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5日 星期一

魔術師的國貨城

臨近3月尾,又係魔術師每年為投資組合作結算的日子。近期的大事都係不離尾帝「動口不動手」的減息、金價突破2,000帝幣、日驚指數破頂(股神果然厲害)、皇國加息皇幣反跌等等...負面唱衰嘅當然都係 Grandpa 經濟依然無乜起色,連帶我城都繼續做遺址之類之類...不過,上星期讀報,卻見小米(01810.HK)盈利大報捷;而事實上,小米亦已由曾幾何時因大舅父舅母用紅米手機而被魔術師覺得「抄蘋果」的品牌轉變成被魔術師覺得「有啲小家電都幾好用」的國產品牌:

信報 2024年3月20日

小米季賺49億 飆2.4倍

智能手機業務收入增21%扭頹勢

小米(01810)去年第四季多賺2.4倍,經調整淨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達到49億元(人民幣.下同),收入錄得732億元,按年升10.9%,增速較上一季加快;全年計,經調整淨利潤為193億元,增長1.3倍。智能手機業務扭轉跌勢,上季收入升20.6%,至442億元,出貨量按年急漲24%,至約4050萬部。

平均單價跌 因拓新興市

雖然手機出貨量提升,惟平均單價(ASP)略降,上季按年跌2.6%,至1091.7元,全年則降價2.7%,至1081.7元。集團總裁盧偉冰解釋,小米在國內實行高端化戰略,推動去年手機ASP上漲近兩成,惟海外ASP向下,主要是印度業務調整,以及小米加大力度拓展新興市場,在拉丁美洲、中東、非洲的市佔提升,而這些市場以中低端產品為主。

談及今年手機業務重點,盧偉冰說,小米將持續投入底層技術,堅定不移推動高端化戰略。去年第四季小米在內地4000元至6000元價位的智能手機銷量排名第一,未來冀進一步在6000元至10000元價位實現突破,擴大規模,並把高端化戰略推向全球。此外,集團着力把握全球新興市場的機會。

IoT(物聯網)與生活消費產品方面,因智能電視及筆記簿電腦收入減少,拖累分部收入上季跌5.1%,至203億元,平板及智能大家電收入增長抵消了部分影響。互聯網服務收入則按年提升9.9%,至79億元。

全年獲利193億 多1.3倍

綜合2023全年,小米收入下滑3.2%,至2710億元,經調整淨利潤增近1.3倍,達到193億元。集團去年境外收入錄得1218億元,佔總收入的44.9%。

盧偉冰直言,小米在海外面臨眾多機會,很多小米產品的國際市場空間廣闊。他提到,「人車家全生態」閉環暫時僅針對國內市場,海外還遠未達到,以IoT業務為例,國際和國內市場佔比的差距依然較大,但平板、電視、大家電等品類在國際都有「非常大的空間」。

被問到今年經營前景,盧偉冰坦言集團今年面臨不少挑戰,除了經濟環境外,不少國家或地區年內將舉行選舉,可能影響國際業務。供應鏈層面,今年內存、屏幕成本有上漲壓力,或令手機毛利率受壓,但IoT業務的毛利率可望提高,整體而言冀集團毛利率保持穩健。小米首部電動車下周上市,據集團披露,去年第四季其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為24億元,全年達67億元。

至於魔術師有啲咩嘢小米小家電呢?

嗱,魔術師第一次買嘅就係呢隻小型電鑽(早前唔記鬼邊篇寫過)

(圖片來源:小米 > 生活周邊 > 電鑽/螺絲批 > 米家電動螺絲批(3.6V),captured on 24 Mar 2024)

事緣就係魔術師房間的衣櫃門斷了門鉸,需要買返個新的「煙斗鉸」來更換(塞內設計環節啲設計單位通常都係以多櫃門見稱,斷起上嚟真係唔易整)。由於螺絲都多又唔就手,於是就買咗個小型電鑽來幫吓手。估唔到用落都幾好用,從此對小米呢個品牌改觀

跟手就係早前同靚姐姐去旅行買落嘅嘢。呢一個雖然係車電用電筒,但旅行用帶在身邊以防萬一都有用:

(圖片來源:小米 > 照明 > 戶外 > Xiaomi 多功能手電筒,captured on 24 Mar 2024)

這電筒除了有3種亮度模式及光管功能(4種模式,包括求救紅色閃爍燈號)外,另外仲附有磁鐵吸、安全帶切割器同埋破窗器;後兩者有無實際用途真係難講,但總算大件夾抵食,性價比高。留意此電筒要 USB-C 充電,搭飛機就最好放 hand carry 吧。

