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摩來稿:從歷史數據看北上深圳消費熱潮及陸港融合(三)
剛剛過了24年第1季,是時候續寫《從歷史數據看北上内地旅游熱潮及陸港融合》系列了,而且這次是正篇,不屬番外也。
這一篇續針對經各陸路管制站出境深圳的統計數字。
有留意近來復活節假期(24年3月29日至4月1日)關於港人北上外游盛況的新聞都知道,29日的出境深圳的人數創了單日新高,達523,876人次,當日中午入境處及港鐵更發新聞稿羅湖/落馬洲支綫香港口岸繁忙,呼籲考慮其他口岸過關:
1記憶中上次電視新聞出現類似標題,已經是19年黑暴期間某港鐵站因繁忙/暴動而不停站/關閉…真是滄海桑田。
單日或單假期數據固然驚人,但中期數字更能有效説明。閑話少說,關於釋義、數據來源、統計對象/方法,請參考第一篇。
整體數據觀察
由16年至24年第一季的數據:
- 北上消費從23年第2季開始成爲熱話,但觀察每月數據,要到11月才開始「質變至量變」(詳情可參考《番外篇(一)》),而今年2月及3月,都破了歷年該月最高紀錄,3月更是打破單月紀錄,首次單月超過700萬人次;
- 觀察每季數據,今年是歷年最高的第1季,也是歷史上日均第3高的一季(第1名是19年第2季、第2名是16年第4季)。
要知道,這已是疫情後港人水貨客消失的情況下。
註:圖表中只包括由16年至今數據,從何得知此為歷來最高?因爲要到15年全年人次才首次突破7,000萬人次,16年更是疫情前歷來最高,所以筆者大膽假設只看16年開始數據已足夠準確。詳情請參考第一篇。
個別管制站觀察
開通近十七年的深圳灣,2月是該月新高,3月歷來單月最高:
高鐵西九龍方面,去年12月創歷來單月新高,今年3月再破紀錄,首次突破單月60萬人次:
(有關高鐵的「大白象分析」,會留待今年第3季度才發表,敬請留意。唯一要說的是:基建可創造需求。)
開通剛過一年的香園圍更不用說了,越來越受歡迎,相信單月破100萬人次指日可待:
分析和感想
(一)
上文提到19年第2季是歷來日均人次最高。而《香港01》剛於4月2日發表01觀點《回不了的過去》:
時間回到五年前。
2019年4月的第三個星期五,復活節長周末展開。西九龍高鐵站一度擠得水洩不通,全日接近5萬名市民經高鐵北上。港鐵落馬洲和羅湖站更是遊人如鯽,經兩個口岸出境的香港居民接近30萬人次。... 五年後的現在,這些數字已不算什麼。…按照2019年的走勢,本來一至兩年人流應該已經可以再添一成。多得反修例事件和新冠疫情接踵而來,現在的北上熱潮已經算是來得晚了。
其實正切合筆者第一篇:
筆者意見是,(以筆名高天佑在18年10月5日於信報發表的)《新一輪中港文化雜交》提到的一些現象當時的確已成立,...高天佑所言的質變本來早會隨高鐵開通逐漸實現,只是黑暴+疫情推遲了4年而已。(二)
曾經本土派要「光復上水/屯門」,並發生「踢篋」事件,當時的確内地人來港買奶粉和其他日用品蔚然成風…可到現在,惠康將會結束同處北區的粉嶺華明店。
而根據TVB新聞透視(12:29開始),北區和屯元天的藥妝店疫情後生意都大不如前:
套筆者去年1月28日的留言(預言?):
暫時都合乎我的預測--我估買名牌奢侈品金器可以最終回復到以往高峰八九成,藥品奶粉有五成都偷笑,更低價的日用品和食品隨時兩三成都無...而水貨客甚至會絕跡。畢竟三年了,一批人會習慣日常不用港貨,一批係都要用的亦會揾到更有效率的新渠道...其實以前不論靠水貨客定親自過關,螞蟻搬家般買廉價日用品返去根本是費時失事的事情。日用品食品甚至奶粉就當時預測的兩三成已是過度樂觀,藥品應該還有内地人青睞(筆者曾光顧藥房也見有零星内地客買藥),但水貨客真的絕跡了。
