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5日 星期一

重溫沉沒成本(Sunk cost)

早前在某些網誌C9王國討論區中,均見到有關「零成本投資法」的說法;本來平時魔術師都只係當係笑話睇便算,但唔知點解嗰排特別躁動(又M到?),學人走去駁嘴駁舌,用的依然係沿自舊文《被動收入股息零成本乜乜乜》的理念:
睇睇下仲有個甚麼勞什子的「零成本投資法」。例如買10,000股,每股$1,當股價升到上$1.5之時,便沽出6,667股,取回$10,000「成本」,剩下的3,333股就是「免費」、「零成本」,「心理壓力大減」云云。
其實呢種只是自欺欺人的說法,mental accounting而已(好多賭仔都係咁諗法)。其實,到你賺到$1.5之時,你副身家已經有$15,000,本來的$10,000早已和賺回來的$5,000「混」在一起,成為一個個體,都是你的「身家」:你沽出2/3身家,取回$10,000,其實就是從「本金」$10,000中取回2/3,即$6,667;又從賺來的$5,000取回2/3,即$3,333。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一桶水倒了進泳池裡,就和泳池裡本來的水混和了,點可能任你個腦去安排,以思覺失調大法便可搯返一桶你「本來的水」出來呢?
當然,呢個世界唔會有咁多人真係會理性咁去回應,例如:
但很多投資者如我般,最怕投資是嬴變輸,這比一開始就輸更難受。所以每每在買中好股時無膽賺盡,相反若能取回成本先,心理壓力就會大減,因再博的是風流錢,只是賺多賺少問題。
魔:基本上都係無回應過魔術師對客觀事實對錯的看法,反而又係以自己主觀好惡來岔開話題。

對於一個trader 黎講,咩理論都係假,我只睇帳面有幾多籌碼同手上既貨可以點操作而獲得最大利潤。我拎1蚊出來買左4 件貨,賣番一半出去收左12蚊。已經本利歸還。淨低個半貨佢點浮沉對於我本金黎講都已經冇關係。Trader同賭仔既分別在於trader對於佢既戶口上數字管理絕對會比賭仔敏感。
魔:所謂「對本對利」,一賺了便放走,只留下「賺回來的貨」,那毋寧說對這位 trader 而言,現金是「更好的投資」(否則他應該繼續持有)。急急腳成咁,這不是賭是甚麼?
「零成本投資法」的重心,在於「成本是買賣決策的關鍵」,賺了就沽出,「本利歸還」,「淨低嘅貨佢點浮沉對於我本金黎講都已經冇關係」,只能算是「風流錢」...以上的想法都係源自將「沉沒成本(Sunk cost)」(見舊文《經濟學人生(六)之沉沒成本》)當成是「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沉沒成本(Sunk cost)」是過去式,無論你日後的決策是怎樣,對已發生的事都無法改變;而「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你現時考慮買入抑或沽出、止蝕或止賺是看你有沒有更「好」的投資:而所謂「好」的意思,可以是更高的回報率、更低的風險、或更適合自己投資策略的選項,不一而足,是乎個人選擇。但不論個人選擇是甚麼,都不會將「成本」放入考慮範圍裡面。
所以,在魔術師的字典裡,是沒有「蟹貨」這個詞語:你叫得做「蟹」,被「綁」了,日跳夜跳求雨舞想「返回家鄉」,就是將成本放在心上:你$120入了匯豐控股(00005.HK)是改變不了的事實;你要做的,是看大貓對自己的投資組合還有沒有貢獻,而唔係死坐...而「坐貨」,引伸出來的就是「無限補時」(見舊文《費 sir、摩帥、星矢和一輝的異同》)的概念。
那為什麼魔術師還要每個月計投資組合回報率呢?仲要用 Modified Dietz method 計到咁鬼精準添?
最簡單回報率的定義就係[(P1—P0+D)/P0]x100%,P係起始值,P係期末值,D係期內所收股息,其餘再複雜的計法只係將時間值加上去,其實萬變不離其宗。P0作為起始值,的確代表了「成本」,但回報率對於魔術師來說,只是一個用來檢視投資進度,察看投資策略能否達標的工具,而不是以回報率來作買賣決定。
所以魔術師一向的做法,是有更好的投資就可以考慮換馬,而唔係純粹的「止蝕/止賺」:例如在近年的幾單「止蝕」個案中,Deutsche Bk Contingent Cap Tr III Tr Pfd Secs (DTK.NYSE) 及 Qwest Corporation 6.75% Notes due 2057 (CTDD.NYSE)(見舊文《魔術師資產配置(2016年2月):緊急止蝕篇》及《魔術師資產配置(2018年2月)》),都係因為該等「投資物」回報與風險不適合作為每月收息組合的一份子而賣走(即是所謂的「賺息蝕價」)。
當然,魔術師不得不承認的是,當「回報與風險不再適合某個投資策略」的時候,都會有「股價大幅下跌」以致「輸錢」的表象;當中要謹記的是,某「投資物」價格「大跌」背後有某種原因,如果該原因令到該「投資物」不再適合你的投資策略,就要沽出,哪管它的「成本」是幾多;而唔係以買入價作為止賺/止蝕的依據。
要做到這一點,是需要很清明的腦袋和安定的情緒,更要能夠抽離地以第三者的角度看自己的銀包:一般思辨邏輯能力不高的「投資者」,多數會將一些「感情價值」賦予給「金錢」:例如打工得回來的「血汗錢」會比買馬買波炒股或者係地上執到的錢財「珍貴」,所以前者係「老本」,不能有閃失;後者是風流錢,可以用來「搏」...但同樣的一個大銀,又唔係要研究區塊鏈(blockchain),根本就沒有人關心它的「歷史」,是如何得來的吧?