同樣要放 hand carry 的就係呢件最好玩,氹得靚姐姐鬼咁開心的口袋型 printer,旅行時隨時留倩影兼打印貼紙相,係件幾有趣的玩具:

(圖片來源:小米 > 影音娛樂 > 相片打印機 > 小米便攜相片打印機,captured on 24 Mar 2024)
(圖片來源:小米 > 影音娛樂 > 相片打印機 > 小米便攜打印機即貼相紙,captured on 24 Mar 2024)

呢架打印機無需墨水炭粉,相紙一 pack 兩包,每包10張附橙色定位紙,每 pack 只售59我城貨幣(2024年3月24日價格),又係性價比高之選。不過,呢部打印機係用比較舊款的 micro USB 充電,去旅行時最好要帶多合一充電線,咁就比較容易處理。

***

伸延閱讀:

信報 2024年2月27日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股神智慧與盲點 從股東信中反思

2月26日,周一。股神畢非德親筆撰寫的致巴郡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股東信,向來被萬千投資者視作必讀。那不僅僅由於畢翁從不吝嗇分享的理財智慧,還因看信者能從中體味人生。長年戰友芒格(Charlie Munger)去年11月近百高齡辭世,股神感慨良多自不待言。

信中,畢非德一開始便向芒格致敬,以巴郡的「建築師」來形容這位已故老搭檔,謙稱自己只是落實芒格願景的「總承包商」,惟悼念、推崇以外,也提及芒格從不邀功,對幕後軍師這個角色甘之如飴。在下曾是搖滾樂迷,聽了股神這番話後,隨即想到一個反面教材。音樂圈猶如名利場,多少紅極一時的組合最終走上拆夥之路,皆因成員間無法釐清誰對樂團貢獻較大,巴郡二老一個懂分莊閒,一個識英雄重英雄,和諧關係維持數十年自非偶然。

芒格地位超然,股神對他讚譽有加,恰如其份且理所當然;倒是畢翁另一位至愛於今年股東信中首次登場,為我帶來不少驚喜。誰呀?現年90歲的畢非德胞妹貝蒂(Bertie Buffett Elliott)是也。在探討股神近年得意之作及投資敗筆前,不妨先談談這位「稀客」。

貝蒂比畢非德小三歲,與眾多「終身股東」一樣,乃不折不扣的股神鐵粉。然而,在畢翁口中,貝蒂懂思考愛質疑,經常挑戰兄長想法,二人雖從未因意見不合而吵嘴或做出有傷感情的事,惟股神每年落筆寫股東信,腦海中總會不期然浮現出貝蒂可能想及的問題,並認真分析如實作答,僅此一點,便足證老妹子在他心中的份量。

獨立思考事事質疑

據畢非德介紹,貝蒂數口精卻沒有註冊會計師(CPA)之類的專業資格,熟財經卻從不亂信經濟專家,且對人性觀察入微,深知「誘因」(不論好壞)的強大力量,單憑直覺已可判斷誰值得信賴,誰該避而遠之。

畢翁有否在親妹臉上貼金,外人不得而知,可是他提出了一個簡單疑問,讓看信人自行尋找答案:所謂專家若真有本事在股海賞中潛力優厚的大贏家,不收收埋埋益自己,難道還會唱通街隨意分享?這就好比發現黃金後向左鄰右里派發藏寶圖,要麼居心叵測動機不純,要麼慷慨大方得不合情理,聰明人絕不會輕信。可是,散戶炒股問冧巴,馬迷「山埃」食唔厭,恐怕才是現實中的常態。股神破天荒擺胞妹上枱,無非突顯她懂得獨立思考,藉此提醒投資者而已。

押注日股一箭三鵰

回說巴郡,去年全年經營溢利達373.5億美元,連續兩年創新高,但以股神投資旗艦今天的規模,要找到能顯著提升績效且價格合理的「獵物」難乎其難,現金因而堆積如山無法投放,亦解釋了畢非德2020年疫情期間何以遠征東瀛,在五大商社身上押下重注。經去年增持後,巴郡於五家公司中各持股約9%,已極接近當初承諾的9.9%上限。

信中透露,五商社投資成本共1.6萬億日圓,去年底總市值2.9萬億日圓,即使計入圓滙下滑因素,換算成美元仍大賺80億。這一役中,股神充分彰顯先見之明,早在日股重新進入環球投資者視線前果斷出手,資金隨即爭相落疊,引發一波三十多年未見的大牛市。巴郡四年前首次進軍東瀛,畢非德已年屆九旬,豪賭日股翻身仍能大獲全勝,可見薑愈老愈辣。