至於港人在内地大型超市掃貨熱會否形成新的逆向水貨產業鏈?我看不會,因爲和内地不同,香港是自由港,代購就算不用順豐運貨,大可自己駕駛七人車一次過運大量過來,不用靠大批水貨客螞蟻搬家。
(三)
筆者於《番外篇(一)》的留言:
如果有日港人北上搶購内地奶粉,就真係黑色幽默到極緻,也是對港軟實力的大乘。唔係講笑,真係可能20年代之内就會發生。結果黑色幽默來得更猛烈—比奶粉更需要信任度的醫療服務,很多港人早已用脚投票了。
預告及結語
從今年2月3月數據,北上熱潮已經從去年的質變形成新一輪的量變,而根據螺旋式發展,量變又會作出新一輪質變(例如消費模式和生活觀念的再變化)、再新一輪的量變。
未來兩年這種變化應該未飽和,趨勢會持續…而除非未來兩季有更大突破或大逆轉,筆者會於明年1月才總結整個24年深圳的數據。
而關於第1季「過大海」狀況,會於4月底至5月初發表;「兩大白象」仍暫定於今年第3季完結後發表。
最後引述兩段作結。
郭靖君於23年10月3日的留言,轉貼23年4月信報的李道文章:
另方面,政治因素也有助力,三年前香港所爆風波,除令黃絲「覺醒」,其他人同樣因此「覺醒」。必先闡明,無論今昔黃絲皆不易北上,故無分別可言。但一些從不關心政治的市民,經此逼站邊的運動後,也變得開始留意內地資訊,市場上也湧現大量相關資訊…周顯在24年4月2日於《am730》發表的《說教統戰弄巧反拙 民間遊玩促兩地融合》:
事實上,就我所見及所知,幾年前和中國內地勢不兩立的反中、港獨分子,現在許多已成為了回內地遊玩的中堅分子,畢竟,玩樂成本與質素,是切身感受,這可比意識形態重要太多了。
記得在幾年前,好些建制派人士循不同的途徑問過我,究竟有甚麼方法,可以減少反中港人對中國的偏見,那時我提出的,是組織青少年去看女團表演,以及年輕人的旅遊,總之也就是從民間、遊玩等作著眼點,不作說教。當時,這些建制派人士所採用的方法,就是組織遊學團、學習班之類的傳統招數,我的回應是:這些說教,非但沒有幫助,反而會招來反感,像梁頌恆、鄭松泰這些人,都是被這些厭惡性的統戰方式,推到了反中的陣營。
***
簡評幾句:
1. 記憶中上次電視新聞出現類似標題,已經是19年黑暴期間某港鐵站因繁忙/暴動而不停站/關閉…真是滄海桑田。
哈哈,魔術師反而諗起疫情期間用個警示系統來撞送「伊利沙伯醫院轉為救治新冠病人的定點醫院」的信息,反而去年黑雨就不聞不問。正苦話天文台當時已頻繁地匯報天氣情況,市民都應該清楚;咁點解疫情時正苦的公佈就唔清楚呢?點解又要用個緊急預警呢?好似每日都有例行妓者會㗎喎!正苦揼水做埋啲 project,如果倒頭來是「滄海桑田」,作為納稅人魔術師真係唔知好嬲定好笑!
2. 港人在内地大型超市掃貨熱會否形成新的逆向水貨產業鏈?
愚見認為內地超市掃貨熱還要觀察一段時間,畢竟傷民以一窩蜂新X坑湊熱鬧聞名於世,會唔會很快便「玩厭」(或假如再沒有這樣那樣的折扣時)還是未知之數。
3. 幾年前和中國內地勢不兩立的反中、港獨分子,現在許多已成為了回內地遊玩的中堅分子,畢竟,玩樂成本與質素,是切身感受,這可比意識形態重要太多了。
傷民恐共莫過於暈鴿,但革命小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意識形態比傷民的家家酒式的叫幾吓口號「強」得多;而現時「吸客北上」靠的是實鋪實作的底氣(真.軟實力),即使是高端消費都不輸於我城,更何況貼地的吃喝玩樂或是醫療(搵「朱咪咪睇牙」是先行者)?
