳打埠比,一於激將法D9波叔要消費劵加碼!

財政預算案2023|派糖減稅規模「縮水」 子女免稅額增至13萬元 陳茂波指須量力而為 2023年02月22日

【有線新聞】預算案提出增加子女免稅額至13萬元,其餘派糖減稅規模較去年「縮水」,薪俸稅、個人入息稅最多退稅六千元,寬減首兩季差餉合共最多二千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政府有財政壓力,要量力而為、力所能及。

未來一個年度繼續百分百寬減薪俸稅、個人入息稅,但上限由一萬元降至6,000元,是陳茂波出任財爺六年以來最低的退稅額,他解釋因為這份是赤字預算。

陳茂波:「都要量力而為,方方面面的支援措施我們減了下來。這兩年經濟環境困難,都盡可能減輕大家壓力,所以即使收(減少支援)都是逐點逐點來,也不希望一時間給大家太大即時壓力,所以之前由2萬減至1萬,再到六千。這個是現時經濟和財力狀況下,我們力所能及。」

另一項「縮水」的派糖措施是住宅差餉,由寬免四季至只寬免首兩季,每季上限亦減至1,000元,涉及303萬個住宅單位。

唯一派多了的,是增加子女免稅額以及子女出生課稅年度額外免稅額,由12萬加到13萬,對上一次調升已是四年前。

全港住宅住戶繼續有1,000元電費補貼,不過公屋住戶連續第三年沒有免租一個月。其餘紓解民困措施,綜援、生果金、傷殘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在職家庭津貼繼續出多半個月糧,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延長半年至今年10月底。

3. 未來一個年度繼續百分百寬減薪俸稅、個人入息稅,但上限由一萬元降至6,000元,是陳茂波出任財爺六年以來最低的退稅額,他解釋因為這份是赤字預算。...另一項「縮水」的派糖措施是住宅差餉,由寬免四季至只寬免首兩季,每季上限亦減至1,000元...全港住宅住戶繼續有1,000元電費補貼...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延長半年至今年10月底。

消費劵縮$5,000、薪俸稅寬減縮$4,000、差餉寬減縮$3,000,魔術師就今年要俾多萬二蚊喇!好在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玩到10月,用消費劵搭車返工再攞 rebate loop loop loop 大法,消費劵真係耐用好多(2022年的消費劵魔術師仲未用完)。至於點樣可以慳稅,買自願醫保好定係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好?定係 why not both?遲啲寫。

又,淨係加子女免稅額,擺明睇魔術師呢類單身人士唔到,會唔會涉及「家准岡位歧視」?

信報 2023年2月23日

財爺:儲備穩健 無違量入為出原則

千億赤字之下,港府繼續大灑593億元「派糖」會否違反《基本法》第107條所規定的「量入為出原則」?也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料有此一着,昨天特意在演詞中以專門章節回應有關質疑。他指出,政府需要照顧市民福祉,故經濟下行時推出逆周期措施,保障市民生活;又反駁外界所指的「結構性赤字」是基於觀察短期表現,有其局限,強調本港財政儲備水平仍屬穩健。

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對本報表示,即使以長期觀察,港府財政狀況依然令人擔憂,因政府過分依靠物業印花稅和賣地收入,缺乏長遠穩定收入來源。

陳茂波在預算案中提到,過去幾年由於疫情導致經濟不景,錄得大額財政赤字,而他則希望藉今次預算案,說明特區政府理財並無違反《基本法》第107條。他解釋,香港作為細小、開放經濟體,經濟表現容易受到外圍環境影響,當外圍環境惡化及發生自然災害時,政府收入可能大幅減少。惟當局根本目標是照顧市民福祉,經濟下行之時,需要推出逆周期措施,穩住經濟,紓緩市民壓力。

學者促長遠開源節流

他續稱,分析政府的財政狀況不可只聚焦短期表現。對於「好景的時候」,有人指香港有結構性盈餘,反之則是結構性赤字,他認為這些基於短期觀察的結論有局限,應當用經濟周期而非個別財政年度來衡量較為合適。至於本港財政儲備,他強調功能在於積穀防饑、應對逆境,以維持社會穩定及維護金融穩定等。以過去香港在逆境時的財政狀況作為參考,相信「目前財政儲備水平是穩健的」。