更令在下佩服的是,巴郡透過發日圓債為入股五商社融資,不僅以1厘成本鎖定極長期資金,且從五商社每年平均收取股息5厘,低位建倉眼光獨到之餘,還能對沖滙率風險兼賺取息差,名副其實一箭三鵰,如此精明的操作,說股神寶刀未老也遠遠低估了他。

不過,只要是人便難免存在「盲點」,股神亦不例外。在巴郡包羅萬有的業務中,涵蓋公用事業的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去年業績不進反退,成為王國中的短板,主要因為美國州政府要求公用機構協助支付山火相關成本。

股神坦承忽略了監管環境收緊對此業務造成的損害,間接帶出能源轉型投資成本由誰負擔這個困擾全球的問題。

畢非德曾被批評對全球暖化避而不談,到底巴郡能源業務真的受監管從嚴所害,抑或畢翁連山火頻繁發生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亦視而不見?欲問個究竟,恐怕要等到5月的股東大會了。

28 則留言:

  1. 小米最大缺點是產品的耐用程度有待改善(尤其是電子產品),但依這個價錢來說性價比真的是無可挑剔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又未試過有壞。可能唔係成日用掛?

      刪除
  2. 雖然有高人話共產主義不會著眼呢啲微觀嘢,但我經常覺得中國品牌將margin壓到咁低但又有咁高性價比(而且越來越不只比例,而是品質的絕對值都高),根本就是為邁向共產主義社會做鋪墊。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小米玩埋電動車,咁就更加無可能將「易壞」文化帶埋入去,品質監控一定要高。

      刪除
    2. 小米部車好難講, 話說小米電話一直系穩定性同售後服務被差評

      刪除
    3. 下面有網友提到小米代工,其實這是必然的事,現代產品工藝煩複,一個企業做到兩三類產品已經十分厲害,但小米從毛巾忱頭甚至汽車都會(想)造就必然有代工甚至貼牌。

      和華為不同,小米其實更像是互聯網公司,他們其實更精於供應鏈掌控,軟件開發,設計和宣傳(可類比一下apple),比之華為更著重生產(華為主業其實是電訊設備,從超級電腦,光伏到海底電纜都有 - 類比CISCO和數十年前的IBM)。

      摩兄提到高性價比,個人以為有兩方面,一是中國的巨大人口和統一巿場,想像一下你要一條上百萬的生產線,大概要生產到二百萬貨值才能有收益,去到生產一千萬才能收回機器成本,但之後的成本變十分低了。中國制造的強大就在這裏,每星期的帶貨直播都可有貨物賣出上億銷售,這數目其實在不少國家都是很巨大的數目

      Yau


      刪除
    4. 順帶一提,上一個做到成本加上巿場控制那麼極致的國家是日本,到了現在,儘管不如30年前那麼輝煌,但在汽車依然有統治級的力量。

      Yau

      刪除
    5. 高性價比的第二方面是十分成熟的供應鏈,你在中國想開發一個產品,基本上可以在48小時內找到想要的物品,甚至在3d打印加成下,可以一星期內從設計到第一版成本出現,而且可以在珠三角/長三角內完成。這就是承上面說的規模效應產生下的結果。

      Yau

      刪除
    6. //小米從毛巾忱頭甚至汽車都會(想)造就必然有代工甚至貼牌

      代工唔出奇,但貼牌就另一回事。舉例說我用緊嗰部洗眼鏡機,好多唔同嘅笨土品牌都有出,外型功能都99%相似,有理由相信都係貼牌貨,只係唔同品牌之間外款換些少花款而已。但睇返小米的小家電,又好似無乜呢種跟坊間品牌極度相似的產品。

      //甚至在3d打印加成下,可以一星期內從設計到第一版成本出現,而且可以在珠三角/長三角內完成

      那代工工廠豈不是遇上競敵?

      刪除
    7. //那代工工廠豈不是遇上競敵?