傷民的性情一向只是樂不思蜀的二世祖,有少少便宜就「有奶便是娘」,如何可以跟「中國內地勢不兩立」呢?巷蜀思潮不能持夠係正常,但又真係估唔到咁快就可以拋諸腦後,變成明日黃花就真。
4. 當時,這些建制派人士所採用的方法,就是組織遊學團、學習班之類的傳統招數,我的回應是:這些說教,非但沒有幫助,反而會招來反感,像梁頌恆、鄭松泰這些人,都是被這些厭惡性的統戰方式,推到了反中的陣營。
魔術師就是對此等只懂攤大手板問 Grandpa 攞錢,行之無效,嘢又做唔到隨時仲要倒米的「廉價愛國者」(低級紅?)感到嫌惡。
***
伸延閱讀:
摩摩來稿:北上深圳消費及陸港融合番外篇(一):水貨客、港鐵七折和取消黑碼
回不了過去(香港01, 2024-04-02)
惠康超市粉嶺規模縮分店 留花都關華明 居民:啲人返晒大陸搵食(香港01, 2024-04-02)
北上求醫|內地醫院網上預約掛號攻略 用香港身份證、手機號都得(香港01, 2024-04-0)
說教統戰弄巧反拙 民間遊玩促兩地融合(am730, 2024-4-2)
黑雨︱三年前為何花 1.5 億設緊急警示系統?三年後極端天氣為何不啟動?
23條|葉劉指外國反應較立國安法時溫和 促商界善用國際聯繫消除西方誤解 2024年04月03日
【有線新聞】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表示,《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立法時外國反應比訂立《港區國安法》時溫和,認為商界要善用國際間聯繫,逐步消除西方誤解。
葉劉淑儀接受明報專訪說,西方輿論對《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立法有批評,但不是最強烈,但單靠官方解說不足以扭轉西方對香港的觀感。至於條例是否真的打壓人權,要以實際效果做證明。她期望黎智英案等案件審結後,社會可恢復平靜。對於有意見批評建制派和政府近年出現「低級紅」或「寧左勿右」,葉劉淑儀認為要慢慢改,香港如果太「戰狼」就扮演不了世界橋樑角色,強調中央絕不希望香港內地化。
哈,深霄見魔兄刊出小弟投稿,當然要留名先!
回覆刪除//愚見認為內地超市掃貨熱還要觀察一段時間,畢竟傷民以一窩蜂新X坑湊熱鬧聞名於世
我都認為現在的各方面熱度(不只幫襯山姆)不可能無止境的上升上去,總會有短期飽和一刻,隨時緩下來要再幾年再上升...現在在山姆或Costco掃貨的總有一批只是新屎坑,但只要深圳購日用品的CP值仍然比香港高,就總會維持到一批不是為湊熱鬧而是為實用性的固定消費者。
//搵「朱咪咪睇牙」是先行者
雖然愛康健應該現在生意都不錯,畢竟是老字號,但現在最火的深圳牙科是格倫菲爾同...搵相傳好似魔兄的陳錦鴻😁袋炎的麥芽。
//傷民的性情一向只是樂不思蜀的二世祖,有少少便宜就「有奶便是娘」,如何可以跟「中國內地勢不兩立」呢?巷蜀思潮不能持夠係正常,但又真係估唔到咁快就可以拋諸腦後,變成明日黃花就真。
又認屎認屁一番先😎
https://magicianyang.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27.html?showComment=1590579438581#c9158194623988998762
摩連奴2020年5月27日 晚上7:37
//無話末唔末日的
同意。反正最遲2021年舊傷港就會消失,新傷港誕生,傷民走開精面,投降可以投得好唔要面。至於死唔忿氣又走唔到的,大不了好似套狄仁傑片中個長安城整個「鬼市」俾佢地住囉。
//見魔兄刊出小弟投稿,當然要留名先!
刪除呢幾日病病地,見摩摩有稿來投,梗係出咗先。
//格倫菲爾
最近見到呢間嘢在巴士有賣廣告。
//整個「鬼市」俾佢地住囉
睇到呢篇人言報,笑咗。
信報 2024年4月4日
天瑜 視線所及
心急人
香港人出名心急,行路似火箭,務求做事要一步到位、廢話少說;英國人不吃這一套,他們有自己處事方式,既然來了,就要學習適應,入鄉隨俗。
今年4月8日至9月29日,英國稅局將暫停電話服務,呼籲民眾使用網上服務,「暑假plan」勢在必行,問你服未?