李兆波指出,香港稅基狹窄,近年賣地及物業印花稅收入也大幅減少,難以預計未來數年樓市能否恢復暢旺,政府收入可否支撐大規模逆周期措施,令人憂慮。他又指同一時間,本港過往的投資表現較鄰近的新加坡遜色,當局必須長遠增加穩定收入來源,才能說服市民香港的財政處於穩健狀態,否則應收緊開支,例如停止再度派發消費券。

4. 對於「好景的時候」,有人指香港有結構性盈餘,反之則是結構性赤字...李兆波指出,香港稅基狹窄,近年賣地及物業印花稅收入也大幅減少,難以預計未來數年樓市能否恢復暢旺,政府收入可否支撐大規模逆周期措施,令人憂慮。

講到加稅,以傷民之刁,經濟差的時候正若唔能夠「乞兒兜中𢲡飯食」,經濟好的時候又會好似「蝴蝶與蜜蜂」故事裡的蝴蝶一樣,懶得去積殼防飢,要班工資奴加稅儲糧一定牙痛咁聲,左拖右拖,卻又唔想吓有事時啲儲備點嚟?

財政預算案2023|陳茂波:現談改革稅制屬添煩添亂 不增博彩項目免鼓勵青少年 2023年02月23日

【有線新聞】立法會討論財政預算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改革稅制會為社會添煩添亂,強調要有合適時機。社福界議員狄志遠指,如果政府不就扶貧多些承擔,將會反對預算案。

政府財政預料連續第五年「見紅」,但暫時仍無意透過擴闊稅基開源。新界西北(實政圓桌)田北辰:「你今年第六年做財爺,這六年經濟有好有壞、兩樣都有,不開始討論就永遠都不是好時機。」陳茂波:「社會經歷疫情,大家都相當困擾、壓力相當大,在此時提出(擴闊稅基)似乎容易令社會添煩添亂,短期內我們會用不同手段,用好財政儲備穩住局面及大家信心。」

政府其中一個手段是向馬會「開刀」,額外徵收五年、每年24億元的足球博彩稅,有議員說不應該「拔盡鵝毛」。選委會界別立法會議員陸瀚民:「是否要將這隻鵝養得『肥肥白白』有可持續的毛可以拔,政府會否考慮研究開徵新的博彩類別,例如籃球等其他項目?」陳茂波:「如果這樣做需要一定社會共識,在我的角度不是很想推動更進一步,鼓勵市民或年青人參與這些博彩。」

社福界議員狄志遠則關注政府對社福的投入,要求收回本年度削減1%社福經常開支的做法。狄志遠:「主席,在這份預算案隻字不提扶貧工作,繼續削減1%。主席,我說得很清楚,我很難以支持這份預算案。」陳茂波:「我作為特區官員是不受脅迫的,不能以投票支持或反對來逼我做一樣我認為不合適、不應該做的事。」陳茂波指,政府在社福的開支是所有政策範疇中最大,強調照顧弱勢是堅定不移。

5. 政府其中一個手段是向馬會「開刀」,額外徵收五年、每年24億元的足球博彩稅

波叔係高級收租仔,當然唔敢問地產霸攞錢,一陣眾地產霸玩嘢搞到賣地又流標就麻煩;向工資奴開刀呢,一定會令佢地牙痛咁聲,無哂生活幸福感,有違 grandpa 原則,所以都係加 sin tax 就最好,除了加煙稅、加博彩稅、加股票印花稅(當係賭場抽佣)之外,仲可以加酒稅、加車稅,總之傷民貪威識食,向嫖賭飲蕩吹方向埋手就最好!

