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1日 星期三

「後天」又嚟料

魔術師在《新聞雜評(四百四十二)》及《新聞雜評(四百四十三)》曾提及對內地的「歐式新中文」不以為然,剛巧 Netflix 最近把舊戲《The Day After Tomorrow》上架(Netflix 的中文字幕都係灣灣版),其中國大陸譯名《後天》就即時就被妄民取笑。

(網上截圖)

魔術師沒有正式研究,感覺上在那老翻的年代,好多外語片(以荷里活電影為代表)的譯名,大陸都是跟傷巷的;到改革開放、內地電影業建立了某些制度之後,其翻譯就不再倚賴傷巷,而是跟返內地嗰套「有碗話碗 有碟話碟」的翻譯法則。

相比之下,魔術師覺得傷巷的翻譯好多時都是比較「好」的,主要係大陸平鋪直敘式的翻譯雖然「忠於原著」、四平八穩無死錯人,但就比較悶,沒有想像空間,也欠缺了意境;而我城電影代理商給「西片」(不要心邪,不是日活院線)改中文片名很多時都很靈活,未必需要死跟原文片名,但卻有畫龍點睛的效果。當然,最差勁的應該是灣灣的電影片名,老土又老作,加上什麼神鬼XX,睇完都唔知套戲講乜,見到都想死。

以下魔術師就舉幾個例子,一於笨土派上身,用來睇吓傷巷電影界改荷里活片戲名相對大陸和灣灣有何「精妙」之處(以一貫要求翻譯語句是否能達致「信、雅、達」的要求,與及是否切合電影內寄為主),另外都會有些反面教材給大家笑吓(好些「經典」例子可能談論已久,但魔術師絕無抄襲喔):

傳情達意類

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巷譯《明日之後》一來對返原文,十分工整;另外亦帶出了「過了明天,之後又會點呢?」的焦慮感、無力感,完美地配合返本片講緊氣候變化的災難情節。灣灣譯《明日過後》都有「災難感」的意思,但用「過後」就多了一點確定的語氣,沒有巷版的疑慮。大陸譯《後天》,只是原文照譯,完全沒有意境,亦不貼題。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1994):長居 IMDB 首位的經典。巷譯《月黑高飛》跟原文片名完全無關,卻是意像地點出了坐了20年冤獄的主角在逃走一刻的心情。內地片名為《肖申克的救贖》同樣是原文直譯,沒像巷版般「加鹽加醋」。灣灣片名叫《刺激1995》,真係DKLM,完全無厘頭,不知所謂(查原來以前有一套類似橋段叫《The Sting》的電影,在灣灣被譯作《刺激》,所以灣灣「食開條水」,懶惰地夾硬將《月黑高飛》變成《刺激》系列了,見伸延閱讀)。

Top Gun》(1986):同樣都係巷版完全唔跟原文片名,但就以電影情節內容來改名的例子 - 《壯志凌雲》一睇就知係熱血(打)飛機片。網上妄想流傳大陸片名叫《好大的一把槍》,魔術師就找不到證據,反而有時不太準確的維基話內地都係用《壯志凌雲》,唔知係唔係當年跟巷片老翻,反而沒有「原文照譯」呢?至於灣灣叫《捍衛戰士》,觀眾只知是動作片,卻讀不出空軍的內容了。

Ghost》(1990):巷譯《人鬼情未了》,同樣都係跟電影內容而唔係直譯,甚至乎大陸都唔忌諱「鬼」,同樣用上《人鬼情未了》(總好過原文直譯一個「鬼」字吧?)。灣灣則用上《第六感生死戀》,成套戲講成「生死戀」還算貼題,但又關第六感什麼事呢?

胡亂堆砌類

但傷巷戲名其實都唔係齣齣都咁有意境,尤其是係動作片,好多時求其搵幾個睇落好威猛嘅字拼湊埋一齊就算,觀眾根本無法從戲名推敲出套戲主題係乜:

Die Hard》(1988):呢套經典困獸鬥警匪片巷譯《虎膽龍威》,驟眼睇仲以為係雙主角電影一個係「虎膽」一個係「龍威」;內地片名竟然係同我城一樣,沒有直譯做「死硬」真係謝天謝地。灣灣譯《終極警探》叫做點到題係警匪片,但都係無端端加個無意義的「終極」落去似乎只係為了順口溜,一樣唔好得過《虎膽龍威》幾多。

The Running Man》(1987):大隻佬阿諾舒華辛力加主演的科幻片,巷譯《威龍猛將》,又係將幾個懶威猛的字詞拼湊一起便算。大陸譯《過關斬將》竟然配合到個劇情,真係異數。灣灣片名就貫徹垃圾作風,竟然譯作《魔鬼阿諾》,將演員名字變成片名一部份,至於「魔鬼」,應該是阿諾演過《The Terminator》(灣灣譯《魔鬼終結者》),大收旺場,所以逢有阿諾主演的電影叫《魔鬼XX》吧?