世界各地的稅局可能是最好服侍政府部門。畢竟,你是他們米飯班主,理應當你皇上皇般對待。偏偏,英國稅局堅持今年暑假開始,100名接線生會試行每周3天工作制,作為補償冬季OT的鐘數。
諷刺地,1月高峰時期,英國稅局共有100萬個電話未接,平均等候時間超過半小時,一旦你不耐煩,問少句而交少了稅,又會照樣向你罰款……這就是英式生活,難怪初到埗港人個個牙痛咁聲。老實講,英國節奏並非一時三刻適應得來;舉例說,送貨工人會送錯地址,然後你以為no show,到你致電查詢才知「出事」;下一轉再送,分分鐘一兩個星期之後。
住在伯明翰的遠房親戚告訴我,搬家後欲更換寬頻網絡供應商,原本約好星期二上門安裝,星期一才說「突發原因」取消,更未能即時安排下次安裝時間!大佬呀,今時今日,無得上網如同世界末日,你話係咪激到七竅生煙!星期三沒回音,殊不知星期四早上無啦啦按門鐘,說上門裝寬頻;事前連電話都無個,話來就來了。
香港曾經是「投訴之都」,英國文化沒這回事,無論你多用力投訴仍未必有人理會你,唯一能做就是等待事過境遷。記得初到之時,在巴士上遇到的本地伯伯贈我至理真言:「凡事別急,等多一陣,雨總會停。」
//住在伯明翰的遠房親戚
刪除要住喺呢啲咁嘅地方,不如住大灣區生活質素好N倍,退一萬步呆灣都好啦XD
//原本約好星期二上門安裝,星期一才說「突發原因」取消
事前話俾佢知咪好囉仲想點?通常喺浪費一日呆等no show之後去問先至話唔得閒
//更未能即時安排
即時安排?佢邊位呀XD
//無得上網如同世界末日
乜唔喺冇豉油斟普洱先至如同"民不聊生"咩?XD 又退一萬步手機冇得上網?
//香港曾經是「投訴之都」,英國文化沒這回事....唯一能做就是等待事過境遷。
吖離巷之後突然乖咗變鵪鶉XD又唔知佢點得出嬰國文化冇投訴呢嗰奇葩結論,人哋識投訴佢唔知啫。
//畢竟傷民以一窩蜂新X坑湊熱鬧聞名於世,會唔會很快便「玩厭」(或假如再沒有這樣那樣的折扣時)還是未知之數。
如果跨境買餸成咗習慣應該唔會跌: 價格有差呢嗰應該唔會點變,服務態度講咗咁多年又應該唔會變,而且始終北上地方(C坑?XD)大得多,有好多地方可以去,應該會香過三日XD樂觀啲睇會唔會變成倭國咁,玩N次都唔會厭,真喺成為真.返鄉下
信報這個「天瑜」的文章,盡見其合理化所有在英居住的不便之處, 並且以偏概全,說「英國人」都這樣、那樣,自我安慰,實質暴露其識見有限。同版還有「畢雙雙」和「林創成」,也是移英哈英之輩。信報副刊主編真的以為其讀者群欣賞這些作品?另一居英作者「毛羨寧」的文章則高質得多,應該是背景和接觸面不同,見多識廣。
刪除Old BJ
Old BJ,
刪除報紙佬其實好清楚,呢D所謂作家既對象讀者絕唔係你呢D浸過咸水或者真正生活係當地知頭知路既人,而係個D仲對宗主國或英美有幻想仲活在過去既一班所謂戀殖人士。係香港呢D人唔駛講都知有幾多啦。
森
//呢幾日病病地
刪除魔兄保重🙏
//睇到呢篇人言報,笑咗。
變左係佢地要遠走去「鬼市」生活。
//原本約好星期二上門安裝,星期一才說「突發原因」取消
//更未能即時安排
呢啲狀況以前係聽阿三先會發生,而家倒返轉越來越似自己前殖民地,唔怪得連首相都選個阿三出來了。
//「凡事別急,等多一陣,雨總會停。」
弊在係停一停就再落過...