財政預算案2023|加煙草稅每支多6毫 報販批趕盡殺絕 吸健會倡明年一包百元 2023年02月22日

【有線新聞】預算案建議即時調高煙草稅,每包煙隨即加價三成,有報販及煙民批評政府趕盡殺絕。政府重申加煙稅可提高戒煙成效,消息預計每年庫房可多收10億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我建議即時將每支香煙的煙草稅提高六毫。」一宣布加煙草稅,便利店隨即貼出告示,每包煙加價12元,報紙檔也不例外。

這位煙民煙齡超過40年,批評政府本末倒置,不會因此戒煙。甘先生:「就像你鎖住小朋友不讓他外出玩,他是否真的變乖?不是。(記者:你會否吸少幾包煙?)你吃飯會否吃少幾口?要吸就會吸,無法因為某些情況導致你不吸煙,沒有錢也會繼續吸。」

有報販就不太樂觀,預計加煙草稅會少一半人買煙。報販歐女士:「我認為很昂貴,平均一包加價12元,消費而言真的很昂貴。早前有很多人一聽到加價,說寧願戒煙,很多人真的消費不起。」

政府消息預計加煙稅每年令庫房多收10億元,全港報販大聯盟及報販協會就形容加煙稅是「趕盡殺絕」,可能掀起結業潮、加劇私煙問題,無助增加稅收和提高戒煙成效。

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主席湯修齊就歡迎政府加煙草稅,覺得可以更進取,「香煙(價錢)每年都增加,可以增加煙民戒煙的決心及顯示出政府不斷加強控煙決心。我們希望政府明年煙草稅加至煙草產品價格的75% ,即大約100元一包。」

政府重申加煙草稅是國際公認最有效的控煙措施,目標是由將吸煙率由目前9.5%降至7.8%。

6. 甘先生:「就像你鎖住小朋友不讓他外出玩,他是否真的變乖?不是。(記者:你會否吸少幾包煙?)你吃飯會否吃少幾口?要吸就會吸,無法因為某些情況導致你不吸煙,沒有錢也會繼續吸。」

唔俾「小朋友」「出去玩」,會唔會變乖就係未知之數;不過如果你真係鎖得住個「小朋友」,咁起碼「小朋友」唔會變黑暴首觸,免得子女日後要着草潛逃,避走他鄉,此生不能相見!

財政預算案2023|赤字料1398億歷來次高 倡徵百億額外博彩稅 陳茂波:馬會負擔得來 2023年02月22日

【有線新聞】疫情下地價及印花稅收入大減,政府大規模推出逆周期等措施,本年度預算赤字達1,398億,是歷來第二高.預算案建議下年度起向馬會徵收每年24億元的額外足球博彩稅,為期五年。

疫情打擊本港經濟,政府收入不似預期,地價收入大幅減少四百多億、物業和股票巿場疲弱、印花稅亦大減,本年政府收入較原來預算減少1,100多億。

由於推出大規模逆周期及防疫抗疫措施,政府整體開支較預期多,計及債券收入後,本年度的綜合赤字由原本預計的563億,大幅修訂至1,398億,是歷來第二高;財政儲備就降至8,100多億,是七年來的低位。

面對公共財政壓力,陳茂波說既要節流,更要開源,方向是「將餅做大」。本年度博彩稅收入預計有255億,近百億來自足球,預算案建議下年度起向馬會徵收每年24億元的額外足球博彩稅,為期五年。

陳茂波:「我認為馬會負擔得來,我們就應該收取。我們要求馬會對慈善事業的捐獻,不可以減少,他們要自行處理這24億元的額外印花稅。節流又好,用儲備又好,他們自行處理。」陳茂波說不想打搞市民,讓大家有空間休養生息,利得稅和薪俸稅稅率維持不變。

下年度預計540多億赤字,連續第四年赤字預算。財政儲備進一步跌至7,600億,相等於12個月政府開支,之後有望轉虧為盈。到2028年3月底,財政儲備可回升至9,837億元。

7. 陳茂波:「我認為馬會負擔得來,我們就應該收取。我們要求馬會對慈善事業的捐獻,不可以減少,他們要自行處理這24億元的額外印花稅。節流又好,用儲備又好,他們自行處理。」

「要你自己諗掂佢」呢句話十足十上司對下屬無理取鬧的發晦氣言論,估唔到會出自波叔之口,有啲似發窮惡。唔通波叔之前問過馬會度水但「被食檸檬」?