      代工厰可以是大量,3D print只限prototype scale... 不過SLA快速成型就真係死左九世了

      //日本,到了現在,儘管不如30年前那麼輝煌,但在汽車依然有統治級的力量

      燃油車的確還是,但新能源車方面卻再次犯上當年手機死拿住PHS甚至J phone的路綫錯誤。

      重複犯錯,作爲歷史上都是以農立國的國家,可不可以算上「小農DNA」頭上?😂

      刪除
    8. 摩兄,據我平日和日本同事接觸的感覺,日本人就是認死一條根做事,只要一條路徑打通,除非失敗,就會比較抗拒改變,就是大概平日買外賣的商家閉店就會hang機買不到早餐那種。想有改變就要等改變者的出現。

      這種作法在工業時代是十分有優勢的,憑著這一方法確實可以將成本,工序和工藝壓縮到極致。但在互聯網世代,新的產品迭代是很快的,例如手機是一年一更,軟件是可以去到半年一做新版本,手遊更是42天,日本本來的優勢反而成為劣勢

      Yau



      刪除
    9. //可不可以算上「小農DNA」頭上

      陶藝才子話大和民族係優等民族來的。

      //日本人就是認死一條根做事

      我上一份工就係日本公司,所以明明知道個光頭M唔做嘢都唔會治佢。

      //日本本來的優勢反而成為劣勢

      所以依家反而 sell 手藝代的匠人文化?

      刪除
    10. //摩兄,據我平日和日本同事接觸的感覺,日本人就是認死一條根做事

      我第二份工(也是歷來做得最長的一份)也是在日本公司做事,都有相同的感覺;而且留過洋的日本人和無留過的分別,連言行舉止在我一個外國人眼中都看得出來。

      所以Uniqlo創辦者柳井正的確是非一般日本人。

      //陶藝才子話大和民族係優等民族來的。
      //所以依家反而 sell 手藝代的匠人文化?

      以往日本人都不會將自認最好的產品出口,尤其是象徵匠人文化的工藝品;不過人窮志短,好多嘢而家都出口了。

      不過匠人精神都所餘無幾了...小林製藥產品食死人,要知道日本在食品/藥品安全口碑一直是最高的,一個人/實體在(公認的)最强項出現重大紕漏,是這個人/實體崩塌的重要徵兆。

      其實呢件事對一個國家的重大程度,不下於當年中國的三聚氰胺奶粉...但最大分別是當時中國的食安問題已被詬病已久,而之後逐步改善,近年已不見同級別的問題。

      刪除
    11. //人窮志短,好多嘢而家都出口了。

      「變賣家檔」都無辦法。

      //最大分別是當時中國的食安問題已被詬病已久,而之後逐步改善,近年已不見同級別的問題。

      唔知國安的「改善」係點樣一路走來。以傷巷而論,要改善質素,商家只會賴三賴四,甚至乎拒絕面對競爭(eg 的士 vs 烏巴),最後就係要正苦強制管治(eg 通過發牌制度)。

      刪除
  3. 感覺小米家電產品都係揾人代工,再貼上牌子。幫銷費者鑑定CP值高產品。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代工,再貼上牌子

      佢賣到咁平都係代工貼牌?咁來貨商豈非是性價比更低的汗血工廠?即是印度定越南等東南亞地方?可否不要說「感覺」,有沒有證據?

      刪除
    2. 小米同時係都投資公司, 雷軍第二本行
      佢投資左好多startup
      例如Ninebot, 石頭, 紫米 (2021年被收購做全資子公司)
      小米產品唔少都係貼牌
      但大多係貼返係自己投資既公司

      刪除
    3. 賣自己子公司的產品,咁應都唔算係「貼牌」,唔係出外找代工也。

      刪除
  4. 小米智能磅都好抵用。

    回覆刪除
    回覆
    1. 四極無咁準確,但八極版香港無得賣,要上天貓先買到

      刪除
    2. //天貓

      上次我去癲貓買咗個 GL X Nikon 背囊,送貨唔會慢得過友和,真係無得輸。

      刪除
  5. 小型電鑽仲可以換個清潔用嘅頭,清潔啲刁鑽位慳力
    我有幾個勾豬同事用小米手機話幾好用,而且被人偷搶都冇咁心痛,賊亦有可能唔要XD

    回覆刪除
    回覆
    1. //被人偷搶都冇咁心痛,賊亦有可能唔要

      可以監控返個賊轉頭 XD

      刪除
    2. 聽講有回國留學生嘅哎瘋喺去機場時被搶,即刻開追蹤,發覺竟然手機比人早return homeXD

      刪除
    3. //竟然手機比人早return home

      手機都識用自己的方法送中。

      刪除
  6. 魔術師買的小米小家電很特別,家中都有小米小家電,但都是風筒,熨斗等常見家電,另一國產品牌,小熊電器都唔錯。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哈哈,我都係要用先買,所以都係在當時有實用價值,看起來會比較「特別」。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