//如果跨境買餸成咗習慣應該唔會跌: 價格有差呢嗰應該唔會點變
用融合極緻例子:澳門做對照吧。澳門好多人都過珠海買餸一直無停止過,現在北區人香園圍過關買餸成風但遠未到飽和點,相信數字會一直上升直到揾到市場平衡點爲止。
不過香港最終應達不到澳門的融合程度,原因是:
- 畢竟香港比澳門大得多,住得比北區遠的較難頻繁往返深圳
短期内,香港固有的反中、或無反中政治立場但對内地產品(尤其是食物)欠信心者比例上遠大於澳門,畢竟短期内難以100%扭轉,總會有部分遺留。
//信報副刊主編真的以為其讀者群欣賞這些作品?
一直話信報係玩緊合法的軟對抗。
//退一萬步呆灣都好啦
刪除灣灣慢活係幾好嘅,但最近有地震呢!
//手機冇得上網
Data plan 太貴?
//「英國人」都這樣、那樣,自我安慰,實質暴露其識見有限。同版還有「畢雙雙」和「林創成」,也是移英哈英之輩
證明米帝捉蟲入X忽!
//對宗主國或英美有幻想仲活在過去既一班所謂戀殖人士。係香港呢D人唔駛講都知有幾多啦。
起碼 200萬+1,其中應該唔少係公墓園。
//弊在係停一停就再落過...
明顯係個天唔鍾意佢哋。
//住得比北區遠的較難頻繁
仲有時間呢。一來一回買完的食物又唔新鮮,除非住得近否則唔太值。
//樂觀啲睇會唔會變成倭國咁,玩N次都唔會厭,真喺成為真.返鄉下
都有可能㗎!另一篇人言報:
信報 2024年4月5日
郭逸之 筆文集
純粹因為窮
《信報》偶爾把本欄文章上載到Facebook等社交平台,個別留言十分特別,例如「連《信報》都咁講」之類,把本人立場與《信報》掛鈎。大家或有所不知,我僅以金融圈人士角度看世界,立場或與報館一致,亦可能迥然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關於港人報復式北上消費,聽到不少解說,綜合各方意見,大致認為香港消費水平偏高之餘,服務態度亦遠差於內地,讓港人寧願在周末或長假期北上。當然,有意見認為,香港的好去處太單一;要不海洋公園、迪士尼及山頂。內地地大物博,自然容得下更多不同遊玩主題。
與圈中人間中北上,消遣活動離不開室內滑雪場、高爾夫球等。其中,我對廣州「融創熱雪奇蹟」較熟悉,經常光顧;雖說今天到日本滑雪所費無幾,但能夠在三小時內到達,並非好或不好,而是有或沒有,因香港根本沒室內滑雪場,這裏則可以滑雪晚餐飲酒一條龍;個人認為,除了價錢與服務質素,內地遊玩提供多元化選擇才是重點。
不過,除上述原因,大家慣常忽略最重要一環。我在〈誰說經濟差?〉與〈負財富效應〉中,已提出港人北上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消費降級,即是窮。不要過分渲染香港物價貴、服務質素差,筆者眼中,本地物價與服務質素從來未變;恒指二〇二一年二月時高位三萬一千一百八十三點,到二〇二四年一月只有一萬四千五百九十七點,說的是腰斬一半以上。樓價呢?中原城市領先指數二〇二一年七月一百九十點一,到今天只剩一百四十五點八六,高位回落近百分之二十四。好了,大家或會質疑,這些都是賬面價值,對家庭現金流沒影響。
加息呢?美國二〇二二年初開始加息,由零至百分之零點二五,上調至百分之五點二五至百分之五點五水平,對供樓業主而言,是荷包直接衝擊。找來按揭計數機算一算,以四百五十萬貸款供二十年計,過去兩年供款金額增長超過百分之十(視乎以P按還是H按)。假如你的強積金賬面回報大幅減少、樓宇瀕臨負資產、供樓開支有所增加,換轉是我,亦會選擇到內地消費;如果澳牛侍應態度突然變得殷勤有禮,我仲驚。
//就是消費降級,即是窮//
刪除只可以講錯唔晒,
亦都想講另一面就係, 明知傷巷人係窮佐, 商舖食肆有無減價? 加慢D都唔得
講共渡時艱就淨係同正苦公營機構講, 班私企業主就要保持其賺錢既空間?