信報 2023年2月23日

銀債加碼至500億 停發iBond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發表《財政預算案》提到,政府會持續多管齊下發展零售債券市場,計劃在下年度發行不少於500億元銀色債券,比2022/23年度最終發行額450億元加碼;亦擬發行150億元綠色零售債券,比上一年度最終發行額200億元稍降。

陳茂波說,在促進市場發展的同時,為市民提供回報穩定投資選項。第七批銀債保證息率為4厘,首批綠色零售債券最低息率則為2.5厘,對於未來發債息口,消息人士透露,會觀察利率走勢來釐定合適息口並適時推出,坦言「定存息高過發債息口」亦非原意。

撥部分綠債供MPF投資

今次未有公布2023/24年度通脹掛鈎債券(iBond),陳茂波出席記者會時稱,去年本港通脹率達1.7%,今年約為2.5%,因通脹受外圍經濟影響,難以制定iBond利率,同時銀行定存息口或高於今年預計通脹率,市場對iBond未必太熱中,故今年無打算發行。

此外,政府未來會先在發行的綠色債券和基礎建設債券中,撥出一定比例優先供強積金基金投資,為強積金計劃成員提供多一個投資選項。陳茂波指出,現時強積金有400多萬計劃成員,社會對有穩健回報且手續費低的強積金基金有顯著訴求。

綜合業界意見,最重要是該些基金回報是否吸引,現時強積金已可投資於成熟地區的相關債券,關鍵在於港府發行的同類債券能否提升現有基金的回報。

保險顧問公司Ben. Excellence董事鍾建強認為,政府發行的債券質素高,若能提供穩定現金流,可讓退休後人士有更好的財政規劃。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亦稱,退休後基金需要更多另類投資支持,才能讓長者有穩定現金流。她補充,如果政府能定期發行相關債券,可支持基金業界利用該些資產管理長期退休金。

8. 第七批銀債保證息率為4厘,首批綠色零售債券最低息率則為2.5厘,對於未來發債息口,消息人士透露,會觀察利率走勢來釐定合適息口並適時推出,坦言「定存息高過發債息口」亦非原意。...陳茂波出席記者會時稱,去年本港通脹率達1.7%,今年約為2.5%,因通脹受外圍經濟影響,難以制定iBond利率,同時銀行定存息口或高於今年預計通脹率,市場對iBond未必太熱中,故今年無打算發行。

問散戶同投資大鱷借錢都不失為一個好選擇,散戶買咗正苦債券仲可以加強對我城的歸屬感添!不過,綠債、銀債都係有保底債,派息率又係同通脹(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掛勾,基本上就同 iBond 無分別,只係發售對象唔同、發債得返來嘅錢會用在不同用途而已。呢啲都係 gimmick 嘢啫!既然銀債綠債息率計算跟 iBond 相類似,魔術師就唔明點解 iBond 難以制定利率,但銀債綠債就計到嘞!

財政預算案2023|警隊預算逾268億 反恐等單位佔57億 本年度薪津超預算逾5億 2023年02月22日

【有線新聞】警隊下年度預算開支超過268億元,較今個財政年度多15億元。

其中負責反恐、重大保安事件騷亂及反走私的行動單位預算多了一成二,增幅最多,有逾57億元。至於警隊特別用途車輛設備及工程等非經常開支,預計要約13億3千萬元,本年度原先預計需要12億8000元,最終修訂為不足7億元。

至於警隊薪酬津貼,本年度則超出預算,例如個人薪酬津貼原先估計4億7,000萬元,最終修訂多了逾1億元,去到5億7,900萬元。

9. 其中負責反恐、重大保安事件騷亂及反走私的行動單位預算多了一成二,增幅最多,有逾57億元。

哈哈,要知我城一向都無重視過國家安全,開頭幾年投資大啲唔出奇。畸寶呢篇報導算不算挑動傷民對「黑警」的憎恨(做伸手黨拎預算)呢?