The Mummy》(1999):巷譯《盜墓迷城》,片名係好吸引人,但其實主角唔係盜墓者,亦不見得在什麼迷城內採險。大陸譯《木乃伊》是原文直譯,雖然 relate 落去電影的反派角色,但意境就比《盜墓迷城》低半級。灣灣譯《神鬼傳奇》,完全不明所以。

語意不明類

呢一類主要係講緊中文譯名跟英文名疑似是一致,但睇返劇情都又唔 match,唔知個片名係用來「介紹」忠角抑或是奸角。

The Terminator》(1984):呢套經典科幻動作片令飾演反派機械殺手的阿諾舒華辛力加成為大紅人,灣灣將其譯作《魔鬼終結者》見到大收,便「綑綁式」將阿諾主演的動作片都譯作《魔鬼XX》。而我城譯作《未來戰士》就有點奇怪,用「戰士」來形容的應該是以弱對強、負責保護女主角直至戰死的「男主角」,但若跟返英文片名,「真正的主角」卻是 Terminator,加上巷版片名所講的「戰士」存在感頗低,倒不如以內地譯名《終結者》來得貼切,這也算是少有直譯的好例子。 

The Predator》(1987):又係阿諾主演的科幻動作片。巷版(內地一樣)譯作《鐵血戰士》,但究竟主角是鐵血戰士,抑或 Predator 才是鐵血戰士,木宰羊。灣灣譯作《終極戰士》卻稍稍貼題,用來形容外星獵人。畢竟阿諾是人類,總不成被稱為「終極」吧?

***

伸延閱讀:

新聞雜評(四百四十二)

新聞雜評(四百四十三)

台湾矫情,香港浮夸,大陆土:电影译名画风差异有多大?

12 則留言:

  1. 講開戲的譯名,有一套比較小眾的講忘年戀的文藝片叫"Two Mothers",香港譯名叫"我愛你媽",內地的譯名就比和內容有關叫"忘年戀曲",香港譯法在某些省份大概是近乎國罵 (當然香港的譯名大概也是想擦邊)

    Yau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睇香港譯名時既感覺係玩食字: 我愛你媽(嗎)

      刪除

    2. //忘年戀
      我仲以為係《一𣗳梨花壓海棠》XD

      //食字
      其實我幾唔鍾意呢種賣弄小聰明的手法。食字民間玩吓無傷大雅,但正式改名除非電影本身係搞錯笑類,否則有欠莊重(我不會用「沒有嚴肅性」的)。

      刪除
    3. 諗起食字,即刻諗起日活院線的劇名

      陽光與空氣
      常在你空間
      乳膠漆
      借宿一宵
      大欖郊野公園
      初戀無限touch
      風雨同路

      其他名就睇下面

      https://www.baby-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22828

      刪除
    4. 我鍾意乳膠漆,言簡意賅。

      刪除
    5. 我鍾意 插班女學生 連劇情都有埋

      亞力士

      刪除
    6. //插班女學生

      呢個 perfect 唔玩食字 係語帶相關。

      刪除
  2. //《盜墓迷城》
    在守墓的埃及人眼中,男女主角都算係盜墓團隊之一。不能因為女主掛住考古學家個名、男主係守墓團後代就唔算係賊。至於迷,我理解係迷人的女主(RACHEL HANNAH WEISZ) 同第2集嘅ANKHESENAMUN!

    WILL

    回覆刪除
  3. //《Ghost》(1990):巷譯《人鬼情未了》
    //灣灣則用上《第六感生死戀》,成套戲講成「生死戀」還算貼題,但又關第六感什麼事呢?

    港片《我老婆唔係人》台名是《人鬼情未了》
    https://mypaper.pchome.com.tw/jolie064/post/1371100624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老婆唔係人

      如果灣灣連中文戲名都要改的原因係睇唔明我城方言,咁我會改為「娶個女鬼當老婆」,帶點喜劇 feel才對題;用「人鬼情未了」太文藝,不配合本片的歡樂氣氛。

      刪除
    2. //狗尾續貂的將頭部中槍的華哥變成白癡作爲結局

      啲留言都幾好笑:

      @user-vw3hi2ux8h
      10 years ago
      好想回到那個美好的時代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