***
伸延閱讀:
Wikipedia: Modified Dietz method
經濟學人生(六)之沉沒成本
費 sir、摩帥、星矢和一輝的異同
被動收入股息零成本乜乜乜
魔術師資產配置(2016年2月):緊急止蝕篇
魔術師資產配置(2018年2月)

10 則留言:

  1. 魔兄,[(P1—P0+D)/P0]x100%,P1係起始值,P0係期末值,P1和P0掉轉咗。

    回覆刪除
  2. 我覺得零成本投資法,好似三門問題(Monty Hall problem)。 看似均等機會的選項,係事情發展到中段,會有不同的機率。可惜一時間想不通,只好出題給你!!

    Lawrence

    回覆刪除
    回覆
    1. Monty Hall 我寫過:

      https://magicianyang.blogspot.hk/2016/10/monty-hall-problem.html

      但諗唔到點解會變咗去probability嘅?捉唔到你諗乜喎!

      刪除
  3. //所以每每在買中好股時無膽賺盡,相反若能取回成本先,心理壓力就會大減,因再博的是風流錢,只是賺多賺少問題。
    我唔明咁呢班C9將呢一萬成本取回之後點做?咁佢哋再將呢一萬再投資時咪一樣有「心理壓力」啦。唔通走去皇國旅行使咗?買嗰手袋去威?將啲錢當喺畫咁掛喺屋企?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佢地諗嘢的方法好得意的, 只要將錢拎返出嚟, 打一個轉再投入返市場買過第二隻股, 咁啲心理壓力就會reset咗,再由0開始累積架喇!

      刪除
    2. //佢地諗嘢的方法好得意的
      咁講法,如果佢地十七八被人呃蝦條,冇咗嗰豬,但隔一陣將嗰X拎返出嚟, 打一個轉再投入返市場搵老公,又可唔可以話reset咗,話俾未來老公聽嗰X是再由0開始呢?XD XD

      刪除
    3. //可唔可以話reset咗,話俾未來老公聽嗰X是再由0開始呢?XD XD

      聽聞說好多蝗妹會咁做。

      刪除