***

伸延閱讀:

香港特別行政區2023至24財政年度 政府財政預算案

信報 2023年2月23日

財政預算案──入不敷支

財赤1398億收入縮 下年度續見紅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發表2023/24年度新一份《政府財政預算案》,預計截至3月底的2022/23年度綜合赤字為1397.95億元(已計入政府發債收入659.92億元),較原先預算的563.31億元,超出834.64億元,是上年度曾經錄得293億元綜合盈餘後再現財赤,主要反映期間抗疫開支增加及之前未預算有保就業開支430億元。

政府原先預測接下來2023/24年度會恢復盈餘(原本料429億元),但最新預算新一年仍要錄得543.67億元赤字(計及發債收入約650億元),估計要到2024/25年才開始恢復盈餘。

儲備銳降至8173億 2023/24再跌

經過連續幾年「相當寬鬆」的擴張性財政政策,陳茂波表示政府在新一年改為採取「中間偏鬆」的財政姿態,因此這一份仍是赤字預算。他又說,雖然今年本港經濟較去年好,但是新年度預算依然是赤字,因此退稅、退差餉等一次性紓緩措施的幅度都有所減少,希望大家諒解。

財政儲備在今年3月底預計為8173.33億元,將較去年同期減少1397.95億元;預算明年3月底再降至7629.66億元;而2024/25年度起則逐步回升,基於經濟復常下財政可望改善,預測2027/28年度可達9837.05億元。

政府消息人士強調,財政儲備整體趨勢仍向上,相信不再承擔保就業及抗疫開支後,政府收入將「水漲船高」;中期預測2027/28年度財政儲備達9837億元,是按最新數據估算。過去數年要積穀防饑,財政擴張導致赤字,如今通關復常,預料受惠經濟增長,政府財政有望改善。

陳茂波稱曾考慮加薪俸利得稅

對於政府有何計劃增加收入,陳茂波坦言,曾審視應否上調薪俸稅及利得稅,但最後無作相關決定,是考慮過去數年市民與中小企生活困苦,希望給予喘息空間,故「短期」不想打擾大家而不調高薪俸稅、利得稅;至於增加其他稅收與否,需要社會辯論、達成共識,加上現時政策要吸引企業及人才來港,應避免有任何矛盾政策。

消息人士透露,政府研究過後,其實有就提升薪俸稅及利得稅做好建議提案報告,但最終仍覺得經濟剛復甦,宜先暫緩計劃。

會計師公會稅務師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嘉華表示,香港稅基向來較窄,政府亦希望向市民提供紓困措施及補貼,需要靠穩定收入來支持開支,故公會一直建議政府在擴闊稅基及收入方面作更深入檢討。

賣地少袋489億 印花稅收益減

同時,陳嘉華表明樂意與政府探討引入新稅種或加稅,惟增設新稅項須廣泛諮詢及研究,目前經濟未穩,不是時機,但可先展開研究。

2022/23年度,政府收入的修訂預算為6038.04億元,較原來預算低15.7%或約1121億元;地價收入711億元,較原預算大減489億元,主因部分土地成交價較預期低及個別賣地計劃取消;印花稅收入670億元,低過預算的460億元,亦遠較以往年度為少。利得稅及薪俸稅收入分別約1620億元及757億元。

陳茂波直言,本年度政府收入不如預期,利得稅收入較估算低,加上股市和樓市疲弱,令印花稅收入比預期少,而樓市疲弱影響地價收入;去年推出的保就業與抗疫涉及的大額開支,也是本年度財政狀況較預期差的原因。

2023/24年度政府收入預算增6.4%至6424.12億元;其中,入息稅及利得稅預算佔2637億元;地價收入預算回升約20%至佔850億元;印花稅收入預算上升27%至850億元。政府債券發行額約650億元。

大規模逆周期措施和抗疫衍生了龐大開支,2022/23年度政府整體開支的修訂預算為8096億元,增16.8%。2023/24年度預算開支將下降6%至7610億元;其中,經常開支微升3.3%至5602億元,民生相關政策範疇包括醫療衞生、社會福利和教育方面的投放合共3294億元,佔經常開支59%。非經常開支則大幅下調53%,至693億元。

信報 2023年2月23日

財政預算案──派糖縮水

消費券削半派5000 最快4月收錢

高才通料領2500元 共650萬人受惠

《財政預算案》宣布今年再派消費券,每個合資格市民將分期獲發5000元,較去年減半。政府將根據去年消費券計劃的登記資料,在今年4月把首階段的3000元自動發放到合資格人士的消費券戶口,餘額會與新符合資格人士一起在今年中發放。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消費券計劃預算涉及開支約330億元,當中包括約4億元的行政費用,預期對經濟提振作用約0.6個百分點。多個界別對再派消費券表示歡迎,認為將有助加快經濟復甦,但亦有意見直言,不希望港府長遠依靠消費券振興經濟。