又, 係唔係消費降級, 都要考慮系深圳消費有無用少佐錢,
或者係用同樣既錢得到升級既消費服務呢
吹"返鄉下"消費果陣就狂吹應該係傷巷死慳死抵, 留返返鄉下先享受夠本, 好理直氣壯架喎
又無人話佢地"消費降級"
雙標狗
//講共渡時艱就淨係同正苦公營機構講, 班私企業主就要保持其賺錢既空間?
刪除98年金融風暴後是香港第一輪北上消費熱潮的開始,當時「是否留港消費」的爭論一度成熱話,近來終於炒回當年的熱度了。
而隨著這股議論熱度,竟然好多商家爆出「疫情三年」因爲市民不能外游,生意比現在更好(當然更唔會講「保就業」補貼幫到佢地幾多了)
這其實應驗了「基建創造需求,政策亦可」的下一句...而政策已改卻態度照舊(包括商家和業主),就真係抵你有今日了。
//共渡時艱就淨係同正苦公營機構講, 班私企業主就要保持其賺錢既空間
刪除係私企老闆同員工講要共渡時奸 - 經濟差就無生意,經濟好時就要未雨綢繆。
//政策已改卻態度照舊(包括商家和業主),就真係抵你有今日了。
傷巷傷家又話出名轉數快,捉到市場脈搏,估唔到疫後呢兩年俾深圳打到無還手之力。
//傷巷傷家又話出名轉數快,捉到市場脈搏
刪除新興市場嘅中亞、俄羅斯、東南亞好似都無咩巷商。而新聞又只報巷商對勾尾出口下滑點慘咁。
WILL
//東南亞好似都無咩巷商
刪除傷民崇優,只會同白皮豬做生意。
外遊又點只回國內,也有好多人選擇精鄉。身邊人已經有4個家庭復活赴日洗錢啦! 出國消費點都比回國內消費多,不過全霉要挑起話題,中港對立係最方便的。
回覆刪除WILL
見到01又訪問D留港消費既人又講「撐自己人」「撐香港」,睇完直頭PTSD上身,吊。
刪除森
//身邊人已經有4個家庭復活赴日洗錢啦! 出國消費點都比回國內消費多
刪除用入境處每天更新出入境數據的csv,若以復活節假期前兩天(26日)起為出境高峰期開始,累計至1日的港人出境人次數字為
機場: 353,382
所有往深圳陸路口岸: 2,146,768
港珠澳大橋及跨境渡輪(俗稱「過大海」): 401,429
即是說,坐飛機的只有經深圳出境的六分之一,比過大海的還少一成;而坐飛機的不會全部去日本,好一部分也是内地游(東瀛游禤國全講過,今年復活節日本團報名較去年升幅只是一成,但内地團是三倍!所以東瀛游都要「衝出日本」...雖然我每次睇到呢個廣告,都聽到禤生話「中出日本」🤣)
全霉要挑起話題是另一回事,但個人的觀察只代表個人,總體數據才是full picture;商人的觸角和市場的反饋當然亦被所謂的個人觀察有代表性得多。
//不過全霉要挑起話題,中港對立係最方便
刪除//内地游
回鄉祭祖,也是有的,一一定就是遊玩。
//「撐自己人」「撐香港」
又來玩笨土身份認同?
搞遊學團/交流團並不是臭棋(我自己中學時就開始參加好多交流/扶貧/考察先打好一個客觀認識國家既基礎認知),但主辦方仲有接待方出問題就會搞。
回覆刪除說實話當年中港兩地發展差太遠,大陸又當香港人上賓又要面子,港人到上面一定睇d粉飾得最靚仔既野,係人都會覺得虛假啦咪易有反效果。
到而家兩地發達水平愈來愈近,大陸唔會亦唔駛慣住香港班大帝,就咁俾港人睇佢地真實既社會科技發展已經做到個統戰效果,咁既話增加交流絕對係利大於弊既。
森
//說實話當年中港兩地發展差太遠,大陸又當香港人上賓又要面子,港人到上面一定睇d粉飾得最靚仔既野
刪除粉飾反而是少事,最大問題是「强行説教」的硬灌輸。
00年代的金光華和萬象城其實是深圳「軟吸引」的標杆,當時其實已可以減少説教,以玩樂為主打了。
人言報每星期都有一兩日俾班藍C乜痿物痿寫嘢。佢哋寫出來的大都是八股文,「數白欖」式鸚鵡學舌,唔說教好似會死咁。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