估提振經濟0.6百分點

政府在2021年起首次向市民派發電子消費券,當年派發金額合共5000元,在2022年政府再次派發,並加碼至1萬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財政預算案》時提到,政府在過去兩年推行了兩輪消費券計劃,社會反應正面,考慮到當前經濟、社會民生及政府財政狀況後,今年會再向每名合資格的18歲或以上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兩期發放總額5000元電子消費券,預計有650萬人受惠。

為盡快發放消費券,政府將在今年4月派出首3000元消費券給合資格人士,餘額會與新符合資格人士一起在今年中發放。與去年安排一樣,透過不同入境計劃在港居住及來港升學的合資格人士,會獲發上述總額一半,即合共2500元的消費券。至於以「高才通」入境的人士,消息稱,不排除會獲派2500元消費券,但將在時限上劃線,詳情有待公布。

陳茂波稱長期發放不可行

由於香港今年已啟動復常,預期經濟將有所改善,各界對應否再派消費券的意見不一。陳茂波在預算案記者會上坦言,社會上對消費券的意見分歧,有人贊成,亦有人反對,故此考慮了很久。他認為,雖然經濟正在復甦,但除了餐飲業外,其他行業如零售和出口業的情況仍較差,為了鞏固經濟復甦,決定再派一次消費券,但力度可以細一點。對於消費券金額削半,陳茂波解釋,要考慮財政負擔,長期派發並不可行,2022/23年度財政赤字1000多億元,估計2023/24年度發債後,仍錄500多億元赤字,因此要適度用錢,期望派消費券後,可帶旺消費、撐住經濟。

政府消息人士指出,今年消費券計劃預算涉及開支327.08億元,當中包括約4億元的行政費用,與去年相若,預期對經濟提振作用約0.6個百分點;又謂派發消費券的決定已綜合社會不同聲音,亦考慮了政府的財政能力,沒有取態今年是最後一年派發。

據悉,首階段消費券發放將沿用去年的安排及準則,即去年的6個支付工具,不設轉會期,金額會自動存入到原已登記合資格市民的消費券戶口;但如果消費券戶口已取消或失效,例如遺失八達通卡,當局將容許市民在發放前2至3星期更新戶口資料。

至於第二階段的消費券,預計在年中派發,屆時將重新審查資格,對於會否限制消費券的使用範圍,以至增減支付平台的選擇,則須再考慮,而新符合資格人士的出生日期劃線等詳情,亦會在第二階段消費券發放前公布。

各界別普遍對再派消費券表示歡迎。香港總商會預期,新一輪消費券可刺激市場需求和加快復甦,相信消費券計劃能發揮積極作用,帶動消費,激發內部需求,提振商業信心,為經濟增長加注動力。

香港會計師公會稅務師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嘉華認為,5000元消費券金額適中,可暫時增加市民消費能力,但由於政府預示下年度仍然有赤字,希望港府不會長遠依靠消費券振興經濟。

信報 2023年2月23日

子女免稅額擴至13萬 退稅上限六千

為了減輕市民經濟壓力,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財政預算案》建議由2023/24課稅年度起,增加子女基本免稅額及子女出生課稅年度的額外免稅額,由現時的12萬元上調至13萬元,估計將惠及32.4萬名納稅人,每年稅收減少6.1億元。

陳茂波表明會推行6項一次性紓緩措施,涉及總金額242.12億元,其中包括,寬減2022/23課稅年度100%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6000元,較上年度的1萬元為少,有關扣減會在2022/23課稅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反映;政府收入相應減少85億元。同時,寬減2023/24年度首兩季差餉,住宅物業以每戶每季1000元為上限,估計涉303萬個住宅物業,政府收入料下跌52億元。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下的臨時特別措施將延長6個月,到今年10月底,為市民每月超出200元的實際公共交通開支提供三分一的補貼,上限每月500元,涉及額外開支約10.8億元,估計每月惠及約350萬名市民。

另外,向每個合資格電力住宅用戶戶口提供1000元電費補貼,大約需29億元;而現行向相關戶口提供每月50元的電費紓緩金計劃,將延長至2025年年底,涉及約35億元。電費補貼估計令290萬個住宅用戶受惠。

灑593億「派糖」

同時,向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合資格人士,發放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綜援標準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額外開支約27.21億元;在職家庭津貼亦作相若安排,額外開支約1.16億元。支出1.51億元來自2024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學校考生代繳考試費。

連同支援企業措施,寬減2022/23年度100%利得稅(上限6000元)、寬減政府處所合資格租戶等在下半年的50%租金,以及動用接近330億元派發電子消費券,建議的一次性紓緩措施金額合計593.8億元。

民建聯稱,雖然各項紓困措施有所減少,但體現到政府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關顧市民。新思維立法會議員狄志遠說,就預算案對扶貧工作隻字不提感到失望,質疑派發消費券、減電費等措施並非有效的扶貧方法。致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合夥人陳錦榮表示,一次性紓困措施的提振效果短暫,政府應採取深謀遠慮和全面的方案吸引投資和人才,從而振興本土經濟。

財政預算案2023|陳茂波:北都區擬留地予進駐機構自行建設 指樓市已回穩無懼流標 2023年02月23日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考慮預留部分北部都會區用地讓進駐的機構自行建設,不打算複製科學園的營運模式。又指樓市回調已漸趨穩定,相信未來有足夠單位供應市場。

北部都會區佔香港面積大約三分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政府正籌備成立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推展發展事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會考慮預留部分用地讓進駐的機構自行規劃建設,「譬如一些創科的地方,是否需要像科學園般自己完成建設再租給創科公司,這個做法有時未必最理想和聰明,一來自己要投資很多資金進去,二來未必適合他們使用。我們在招商引資時,一些好的、大的企業,對我們有幫助的,劃出一幅用地讓他們去建設,這也是可以考慮的,所以北部都會區的彈性很大、方法很多。」

預算案又明確表示,新財政年度「辣招」將繼續維持,而近期多幅住宅地相繼流標,陳茂波指不會影響政府的研判。「投標的人怎麼考慮是一回事,最重要是我們怎樣研判房地產市場,我們覺得房地產市場之前的調整都是有秩序的調整,現在已比較平穩。以前我出任發展局局長時也處理過不同的流標項目,我們再招標同樣能順利賣出。」

他指相信未來建屋量可以超過長遠房屋策略的目標,現時未必有需要重推一手樓空置稅,但可以在賣地時加入限制,確保單位持續供應市場。

財政預算案2023|重啟投資移民不涵蓋內地人 另引「公司遷冊機制」吸外企 2023年02月22日

【有線新聞】針對搶人才,預算案提出重啟投資移民計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申請資格跟之前大致一樣,不包括內地人及物業投資,投資金額亦會大幅提高。

投資移民計劃於2003年經濟低迷時曾經做過,一做就做了超過11年。當時要求投資移民需投資1000萬港元或以上的資產,包括股票、債券、存款證及集體投資計劃,符合投資管理規定及住滿7年後,可以成為香港永久居民。今次計劃重啟,申請資格與之前大致一樣,投資金額就倍增。

陳茂波:「甚麼人符合條件是跟上次計劃一樣,上次計劃不包括內地人,所以就是不包括,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投資物業不包括在內。第三是投資門檻我們會大大加高,希望他帶多些資金來。第四點,我們會要求他把部分的錢投向我們希望導向的產業,例如支持初創、創科。」

搶人才及吸引更多資金落戶的同時,陳茂波稱仍要積極培養和留住本地人才,要令他們看到機遇和希望。會從培訓及教育入手,會為金融、航空、海事及建造業提供在職培訓津貼或實習職位;會繼續資助中學舉辦培養創科興趣的課外活動。

至於吸引外地企業來港,未來會引入「公司遷冊機制」,為搬入來的外地註冊公司提供便利。消息指誘因包括減少影響它們的股東安排及公司架構,2023/24年度會諮詢及提交立法建議。

9 則留言:

  1. //唔通加埋雲閃付通關北上

    雲閃付即係銀聯,中銀雙幣卡在內地可以用,雲閃付亦可掃BOCPay付款碼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係無銀聯信用卡的,直接付款(我城貨幣)就有 Livi 同 BOC Pay。

      刪除
  2. 一大堆煙民已去買私煙了,加煙稅有鬼用咩

    回覆刪除
  3. 留名等睇慳稅大法。
    已知用埋外父外母大法。
    雙租族慳稅大法。
    慳稅3寶成日都諗唔通有冇著數。
    Ps 順手講下點分析點買保險重好。

    回覆刪除
    回覆
    1. // 用埋外父外母大法 //

      啱啱先有位有錢女聽講用咗前外父個名買樓。而家身首異處,連個頭都未搵得返 :'(

      刪除
    2. 啱啱先有位有錢女聽講用咗前外父個名買樓。而家身首異處,連個頭都未搵得返

      政府應該攞黎同人講,慳印花稅既可能後果

      刪除
    3. //政府應該攞黎同人講,慳印花稅既可能後果

      其實這有道理。亂揾人頭,就算無殺身之禍,亦徒添錢銀瓜葛煩惱。

      寫得人個名就應該預左俾埋人

      刪除
    4. //已知用埋外父外母大法。
      雙租族慳稅大法。//

      我一不啃老二不收租,所以唔會講呢兩樣。
      大抵都係講返退稅三寶的見解。

      //而家身首異處,連個頭都未搵得返
      //政府應該攞黎同人講,慳印花稅既可能後果
      //亂揾人頭,就算無殺身之禍,亦徒添錢銀瓜葛煩惱。

      《稅務迴廊之借人頭者人亦借其頭》?
      「借人頭」買樓照計都唔會借到去前夫,尤其是個退休老爸係黑警嚟,同埋唔使俾間屋佢地住掛?

      蔡天鳳碎屍案|死者前夫落網、報稱不適送院 據悉身懷現金名錶 傳因出售豪宅套現鬧翻 2023年02月25日
      【有線新聞】【有線新聞】大埔龍尾村碎屍案,警方下午在東涌碼頭拘捕死者的前夫,他和父母及兄長都是涉嫌謀殺被捕。警方初步相信,有人因數以千萬元的金錢糾紛動殺機。
      被捕男子28歲、是死者前夫,被捕之後報稱不適,黑布蒙頭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治理。他下午約1時在東涌被捕,之後被押到紅磡警署調查。警方說他原本準備在東涌發展碼頭潛逃離開香港,據了解,他當時身上有超過50萬現金,還有幾隻名錶,約值400多萬元。
      有釣客說目擊警方拘捕過程,當時是便衣警員負責拘捕,過程大約二十至三十分鐘。蔡先生:「就在樓梯那裡,我見到整群人走過去捉一個人、將他按在地上。一輛很大的工程船往日停泊在這裡,接載工人去三跑工作。(那個人就站在這裡?)是,那個人就混在一堆人群中,究竟是想混入人群逃跑還是怎樣,我不清楚。」
      至於案發的大埔龍尾村村屋,下午再有西九龍重案組探員和鑑證科人員入屋調查。警方星期五晚已在屋內雪櫃找到一雙腳,以及兩鍋有人體組織的湯,相信死者被人碎屍。另外撿走鐵錘、長雨衣、削肉刀、碎肉機和女裝手袋等證物。
      28歲女死者蔡天鳳,據了解是譚仔米線創辦人譚澤均的媳婦,警方懷疑她與前夫一家有數以千萬元計的金錢糾紛,有人因不滿死者處理財產的方式而動殺機。消息說死者前夫的父親曾任職警長,2005年離職;據了解,死者前夫與父親以及兄長有份行兇,警方說要再調查各人在案中的角色。西九龍總區刑事部警司鍾雅倫:「此刻相信動機還是金錢,至於(死者前夫)母親、即其中一名被捕者的參與角色,我們相信她知情,但她有否真的參與謀殺行動,我們仍在調查。」
      據了解,死者早年出資過千萬,購入何文田嘉道理道一個豪宅單位讓前夫一家居住,業主是聯名登記,包括有前夫的家人,至近日死者想出售單位套現,雙方鬧翻。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